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易经解义 2024年08月12日
0 收藏 0 点赞 12,514 浏览 9270 个字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二

〈坤下坤上〉

坤取纯阴至顺之义,故其象为地。 拟诸物类,则为牝马。 四德皆与干同,而独言牝马之贞,明其以顺德承乾也。 《彖传》释卦辞,兼造化人事而言,一以柔顺为正。 六爻则二之德极其盛,三之美含于中。 四之慎,免于咎。 五之黄中,内充实而外光辉。 虽德量深浅不同,而皆有合于地道之贞顺者也。 惟初与上,以阴阳消长言。 初言坚冰,戒阴势之将长也。 上言龙战,警阴类之过盛也。 此与诸爻若不相蒙,然而圣人作易之旨,实在乎此。 盖论造化之理,则阴阳二气,对待流行,不容偏废。 而论淑慝之分,则阳主生,阴主杀。 主生者为善,主杀者即为不善。 圣人欲以人事挽造化,尝以扶阳抑阴之意,寓于观象系辞之中。 故诸卦每遇阴爻,必勉之以柔顺,戒之以守贞。 虽阴之取象不专属于小人,而于君子小人之际,尤加谨焉。 以君子小人之进退,为世道消长之所系也。 坤为纯阴之卦,诸爻皆言坤德,而独于初上二爻,凛然示小加大,贱妨贵之防,其旨深矣。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此卦六画皆偶,上下皆坤,阴之纯而顺之至,故名为坤。 而卦辞则欲人法地,而安于顺也。 牝马,顺而健行者。 主利,谓主于顺从。 西南,阴方。 东北,阳方。 朋,谓阴类也。

文王系坤彖辞曰:伏羲画卦为坤,纯阴至顺,有地之象。 凡人履卑下之位,能法地道以自处,则无成有终,动罔不吉,其为大亨,何疑? 所患者,性禀阴柔,持守不固,则有利有不利耳。 必如牝马之行地,其质至驯,其力至健,始终久暂,无所变易,斯有得于坤道之贞者矣。 所以体坤之君子,凡有所往,即思履顺守贞之道。 阴之分,宜居后,而不宜居先。 若争先而倡天下之事,则必迷惑而致败,惟因势所已然者,而后从之,则功易成而有得矣。 阴之德,宜主利而不宜主义,若主义而断天下之事,则必矫拂以取戾。 惟因势之自然者,而顺从之,则事易遂而有终矣。 阴之地,宜于西南,而不宜于东北。 往西南以亲柔顺之贤,则同德相应,而有得朋之庆矣; 往东北以从刚断之人,则人不我亲,而有丧朋之忧矣。 凡若此者,皆坤道之至正,而君子之所当安守者也。 安于居后之贞,自无偾事; 安于主利之贞,自无悖德; 安于得朋之贞,自无失人。 象之有取于牝马,而无往不利者,固如此也,吉可知已。 夫坤之义,所该至广,而于臣道为最切。 圣人立敎,非谓人臣事君,专主于顺从以为正也。 盖坤道承乾,所事者阳刚中正之主,故君令臣共,上下合德,是为天下之至顺。 不然,将顺其美,固顺也,弥缝其阙,亦顺也。 顺乎正,非顺乎邪; 顺乎理,非顺乎欲。 易之教特为宠利居功,骄蹇自用者示戒,而岂苟且充位阿意取容之徒所可得而借口也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此《彖传》,是以地道明坤义。 而此三节分言元亨利贞之德,而因及于人事也。 生,受形之始。 德合无疆,谓合乾德。

