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易经解义 2024年08月12日
0 收藏 0 点赞 9,050 浏览 5758 个字

〈离下离上〉

离,丽也,以其一阴附丽于二阳也。 又明也,以其中虚则明也。 离为火,以火体本虚,丽于物而始明也。 《彖传》释卦辞,惟在正以出之,而顺以成之,故成炳照万物之功。 六爻之中,惟九三盛极将衰,有不能知止之戒。 六二则言臣道之能将顺也,上九则言君威之能丕振也。 初爻持之以敬则无咎,四爻迫之以刚则终凶。 所为敬胜者吉,而太刚者折也。 至于五爻,能以忧危之心收大权而保天禄,此尧舜所以勤吁咈,而汤武所以勗铭诰欤!

按:文王序上经,始之以乾坤,而终之以坎离者,以坎得乾之中画,离得坤之中画。 故坎离者,天地之心也。 坎藏天之阳,着明为月; 离丽地之阴,含明为日。 坎水主北方而司寒,离火主南方而司暑。 月则司夜,日则司昼。 自太极既判,两仪化育以后,凡水火日月之用,寒暑昼夜之运,莫非二卦之所包藴。 帝王体之,以治天下,则裁成辅相之道以立; 圣贤体之,以治一身,则动静通复之理以明。 洵乎! 易道之微,为能范围天地而不过矣!

【今注】

吁咈:语出《尚书. 尧典》,当时洪水泛滥,帝尧咨询四岳之官,谁可治水? 众人皆推荐鲧,帝尧回答说:「吁! 咈哉! 方命圮族。」 吁为惊叹语,咈者违也,为否定语。 尧先是惊叹一声,接着给予否定,并评价鲧「方命圮族」,是个违背上命而败坏族类的人。 但四岳之官还是劝服了帝尧,分派鲧去治水。 因此后世以「吁咈」比喻君臣之议事。

汤武所以勗铭诰:汤,商汤。 武,周武王。 勗,同勖,勉励也。 铭,记也,用以表述功业,使名著后世。 诰,以言告人,特别指的是上对下。 商汤著有《帝诰》、《仲虺之诰》、《汤诰》。

:信也,实也。 《诗‧邶风‧击鼓》:「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 「洵美且好。」 「洵美且武。」

离,利贞,亨。 畜牝牛吉。

此卦上下皆离,阴丽于阳,附丽之义,故名为离。 卦辞言,附丽乎人之道,既贵于正,而又必出之以顺也。 牛,顺物。 牝牛,顺之至者也。

文王系离彖辞曰:凡人莫不有所附丽。 未附丽之先,交不可妄投; 既附丽之后,情不可乖隔。 故遇合之始,必出之以至正而利于贞焉。 则道德可以相赞,功业可以相资,何亨如之? 然正者易于相忤,又必谦卑以自牧,柔逊以相先,而处其至顺,如畜牝牛然,庶几在己无违,在人无拂,而得吉矣。 此可见,贞而能顺,则贞不失之激; 顺而能贞,则顺不流于谄。 此附丽之善道也。

按:离之为卦,一阴丽乎二阳。 阳者君道,阴者臣道,故多主臣丽君而言。 然臣可以上丽乎君,君亦可下丽乎臣。 为君者黜邪佞,登忠良,慎之于始矣。 而既得贤臣,则卑躬以隆其体,虚怀以尽其情,又极延揽之诚焉。 此君之善乎丽臣也。 为臣者进以礼,退以义,谨之于初矣。 而既事圣主,则将顺以昭其美,委曲以殚其忱,又极纳牖之道焉。 此臣之善乎丽君也。 三代以下,人主巍巍于上,百僚唯唯于下,君侧多狎昵之人,盈廷工谀媚之习,知此者鲜矣。 欲求合夫丽之义,必交尽其正且顺而可哉。

《彖》曰:离,丽也。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此《彖传》,是释离彖辞,以明天地君臣,各得其所丽之道也。 重明,主人君言,明而又明,明之不息也。 正者,明得其正,不为苛察。 柔丽乎中正,指六二言。

