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543》 2024年09月3日
0 收藏 0 点赞 1,729 浏览 6492 个字

这里要谈的「中天八卦」和中天新闻没有关系,所以想听中天新闻八卦的,可以转台。

学过易经的都大概知道,八卦有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坊间有些易经老师(严格来说好像都是风水老师)在推行一种号称已经失传的「中天八卦」,并说这是属于《归藏》易的八卦图,也有说是《连山》易的。

但不管说的是连山还是归藏,祖述伏羲还是什么老木的,总之这些讲「中天易」或「中天八卦」的,都是以「失传绝学」为号召。 仔细解读他们的主张,用简单一点的语言把他翻译出来,就是这个意思:我在讲的是一个早已消失的学问,你要相信我,因为它早已经失传了,所以只有我知道。

我真的完全不知道这些老师在讲什么鬼话,既然是早已经消失而不存在的学问,所以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非你挖出什么全世界唯独你有的死人骨头来给大家看看。 但这些讲「中天易」的老师,其实也拿不出什麽独家的典籍资料出来,甚至一般常见的典籍都讲的零零落落,不知所云。 多数都只是自我脑补而自我感觉良好的论述,能够引述到的数据来源都是诸如「得自高人」这种卖弄玄虚的说法。

本文就要来好好谈一下最早提出「中天八卦」的老祖到底是谁? 他怎么建构“中天易”,然后依据的又是什么?

在了解这整个理论的前因后果之后,往后读者再次看到「中天易」或「中天八卦」时,记得一定知道要转台,不要迷路在八卦山里走不出来。

先后天八卦与先后天之学

要了解「中天八卦」之前,一定要对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有个基础观念。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八卦排列组合,并不是说易经里有两套不一样的八卦画法。

有中天的八卦吗?-《易经543》 延申阅读:浅谈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细探先天八卦图(伏羲八卦图):传承千年的一场大乌龙? ; 八卦图该怎么画?

先天八卦是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方式推演出来的,传说是伏羲所画,所以又称「伏羲八卦」。 以这种「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的所谓「加一倍法」还可继续推演出易经六十四卦,这整套相关的理论,可以总称为「先天之学」。

后天八卦则是以八卦配五行之后依五行方位画出来的,传说是文王所画,所以称文王八卦。

实则伏羲八卦比较可能是陈抟画出来的,传授给种放之后,种放又传给穆脩,穆脩传给李之才(李挺之)。 李挺之就是邵雍的老师,他的河图、洛书,以及伏羲八卦与六十四卦等全都从李之才那里学到的。

至于文王八卦的流传时代反而更为久远,大概在唐代时就可从一些民间器物看到后天八卦图。 但再古老,也不会是文王画的,因为里面已经完美地以八卦结合了五德终始说的思想,而战国中期的清华简《筮法》的八卦方位图已具有现今后天八卦的大概样子,但未完美解决五行配置的一些问题,所以推论后天八卦最早也大概是战国后期,五德终始说成熟之后才可能定型。

而后天八卦与六十四卦卦序之间的关系,历代易学家只含糊地说当今易经六十四卦卦序是文王所排列的,所以用的是后天八卦,但事实上后天八卦怎么能够演绎出现有的易经六十四卦卦序? 目前为止看不到任何有意义的演绎法则与关联。 总之,先不管这些真真假假的一堆似是而非的易学常识,这些假文王之名的全都总称「后天之学」。

朱元升的中天易

既然有先天,后天,先与后之间一定要有个中间:古时候有个人就这么想,于是就创立了中天易。

宋代有个名为朱元升的易学家,他写了一本叫《三易备遗》的书,易学网已经整理好了,可参考。

书名一看就知道要讲的是《周礼》记载的「连山,归藏,周易」三易之法。 他还认为,三易之法都已经「遗」失了,得靠他把他写下来,所以叫「备遗」。 至于他凭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河图加洛书。

這本書裡面有很大一部份專門在談「中天歸藏易」,事實上當初家鉉翁在朝廷上進狀這本書時,說是「《中天歸藏書》數萬言」,可見這本書就是以「中天歸藏」最為有名。裡面有一節〈紀歸藏易曰中天〉這麼介紹「中天易」:

文王有先天後天之辭,《太玄》有中天之名,邵子於《觀物外篇》以伏羲易為先天,以文王易為後天,迨伯溫著《皇極經世系述》則曰「唐虞者其中天而興乎,堯舜者其應運而生乎」,是又以唐虞之時為中天。然愚考《周禮》「三易」之序曰:「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伏羲《連山》既以先天維之,文王《周易》既以後天紀之,則黃帝《歸藏》不得不維以中天。是蓋本《周禮》所述三易之序云爾,非敢自異於伯溫也。若夫《文言》曰:「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太玄》「九天」之名一曰中天,此先天後天中天,其義又各有旨,非此之謂。

