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543》 2024年09月3日
0 收藏 0 点赞 15,488 浏览 5745 个字

《易经》历经数千年的传抄,一定有很多的舛误,只是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对照本让人做考证。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的出土震惊了考古界,也为许多古代文献的研究带来了丰富的资料,像是老子甲、乙本。 再来就是现在我们所要谈的易经。

帛书易经可以说是目前世传最古老的《易经》版本之一(近期出土的楚简本又让时间往前推了),但却与一直以来世传的《易经》版本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点,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检视与思考许多过去以来,或者说,在上个世纪以前,一、二千年来一直被学者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

例如卦序问题,卦名问题,十翼、经文体例等….。 这些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颠扑不灭的真理,现在有了来自这个具体的对照本的挑战。

卦序问题

首先是卦序问题,帛书本卦序不但与今本完全不一样,而且不分上下经,是以类似「八宫卦」的方式在排列,以上卦为经卦,其经卦顺序为乾(键)、艮(根)、坎(赣)、震(辰); 坤(川)、兑(夺)、离(罗)、巽(筭)。

这个顺序相当有条理,前四卦为阳卦,以乾父为首,领六子中的少男、中男,长男。 后四卦为阴卦,以坤母为首,领少女、中女、长女。

接着在每一宫卦里,下卦的首卦为该宫的经卦,下卦再依乾、坤、艮、兑、坎、离、震、巽的顺序。 这个顺序和以上八宫的排列有点像又有点不像,主要差别在于打破阴卦和阳卦的分别,将其配对并列在一起:父母、少男少女、中男中女、长男长女。

如艮宫的顺序为:艮(根)、大畜(泰畜)、损、蒙、贲(蘻)、颐、蛊(个)。 以上八卦的上卦都是艮,下卦的顺序则是:艮、乾、坤、泽、坎、离、震、巽。 其中艮原该与泽配对并列,但因为是经卦,所以被拉到最前面。

余卦以此类推。 如表:

1 2 3 4 5 6 7 8
1 键(干) 妇(否) 掾(遯) 礼(履) 同人 无孟(无妄) 狗(姤)
2 根(艮) 泰蓄(大畜) 蘻(贲) 个(蛊)
3 赣(坎) 襦(需) 䞿(蹇) 既济
4 辰(震) 泰壮(大壮) 余(豫) 少过(小过) 归妹
5 川(坤) 嗛(谦) 林(临) (师) 明夷 登(升)
6 夺(兑) 卒(萃) 钦(咸) 勒(革) 隋(随) 泰过(大过)
7 罗(离) 大有 溍(晋) 乖(睽) 未济 (筮盍)
8 筭(巽) 谈易经的卦序与卦名问题–从帛书本谈起-《易经543》(小畜) 中复(中孚) 家人

相较于帛书本卦序很容易推理而得,今本易经的乾、坤、屯、蒙、需、讼、师、比…. 一直到既济、未济,实在难以找到其条理,其卦序完全只有死记才能完整写出。

虽说据说这个顺序是依据天地生成与人文之发展而写成,但实则缺乏清楚逻辑与框架可推演,我们只能大略看到乾坤为首是在立天与地,接着泰否(分属第11、12卦)两卦出现为天地的相遇,再到上经结束的坎与离(分别为第29、30卦)为天地阴阳的交合、交媾,坎离两卦的出现也有立先天四正的意谓,或者是立后天之主。 到下经结束既济与未济则是水火最终的交融相济(分别为第63与64卦)。 整个顺序只可约略看出一个从立天与地之后阴阳相遇到交合、最终融而为一的创化过程,但是其间的其他卦卦序是如何安排进去的,《序卦》传中的推理讲的都颇为玄虚,逻辑性与说服力都相当薄弱。

帛书本可以说从根本上翻转了今本易经的卦序,还有十翼中的《序卦》传的存在意义,甚至几乎可判断其真伪问题。

关于卦序,原本就不是对错问题,因此不能说那一个才是正确的卦序,但至少这告诉我们,易经的64卦的排序并不是有始以来就该依照今本编排的。 今本的编排方式,很可能只是汉后某个人刻意安排之下的某种特殊排列方式,再作个《序卦传》假托圣人之言以巩固其地位。

