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卦又称覆卦,也是明朝来知德所说的综,指的是卦象的上下颠倒。
今人讲《易经》,经常把错综当做圣杯,殊不知此法实在错很大。
「错」也就是汉易中的旁通和伏,孔颖达说的「变」,指的是阴阳相反的卦象,像乾卦与坤卦相错(含六画卦和三画卦)。 「综」又称覆或反、反对,指的是上下颠倒的卦象,如震卦与艮卦相综(含六画卦和三画卦)。
但考诸典籍与出土资料,反对卦概念的出现,较可能在西汉中叶之后:所以这是后来发展出的「外挂」,不是《周易》里面应当有的原始解象方法。
上古没有反对卦的理由:
- 春秋占例中没有任何占解使用到反对卦。
- 这种卦象的注解方法在东汉末才出现,而且出现之初很少见之外,运用上也很混淆。
- 汉初以前的卦象画法,阴的符号并不是当今无上下之别的两断,而是有上下之别的八分之形,只要回到古代的画卦情境就可发现,不可能会有反对卦这种东西。
- 逻辑上本就不通。 震当艮,巽当兑,艮当震,兑当巽,这是「乱象」。
反对卦之发展:汉后才有
反对卦在易学史上的出现时间相当晚,在春秋占例中,对于八卦的取象,有直接用上下二体的,有取爻变之卦象的,有取互体的,但就是看不到任何反对卦的取象。
一直到东汉末年的《九家易》,和三国时吴国的虞翻易学中才终于看到反对卦。 王弼在《明卦适变通爻》中说「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讲的也是反对卦。 本文取自易学网。
实际研读李鼎祚《周易集解》可以发现,甚至虞翻讲反对卦不但很少,而且当他使用后世易学家认为的反对卦的「反」这个字来表达卦象时,也是很混淆的。 有时候指的是卦的反对,但有的时候指的是阴阳之相反(即旁通),有时甚至是指卦变。
例如:
- 泰反成否:在坤六四、坤文言、杂卦等注。 这可能是反对,也可能是旁通。
- 观,反临也:观卦注。 这是复象。
- 兑女反成巽:观六二,这是覆象。
- 观上反三也:蹇卦注。 反讲的是卦变。
- 同人反师:同人九五注。 这里的「反」指的是阴阳之相反,虞翻或称此象为旁通。
- 夬反剥:注《系辞传》「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同上,反指的是阴阳之相反。
- 损反成益:注《系辞传》「男女搆精,万物化生」。 这是复象。
于省吾《易经新证》论《覆象》:「东汉以后,《九家易》以震为覆艮,虞翻以兑为反巽,其余说易者,皆不用覆象。」 于省吾原本是为了支持覆象而写此文,但似乎没看到他写的这段文字中的问题。
从这段文字可见,覆象的发展甚晚,大概至东汉末才有的东西,而且当时使用这种卦象的易学家还很少。 甚至若就虞翻使用「反」一字如此混乱的情况来看,很可能东汉末才刚处萌芽期。
如果能够确认复象发展为汉代才出现,那么诸如《杂卦》和《序卦》等以覆象为核心观念在撰写的易传,就要重新看待。 本文取自易学网。
第一种可能,其创作年代是在汉朝。 第二种可能,其创作的确在东周时期,那么其配对当有其他原则,而该原则刚好也会形成今人所看到的反对卦。
抄写于汉文帝时的帛书《周易》,并未采用今本周易的卦序,帛书易传里更没有《序卦》传,而且帛书《周易》的卦序所用的是《周礼》所说的「其经卦皆八」的八经卦排法,这个排法与清华简的《别卦》完全一样。 因此《序卦》是有可能在汉代才写的。
上博简《周易》是目前最古老的周易版本,大约抄写于战国中晚期。 该简缺简很多之外,残简顺序也不明确。 虽然有学者研究认为比较可能采用的是今本周易的卦序,但毕竟这只是基于许多假设的一种推测。 如若未来有出土资料证明今本卦序早于汉代,那么该卦序就可能采用了另一个法则,而该法则刚好会产生我们现在看到的反对卦:换句话说,反对卦只是后世所看到的一个巧合的表象。
在彖传研究的系列文里,阐述了乾坤二元如何透过卦变与旁通产生六十四卦。 当中有个有趣的现象,乾坤变六十四卦是一种对称性的历程,而这种阴阳对称发展历程,的确会产生反对卦。
宋明之后成为象数派圣杯
朱震《汉上易传》后面附有一系列的卦图,其中有李挺之(之才)〈变卦反对图〉及〈六十四卦相生图〉,这两个图是有名的「卦变」理论首次的完整渲染。 所谓卦变理论可参考以下文章:
这两个卦变图的最大特色是以反对卦来阐述乾坤如何变为六十四卦。 而朱震《汉上易传》解经也运用了反对卦的卦象。
至明朝的来知德,引用《系辞传》「错综其数」一句,认为「错」即阴阳相反的卦象,「综」则是覆象。 来氏以此建构起他自有的一套象数易学,一直演变至今,由于采用者众,几已成当今的易学标准。
来氏方法学不但曲解了《系辞》「错综其数」的语义,对于易象更是造成了严重混淆。
到现代的尚秉和,更将覆象运用到极致,于省吾《易经新证》有〈覆象〉一节,专论反对卦卦象,对尚秉和赞誉有加,并以甲骨文的观点论证覆象之存在:
按:东汉以后,《九家易》以震为覆艮,虞翻以兑为反巽,其余说易者,皆不用覆象。 近人尚节之(即尚秉和)先生本之《易林》,以发明易之多用覆象,于是易之迷于覆象不得其解者,今则涣然冰释矣…… 兹就古籀文字,以证覆象之可信。 按甲骨文、金文通例,除上下左右四字,意在有别,反正倒正,不相紊乱,此外同一字也。 而上下互倒,左右相反,变动无常,而形不害义。 《说文》之至为倒不,幻为反予… 匕从反人,乏为反正,皆肊说也。 证之于甲骨文…… 如取作… 凡此皆反正无别,无胜玫举者也… 金文尚有二字互倒者… 父乙作乙父…
