姤者相遇之义,主一阴遇五阳而言也。 盖决尽则为纯干,一阴忽自下生,其势甚悍。 又为巽之一阴,其性善入,其用潜隐,尤君子之所难知而难防者。 使以一阴之微,忽之而不及察,则进而为遯,为否,为剥,为坤,皆自一阴之相遇始矣。 制之者当于其微而未盛之时也,故总一卦而言,一阴有敌五阳之志,则危之,曰女壮。 就一画而言,一阴潜伏五阳之下,则防之,曰羸豕。 壮可畏也,羸不可忽也。 于二四观之,则曰鱼。 于九五观之,则曰瓜,象其阴而在下也。 惟二密比初,能包之以制其逸。 惟五为卦主,能包之以防其溃。 四与初相应者,初不自止,则曰见凶; 四不能止之,则曰起凶,皆以明系之不可不早也。 若三与上,一居下卦之上,一居上卦之上,于初皆无所遇,虽无制阴之功,亦无比匪之害,不遇不足为咎已。 要之,敢于遇君子者小人,而善于制小人之遇者,尤在人主之一心。 君心之疏密,即小人消长之关也。 小人之消长,即天命去留之本也。 故于九五之含章,尤惓惓焉。
姤,女壮,勿用取女。
此卦巽下干上,是纯阳用事之时。 而一阴忽生于下,不期而卒与五阳相遇,故名为姤。 卦辞言防小人之道,当严之于始也。
文王系姤彖辞曰:姤以一阴初生,而遇五阳,是以一小人之微,而欲敌君子之众。 原其心,则蔑贞之谋已蓄; 而究其势,则坚冰之渐已形。 君子于此,当遏其恶于将萌,杜其机于将动。 勿喜柔佞而与之合,勿因微弱而听其长。 犹刚壮之女,不可取以为配也。 昔晋习凿齿有言,一阴遇五阳,有女壮之象,故戒占者勿用取女,以其女德不贞,不能从一而终也。 从来女子小人,最易使人惑溺。 养鹗弃鹤,皆始于当时一念之错,岂知日后贻莫大之祸哉。 一阴初生,圣人即曰女壮,曰勿取,防其渐也。 凿齿此言深得圣人系辞之旨,可不兢兢致戒乎。
【今注】
蔑贞之谋已蓄:消灭正道的阴谋已经开始积蓄。 剥卦初六与六二爻辞:「蔑贞凶」,灭正之凶。
坚冰之渐已形:坤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阴始凝也。」 坚冰为阴气逐渐凝聚的现象与结果。 《文言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由辩之不早辩也。」 阴气象征小人之道,履霜之时当之阴气已在积聚; 小人之道始萌之时,当能即早辩别,知防微杜渐。
晋习凿齿有言:「习凿齿」为东晋名士,史学家。
养鹗弃鹤:鹝,音秋,是一种大型的水鸟,外型像鹤,但色苍而秃头,黄喙赤目。 此处所用为来知德的注解:「幽王之得褒姒,高宗之立武昭仪,养鹗弃鹤,皆出于一时一念之差,而岂知后有莫大之祸哉。」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 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姤之时义大矣哉。
此《彖传》,是释姤彖辞,以示谨微之意。 主持世道者,宜慎其防也。 天地相遇,谓五月一阴初生。 刚遇中正,指九五言。
孔子释姤彖辞曰:卦名姤者,不期而遇之谓也。 以一柔遇五刚,是在位者皆君子,而一小人卒然而遇,可骇也,而亦可畏也。 夫刚性直方,而柔多巧佞。 柔而遇刚,柔必善于趋承,而刚必喜其妍媚。 一与之合,必将依附曲从,攀援而上,为遯为否为剥,将来不测之祸,皆始于此。 是小人之长,非自能长也,皆君子不知所备,有以与之,故日盛月长而不可遏也。 卦辞戒以勿用取女,言当防微杜渐,不可因其柔顺,轻与之合,使之牵引朋类,滋蔓而不克制也。 然就所谓柔遇刚者思之,其间相胜之几固最微,而相须之理又最切。 试观之造化,干为四月纯阳之卦,至五月而一阴始生,天阳地阴,两相遇合,而此时品物之形形色色,莫不章明着见也。 再观之人事,从来有位者不必有德,而有德者未必有位,德位恒不相遇。 卦体九五以阳刚之德,居建中表正之位,是德与位遇,而治化昭明于天下也。 夫品物咸章,气化隆于上,天下大行; 治化隆于下,是遇亦未尝不善矣。 然霜冰之渐,已兆于庶类蕃庑之会,否剥之机即萌于治道全盛之时。 非有真识见者,不能先几早计; 非有大力量者,不能斡旋挽回。 姤之时义,岂不大矣哉!