因为若是在汉时就被认定今本卦序为孔子甚至更早的安排,甚至还为此安排写了《序卦传》,那么做为圣人之作的书怎可如此随意重新乱排? 帛书本的出土,几乎可以断定《序卦》传是汉后之伪作。 因为若是真作,那么不该出现帛书本这样的编排。

但这并不能证明系辞之外的其余十翼为伪书,或直接否定了它们与孔子的关系。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这一段的「序」字后世多数情况下被解释为《序卦》,显然是误解,依前后文意思,序字为动辞,当做「述」,讲述来解释,意思是说孔子晚年喜好周易,跟弟子讲述(传授)了彖、系辞、象、说卦、文言等。 太史公治史相当严谨,他会这么写当时应当有所见,掌握了一些资料。

另外,据《左传》记载,春秋就有些今本的易传文字当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份,例如现存于《乾文言传》的四元德说,载于《左传》襄公9年,被当作《周易》引用,而孔子则是出生于襄公22年,所以《文言传》的此段记载并未标明「子曰」。 《左传. 昭公元年》:“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此段显然是对蛊卦的解释,但不存于现行的易传之中。 可参考:「元亨利贞」探索 I — 四元德说。

因此今存的系辞传,文言传,可能只是学生的上课笔记,是孔子弟子整理老师授课之后的成果,里面夹着孔子的教材(像是文言传的四元德说),以及孔子的见解。 是孔子说的见解才会有「子曰」。 而当时孔子在讲述时,很可能就有底本,换句话说,他可能不是第一个注解易经的人。

后人所谓的孔子作十翼,与太史公的意思并不相符,实不能拿太史公的那段文字做为论证。 太史公不但没有说孔子「著作」或撰写了以上的易传,更没有什么十翼之说。 欧阳修说:「十翼之说,不知起于何人,自秦、汉以来,大儒君子不论也。」 显然对十翼很不以为然。 孔颖达则说:「其彖象等十翼之辞,以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论。 …. 郑学之徒并同此说,故今亦依之。」 看来孔颖达也只是和大家一样人云亦云,久而久之习惯了就当作理所当然了,没有什么好反对的道理。

体例与十翼

帛书易经卦象阴阳画卦的表达上,与今大同小异。 但其阴(- -)的符号状似「八」,也引起了考古学者将其与数字卦关联在一起做研究。

再看编排方式。

今本《易经》是取经传合一,卦辞 (彖辞) 下会附挂《彖传》,及《象传》,爻辞下则会有《象传》。 较特殊者为乾坤两卦,卦爻辞后还多了《文言传》。 而最特殊当属乾卦,乾卦和其余63卦完全不一样的是,它是经文的卦爻辞在前,然后后面才是《彖传》、《象传》、《文言传》,而不像其他63挂,经文与传文是夹杂在一起的。

但帛书易经每卦下只有经文,而没有《彖》、《象》、《文言》等传。

与《易经》一起出土的还有《系辞》,但并不分上下,基本上大略含盖了今本系辞,但是缺少了中间部分章节,如「大衍之数」一段,还有「若夫杂物撰德」一段。

除了《系辞》之外,并没有今传的其余十翼,但另有逸书,学者分别依其开头之文字命名为《要》、《缪和》、《昭力》、《二三子》、《易之义》等。

换句话说,前面提到的太史公所说的彖、象、文言,说卦,在当时是否存在也成谜团,但是否可以就此否定太史公的说法,恐怕也过于草率。

卦名大不同

虽然帛书本经文字数与今本相差不大,但卦名却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八经卦就完全不同,对照如下:

帛书
今本

余卦可参考文前卦序一段所附的表。

其中艮、震两卦或许可以直接简单理解与当做是字的通假,其余字,差别实在相当的大,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推理空间。

易经的卦名不只是卦名而已,其名字往往指涉了其卦的内涵,以及卦义的纲领,正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卦名的正本清源,绝对有助于我们理解卦义。