孔子释坤彖辞曰:坤之义博矣,而成形之大,莫过于地。 试即地道言之:坤有四德,与乾相同。 至矣哉,其坤之元乎! 盈天地之间,为万物。 当乾元资始时,止有气而无形。 惟坤元一至,则万物凝成胚胎,皆资其理与气,以受生矣。 然坤非自为之也。 天以理为物性之始,坤特顺其理而承之以生,无二理也。 天以气为物形之始,坤特顺其气而承之以生,无二气也。 乾之所至,坤亦至之,此坤元之功所以无可加也。 若坤之亨,则何如? 天以云行雨施亨万物,德之大至无疆也。 而坤德之厚,持载万物,有与乾德之无疆适相符合者。 方其化机之藏也,生物之意,藴蓄于内者,无所不包,何其含弘也! 及其化机之发也,生物之意灿着于外者,无所不周,何其光大也! 德之厚如此,由是万物滋荣畅茂,咸得其生意而无不亨通。 博厚之载物,与高明之覆物,同一功用,非德合无疆,而能若是乎? 若坤之利贞,取象于牝马,则何如? 牝为阴属,而马又行地之物,是牝马固地类也。 且马之行地,任重致远,而及于无疆。 既顺且健,实有坤之象焉。 故以牝马之顺,象乎坤为柔顺之德。 其承天施而生万物者,未尝居先,未尝专主也。 以牝马之顺而健者,象乎坤为利贞之德,其合天行而代有终者,无有间断,无有止息也。 体而行之,是在君子。 君子法其至顺,以养和平之心。 复法其行健,以坚正固之守。 验之物理,合之造化,而所行无不利矣,故曰「利牝马之贞」。

按:宋儒有阳大阴小,阳全阴半之说。 此就施生先后之理言也。 若以元亨利贞之四德论,则乾与坤均无缺陷。 假使乾施而坤不应,则物何从而生? 故乾健坤顺,而坤亦未尝不健。 但必天以四德行于物,然后地因以代终。 天不资始,地无由资生; 君不行令,臣无由奉职。 是则乾坤大小,偏全之别耳。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此二节是言君子法坤之事也。 常,常道也。 有庆,谓终有得朋之庆。

孔子释坤彖辞曰:君子法坤行事,亦法坤德之正而已。 无成者,坤之道。 若进居物先,则迷而失道矣。 柔顺者,坤之常。 若退居物后,则顺而得常矣。 盖先者非贞,而后者为贞。 君子之行,必居于后者也。 往西南则得朋,谓阴居阴方,此求彼应,乃得其朋类而与之偕行矣。 往东北则丧朋,谓阴居阳方,处非其地,若反而之于西南,乃终得朋而可以获庆矣。 盖西南为贞,而东北非贞。 君子之行,必于西南者也。 惟知居后之为贞而安之,则行不越度而循分,足以有功。 知往西南之为贞而安之,则交不失人,而同类足以相济。 其获吉也,不有与地道之含弘光大同一无疆者乎? 地以厚载,配天之无疆; 君子以安贞,应地之无疆。 其理一而已矣。

按:注疏谓:「东北丧朋,以阴之为物,必离其党而后获吉。」 「象人臣离其党,而入君之朝。」 《程传》亦从其说,与《本义》不合,而其理可以互相发明。 盖人臣无私交,泰之朋亡,涣之涣羣,皆取离散朋党之义。 在坤为纯阴至顺,自与狎昵柔邪者不同。 而以阴从阳,刚柔相济,固臣道之至正,而亦易理所不废也。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此《象传》,是言君子法地德之厚也。 天以气运,故曰行。 地以形载,故曰势。

孔子释坤象曰:坤之象为地,此卦上下皆坤,是地德至顺且厚,故其形势高下相因,愈远而愈无极也。 君子体坤之象,知:地之德不厚,斯载万物,不胜其重; 人之德不厚,斯载万民,不胜其劳。 所以内而与含弘者同体,则积极其厚。 举凡地之所载,皆兼容竝生,而无有不育焉。 外而与光大者同用,则施极其厚。 举凡地之所载,皆仁渐义濡,而无有失所焉。 其应地无疆之功如此。 夫坤,臣道也,而厚德载物,则君道不外乎是。 观于师之《象》曰「容民畜众」,临之《象》曰「容保无疆」,皆以为君之道取法于地。 则坤象岂独专属于臣? 盖易之义,无所不通,惟善体易者,神而明之焉耳。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此一爻是示人以防微之道也。 六,阴数,故谓阴爻为六。 霜与冰皆阴类。 驯,顺习也。 道,指阴道。 《象传》履霜坚冰当作初六履霜。

周公系坤初爻曰:坤之初六,阴始生于下,其端甚微,而一阴既萌,则其势日浸月长,必至于极盛。 如寒气初结,止见为霜。 而识微之君子,当履霜之时,即知异日坚冰之至已肇于此,思患豫防,可勿凛凛乎?