按:姤卦五阳一阴,是小人之势至微,君子之道方盛。 然易制者,尝患不为之制; 可图者,恒虑不为之图。 宋儒邵雍有言:「复次剥,明治生于乱也; 姤次夬,明乱生于治也。 时哉! 时哉! 未有剥而不复,夬而不姤者。」 此其故不在小人能害君子,而在君子不能拒小人。 盖姤者存乎彼,取者存乎我。 彼虽欲姤,而我终勿取。 则小人其如君子何? 而祸乱之端,可以永弭矣。
【今注】
五月一阴初生:这是就十二消息卦而论,五月时一阴初生于下成姤卦。 若从坤至复开始起算,坤为纯阴之卦,当十月之时,至十一月一阳长于初,成复卦。 十二月阳长阴退为临,一月阳长为泰,二月大壮,三月夬,四月干。 五月纯干初爻一阴长,为姤。 六月阴长阳退为遯,七月为否,八月为观,九月为剥,十月为坤。
邵雍有言:以下所引,见于《观物外篇》。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此《象传》,是言人主有遇民之道,而通天下之情也。
孔子释姤象曰:风行天下,宣天地之和,而开万物之郁。 天下之物无不遇焉,姤之象也。 元后体此,爰施命令,以诰四方焉。 盖人主深居九重,尊卑之分悬絶,与民相遇甚难。 惟王言一布,天下晓然共喻朝廷之意,而万民共禀一王之敎令矣。 其何异于天之以风遇万物哉!
按:《记》云:「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盖君命者,中外臣民之所共敬奉也。 自古太平日久,众心玩愒。 人君深居高拱,下情隔絶。 小人因之窃弄威福,恣肆横行,多起于此。 则命令之施,固以通上下之情愫,亦正诰诫严切,遏抑価壬,化戢奸宄之道也。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 有攸往,见凶。 羸豕孚蹢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此一爻是戒小人不可轻进。 竝示君子,使早为之防也。 柅,止车之物。 金,取其坚,九二之象。 羸豕,瘠豕也。 蹢躅,跳踯也。
周公系姤初爻曰:自古小人未有侵害君子而己独自全者。 初以一阴始生,诚能知几安分,居九二之下,止而不前,如系于金柅然。 则克守小人之正,必受君子之福,不亦贞而吉乎。 若越礼犯上,往而肆害,必不为众正所容,凶立见矣。 然此特以理言也。 如以势而论,则小人浸长之势,必不可遏。 目前虽弱,异日必有强梁肆志之时。 犹羸弱之豕,暂若安静,固可决其气盛力壮,必至蹢躅也。 君子可不早为之备哉!
孔子释初象曰:初戒以系用金柅者,以初六柔邪之道,最善牵引。 今虽一阴初生,势必号召羣邪,牵连而进,肆其蹢躅,故不可不止其进而预为之防也。 盖邪正不竝立,而辨之于始实难。 然郭子仪能识卢杞之险,李沆能辨丁谓之奸,而卒不能禁,其不得志者,以贤奸消长之数,转移总由君相,而不在他人故也。 德宗云:「人言卢杞奸邪,朕殊不觉。」 寇准云:「如谓之才,顾能使之久居人下耶?」 小人之倾动君相,其可畏如此。 甚矣,知人之为急也。
【今注】
郭子仪能识卢杞之险:卢杞为唐德宗时的佞臣,为人奸险狡诈,但深受德宗宠信。 《旧唐书‧卢杞传》记载,卢杞相貌丑陋而色如蓝,看到他的人都以为见到鬼。 建中初,郭子仪病,百官登门探视,从不要求姬妾与仆人退避,但一听到卢杞要来,郭子仪命令全都退避,自己单独接见。 等卢杞离去,家人问原因,郭子仪说:「杞形陋而心险,左右见之必笑。 若此人得权,即吾族无类矣。」 德宗因宠信卢杞而引来奉天之难,虽然事后卢杞被贬,但德宗还一直想要重新重用,遭李勉反对。 德宗问说:「众人论杞奸邪,朕何不知?」 李勉回答说:「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
李沆能辨丁谓之奸:丁谓是北宋有名的奸臣,名列北宋「五鬼」之一。 《宋史‧王钦若传》记载,仁宗曾对辅臣说:「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 王曾回答说:「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 《宋史‧李沆传》记载,寇准和丁谓交好,屡次因此将丁谓推荐给李沆,李沆坚决不录用。 寇准问李沆为什么? 李沆回答:「看他的为人,可以让他在人上吗?」 寇准回说:「像丁谓这样的人才,相公能够永远压抑他,让他在人之下吗?」 李沆笑说:「有那么一天让你后悔不及的时候,就会想起我今天所说的话。」 寇准后来果然被丁谓所陷害,才相信李沆的话。
九二,包有鱼,无咎。 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此一爻是言,制小人之道,当专其责于己,不可委之于人也。 鱼,指初六言。 宾者,对主之称,指众阳爻言。
周公系姤二爻曰:初一阴始生,渐将遍遇诸阳。 而九二切与之比,是小人正在笼络之中。 如包中有鱼,御之自我,而机有可制也。 如此,则既不宽纵以养奸,又不迫激以致变,可以无咎矣。 夫初在二下,受其约束,则二为主,而众阳皆宾。 若失此不制,使之渐长,至于众阳相遇为遯,为否,为剥,为坤,害将无所不至,不利孰甚焉,可不戒乎!