孔子释离彖辞曰:卦名离者,附丽之义也。 推之人物,莫不各有所丽,故日月丽乎天,是物之成象者,有以丽而明也。 百谷草木丽乎土,是物之成形者,有以丽而生也。 大君者,位天地之中,而为天下之主,岂无所丽乎? 将见人君,智周万物,而行所无事,推见至隐,而不尚苛察,是重明以丽乎正也。 由是一明无不明,一正无不正,百度惟贞,庶绩咸熙,乃化成于天下矣。 是君之出治,有以丽而成也。 三才之各有所丽如此,此离之名所由取也。 辞曰「利贞亨,畜牝牛吉」者,盖人君以重明之德,作之于上,人臣当以忠顺之德,附之于下。 卦之六二,柔丽乎中正,则是人臣丽重明之君也。 不骄不亢,有恭敬之美,而又裁之以中,行之以正,不流卑谄之私。 惟中正也,则有贞之义矣,故亨。 惟柔也,则有畜牝牛之义矣,故吉。 盖惟君之重明,而后可以配天地; 惟臣之柔正,而后能佐人君。 此上下之相与有成也欤。

按:《程传》以重明丽正,柔丽中正,皆兼君臣言。 窃谓:重明即大人之继明,岂有臣之明而敢与君之明亢者? 且二五虽皆柔中,而五所居未正,二正而且中,则柔丽中正似专指黄离之臣为得也。 盖人君一日万几,非重明不足以辨忠佞,非居正不足以式臣民,故专属之君。 人臣仰事一人,非柔则失之专,而必至分君之明,非中正则失之谄,而不足以承君之明,故专属之臣。 如是则明良会合,心志一而功业成矣。

【今注】

庶绩咸熙:《书经. 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此《象传》,是言大人自纯其明德之功,而光被乎世也。 作,起也。 继明,以明相续也。

孔子释离象曰:上下皆离,明而重两,相继而起,重离之象也。 大人法离明相继之义,以缉熙厥德,则本体有纯一之休,以覃敷厥世,则四方无闇汶之气。 在大人,止自继其明耳。 而文明之化,所以照于四方者,已具足于大人明量中矣。 离明之学,非大人孰能与于斯!

按:易卦《大象》或称「君子」,或称「先王」,或称「后」,惟离称「大人」,盖明明德者,大人之学也。 继明即明明德之义,此千古圣学相传之大原也。 然离之所以继明者,由乾再索于坤而得其中画:六二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则体用无不明矣; 六五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则表里无不明矣。 明兼体用,彻表里,则己之德明,而即可明明德于天下。 光辉所发,无远不届,其照四方也宜哉。

【今注】

缉熙厥德:光明其德,光耀其德。 《诗经. 大雅. 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毛注:「缉熙,光明也。」

覃敷厥世:广布于世。 覃,音勤,延、及、广布。 《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 敷,布也。

闇汶之气:阴暗、不光明的气息。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此一爻是言,人之不可易于处事,而当敬以持之也。 履,在下之象。 错然,纷错之貌。

周公系离初爻曰:初以刚在下而处离体,刚德好动则果于任事,离性炎上则喜于丽人,是其急于所履而不顾事机之纷错者也。 故有履错然之象。 夫初在下而迹已动,动则失在下之宜而有咎也。 然其刚明之才,若知其义而敬慎之,则心有主而动不妄,履错之咎何自而至矣?

孔子释初象曰:履错然,欲动而必以敬者,盖以初居离始,所履之善恶邪正,纷错交进,莫知适从,敬则可以慎其所履而避咎耳。 苟其敬之,虽履错然,庸何咎乎? 盖天下是非得失,本属一定之理。 然有平时见之甚明而临事忽迷谬者,此非不明之咎,盖明而不敬之咎也。 圣人于未明者教之以明,于已明者教之以敬。 假使致知明善以后,不加以谨几慎独之功,则高明者之失足,与卑暗者之妄行,何异乎? 敬之一言,通于六位,而特举初以概之,所谓必敬其初而后能敬其终也。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此一爻是言,人臣能以中正之道,而上丽乎其君也。 黄,中色,文之美也。 黄离,美之盛也。

周公系离二爻曰:二以文明中正之德,而上丽于文明中顺之君,是人臣之丽君也。 将顺而济以匡救,浑厚而出以精明,所称臣道之最中者矣,故为黄离之象。 当是时,祗见其居中而运,絶无功烈之可见,而继明之主德自昭,化成之美俗自洽。 君都臣俞而四海从欲向风,大善而吉之道也。

孔子释二象曰:所谓黄离元吉者,盖黄中色也,二居中而丽五,是其所以事君者皆得中道而无过不及之差者也。 惟其为道也,能合乎中道,故其为离也,有取于黄离而元吉之效,诚非幸致矣。

按:六二之离,则其明也。 黄,则其文也。 文明由中道而发,则其明非一偏之见,其文皆至德之光。 所谓美在其中,而畅四肢,发事业者也。 重明之主,将以明照四方,化成天下。 必有文明中正之臣,为之宣布于下,非如六二者,畴克胜其任乎?