以这八经卦为例,兑过去以来一直被理解为「悦」,就是喜悦的意思,但当我们在研究八卦的卦象与作用时发现到《说卦》传以兑为「毁折」是最符合其卦性的,反而「悦」所传达出的观念套用到六十四卦上时很多地方很难解通。 但拿「夺」的概念套到六十四卦中时整个吉凶的解释就马上让人豁然开朗。 像是履卦,何来“履虎尾”这样的凶险? 王弼以为是来自于六三的乘刚(三为履主,以柔履刚,履危者也),但柔乘刚的卦不计其数,而且为吉者更不在少数,为何独独履卦可以这么解。 但若就下体为「夺」来看,则其中险象更加一目了然,说服力也比王弼的说法还更佳。

因此帛书卦名与今本的差异,绝不能等闲视之,它在周易的研究上,绝对有非常高的价值。 只可惜,目前个人所见的一些研究,开展性都嫌不够,多数是以「帛书卦名就是今本卦名」的方向在走,而不是朝「不是」的方向去探索,因为只有朝着差异化的方向去寻根,才能找到新的可能。

我们以第一卦乾卦为例,帛书做键,而学者多是朝着「键」就是「乾」在研究,试图证明键就是干,而不试着思考,键并不是乾,乾只是键的假借字。 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以今本的乾为主,帛书本的键为假藉,所以最终对卦的诠释还是回到传统的干。 后者则是试图找到一个可能性:可能卦名帛书本才是正确的,今本是假藉,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对于卦义的了解,有重新再来的必要。

在乾卦的例子里,如果乾卦不应叫乾,其卦名一开始原本是名为「健」或「键」或「建」,反而乾只是声音一样而被拿来当假藉呢? 其实《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乾很可能古卦名原本叫「健」的线索,那么我们顺着这个线索或许可以得到除了健的卦义之外,还有建,就是树立、建立。 那么「建」卦就有建立易之纲领,建立天地之道、建立人道之意义。 它也有可能就是「键」,也就是关键的键,或许意谓着这是开启天道之关键。 反之,干字就其原始字义来说,完全找不到任何与天道及各种论述相关的文字学源头,难怪闻一多得将它视为「斡」字之误来解释。

再如离卦,传统上都解释为附丽,离明的意思。 而学者可能也是朝着「罗」就是离假藉的方向在证明与解释 ,一味向传统看法靠拢,而如果我们朝着罗不是离,或者至少罗并不是传统所理解的离,来思考,那么我们会发现到,离的古字为离,离谈易经的卦序与卦名问题–从帛书本谈起-《易经543》与罗谈易经的卦序与卦名问题–从帛书本谈起-《易经543》两字在甲骨文中有时候很像,画的都是网子网到小鸟,只是离下方的网谈易经的卦序与卦名问题–从帛书本谈起-《易经543》有一支像是大长杆还是柄的东西,是古禽字,擒获的意思,因此离罗两字在古代常被当做一样的意思,《扬子. 方言》就说「罗谓之离,离谓之罗」。 这也可以解释做为什麽《系辞传》这麽写:「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关于甲骨文的阐述请参考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及刘兴隆著《新编甲骨文字典》)

所以,最终虽然证明罗卦还是应该正名为离,但是罗这个卦名的出现,指引出一种新的思惟方向:离的原意是指擒获小鸟,所以离卦最早的取材可能讲的是狩猎之事,而畜牝牛吉这样的卦辞,讲的可能是由狩猎转型为畜牧生活型态的故事。 更可解释为何离是一个吉卦,因为吉凶者明得失也,离是指狩猎上有所斩获,当然为吉。

这样的理解,不但让我们对离能有更具体的概念,也更能够把卦义链接到上古的生活型态及其画卦立象制器时设计的初衷。

再谈归藏易

本文一开始所说的「对照本」,在卦序与卦名这里个议题上,其实还有其他材料可供参考。

首先在卦序上,京房的八宫卦也可视为另一种卦序的排列。 而《杂卦》传也仿佛像是《序卦》传之外的另一种卦序排列,但鲜少人去探究,至将它当做的样子。

所谓的「归藏易」则是一个同时在卦序与卦名上有些对照参考价值的古书,但只可惜该书并不传世,但还有些琐碎的文字零星出现在一些古籍当中,可提供我们一些细微的线索。

《周礼. 春官.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依这个说法,周易历经三代的演变,夏曰连山,殷为归藏,周为周易。 如果这个说法为真,那么所谓的文王演周易到底是什么意思? 或许文王只是将既有商朝传下的归藏易依据他的自己的想法加以编订与修改而已。