以下大概說明與分析這段文字的意思。

第一句「文王有先天後天之辭」就不知道老朱在說什麼了。

是說《周易》卦辭還有分先天、後天的嗎?怎麼分?還是說的是他後面引用的《文言傳》「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但這句話怎麼會是文王說的?傳統儒家認為《文言傳》是孔子作的呀。(不過《文言傳》應該也不是孔子作的,而是後世儒門弟子輯逸編纂而成。)

「《太玄》有中天之名」指的是漢代楊雄所作的《太玄》這本書,曾經提到「九天」,「九天」的第一天不是星期天而是「中天」。不過這個扯得有點遠了,遠得很跳痛。老朱自己後面也承認了,所以就原諒他吧。

邵子指的是邵雍。先天、後天之學就是從邵雍開始流傳開來的,《觀物外篇》則是邵雍寫的書。「伯溫」不是那個電視劇上常看到的「神機妙算劉伯溫」,而是紹雍的兒子邵伯溫。

不過朱元昇可能並不孤獨,晉朝的干寶注《周禮》這麼說:「伏羲之易,小成為先天;神農之易,中成為中天;黃帝之易,大成為後天。小成謂八卦也,中成謂重卦,大成謂備物制用也。」

只不過干寶所說的「中天」只是指易道的「中成」,也就是界於小成於大成之間的高不成低不就狀態。具體而言,指的是易學發展上的「重卦」這件事,就是把兩個八卦上下相疊而成六十四卦。先天則是伏羲始畫八卦的時候,後天則是在八卦重為六十四卦之後的「備物制用」,也就是落實於人事應用。所以,他所說的先天、中天、後天,與八卦圖完全無關,沒有什麼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的。個人猜想,宋代開始流傳的先、後天八卦,是否是當時道士從干寶這句話得到的靈感。

朱元昇所說的中天可不是這麼一回事。

朱元昇所說的「中天」,主要是依據兩個重要資料而來。

首先是邵雍的先天與後天之學。因為邵雍兒子在闡釋他老爸的《皇極經世》時既然好像提到還有個「中天」,所以邵雍的「先天」之學及「後天」之學中間,一定還夾一個「中天」之學。只不過他對於邵伯溫說的「唐虞者其中天而興乎」以堯舜為中天很不滿意。所以他就繼續想,什麼才是真的中天?既然先天是伏羲的,後天是文王的,那麼中天一定是伏羲和文王中間的易學。

於是他看到了《周禮》提到的三易之法得到了啟發,發現了失傳的中天之學。

「三易之法」包含了連山、歸藏,與周易,就是周室太卜掌管的三種占筮法,基本上連山與歸藏可視為周朝時保存的上古占筮法,年代與方法上應該比周易更古老。

「三易」到底屬於那些朝代或聖王的?古時候的最主流說法是鄭玄提出的,分屬夏、商、周三代。杜子春則認為是伏羲、黃帝,及周。但孔穎達引《世譜》認為是神農、黃帝,及周。因為神農氏又名「列山氏」,列山通連山。但究竟那個說法為真?其實都無從考查起,也就是說,這些大儒所說的,全都沒有可靠證據可以證明誰說的是正確的,這裡我們只能靠「愛」來發電做學問,就是你愛信誰就信誰。

老朱顯然愛上了小春的說法,原因可能是「伏羲」和「先天」剛好對得上。然後進一步認為既然連山是伏羲的易學,也是先天之學。周易是文王的易學,也是後天之學,那麼夾在中間的歸藏,也就是黃帝的易學,理所當然一定是「中天易學」了。

結論:朱元昇所說的「中天易」指的就是黃帝的易學,也是《周禮》中所說的《歸藏》易。

整個觀念的發展資料與邏輯如下表:

《周禮》大卜、簭人「三易」 連山 歸藏 周易
杜子春說這是: 伏羲易 黃帝易 周易
鄭玄說這是: 夏易 殷商易 周易
孔穎達引《世譜》說這是: 神農易 黃帝易 周易
邵雍提出先天之學和後天之學。先天之學源自伏羲畫八卦,後天之學為文王之演易。
邵雍兒子伯溫曾經提到「唐虞者其中天而興乎」。
朱元昇總合以上資料說: 伏羲=先天 黃帝=中天 周易=後天

