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易经解义 2024年08月12日
19,851 浏览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九

36. 明夷〈离下坤上〉

明夷以明而见伤为义。 日入地中,明伤昏暗之时,非处顺安常之日也。 所以他卦多言利贞,而此独曰利艰贞者,虽守正而亦不得直遂其正,故当艰难以守正也。 卦辞止言其理,《彖传》既释其义,复举其人以明之,如文王、箕子,俱当明夷之时,但所居之位有远近,故所处之道有难易。 此《彖传》独以箕子当六五一爻,而系以利艰贞之义也。 六爻,下三爻离体,明也; 上三爻坤体,暗也。 上六暗极,为明夷之主。 自五而下,皆受伤者也。 初明虽伤,去上最远,垂翼而已。 二视初稍近,去上犹远,虽见伤而未切,亦在速拯之耳。 三则与上为正应,可以南狩而获其大首矣。 四入坤晦之门庭,其暗尚浅,有可去之道。 惟五则近于难,义不可去,亦惟艰贞自晦其明而已。 圣人处明夷之道,浅深远近各有不同,于此可见矣。

明夷,利艰贞。

此卦离下坤上,离明为坤地所掩,是君子之道为柔暗所伤,故为明夷。 卦辞言人臣遇难,当守正保身,而曲全其道也。 艰者敬慎之意。 贞者正固之心。

文王系明夷彖辞曰:君子遭逢盛世,君明臣良,斯可危言危行,遂其有为之志。 今卦象离居坤下,明体见伤,时固不可为,而势亦无能为矣。 然君子处患难之道,不外于一正自持,惟委曲尽忠,而行其艰难之贞焉。 既不唯诺以徇俗,亦不激亢以伤时,处乱之道惟此乃为利也。 盖人臣谋人家国之际,其道莫艰于处晦以全忠。 如使枉道而徇物,则将顺逢迎之罪。 固己非贞,而欲抗志以匡时,则祸患戮辱之来又多不利。 曰利艰贞者,贞由艰出,而因艰以行其贞。 于委曲补救之中,而不失其自靖自献之节。 此非学问既深,而涵养裕如者不能。 故孔子释彖以文王箕子当之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利艰贞,晦其明也。 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此《彖传》,是释明夷彖辞,言处难之道,而两举古人以示法也。

孔子释明夷彖辞曰:卦象离为日,坤为地,以离在坤下,明入地中,有似明之见伤于地者,故名明夷。 夫明入地中,固有取于明夷之名矣。 乃观诸卦德,内文明而外柔顺,则是睿知中涵,素具夫烛照之明,而谦恭外昭,克笃夫忠顺之守。 以是当宵小之谗谯,触暗主之雷霆,而蒙犯大难焉。 古之人有用此道者,其文王与纣之时乎! 盖文王躬遭困辱,囚于羑里,而缉熙之德自存,事殷之礼不废。 故纣虽肆虐于天下,而文王得以保其身。 是处明夷,以一卦之道者,文王也。 辞曰利艰贞者,观诸卦体,六五一爻,居暗地而近上六,则是虽有柔中之德,本之以昭昭,而恐被暗主之伤。 处之以汶汶,自晦其明,正艰贞之义也。 夫身为至亲,处势甚近,有不可避之难,而周旋委曲,以行其正,古之人有用此道者,其箕子居纣之朝乎。 盖箕子为殷宗亲,在其国内,而佯狂之辱不逃,贞明之志不乱。 故纣虽肆虐于家,而箕子得以保其身。 是处明夷,以一爻之道者,箕子也。 此可见,文明柔顺,本立身之大防; 而正志艰贞,尤处患之善术。 人臣当患难之来,各视其一时之所处。 若夫义既不可避,谊又无所逃,与其显而抗志,徒自蹈于危亡,孰若晦而藏脩,审其几于权变。 古之人,操心危虑患深,诚有迹愈难而心益贞者。 迄今读圣明之操,麦秀之歌,其柔顺晦明,为何如哉!

【今注】

麦秀之歌:《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武王伐纭之后,访问箕子,箕子向武王讲授大禹的《洪范九畴》,之后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箕子向周称臣之后,有一次经过殷虚旧地,感叹那里已经宫室毁坏,长出禾黍。 箕子虽然感伤,想哭泣又觉得不适宜,于是作《麦秀》之诗来歌咏内心的感伤:「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所谓狡童,指的是商纣。 殷商遗民听了,都因此流涕。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此《象传》,是言君子临民不贵苛察,惟善用其明,而明自不息也。