据说,连山易是以艮卦(艮为山)为始,而归藏易是以坤卦为首,有别于周易的乾为始。

《礼记‧礼运》记载: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

孔子曾经想办法去寻访考证礼的源头,为了解夏代的礼亲自到杞,结果得到了《夏时》这本书,而为了考证商朝的,亲自到宋地,结果得到了《坤乾》这本书。

后世以此而断定商代归藏易是以坤卦为首。 而这一段记载又透露出一个有趣的线索,或许最早的易经,的确是与历法有关的,《夏时》由其书名来看很像是历法之书,而《坤乾》与其并举,或者也有此关联。 这或许也能够说明,为何古书记载中,一些重要事情选日子会用筮法。 只是这种筮法已经失传。

虽然归藏易早已失传,原貌如何无人能知。 不过《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录李过《西谿易说》所整理出的一些古卦名,以及黄宗炎、朱元升等大家的考证或见解。 1993年出土的秦简《易占》已被学者证实为《归藏》,与《玉函山房辑佚书》有颇多可以相互印证之处。 只是这究竟真的是商朝的归藏,还是战国之后,甚至秦汉之间的伪作,就有待商榷了。 但它的卦名,绝对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归藏易有许多名称与今本易经不同,但有些地方却与帛书本可以相互印证。 如:

  • 临卦,帛书作林,归藏易作林祸。
  • 咸卦,帛书与归藏都作钦。

至于归藏易的真假,以及《西谿易说》归藏易古卦名有多少可信度?

至少知名甲骨文学者于省吾是非常推崇的,不但经常引证,在其《易经新证》一书释坤卦如此说:「后人多斥为伪妄之书,误矣。 《西谿易说》所引六十卦名多存古义古字,证之于古籒文亦多脗合,虽非殷代之书,亦非秦汉以后人所伪托,亦可断矣。 」由这段话可推断,于省吾也不赞同这就是商朝的归藏,但他也认同这是很古老的筮书,早于秦汉,那麽最有可能的就是战国或春秋时了。

自古《易经》被儒家列为群经之首,被视为是自三皇五帝至三代以及孔子古圣人一脉相传的圣经,因此一切都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容挑战。

但透过帛书与归藏易,让我们了解到以「怀疑论」来看待这部经典是何其重要:至少在卦序与卦名两个基本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视为理所当然的真理。

而所谓的怀疑论,并不是要我们去否定今本易经以及易学几千年积累的成果与内涵,而是要我们去思考更多可能,这些可能,或许有助于我们解开部份前人所无法解开的谜团。

虽然汉代比我们接近上古早两千年,但是试想,汉代距三代也是以千年计,所能记忆者也是有限,特别是在没有印刷术以及知识是贵族之专属的年代里。

我们现代拥有考古学科学利器,是古代所没有的。 在现代考古的帮助下,我们反而对于研究易经等古经典有比古代更大的优势。 帛书易经、新出土的一些古竹简,以及甲骨文就是相当好的两个现代材料。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9781.html

相关推荐
2024-09-03

对于《易经》,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会尽其所能给你终极的答案,未来还有机会收录在《易经543…

19,030
2024-09-03

如何利用《周易》来占解,很难一言以蔽之,而且恐怕人言言殊,师说各有巧妙。 比较麻烦的是,这和每…

3,793
2024-09-03

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易纬乾凿度》:「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一般常讲…

14,220
2024-09-03

为了解决「三钱法」起卦时的阴阳面争议问题,先前写了一篇文章〈谈卜卦时硬币的正反面与阴阳问题〉…

10,193
2024-09-03

「八宫卦」是京房易极为重要与核心的一环。 这种分宫卦序以特殊的卦变方式将六十四卦分为八个宫卦,…

6,139
2024-09-03

宋儒张载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也成为后儒习易的标竿:「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意思大概是说,…

14,89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