孔子释初象曰:初之取象于履霜者何也? 天下事皆始于微,而成于着。 阴生于下,是犹阴气始凝而为霜也。 惟不能及时消释,而因循渐积,以致阴道之极,则不至于为坚冰不止。 有世道之责者,失防于始,而徒欲维挽于终,不亦可危之甚哉。

按:圣人作易,于阴阳消长之际,必慎之于始。 坤之一阴,即剥与姤之一阴也。 剥初曰「剥牀以足」,姤初曰「羸豕蹢躅」,皆言小人始进,有必害君子之势,与履霜坚冰之意同。 一以戒小人,一以警君子。 但剥与姤言凶,而此止系以象者,正欲君子观象而知所惧,则能思患预防,而不至蒙小人之祸矣。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此一爻是言纯德之合于坤也。 不习,谓不待学习。

周公系坤二爻曰:坤道至纯,诸爻中惟六二之德能得之。 盖六二柔顺中正,其德之存于内者,粹然天理,无所枉曲而直; 发于外者,截然当理,无所偏倚而方。 且无一念不直,无一事不方而大。 其所为直方大者,又悉出于自然,不待学习而无往不利。 其德之纯为何如哉?

孔子释二象曰:六二之德,合动静而无间者也。 而事物未接之时,则其德亦无由而见。 惟是动于念虑,则贞固者见其直; 动于物感,则有定者见其方。 既直且方,而大可知已。 然使直方大之德,必待学习而后利,或不免有矫揉强制之劳。 二之不习无不利,是盛德之蓄于内者,极其含弘; 英华之见于外者,极其光大。 以之配乎地道,实全体大用,无一不具者也,何光显如之! 观此爻之义,盖指成德而言。 惟其成德,故不假于思勉。 若论修德之功,则虽圣人,不废下学。 如《文言》所谓主敬守义,固下学力行之事,而圣人之存养于未发之时,裁制于临事之际,亦未有舍敬与义而能直方大者。 但功有浅深,性反之不同,此则存乎其人矣。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 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此一爻是以坤德有终明臣道也。 章,美德也。 无成,谓无专成。

周公系坤三爻曰:六三阴居阳位,阳德内含,是有明体达用之才,而能养晦退藏,深沈不露者。 此坤道之至正可以固守者也。 然三居下卦之上,德为时用,岂能终于含藏? 如或出而从王之事,则其恪守臣顺,固不敢争先居首,以取专成之咎。 而有守者,自能有为。 凡其职分所当为,与才力所能为者,务终其事而后已。 三之德真顺而能健者乎。

孔子释三象曰:三之含章可贞,非自私其美而不发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必遇可用之时,乃出其内美,以发施于事业耳。 至于或从王事,而能无成有终,固由才具过人,亦其中有定见。 从来识见不明者,器量必隘。 偶有一长一善,即不能自抑,欲以表着于人。 卒之有喜事之名,而无任事之实。 其为不智,亦已甚矣。 六三知臣分不可越,而不敢专成; 又知臣职不可懈,而不敢废事。 非智虑之光明广大,何以几此? 此其德之所以为章美也。

按:坤属臣道,而诸爻皆别举一义。 惟三爻乃专以臣道言。 盖三为阳位,又处多凶之地,圣人恐其恃才自专,而不能守顺也。 故以先迷后得之义,皆于此爻发之。 然使用易者,欲通之于君道,则神明默运而喜怒不形,即含章也。 恭己励精而百职就理,即有终也。 观无成之为臣道,又可知率作兴事,屡省乃成,为君道矣。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此一爻是言柔德之宜慎也。 括囊,谓结囊口而不出也。

