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风水学入门之《葬书》_”《葬书》还论述了葬地的吉凶 ,易经网推荐风水运势,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葬书》
——堪舆理论的奠基之作
《葬书》 ,旧题晋代郭璞撰。郭璞(276—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属今山西省)人。《晋书●郭璞传》云:“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奥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焚。”
《青囊书》就是风水文献,已逸。可见郭璞是有师传的。他擅长阴宅术,先后给王导、司马睿等人选择葬地,传为奇谈。《太平广记》卷一三记载他“周识博物,有出世之道,鉴天文地理。龟书龙图,爻象谶纬,安墓卜宅,莫不穷微,善测人鬼之情况”。他还注释《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等书。宣扬避祸、长寿、仙道、虚无缥缈的人生观。
关于《葬书》 。《四库提要》有详细的权威性的介绍:“《葬书》一卷。旧本题晋郭璞撰。《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为璞所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其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逐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吴澄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注释。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至注之出于刘氏与否。则不可考矣。书中词意简直。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征信。”
四库馆臣怀疑《葬书》非郭璞所作。推测是唐宋间人的伪作。历代整理《葬书》的有蔡无定、刘则章、吴澄等。他们删减并调整了《葬书》篇目。《葬书》虽有许多杂芜之文。但仍然被风水师奉为正宗。
《葬书》是叙述阴宅风水的典籍,认为每个人的祸福,贫富贵贱都取决葬地:“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
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全部风水术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文字。说出了什么叫风水。为什么要讲究阴宅风水。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比喻死者可以荫佑生者。
这种比喻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这两件事是无法类比的。人死化为灰烬泥土。无知无觉。怎么可能感应生者?
《葬书》中对风水论述有:“风水得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水土保持是风水的关键。有土才有气,有气才有水,得水为上。这个观点有可取之处,人们如果不注意生活环境的水土保持,就会造成无穷后患。
《葬书》又叙述了地形的选址,“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取,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已终,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支葬其巅,垄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垄如足”,千尺为势。
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
《葬书》还论述了葬地的吉凶:“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这些吉凶征兆。我们认为在阴宅中是无稽之谈。世界上许多民族不时兴土葬。不讲究丧葬地形。没有阴宅风水术。几千年还不是过得很好么?
《葬书》偏重风水形势,几乎不讲卦气、宗庙,这也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内容简明,文字简朴,合计不过几千字,通俗易懂。书中多次引用“经曰”,可能是《葬经》和《宅经》,这说明《葬书》不是开山之作。
此外,书中不言《周易》。而郭璞生前特别喜好用易卦占卜。一个偏好卦理的人怎么会在自己的著作中避而不谈自己的所好呢?姑且存疑。
尽管《葬书》有许多疑点,又有严重的迷信色彩。但是,它在风水术中的权威地位不可忽略,研究风水者应当认真学习。如果我们把书中的阴宅理论引用到阳宅当中,或许会收到意想之外的效果。
旧本题晋郭璞撰。璞有《雅注》,已著录。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周官冢人、墓大夫之职称皆以族葬,是三代以上葬不择地之明证。《汉书·艺文志·形法家》始以宫宅地形与相人、相物之书并列,则其术自汉始萌,然尚未专言葬法也。
《後汉书·袁安传》,载安父没,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指一处,当世为上公,安从之,故累世贵盛。是其术盛传於东汉以後。
其特以是擅名者,则璞为最著。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为火所焚,不言其尝著《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为璞所作。
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其後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
吴澄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注释。
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至注之出於刘氏与否,则不可考矣。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徵信。或世见璞葬母暨阳,卒远永患,故以是书归之欤。
其中遗体受荫之说,使後世惑於祸福,或稽留而不葬,或迁徙而不恒,巳深为通儒所辟。然如乘生气一言,其义颇精。又所云葬者原其起,乘其止,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诸条,亦多明白简当。
王祎《青岩丛录》曰:择地以葬,其术本於晋郭璞。所著《葬书》二十篇,多後人增以谬妄之说。
蔡元定尝去其十二而存其八。後世之为其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於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於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
其学浙中传之,而用之者甚鲜。一曰江西之法。肇於赣人杨筠松,曾文迪及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为说主於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泥在所不论。
今大江以南无不遵之者。二宗之说虽不相同,然皆本於郭氏者也云云。是後世言地学者皆以璞为鼻祖。故书虽依托,终不得而废欤。
据《宋志》本名《葬书》,後来术家尊其说者改名《葬经》。毛晋汲古阁刻本亦承其讹,殊为失考。今仍题旧名,以从其朔云。
—-出《四库总目提要》
小说《盗墓笔记》中提到过的风水书。在大部分盗墓小说中都有提到。
文章来自(风水网www.ky5.cc)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
易经网是一个专注于《易经》研究与传播的平台,通过易经网,爱好者和学者可以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经》。作为经典的哲学文献,《易经》不仅涵盖了易理的阐述,还蕴含了深刻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易经》的智慧依然适用。它以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构筑了一种系统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理解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变化。易经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专业的研究文章、易理解析、实用的算命工具和易经学习课程,帮助用户全面了解易经的理论与应用。
易经网同时也鼓励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参与其中。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深耕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网站定期举办线上讲座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促使易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易经不仅仅是古老的卜卦工具,它在现代生活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个人决策、管理咨询还是心理辅导等领域,易经的智慧都可以提供独特的视角和解决方案。易经网致力于将这些应用场景带入大众视野,使更多人受益于这一古老的智慧。
通过易经网的努力,我们相信《易经》将不再只是古籍,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理念与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易经的世界,传统文化的智慧将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风水】风水学入门之《葬书》
《葬书》是风水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详细探讨了葬地的选择和布局。书中指出,葬地的吉凶对后人的运势有着深远的影响。选择一个好的葬地,不仅可以使逝者安息,还能为子孙带来福祉。
根据《葬书》的理论,葬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地形、水势、方位等多种因素。例如,山水环抱之地通常被认为是吉利的,因为这样的环境能够汇聚天地之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水格局。同时,《葬书》也强调了“生气”的概念,认为只有在有生气的地方埋葬逝者,才能真正达到“藏风聚水”的效果。
此外,《葬书》还提到,葬地的朝向也很关键。不同的朝向会对居住者的运势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朝南的方向通常被认为是最吉利的,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有利于阳宅的采光和通风。
总之,《葬书》作为风水学的经典之作,不仅阐述了葬地选择的基本原则,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指导建议。对于希望了解和掌握风水知识的人来说,《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而易经网也推荐大家关注风水运势,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知识,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