【今注】

君都臣俞:都,叹美之辞。 俞,深表赞同之辞。 《尚书‧益稷》:「禹曰:『都。 帝,慎乃在位。』 帝曰:『俞。』 」禹说:「赞啦! 帝舜。 谨慎才可在位。」 帝舜说:「我也给你一个赞。」 后世以「都俞」形容君臣议事而能彼此认同。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此一爻是言,人当安常以贞遇,而戒徒忧者之无益也。 缶,常用之器。

周公系离三爻曰:以理言之,盛必有衰; 以数言之,生必有死。 此人之大常也。 三居下体之终,是前明将尽,盛极将衰之候,故为日昃之离。 当此时也,智力既无足恃,时会亦难强争。 倘不安气数之常以自适,而戚戚于危亡之忧,以为旦夕莫保之计,如不鼓缶而歌,则徒大耋之嗟然,竟何益哉? 祗速之毙耳,凶之道也。

孔子释三象曰:离未至昃,犹或可久; 既昃矣,则盛极将衰,何可久也? 明者知其然,安常处顺,又岂足以为凶乎?

按:《传》曰:“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衞武公年九十五,犹使人日箴戒于侧,作诗自励,云:「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圣贤以及时闻道为乐,以永不闻道为忧,岂有教人以时数将尽,以乐消日之理乎? 此爻之旨,亦言人之道德功业,返诸己者无憾,然后可居易以听其自然,所谓脩身以俟之耳。 非一无所用心,而徒委诸气数之谓也。

【今注】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范宣子为政,向其他诸侯国收取「重币」,也就是很高的纳贡,郑国深为所苦,子产书信劝说范宣子应以修德为基,令名为舆。 最后成功让范宣子改为轻币。

孔子发愤忘食:《论语·述而篇》记载,叶公问子路说,孔子是怎样的人? 子路答不出来。 孔子知道了,就跟子路说:「你怎不说,孔丘这个人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卫武公:《国语‧楚语上》〈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 卫武公年95时,还要求全卫国人,不要停止对他的规谏。

借曰未知,亦聿既耄:假设说你很无知吗,怎么还知道我老迈而糊涂了。 语出《诗经‧荡之什‧抑》,依《诗序》,该诗为卫武公所作,用以讽刺周厉王,同时也用以自我警惕。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此一爻是言,四以刚侵上,而不容于世也。 突如其来,言猝至也。 无所容,言焚死弃也。

周公系离四爻曰:九四当后明将继,正天命重回之会,人心始向之秋,宜以顺而动徐以定之可耳。 而乃以刚迫之,狭陋前人之规,尽行一己之志,更张太骤,突如其来如者也。 则激而生变,而厉阶之作,灾必逮夫身矣。 是固以刚自败者,其诸以火自焚者乎。 焚则死,死则弃矣。

孔子释四象曰:突如其来如者,四之过,刚太锐,犯顺已极,宜其不戢而自焚。 受祸既酷,而公论不予,天下之所不容也。

按:刚所以持正也。 刚而犯上,不正莫大焉。 居大臣之位,而不避僭逼之嫌,其能逭不敬之诛乎! 汉景帝谓周亚夫意怏怏非少主臣,史称霍光之祸萌于骖乘。 此二臣者,才德出众,功冠一时。 然皆不免突如之戒,以至殒身灭宗。 故知牝牛之义,为人臣者尤当三复也。

【今注】

汉景帝谓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周亚夫后来官至丞相。 但因为在太子的废立以及皇后兄长是否封侯的诸多事情上,意见与汉景帝相左而失宠,并且被废相。 在一次餐会上负气而出时汉景帝评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怏为不服气、怨怼。 怏怏为极度地不服气。 意思为,脾气这么大的这个人,不会是少主的臣子。 在儿子为周亚夫准备丧葬用的甲楯时,景帝借此以谋反问罪,周亚夫自杀不成,后来绝食五日而死。 太史公评周亚夫说:「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 悲夫!」