周公系坤四爻曰:坤之六四,以阴居阴,既无刚德,又所处失中,宜以轻躁浅露为戒。 故处世则主于退藏,谋事则主于谨密,出言则主于简默,象如囊之结其口而不出者。 然夫吉凶悔吝,皆生乎动。 过由动生,名亦由动集。 今谨守如是,则无妄动之咎者,亦自无成事之誉。 盖四处多惧之地,惟此为善道矣。

孔子释四象曰:四之括囊,所谓能慎者也。 慎其身而不轻出,斯不辱身。 慎其事而不轻举,斯不偾事。 慎其言而不轻发,斯不失言。 何害之有? 惟其不害,是以无咎,而无誉,非所计已。 盖天下务名干誉之事,皆有必取祸败之道,而在人臣,尤所当谨。 市己恩者,树私交; 矜己才者,拂众志。 誉之所在,即咎之所归。 故于六四之无誉,更见其能慎。 然既谓之曰慎,则其委曲济时,小心应变之学,即见于括囊之中。 若徒以容悦为老成,窃位为明哲,又非易书教人之旨矣。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此一爻是言中顺之德,无往不利也。 黄,中色,象五德之中。 裳,下饰,象五德之顺。

周公系坤五爻曰:坤之六五,以阴居尊位,是其徽柔懿恭之德,积之极其盛,而应事接物之际,又絶不以之自矜。 由是形诸身者,无非巽顺之容; 施于政者,无非和平之治。 如黄之中色用以为裳者然。 如是则守中履顺,亢厉不形,以之处己,能尽己之道。 以之处人,能得人之心,其为大善而获吉,何疑乎?

孔子释五象曰:五之黄裳元吉,非矫饰于外也。 盖居尊位者,出身加民,事事皆本于心德。 惟五实有中顺之美德,充积于中,故虽不自炫其文,而英华发外,自有如此之盛也。

按:五本君位,而在坤则说者多属之于臣。 如伊尹之宠利不居,周公之硕肤几几,皆以为有得于黄裳之义者也。 然而自古帝王,崇效天,卑法地,礼接臣下,俯恤民情,位高而愈自抑,德盛而益守谦。 君德之美,又孰有踰于黄裳者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此一爻是极言阴盛之害也。 玄属阳,黄属阴。 其道,指阴道。

周公系坤上爻曰:阴之不敢与阳抗者,理也,亦分也。 然阳不能制阴,而使阴至于极盛,则阴岂独与阳抗,而且与阳争胜,是战之象也。 夫以既衰之阳,而与极盛之阴相竞,固自处于必败。 然而揆之天道,度之人事,必无阴终胜阳之理。 则阴之悖理越分,以求胜乎阳,又岂能卒免于祸害乎? 如龙战于野,而其血玄黄,盖两败俱伤之道也。

孔子释上象曰:龙何以遂战于野耶? 阴本起于至微,惟驯致其道,以至于穷极,则势难复遏,而日与阳争胜。 惜乎其制之不早也。 若当其始凝而能预防其渐,又焉有异日之祸哉? 大抵阴柔之性,最为难制。 其未盛也,潜伏而不及防; 其既盛也,横决而不可御。 配诸人事,方小人始进,未尝不降心抑气,以求包容于君子。 及其党日炽,遂不尽驱善类而去之不止。 所以姤一阴始生,合众君子之力以防一小人,而尝虑其计之疏。 夬一阴将尽,又合众君子之力以去一小人,而犹戒其势之厉。 况由一阴以积至于六阴,虽欲不为阳害,得乎? 故坤爻初曰坚冰至,警龙战之祸于始; 上曰战于野,着坚冰之害于终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此二节是申明体坤之道,在以刚济柔也。 阳大阴小,大终,谓以阳终也。