孔子释明夷象曰:日入地中,明而见伤,明夷之象也。 君子当明夷之时,非明无以审事物之理,度时势之宜,将伥伥莫知所之矣。 然一自暴露其明,则又触乎物之忌而惧反为明之累,故其临莅乎众也,必用晦而明。 见虽足以察于几微,而不以苛核失含弘之度; 智虽足以烛于隐伏,而惟以端默弘坐照之神。 盖不以明为明,而以晦为明者也。 以是而往,则内不失己,外不失人。 处明夷之道,孰有善于此者乎! 昔人云:「自治用昭,去恶乃尽。 莅众用晦,太察则伤。」 是故日无明暗之分,言其体也; 而晷有昼夜之别,象其用也。 君子于此,宜三致意焉。 又岂独处明夷之时为然哉。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 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此一爻是言,君子当见几而作,乃可免于患也。 于飞,行道之象。 垂翼,见伤之象。

周公系明夷初爻曰:君子得时行道,如鸟奋翼而飞。 今初九阳明在下,明夷之初,患虽未及,而谏不行,言不听,道已难行,为于飞垂翼之象。 君子处此,惟有早去而已。 纵所值之困,不能安其身,至于三日不食,吾不得辞也。 纵所如不合,动而得咎。 至于主人有言,吾亦不暇避也。 盖君子而行,虽不免困穷言语之伤,而吾之晦其明者,犹可以自全。 君子不行,即或免一时之谤,而祸乱既至,欲晦其明而不可得,终于见伤而已。 此处明夷之时者,宜早为之图也。

孔子释初象曰:君子见几远去,可以速则速,则初九之于行,岂迫于势而不得食哉,直断之于义耳。 义当早去,则爱其道更甚于爱其身。 虽至不食,又何足惜? 甚矣! 去就之宜决也。

按:《系辞》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故「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7」,而非众人所能识也。 士不幸値頽敝之世,自当揆乎义理之宜,决乎出处之介,高蹈远引以全身名,岂得隐忍迟疑而陷身不测乎? 此薛方所为保身而自全,扬雄所为投阁而不免也。 吁可慨哉!

【今注】

薛方保身:西汉末年的高士,多次拒绝朝廷征召。

扬雄投阁:西汉哲学家,王莽时期,在天禄阁校书、写作。 其弟子刘棻为刘歆之子,因擅造符命而被王莽所杀,扬雄因此受到牵连而跳楼,差点死去。 京师传出谚语:「惟寂寞,自投阁。」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 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此一爻是言,二伤犹未切,而示以速去之道也。 夷于左股,是伤犹未切之象。 股在胫足之上,于行之用不甚切。 左又非便用者,故云伤犹未切也。 拯,救也。 马壮,如马之壮者,能速行也。

周公系明夷二爻曰:君子得位行道,固欲彰其有为之才,亦必一德同心,方可展其救时之用。 今六二以明德处暗地,较之初九则位已近君。 然志欲于飞,而事多掣肘,如伤其左股之象。 当此时而不去,必且身中危机。 即去而不速,亦恐祸患寻至。 故为二计,当速于决去,如用马壮之速以救之,则可以全身免祸而吉矣。

孔子释二象曰:六二所处,较近于初,而乃得吉者,何哉? 盖知祸将及,时可去而不违其时,顺也; 去而适合乎当然之理,顺以则也。 惟顺,故能合则,亦惟顺以则,故能得吉。 苟或不当去而去,而徒以苟免为心,则揆之于时,既不能顺; 揆之于理,又失其则,何吉之有哉? 大抵人臣之遭逢既殊,则此身之去就亦异。 可以久则久,晦明蒙难,文王箕子,利在于艰贞; 可以速则速,接淅而行,孔子去齐,吉因乎顺则。 固各有其道也。 宋儒苏辇释此爻,独以二本在朝之臣,当忍伤以救君之闇,岂可如居下之初,洁身远去,所谓用拯马壮者,竭忠尽智,弥缝其阙,匡救其灾。 要在有济国事于万一尔。 此言亦有合于为臣之义,故附录之。

【今注】

接淅而行,孔子去齐:此典故出于《孟子. 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去鲁,曰:『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淅为洗米水。 接淅而行,淘着洗米水还来不及煮饭就走了,比喻离去之快速而匆匆。 当时孔子在齐国时,齐景公问礼之后,因为谗言,也开始冷落孔子,于是孔子快速离去。 相较之下,当年要离去父母国鲁国时,则是「迟迟吾行」,心中不舍。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此一爻是言除暴之义,而示以详慎之道也。 南狩,向明除害之象。 得大首,是元恶就执之象。

周公系明夷三爻曰:九三以刚明之德,负天下之望,而适处暴虐之时,其势不能不除残以安民,为南狩得大首之象。 然放伐大事,以德伐暴,其事虽贞,必当审慎于其际。 上观天命,下察人心,以不得已之衷行不得已之事,然后人不以我为利天下,而以我为安天下,岂可以除暴为贞,而亟于为之耶?

