《易经543》 2024年09月3日
0 收藏 0 点赞 6,422 浏览 1337 个字

什么是易经的“两派六宗”?-《易经543》

偶尔会听到人说易经有两派六宗,两派是指义理派,象数派两派。 六宗是指卜筮、禨祥、造化、老庄、儒理、史事。

在某些介绍里,好像意指这是一种易学门派的正式分法,但其实不是。

这个典故出自《四库全书总目》的《易类》序言: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 《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 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 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 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 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 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 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

这里提到的「两派六宗」讲的是易学从春秋至清初发展两千多年的概要,并用以说明易学发展的分岐。

这段诠释里并未把两派是那两派,六宗是那六宗说得相当清楚,但后世解读依文如此划分:

两派:

汉儒传统的象数派,和王弼的义理派。

象数派爱讲卦象和数理,而义理派则较重视经文中文字所呈现的哲理。

这是易学上最常用来区分易学性格的一种区分法。 详细说明可参考:什么是“象数易”?

六宗:

太卜宗:《左传》占例所记载的太卜遗法。

禨祥宗:京房和焦赣为代表,长于灾异、占候,推变占验。

造化宗:陈邵,就是陈年绍兴陈抟与邵雍之学,具体而言就是邵雍的先天之学,之所以名造化是因为「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 也就是力求探索造物的根源与变化,而开始让易经远离了民用。 不过何谓“不切民用”? 什么又才是“切民用”?

老庄宗:以王弼为代表,引老庄思想入《周易》。 把老庄宗放于陈邵之后相当奇怪,一者王弼易学开始于三国。 其次,陈抙的易学也同样引道家思想,不过相较于王弼,陈抙所建构的易学比较是从养生的太极观念而来。 然后这么分法,老庄宗是否又归属于义理派? 那么其他宗又如何分到象数或义理两派?

儒理宗:指胡瑗和程颐的易学,透过《易学》来阐明儒学的义理。

史事宗:以李光、杨万里为代表,以史为鉴,以历史之兴衰来讲论易理。

仔细阅读《总目》文字可发现,这原本就不是一个正式和严格的分类法,或是正式的易学时代划分法。 而只是在描绘清初以前易学发展的大致版图,并简略举其大者,所以后文紧接着说:「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又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这么说来,实际上有多少宗是说不清楚的,例如有人完全是以中医观点在解读周易,有人以数学,还有以佛学的。 甚至到当代更有人喜爱用外星人甚至量子力学的(可归类为科幻宗)。

也有些学者会在两派上加入其他派的,例如有人会加图书派,不过图书学派其实一般都会归为象数派,提出图书派为第三派的看法,大概都是把意指河图、洛书的「图书」误认为是图画书:象数派爱讲卦象和数理,义理派爱直指文字义理,图书派爱画图看图说故事。 这是因为图书派刚好都很爱用一堆易图来表达他们的学术思想,然后就引起了这误会了。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9863.html

相关推荐
2024-09-03

对于《易经》,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会尽其所能给你终极的答案,未来还有机会收录在《易经543…

19,028
2024-09-03

如何利用《周易》来占解,很难一言以蔽之,而且恐怕人言言殊,师说各有巧妙。 比较麻烦的是,这和每…

3,792
2024-09-03

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易纬乾凿度》:「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一般常讲…

14,219
2024-09-03

为了解决「三钱法」起卦时的阴阳面争议问题,先前写了一篇文章〈谈卜卦时硬币的正反面与阴阳问题〉…

10,192
2024-09-03

「八宫卦」是京房易极为重要与核心的一环。 这种分宫卦序以特殊的卦变方式将六十四卦分为八个宫卦,…

6,138
2024-09-03

宋儒张载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也成为后儒习易的标竿:「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意思大概是说,…

14,89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