周公于坤卦六爻之后,复系之以辞曰:坤六爻皆阴,则其数皆六,六者阴数之极也。 体坤之道者,当思阴柔之性,患在不能固守,若能善用其阴柔,而以阳刚济之,则其处心制行,常确守中顺之正道,而私欲不为所屈,常变不为所移。 贞固之德,安而能永,何不利之有。

孔子释用六之象曰:易之理,阳为大,阴为小。 永贞者,阳刚之所能也。 今体坤而能用六,则阴变为阳,而坤德亦能永贞矣。 始虽柔弱,而终则强毅,是始于小者,终于大也。 坤之与乾合德者以此。

按:乾坤之用九、用六,即《书》刚克柔克之义。 一以柔济刚,一以刚济柔。 此逆以治之者也。 所谓沉潜刚克,高明柔克也。 去其刚之偏,而刚德全矣; 贞其柔之守,而柔德全矣。 此顺以治之者也。 所谓「彊弗友刚克,燮友柔克」也。 二者之用备,而刚柔无失中之患已。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 承天而时行。

此四节书是申明坤《彖传》之义也。 方,谓有定体。 「主」下当有「利」字。

孔子释坤彖辞曰:坤之象取义无穷,而「顺而健」足以尽之。 其所谓利牝马之贞者,正以极顺之德,能持之以健,有类于牝马也。 盖坤之不敢专主者,至柔也。 若其动而及物,常承干之气而发生于不穷。 既成物之形,复成物之性,何其刚也! 坤之寂然无形者,至静也。 若其德之及物,常承乾之施而予物以各正。 物具一形而不相凌夺,即物具一性而不相假借,何其方也! 柔与静,其顺也。 刚与方,其健也。 柔顺利贞之义,于此可见矣。 至卦辞言“后得主利”,何也? 凡天下属于阳者,以居先主义为常。 属于阴者,以从阳主利为常。 惟坤为纯阴,能居乾之后,而守其分所当为,即以顺为利,而尽其力所能为,是乃全乎阴柔之常道者。 君子之法坤,安贞获吉,亦于此可见矣。 且也坤有柔静之德,故万物之生意悉含于中,而积之极其厚。 坤有刚方之德,故化机之鬯达悉着于外,而发之极其盛,此其所以为含弘光大也。 要而言之,乾先而坤代之终,乾始而坤作之成。 坤之为道,其天下之至顺乎。 从来天之生物,一时之自然而已。 天以气赋于物为形,坤即承其气以行于物,而形以时而成矣。 天以理赋于物为性,坤即承其理以行于物,而性以时而成矣。 时未至,不敢先; 时既至,不敢后。 其德之合于无疆者,非至健不足以成能,而总全其为顺而已。 故曰「乃顺承天」也。

按:坤之德,主于柔静,而此兼动刚以为言。 盖刚柔动静,乾坤不容偏废,《系辞传》言之详矣。 配之人事,则君道震动于上,而臣下不可以退缩承也; 君道刚断于上,而臣下不可以巽懦承也。 既曰顺承,则竝所谓动与刚者,而亦承之矣。 夫如是,庶可言合德也欤。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此一节书是申坤初六《象传》之义也。 辩,察也。 顺,当作慎。

孔子复释坤初爻曰:天下事由渐而盛,由积而成。 小而一家之盛衰,大而人伦之变故,未有外于此者。 如其家积善之久,和气足以召祥,则不独福集于一身,而且及于子孙,有无穷之庆矣。 如其家积不善之久,乖气足以致戾,则不独祸中于一身,而且及于子孙,有无穷之殃矣。 若其变之大者,以臣而至弑君,以子而至弑父,逆天反常,莫此为甚。 然推原其故,非始于弑逆之一日也。 乱臣贼子之所由来,盖积渐使然也。 使为之君父者,早察其奸宄,而逆折其乱谋,则祸必不若是之烈。 其至于若是者,由辩之不早辩也。 甚矣! 防患者当于其渐,而遏萌者当于其微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正言持世之君子,宜思辩微之道,而深致其凛凛焉耳。 夫小人之为害于国家,极矣。 在上者岂有明知为乱贼,而故纵之之理,乃竟使其积成凶恶者,何也? 小人中藏祸心,外示柔顺。 弥缝之智巧,则易为所欺; 谄谀之术工,则易为所溺。 从来除恶之难,不能察者半,能察而不能断者亦半。 明于易之言慎,则审辩而谨防之,自不至贻后患已。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此一节书是申坤六二《象传》之义也。 正言体,义言用。 不孤,谓德有夹持而大也。