既然伏羲有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而文王有後天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序,那麼黃帝當然也要有他自己專屬的一套中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所以接下來就是要開始尋找「中天卦序」還有它的內容了。

在這本《三易備遺》裡還附有很多卦圖,當然還有很多文字的說明,其中有一個〈歸藏坤乾之圖〉長這樣:

有中天的八卦吗?-《易经543》

這裡要注意的是「坤乾」兩個字,為什麼不說是「乾坤」?因為傳說「連山易」以艮為首,都跟你說是連「山」了,艮為山,所以連山易艮為首。而「歸藏」則是以坤為首,這是因為《禮記》記載,孔子曾經在田野調查時到宋國(宋國為殷商後)找到了「坤乾」:「吾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我得坤乾焉。」依鄭玄解釋,這個可能就是殷易,所以後世也都大概這麼認為。

朱元昇如此解釋這個圖:

《說卦》曰: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此《归藏坤乾图》,稽之《说卦》此章之辞而作也。 八卦之位,悉循《说卦》此辞之序。 六甲五子之运,悉循先天「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皆自然而然。 意者夫子得坤乾于宋,阐微辞于《说卦》欤? 不然。 《说卦》何以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既一言之而又申言之欤? 《归藏易》作于黄帝,因于殷代,其昔者圣人之作歔。 且《说卦》一篇序卦位者凡三章,其一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次二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次三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 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 成言乎艮“。 此三章序圣人设卦之位,有不相似然者,盖亦各有旨也。 言易者不深揣此三章措辞之不同者何故,乃为之说曰:此夫子汎言易耳。 欲为辩别,秪成骈赘,又否,则曰:此乃一时讲,师各以所闻述其辞,是以有不同,非夫子系易之作以故。 圣人作易之心,壹郁不能自达于后世,可胜言哉。 夫此三章,序卦有如此不同者,正所以阐伏羲则河图洛书作连山易,黄帝因伏羲则河图作归藏易,非偶然措辞之不相似然者也。 其曰坤以藏之,其辞约而博,微而显者欤。

结论是,朱元升发现到《说卦》传有三段文字和八卦卦序的排列有关,而且顺序都不大一样。 所以他认为,这三个卦序分别是先天、中天,和后天。 「天地定位」开头那段是先天八卦卦序,「雷以动之」开始那一段是中天八卦卦序,而「帝出乎震」那一段则是后天八卦。

  •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 这是先天八卦
  •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这是中天八卦
  •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 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 成言乎艮→这是后天八卦

另有一〈坤乾象数合一图〉

有中天的八卦吗?-《易经543》

先天八卦的反排?

简单说,朱元升认为《说卦传》「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这段就是「中天八卦」的卦序。

许多在讲「中天八卦」的老师不晓得是没读过《三易备遗》还是读了但没看懂,总之都会自己弄个奇怪的八卦图或奇怪的卦序,但和这里的八卦卦序并不一样。

上面两个图最里面的那圈八卦提取出来,就可清楚看到这个卦序。

有中天的八卦吗?-《易经543》

这个卦序相当奇怪,相当多理论的矛盾冲突。

首先,依朱元升的理论,《归藏》是首坤的,所以位于左下方的坤是这个八卦的开始,这个八卦次序排出来应该是这样:

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然后他引《说卦》那一段,明明是「首震」,而且他在排这图时,以右上和左上为首,即震巽为首,显然是配合《说卦》传。 依《说卦传》所排出的八卦次序为:

震-巽-坎-离-艮-兑-乾-坤

然后另一图又特别强调卦数,但这明明就是逆时钟安排的先天卦序。

最后为何中天卦要一右一左这样对称地安排,这也很奇怪。

依这种经典的解读法,似乎大家「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干以君之,坤以藏之」的方位顺序要怎麽排其实是很随兴的,那怎麽知道就是朱元升说的这样子? 无怪乎后世在谈中天八卦的,每个人排出来也都很随兴而都不一样了。

中天六十四卦卦序

接下来我们再看外圈的六十四卦卦序。

朱元升是以类似宫卦的方式在安排六十四卦,内卦为什么卦就属于什么宫卦,如内卦为坤者,都属坤宫卦。 外卦则是依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卦序排列。 从坤宫顺时针看起,以下为六十四卦卦序:

坤宫卦

坤宫
上卦
下卦

艮宫卦

小过 艮宫
上卦
下卦

坎宫卦

未济 坎宫
上卦
下卦

巽宫卦

大过 巽宫
上卦
下卦

震宫卦

无妄 噬嗑 震宫
上卦
下卦

离宫卦

同人 家人 既济 明夷 离宫
上卦
下卦

兑宫卦

归妹 中孚 兑宫
上卦
下卦

乾宫卦

大有 大壮 小畜 大畜 乾宫
上卦
下卦

在圈圈中间则还有各卦所属的五行,以及一些数字的。 五行比较简单,但这些数字比较麻烦。 不过简单来说,基本上就是依朱元升自己特有的一些纳音方法去套用河图洛书,然后取得这些数。 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参考《三易备遗》这本书。

其实就是朱氏图书之学

单从中天这样的用语,就可看出朱元升完全误会了邵子的先、后天之义。 邵子《观物外篇》这么说先后天:

先天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 先天学主乎诚,至诚可以通神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

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 尧之前先天也,尧之后后天也。 后天乃效法耳。

之所以名先天,意指它呈现的原理是先天而有,在天地之先,邵子以「心」来介定,这个概念类似于《系辞传》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形而上。 之所以名后天,意指它所呈现的原理是后天而有,在天地之后,类似于《系辞传》讲的「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而下,邵子以「迹」来界定。 心与迹也类似于后儒爱讲的体与用。 但朱元升把它理解为古代的两个朝代或圣王了,所以中间当然得再安插一个天。

其次,所谓的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原本都只是邵子假托古圣王之名而建构的易学框架,与伏羲文王本就无关。 至于三易之说,虽然《周礼》有载,但源自那一些圣王也是无所稽考。 所以朱元升所用以建构「中天易学」的,其实都只是以后儒一些不足为信的论述做为基础。

古人假托圣王以著书,是个不好的风气,但也不能以此来完全否认其学术的价值。 以邵子的先天之学来说,就有他的理论创新,这种创新对于后世在理解与铨释易学上也有很多的贡献。 但无论如何,关于著作权,还有著作的理论基础,都还是要讲明白的。

再细观朱元升的所谓「中天易」内容,表面是在阐释易学,其实是在发挥他的图书之学。 所谓的图书,指的是河图、洛书。

《三易备遗》里,不管是连山、归藏,周易,在朱元升眼中,都是图书的发用。

在套用河图、洛书中的数字之后,接着就是用他自己的一套「纳音」来填充三易内容。 而所引用到的经典资料呢? 除了《周礼》三易之法,《说卦传》那几句之外,其余的几乎都是朱元升自己在脑补自说自话了,完全没有任何凭据。 简言之,朱元升只是利用连山、归藏,周易这三个名辞,自己凭空想像一堆,最后还像吸了毒一样,一直用「得圣人作易之心」来麻醉自己。

仔细读完整本《三易备遗》,真的不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

先说《连山》、《归藏》这两本完全无所稽考的书,朱元升讲得煞有其事,但他自己都知道这两本书根本也没传世,竟然可以凭着说卦传一句话就凑出那么多故事,好像这两本书在他手上已经重建起来的样子,这也算是个奇葩,自我感觉良好的千古最佳典范。 (按:马国翰等辑逸的《归藏》在清朝才有,宋朝只能零星在一些古书见引述。 但这也是伪归藏。 )

再以《周易》这本大家都可得的书为例,细读完《三易备遗》第三部份的《后天周易》之后,有种平行时空的感觉,他读的《周易》大概和我们读到的是不同本《周易》,只能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表达:我到底看了三小? (我到底看到了什么鬼东西? )那种落差可能和读了张爱玲的《易经》是差不多的。

有具体文本可考的「后天周易」都变成鬼画符了,那么无文本可考的「先天连山」与「中天归藏」呢?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9813.html

相关推荐
2024-09-03

对于《易经》,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会尽其所能给你终极的答案,未来还有机会收录在《易经543…

19,030
2024-09-03

如何利用《周易》来占解,很难一言以蔽之,而且恐怕人言言殊,师说各有巧妙。 比较麻烦的是,这和每…

3,793
2024-09-03

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易纬乾凿度》:「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一般常讲…

14,220
2024-09-03

为了解决「三钱法」起卦时的阴阳面争议问题,先前写了一篇文章〈谈卜卦时硬币的正反面与阴阳问题〉…

10,193
2024-09-03

「八宫卦」是京房易极为重要与核心的一环。 这种分宫卦序以特殊的卦变方式将六十四卦分为八个宫卦,…

6,139
2024-09-03

宋儒张载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也成为后儒习易的标竿:「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意思大概是说,…

14,89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