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极真经
愚案《洞极真经》莫知作者,而元魏关朗子明之所传次也。 虽无预于易,然序本论述圣人,本河图以画卦,朱子《启蒙》之所援证。 其为极也,又起于洛书之数,以北方一为生之弌,西南二为育之弌,东方三为资之弌,而极有一画矣。 又以东南四为生之弍,中央五为育之弍,西北六为资之弍,而极有二画矣。 又以西方七为生之弎,东北八为育之弎,南方九为资之弎,而极终。 亦犹近世蔡氏皇极内篇演洛书之数,至于九九八十一也。 其为书也,生传一,资传二,育传三,论上四〈叙本一,明变二,极数三,原名四,原名五〉,论下五〈体用六,为用七,为拟八,次为九,互为十,极图十三〉。 子明自为之序,今录序及生资育三极,与二论要者于左,以见一书大略云。
序
朗业儒蓄书,积数世矣。 自六代祖渊,会鼎国之乱,徙家于汾河,所藏之书散逸几尽,其秘而存者,唯《洞极真经》而已。 六世祖尝谓家人曰:「《洞极真经》,圣人之书也。 吾后数世,当有贤者生,如得其用,功不下于稷契。 倘不时,偶其颜色之流乎。 是经之蕴,当可明也。」 朗幸生其族,得闻遗言于祖父,敢不勉勉以发扬先祖之意乎。 因伏读累年,思以传次,然而性蒙识泥,不能洞达。 闻崆峒山有秫先生者,世之异人也,故往师焉。 至之,几岁孜孜焉,未尝敢废弟子之礼。 一日斋戒盥沐,发卷以请其蕴,先生乃掩卷而叹曰:「此天地之枢机,圣贤之壶奥也,潜而不传也久矣。 子孰从而得之?」 朗具以先祖之言告先生,因为朗着翼,以明其大端,作则以指诸人事,于是《洞极》之义焕然可详。 朗既得而归,有顷,闻先生已飞升矣。 嗚呼! 圣人之言将假先生而视诸人耶,将不可使下民知之耶。 不然,何先生之传而不留矣。 朗以谓,天以先生而启之,而不可以先生尽之,使尽之者,其非朗乎。 因以先生之翼则附于经,又编其遗言为《洞极论》,凡十一篇。 复作传以释其蕴,为图以序其为,庶乎来者知洞极之道焉。 时太和末年正月上休日序。
生传第一
☰ 〈生弌生弍生弎〉
生,洪正,一弌冥虖。 传曰:冥物始生也。 一弍,形虖为。 传曰:形虖为,质始成也。 一弎,罔不利。 传曰:罔不利,济于用也。 翼曰:阳秉日生,洪哉大也。 明哉正哉,极也。 惟生,故能大盛而极焉。 则曰:圣人以化育天下。
次萌息华茂止安燠实通九传
资传第二
资,天生地育而人资。 翼曰:取天地之道曰资,观其资,三极之情可见矣。 则曰:圣人以顺天地而创法立制。 三弌,资其象以制服器。 传曰:资其象,制服器也。 三弍,资其器以辟田里,以兴地利。 传曰:资其器,兴地利也。 三弎,资其用以化育兆姓。 传曰:资其用化育兆姓,其道大也。 次用达兴紊悖静平序通九传
育传第三
☷ 〈育弌育弍育弎〉
育,洪明翼曰:阴能成阳之生曰育。 育则洪,洪然后正。 则曰:君子以承君阐化以育兆姓。 二弌,女子育于家,正臧。 传曰:女子育于家,育在内也。 不正则否,正乃藏也。 二弍,乃蛰乃萌,育于田。 传曰:乃蛰乃萌,育于田也。 二弎,利用获。 传曰:利用获,育道成也。 次和塞作焕几抑冥通通九传
叙本论〈并图〉
子曰:河图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 圣人观之,以画八卦,是故全七之三以为离,奇以为巽。 全八之三以为震,奇以为艮。 全六之三以为坎,奇以为干。 全九之三以为兑,奇以为坤。 正者全其位,偶者尽其画。 易曰「四象生八卦」,其是之谓乎。 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 后圣稽之,以为三象,是故一为生之弌,四为生之弍,七为生之弎。 二为育之弌,五为育之弍,八为育之弎。 三为资之弌,六为资之弍,九为资之弎。 因而变,以成二十有七为*。
*「为」应作「焉」。
明变论《并图》
☰ 生之象育,乘其弌而为焕☵,乘其弍而为实☲,乘其弎而为兴☱,资乘其弌而为,弍而为茂,弎而为达。 育一资弍而为序,育弍资弌而为和。
☷ 育之为生,乘其弌而为萌☳,弍而为华☱,弎而为安☶。 资乘其弌而为悖,弍而为止,弎而为静,生弌资弍而为息,生弍资弌而为紊。
资之为生,乘其弌而为抑,弍而为用,弎而为作。 育乘其弌而为冥,弍而为塞,弎而为平,生弌育弍而为通,生弍育弌而为几正,此之谓变为之道也。
极数
子曰:天一地二人三,天四地五人六,天七地八人九,三极之数,四十五。 天有十二〈一四七〉,地有十五〈二五八〉,人有十八〈三六九〉。 审其数而画之,三十有九则弌〈除天地人六数外,有三十九数归之于天〉,四十有二则弍〈除人三数外,有四十二归之地〉,四十有五则弎〈洛书全数归之于人〉,生之策百一十七〈三画计三十九〉, 育之策百二十六〈三画计四十二〉,资之策百三十五〈三画计四十五〉,遗其余则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愚计三策之数,本甚不合,遣其余七六五,然后合三百六十之数,易计乾坤之策三百六十,不如是也,未敢以为然〉,显冥之道尽矣。
原名
朗问曰:经取极名之,何谓也? 子曰:形而上者谓之天,日月星辰皆天也。 形而下者谓之地,山川草木皆地也。 命于其中者谓之人,戎狄禽鱼皆人也。 酌其源则流可知矣,视其表则影可见矣,达于此者其知经之名乎。 〈愚案:此唐韩文公原人之文也,岂崆峒山人先得其所欲言者乎。 愚不能无疑。 〉
原徳
子曰:物无不受之谓洪,物无不烛之谓明,于物无欺之谓正。 君子体洪临下,明以修性,正以治徳,故曰洪明正。
次为论《并图》
天地辟,万物生,生必萌,萌而后息,息而华,华则茂。 物不终茂,故所以止,止然后安,安则得其,则实,实则可以资矣。 资必有所用,用然后达,达则能兴。 物不终兴,兴久则紊,紊则悖治。 悖莫若静,静则平,平则有序,序则可以育矣。 育然后龡,物不终龡,龡久则塞,决塞必有作,作则焕,焕则几乎正矣。 至正必有抑,抑则冥。 物不终冥,故以通而终焉。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