孔子释二象曰:二之包有鱼,则权既在二; 所以制之者,亦专在于二。 以义揆之,固不得令及于宾,而致有不利之虞也。
按:爻曰不利宾,为众阳危也,所以告天下之君子,使皆早知所备也。 《象》曰「义不及宾」,专责二也,所以告君子之遇小人者,当身任其责,而早为检制,不可纵恶长奸,使小人得肆其害,而徒怅恨于事后也。 圣人防微之意切矣。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 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此一爻是言,君子之于小人,可远而不可近也。
周公系姤三爻曰:九三过刚不中,性欲上进。 但上下无应,势孤而不得遂其意,如臀无肤而其行次且然。 是虽有寡助之危,然既无私遇,亦不至以比匪受伤而大有咎也。
孔子释三象曰:三之其行次且,盖以孤立无援,不免迟疑而不进。 然尚未与柔道相牵连,则阴邪不得而中伤之,所以无大咎也。
按:夬一阴在上,故五阳皆上行。 夬四之上行次且,欲决上而不能也。 姤一阴在下,故五阳皆下向。 姤三之下行次且,欲遇初而不得也。 其象虽同,而其情则异。 大抵君子之决小人,可缓而不可急; 而君子之遇小人,可近而不必于近。 圣人于夬四敎以牵羊,而随众阳以竝进,见决小人之不可急也; 于姤三喜其行未牵,而不为一阴所害,见远小人之可免祸也。 远近缓急之间,君子宜审所处已。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此一爻是言,在上者不可以失民,而深有以儆之也。 鱼,亦指初而言。
周公系姤四爻曰:九四居上位而与初为正应,当相遇者也。 乃初遇于二,而反离乎四,则是己所应有之物,忽而不制,弃而不收,有包无鱼之象焉。 民心既失,邦本不固,厉阶自此起矣,凶不亦宜乎。
孔子释四象曰:九四无鱼之凶者,岂徒民之远我也哉? 良由在上者,置斯人于膜外,无以结民之心,是上自远乎民也。 其咎诚无可诿矣。
按:以淑慝言,阳君子,则阴小人,不可使有也。 以贵贱言,阳为君,则阴为民,又不可使无也。 故同一初六,以小人视之,为害正之邪,则欲其远之,惟恐为己之累; 以民视之,为所临之众,则欲其近之,惟恐不为己所有。 亦以见易爻之惟其时物如此。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 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此一爻是言,制小人之有道,而功能回造化也。 杞,高大坚实之木,君子之象。 瓜,甘美善溃之物,小人之象。
周公系姤五爻曰:九五以阳刚中正主卦于上,而下防始生必溃之阴。 是以君子居尊位,而下防始生之小人,如以杞而包瓜者也。 然阴阳贞胜,时运之常,在彼骎骎有日盛之势。 我任其滋长,而不思所以制之,固不可。 苟制之而未能尽善,又岂可哉? 是必内含章美,默为图维,不动声色,不尚威武,实得胜之之谋,而不露胜之之迹,乃可挽回造化,斡旋气运。 而阳之将消者,倐然来复,若从天而降也。 此诚为善制小人者矣!
孔子释五象曰:九五能含章者,以其有中正之德也。 盖惟有中正之德,故既不因循以长慝,亦不轻动以生变。 为能内含章美,静以制之也。 有陨自天者,由九五之志,不舍乎命也。 盖阴阳消长,固系一定之数。 人惟立志不坚,付于天命之无可如何,而不思所以转移之,则命即从此去矣。 五之志,务期人定以胜天,故命亦为五所转,而有陨自天也。 信乎! 惟德可以动天耳。
按:《文言》释干之五曰:“先天而天弗违。」 先天者,事未至而几已兆。 圣人先知灼见,而默运其神谋,经纶措置,先乎天也。 故能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命自我立,而天不能违,所以言君相能造命也。 然则姤五之志不舍命,其即乾五先天弗违之大人乎!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此一爻是言,刚介孤立者,无制阴之功,而亦无比邪之害也。 角,刚而在上之象。
周公系姤上爻曰:姤一阴遇五阳之时,二五皆有刚中之德,故能包而制之。 若上九则刚而在上,于初阴非应非比,而不得遇,有姤其角之象。 是诸君子皆有防奸之道,而己独抗怀孑立,骄亢之吝,其能免乎? 然既无所遇,则免党阴比匪之伤,而亦不至于咎矣。
孔子释上象曰:遇之为道,贵于委曲包容,善全其用。 上九之姤其角者,盖刚居上位,全以盛气凌人,略无调剂挽回之术,适自取夫困穷也。 然能介然自持,无苟合之失,故虽吝而无咎耳。
按:姤卦五阳皆以遇初阴取义,于初则止其进,恐其害君子也。 二五能包则予之,欲其制小人也。 三上不与初遇,有厉,吝而无咎,虽惜其无制阴之功,而又幸其无比阴之祸也。 盖不遇其所当遇,固不免于孤立; 不遇其所不当遇,亦不至于伤害。 圣人着此两义,使知处遇之时,不可不遇,而又不可妄遇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