其立论大致认为,甲骨文字及金文中除了一些特别的字之外,往往是左右不分的。 而有些组字或字辞,也同样是变化无常,可以上下互倒,因此可证明覆象之存在。
于省吾的论证,完全引喻失义。 如果他能活到现代,知道数字卦的存在,不知是否还会持此看法? 本文取自易学网。
就他所举例证来推论,易经卦象应该是雷火丰等同于火雷噬嗑,或是山水蒙等同于水山蹇等诸如此类的,这和覆象也无关。 要证明覆象,反而他认为是「臆说」的《说文》例证,像是至为倒不,幻为反予等诸如此类的比较符合。 但这也同样无法证明覆象之存在。 因为文字有形体上的上下之分是事实,但不能任意扩大解释,例如进一步证明说文字全都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字,或者是卦象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卦。
数字卦的证明
我们现在画卦象时,以阳为一,阴为- -。 不论阴阳,都不受上下颠倒的影响。 所以自然会有复象的一种联想。
但若回到汉代以前,卦象可就不是这么画,也不是这么看的。 本文取自易学网。
大约抄写于公元前300多年的清华简,它的八卦卦象分别如下:
[按:清华简八卦卦名与现在不一样,以上是套用现在的卦名。 ]
它的阴符其实就是数字的六,这些卦象你将它颠倒了之后会变成什么? 震会变成艮,巽会变成兑吗? 不会的。
卦象颠倒的结果,震还是震,艮还是艮,兑还是兑,巽还是巽。 但是,先生对不起,你识不识字啊! 竹简都拿反了! 本文取自易学网。
上博简约抄写于战国末期,也是目前最早之周易,它的阴画作「八」,同样也是有上下的方向性的。 我们举简中需、讼,师、比,以及谦、豫六个卦为例:
这八个卦倒过来之后,需会不会变讼,讼会不会变需? 不会的。 需还是需,讼还是讼,师还是师,比还是比,谦还是谦,豫还是豫。 但大小姐,就不要装了,你竹简拿反了!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卦象画法和上博简有些相似,阴符有些像八但又不像,但同样也不能将任意一卦的卦象倒过来,然后说它变成了另一卦:
[按:大畜卦卦象有误。 履、姤、艮等卦有残缺。 部份卦名与今本不同。 ]
所以基本上在汉初以前,不可能画出像来知德《周易集注》「伏羲文王错综图」这样的东西的,所以就别扯什么伏羲文王的了:
反对卦的基本逻辑错误
《周易》本来就是一个发展性的文化平台,在历经两、三千年的发展里后世易学家陆续为它加入新东西,这不但是无可厚非的事,甚至原本就是任何学问的一种必然。
所以,当我说上古没有反对卦,注解《周易》经文不当用覆象时,目的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这种卦象,只是希望学者能够了解这种卦象在易学中的位置,还有在历史发展里它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再说直接一点,我所反对的只是以它为易学圣杯,过度诠释的那些人。
假设你在使用反对卦时,知道他是一种后出的观念,知道解读经文时不应该使用八卦的覆象,那么这没什么好反对的。 这种对卦关系有它的义理存在意义,有什么好反对的理由?
但如果像来知德一样,以《周易》卦象全都是「错综」,然后全世界都错,只有他对,只有他解开了所谓的文王作易的真义,这才是可笑而应当扬弃的。
反对卦或者覆象作为卦序中的一个法则,或者做为「对卦」卦象的诠释,是有意义的。 但若是在解经取象的层面上,以覆象来解经就不对了。
既然确认周朝时没有覆象,那么这样的象也就不可能出现在经文里。 个人相信,古人在看卦象都是很直觉的,而「所见即所得」应该是直觉的基本要件:就是眼睛看到什么卦象,那么就以此卦象去做联想。 无中生有的象,不该存在。
以此推论,有那一些卦象是眼睛看得到的? 上下二体之外,就是互体,然后就是爻变。 爻变之后的卦象会存在之卦里。 其余的就是无中生有的卦象了。
我们再以春秋筮例来验证,史官在解卦时,的确只看这几种八卦卦象。 至于当时根本就不存在的覆象,就完全没用上了。 而从清华简研究虽然可确定至少在东周时就已有清楚的「伏卦」卦象概念,但这并不是得到某一卦时眼睛看得见的卦象,因此春秋筮例中也未使用到。
基本上,像来知德一直到现代的尚秉和在以象解经时,大量使用到了「看不到」的「脑补」卦象,也就是覆象(反对、错)和伏象(综)。 这些都是无中生有,根本就不存在经文里的象。
其实这类象也不需要这么大工程的证明,因为其存在本身就是种不合逻辑而矛盾的存在。 因为无中生有的象假设存在的话,例如震卦也当艮卦解,还可当做兑卦解,还可当巽卦解,八卦卦象就变成一套自相矛盾的「乱象」系统了。
至于来知德甚至还以六画卦的反对卦为同一卦,例如屯和蒙、需和讼… 都是同一卦,这种理论当然也是不攻自破了。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