孔子释三象曰:上下之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也。 九三有除暴救民之志,而非富天下为心者,乃能行此非常之事,而为伐罪之举,成大功而得天下也。 苟志不在南狩,则是古今一罪人耳,夫岂所云大得者乎? 从来建非常之事,必先问其志之所存,故志者公私之分界也。 志之所存,与日月同其光明,天人同其运会,毫无自私自利之念,而天下始有以谅其衷而成其功。 以成汤之圣,而犹虑后世以为口实,则岂奸雄乱贼之所可假托哉! 圣人系此爻,固为人君示其警诫,而实以严千古臣心之不轨者。

【今注】

放伐:弃置与讨伐暴君。 《孟子. 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放,弃置。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此一爻是言,四能脱身远害,得遂其去乱之志也。 左腹,暗地也。 出门庭,脱身远去之象。

周公系明夷四爻曰:坤为腹,左者隐僻之所。 今六四居坤之下,是已入暗地。 身处昏朝,而道无由明,与其抗节以死,初无益于国家,不如脱身而行,犹不失夫明哲,故飘然远引,遂其嘉遯之初怀,为能获明夷之心。 虽出门庭,长往而不悔也。

孔子释四象曰:六四入于左腹,而尚能获明夷之心者,盖人臣之心,苟非万不得已,亦何忍舍其君父,而恝然远去。 今幸居暗地尚浅,犹未深受其害。 外度之势,内度之心,诚有不得不去者。 于是洁身而出,得获其远害之心意,而超然无累也。 夫六二之夷于左股,其受患也浅,故用拯马壮,决去而不违其则也。 六四之入于左腹,其操心也危,故出于门庭,脱身而适获其心也。 观于比干之谏,厉疾即起于门庭; 而行遯之举,心意获全于左腹。 古仁人之用心,夫亦各揆其义之所是,各遂其志之所安而已。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此一爻是言,人臣遭内难而能正其志者也。

周公系明夷五爻曰:六五地处至暗,乃贵戚之卿,处王家之难。 此时谏既不可回,义又无可去。 惟以柔中之德,不徇君之非。 正志而不乱,亦不失臣之节。 委曲而不激,如箕子之守正而贞焉,乃为利也。

孔子释五象曰:箕子当内难而能正其志,外固晦其明矣。 然其本体之明自存,不可得而灭息也。 使明与时息,则佯狂何以称仁人之名? 作《范》安能叙彝伦之道耶? 盖明不可息者,正晦其明,而利艰贞也。 处箕子之地,当箕子之时,非艰无可为贞,非晦无可为明。 盖箕子之明虽晦,而箕子之志不可移。 志不移则明不息,明不息而后可以为感悟君心之地矣。 故志愈苦者守不渝,迹愈歛者几不昧。 外虽不露其明,而精忠炯炯。 于艰难之中,未尝一念回互,一念间断。 即运数难挽,成败难期,而此心昭然,固可千古矣。 惜乎当日之不谅其心也。

【今注】

作《范》叙彝伦之道:武王伐纣之后,请益箕子,箕子作《洪范》以叙彝伦之道。 《尚书. 洪范》:「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彝伦,常道与伦常。 彝原是宗庙中的常器,引申为常,为法。

回互:交相混淆参杂。

上六,不明晦。 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 后入于地,失则也。

此一爻是言,上甘溺于昏暗,终有自陨之患也。 不明晦者,昏暴之象。

周公系明夷上爻曰:上六阴柔而居坤之极,乃昏暗之甚者,不能自明其德,以至于晦,而下之受伤者众矣。 然伤人之明,己亦不免。 故始虽据高位,而终必自伤。 如日之初登于天,而后入于地也。 惟命不于常,可不戒乎。

孔子释上象曰:六之昏暗陷溺,初亦俨居尊位,有照临四国之权,而纵欲败度,失统御万方之则,所以致入地之伤,而为不明之晦也。 盖为君者,必法天以行健,象日以照幽。 俾海内时雍,臣民式化,而仰钦明之至治焉,斯为交泰之世矣! 苟或不然,必致失则之咎。 此圣人所以垂戒于明夷之上六也。

【今注】

欲败度:行为放纵,欲望多,则败坏法度。 《尚书. 太甲中》:「欲败度。 纵败礼。」

时雍:太平之时。 雍,和也。 《尚书. 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黎民于变时雍。」

式化:有二义。 一是取法而化,式者法也,型也,引申为取法,效法。 二是用化,用以教化,式者用也。 《尚书. 毕命》:「密邇王室。 式化厥训。」

上一篇: 37. 家人
下一篇: 35. 晋卦
相关推荐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日讲易经解义序 朕惟帝王道法,载在六经,而极天人,穷性命,开物前民,通变尽利…

4,678
2024-08-12

日讲易经解义进 呈疏 经筵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一级支二品俸教习庶吉士〈臣〉牛…

19,090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日讲易经解义卷目 易类 卷之一 上经 干 卷之二 坤 屯蒙 卷之三 需 讼师 比 小…

2,087
2024-08-12

筮仪 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牀于室中央。 ○ 牀大约长五尺,广三尺,毋太近壁。 蓍五十茎,韬以缠…

16,045
2024-08-12

朱子图说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文王八…

4,488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一 上经 ䷀〈干下干上〉 伏羲画卦,有画无辞。 自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

8,56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