霍光之祸萌于骖乘:汉宣帝时有霍光之祸,霍光在世时主掌朝政,功高震主,后来霍家遭灭族之灾。 《汉书‧霍光传》:记载,宣帝刚即位时,要到高庙参拜,霍光为「骖乘」(陪同搭车者),宣帝感受到好似「芒剌在背」,后来由车骑将军张安世替代霍光骖乘才松了一口气。 所以一般传说这麽讲:「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当时担任骖乘时就已经种下后来灭族的祸根。

三复:反复不断地复习。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白圭」为《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朱熹注:「南容一日三复此言,事见家语,盖深有意于谨言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此一爻是言,五明于保位之义,而出之以忧惧之心也。 离即丽也。

周公系离五爻曰:五以柔居尊而丽乎中,有文明之德,可谓继明之善者矣。 然处不得其正,而迫于上下之两阳,是主权将至下移,而国柄虑其倒持者也。 幸明德在中,故能反躬自治,而忧深虑远。 既出涕沱若而忧形于色,又戚嗟若而忧闻于声,谨畏如是,庶君德克昭,奸萌潜杜,收主权而固天位,吉莫逾焉。

孔子释五象曰:六五以君而下迫于臣位,亦殆矣。 而言吉者,以其存忧畏之心,则所行自无乖戾之失。 有以丽于王公之位,而永保天禄也。

按:多难可以兴邦,殷忧所以启圣。 古之明主,惕心危虑,兢兢若不自保,而卒能抑奸暴之志,收天下之权,皆自此一念致之也。 不然,六五为离明之主,何由至于出涕戚嗟乎? 继明而戚,与方蹶而泄,其得失正可参观矣。

【今注】

方蹶而泄:语出《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蹶音决,颠覆也。 泄音亦,怠缓悦从之貌。 老天要让周室倾覆,臣子不要只会讲风凉话(应该积极挽救)。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此一爻是言,刚与明交济,故能行师而奠邦也。 折首,诛其首恶也。 丑,类也。

周公系离上爻曰:上九以阳居上,在离之极,刚明之至者也。 惟刚明则可以及远,故王者用此道以出征,则能戡乱止暴,以享有嘉美之功。 然刚极则无所纵舍,明极则无所掩匿,苟不约之以中,则刚而失于过严,明而病于过察矣。 故其出征也,但折取其首恶之人,而威自震,获匪其从乱之类,而刑不滥。 既不至养奸以怙乱,又不至纵暴而寡恩。 大憝斯拔,羣心倾服,而共臻化成之治,又何咎焉。

孔子释上象曰:王用出征,匪以黩武也,诚念邦之不正,由寇贼乱之耳。 一出征而除暴止刑,乃所以绥正其邦国也。

按:继体之君,尤重征伐之事。 有扈之师,启所以承禹也。 商奄淮徐之征,成王所以继武也。 周公作《立政》,终之曰:「其克诘戎兵,以陟禹之迹。」 召公告康王亦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盖不如是,不足以奋扬威武,而救陵迟之渐。 此正邦之王,必以出征为急也。 后世上下苟安,口不言兵,甚至武备废弛,外宁而遂忘内忧者,亦独何哉。

【今注】

大憝斯拔:能够拔除大恶。 憝,音对,怨恨,引申为恶。 《书·康诰》:「元恶大憝。」

日讲易经解义卷七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6621.html

上一篇: 31. 咸卦
下一篇: 29. 习坎卦
相关推荐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日讲易经解义序 朕惟帝王道法,载在六经,而极天人,穷性命,开物前民,通变尽利…

4,651
2024-08-12

日讲易经解义进 呈疏 经筵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一级支二品俸教习庶吉士〈臣〉牛…

19,062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日讲易经解义卷目 易类 卷之一 上经 干 卷之二 坤 屯蒙 卷之三 需 讼师 比 小…

2,059
2024-08-12

筮仪 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牀于室中央。 ○ 牀大约长五尺,广三尺,毋太近壁。 蓍五十茎,韬以缠…

16,017
2024-08-12

朱子图说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文王八…

4,448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一 上经 ䷀〈干下干上〉 伏羲画卦,有画无辞。 自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

8,54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