孔子复释坤二爻曰:凡人德具于心,而所以成德者由于学。 六二之所谓直者,盖其心本体至正,无少偏倚,故极其直也。 六二之所谓方者,盖其心裁制合义,无少邪曲,故极其方也。 人心皆有直方之德,而独君子能全之者,内外存发之间,有实学以成此德耳。 心不敬则内不直,君子主敬以存心,使私意不杂,而专出于理之一途,斯内直矣。 事无义则外不方,君子守义以制事,使岐念不生,而适合于理之至当,斯外方矣。 专求义而不主敬,则存养之功不密,而或挠于其外。 专主敬而不守义,则取舍之分不明,而或淆于其内。 惟敬义既立,斯内外夹持,体用兼备,不偏于一善,而其德不孤矣。 所谓不期大而大者,此也。 其又曰:“不习无不利”者,何也? 凡人蓄德未大,则临事每多所疑。 六二涵养纯熟,矜持俱化,其一身所行之事,皆坦然顺适,无所疑碍,而又何假于习乎? 此脩德之始,必致力于敬义; 而成德之后,斯日进于从容也。 夫乾九二言诚,坤六二言敬。 诚则无不敬,而敬乃所以存诚。 故主敬者,下学之要也。 乾九二言仁,坤六二言义,仁可以统义,而义乃所以成仁。 故集义者下学之功也。 天道人道之辨,具于此矣。

阴虽有美,含之。 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此一节书是申坤六三《象传》之义也。 阴,谓阴位。

孔子复释坤三爻曰:六三有章美之德,而必以含章为正道。 何也? 六三以阴从阳者也。 阴无专制之义,虽内有美德,必藴含之,而不可轻露。 即以此德而从王事,亦退处于后,而不敢居专成之名。 是非其才力不足,盖揆之于分,而有所不敢也。 从来阳为天,阴为地。 三,地道也。 阳为夫,阴为妻,三,妻道也。 阳为君,阴为臣,三,臣道也。 地之为道,至柔至静,不敢专成。 惟顺承天施,而代有终已耳。 则三居臣位,而代君以终其事,非得臣道之正者哉。 大抵人臣有市美之念,则骄吝日生。 诚明于代终之义,虽勋业媲于伊周,不过自尽其职业而已。 负咎之不暇,何敢言功? 思惧之不暇,何敢言誉? 彼夫小器易盈,而卒至于身名俱裂者,其亦未尝学易矣夫。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盖言谨也。

此一节书是申坤六四《象传》之义也。 变化,谓天地交。 闭,蒙塞也。

孔子复释坤四爻曰:君子之出处,关乎世运之盛衰。 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则变化之道行矣,于时太和翔洽,草木亦无不蕃殖,而贤才有不连茹而起乎? 如天气上亢,地气下郁,则闭塞而不通矣,于时运数屯否,贤人皆抱道而隐,而又岂肯轻出以取咎乎?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正言所遇当闭塞之时,固宜顺时而隐,谨密而不出也。 夫世运之盛衰,虽属气数,而必赖人事以为转移。 假使羣贤皆隐,则拨乱图治之事,将谁责耶? 盖易为贤人未仕者谋,所以藏器待时,道宜于隐。 若以人君而求贤,屯之时,利建侯矣。 以大臣而进贤,否之时,畴离祉矣。 所处之地不同,故所系之辞各异。 且在上诚有用贤之君相,则世道寜有不泰,而贤人寜有终隐者哉?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此三节书是申坤六五《象传》之义也。 黄,中德也。 通,贯通。 理,条理也。 位,指尊位。 体,指下体。

孔子复释坤五爻曰:六五之取象于黄者,何也? 黄为中色,而居五之君子,大中之德,浑然内含。 统而观之,则时出不穷,无所不贯通也。 分而观之,则条理不紊,无所不精晰也。 众理毕备,而至善无疵,不犹黄之为中色乎! 其取象于裳者,何也? 君子正位于上,而不以尊贵自矜。 谦抑以礼士,和易以近民,其所履者虽崇高之地,而其所执者皆卑顺之体,不犹裳之为下饰乎! 盖中为天下之美德,而顺则其中之用也。 六五有此美德,充积于内,于是见于四支,而和顺之容,极其畅适,美之不言而喻者然也。 见于事业,而和顺之治,极其发越,美之不见而章者然也。 德至此,则自心而形诸身,自身而形诸政。 至精至粹,而无以加矣。 此五之象所以获元吉哉。

按:坤之二五,皆以德言。 二言脩德之功,五言成德之效。 而其理则可以互通也。 能敬以直内,而后中之体全; 能义以方外,而后中之用备。 直内方外者,内外夹持,交致其力。 而黄中通理,则内外一贯,几于圣人之事矣。 故曰: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 天玄而地黄。

此一节书是申坤上六《象传》之义也。 疑,敌也。 其类,谓阴类。 血,阴属。

孔子复释坤上爻曰:坤至于上而龙战于野,何阴遂敢与阳抗耶? 盖阴盛之极,力敌乎阳,则必至有两相争战之事,战则阳气衰而势不能自全矣。 何以称龙? 圣人以为,阴之心虽欲剥阳,而阳必无终絶之理。 正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且既名为龙,则阴不安其为阴矣。 何以称血? 圣人以为,阴之心虽欲自离其类,而阴必无常胜之理,惟未离于其类也,故称血焉。 其玄与黄竝称者,何也? 阴为阳所败,而阳亦为阴所伤。 玄黄之色相混淆,即天地之色相间杂也。 事出于至变,故举其相杂者以为言。 然而,尊卑之定位,贵贱之定分,不可干也,亦不可紊也。 天之色为玄,固不得下同于地。 地之色为黄,终不得上拟于天也。 岂其因一日胜负之势,而至乱阴阳之常理哉! 观坤上爻所系之辞,而尊阳卑阴之意,深切着明矣。 大抵阳刚为天下之正气,造化人事,俱不容一日息者也。 以造化论,则自姤至坤,为纯阴十月之卦。 然一阳虽生于子,而实萌于亥。 是一岁之内,未尝一日无阳也。 以人事论,则自古小人之类易盛,君子之类易衰。 以小人与君子争胜,君子常不能无伤。 然而君子既去,而小人之祸亦不旋踵。 非独人事,抑亦天道存焉。 是极否之运,未尝一日无阳也。 作易至此,圣人之为世道虑者,远哉!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6677.html

上一篇: 3. 屯卦
下一篇: 1. 乾卦
相关推荐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日讲易经解义序 朕惟帝王道法,载在六经,而极天人,穷性命,开物前民,通变尽利…

4,650
2024-08-12

日讲易经解义进 呈疏 经筵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一级支二品俸教习庶吉士〈臣〉牛…

19,061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日讲易经解义卷目 易类 卷之一 上经 干 卷之二 坤 屯蒙 卷之三 需 讼师 比 小…

2,057
2024-08-12

筮仪 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牀于室中央。 ○ 牀大约长五尺,广三尺,毋太近壁。 蓍五十茎,韬以缠…

16,015
2024-08-12

朱子图说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文王八…

4,446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一 上经 ䷀〈干下干上〉 伏羲画卦,有画无辞。 自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

8,54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