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讲易经解义 2024年08月12日
0 收藏 0 点赞 17,588 浏览 5090 个字

45. 萃卦〈坤下兑上〉

萃升二卦,皆以二阳统四阴,故卦辞萃曰「利见大人」,升曰「用见大人」,《彖传》皆曰「刚中而应」。 萃以五为大人,升以二为大人,重阳也。 五四皆阳,然众阴从五则贞,从四则非贞。 九四近君,有聚物之嫌,故戒以必大吉然后无咎。 九五阳刚中正,即假庙之王,利见之大人。 故五曰萃有位,而四则曰位不当,君臣之分不同也。 元永贞之辞,与比卦同。 然比独以九五为主,故元永贞言于彖。 萃有两阳爻,故元永贞言于五。 六二牵引二阳*,同萃于五,所谓利见大人,得萃之贞者。 君则假庙,臣则用禴。 精诚所孚,主臣一心也。 从来致天下之萃不易,保天下之萃尤难。 内难外患,多生于不意。 当无事之时,宜为有事之备。 《象传》不虞之戒,何其深切着明乎。

*「二阳」当作「二阴」,六二牵引初六及六三,同聚于九五。 《解义》六二爻注:「牵引二阴,同萃于五。」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 亨利贞,用大牲吉。 利有攸往。

此卦坤下兑上,卦德坤顺兑说,君民相萃也。 卦体九五刚中,六二应之,君臣相萃也。 又泽上于地,水聚不流,皆有萃聚之义,故名为萃。 卦辞备言亲亲尊尊之义,以明保萃之道也。 萃指世运之盛言,上亨字衍文。 假,昭假也。 大人,指九五言。 利见,指上下五爻言。

文王系萃彖辞曰:当萃之时,必上下各尽其道,而后可以保萃。 在上之道,莫大于享亲,而有庙者,祖考之所依也。 王者于萃时,必假有庙焉。 萃一己之精神,以通祖考之精神,而上下左右之间,有洋洋乎若或见之者矣,兹其亲亲之义矣乎。 在下之道,莫大于从王。 而大人者,民物之所主也。 君子于萃时,必利见大人焉。 合万邦之黎献,而戴一统之大君。 彼此交孚,其亨宜也。 然又必萃出于正,不枉道以求合,乃为利耳。 兹其尊尊之义矣乎! 夫假庙固以交于神也,而礼有未备,神将不歆。 故必用大牲,尽志尽物,以表其诚,而所以致神之格者此矣。 吉孰加焉! 何也? 萃则可以备天下之物,时丰则从而丰也。 见大人固以致君也,而道有不行,何取轻出? 故必有攸往,兴事赴功,以竭其力,而所以酬主之知者此矣,利孰甚焉! 何也? 萃乃可有为之时,时隆则从而隆也。 所谓上下各尽其道者如此。 盖世道之萃在人心,而人心之萃在忠孝。 用大牲以假庙,孝也; 见大人而利往,忠也。 人主敎天下以孝,而天下报大君以忠,其理本出于一贯,而其机尤妙于相感。 上作而下应,故曰:「孝者,所以事君也。」 萃道孰有大于此乎!

【今注】

万邦之黎献:万邦百姓之中的贤者。 《书经. 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朱熹:「献,贤者也。 黎献者,黎民之贤者。 共,同。」 「万邦黎民之贤,孰不感慕兴起,而皆有帝臣之愿。」

神将不歆:神将不享用。 歆,即飨,享用。 《说文》:“歆,神食气也。」

致神之格:致神之至。 格,至也。

《彖》曰:萃,聚也。 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 王假有庙,致孝享也。 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此《彖传》,是释萃彖辞,以明萃道之大也。

孔子释萃彖辞曰:卦名萃者,言其合天下之异以为同,聚天下之疏以为戚,固有聚之义也。 卦德坤顺兑说,是为之民者效顺以从君,而君又以说道先诸民,则元后黎庶,共为一心,而聚成于野矣。 卦体五刚中而二应,是为之君者,推诚以礼下,而臣又一德以承夫君,则元首股肱,相为一体,而聚成于朝矣。 此萃之所由名也。 辞曰「王假有庙」者,非以要福也。 宗庙之立,有亲道焉。 而王者假之,盖极一心之诚孝,以尽享献之仪也。 「利见大人亨」者,非以干禄也。 大人之尊,有君道焉,而君子见之,盖行吾君臣之义,以尽为下之分也。 然不徒曰假庙,而又曰用大牲吉; 不徒曰利见,而又曰利有攸往,何哉? 一顺乎天命耳! 夫天不外于理,而理不外于时。 萃之时,天下之物聚矣。 大牲之用,夫亦顺其命之当隆者而隆之,非过为侈靡也。 萃之时,君子之学聚矣。 攸往之利,夫亦顺其命之当行者而行之,非好为事功也。 夫萃之名与辞如此,即所萃而博观之,阳倡阴和,乾施坤承,天地亦此萃也。 形交类感,声应气求,万物亦此萃也。 明乎萃道,而天地万物之情皆莫能遁矣! 岂特达于朝野,通于幽明已哉! 此萃道之所为大也。

按:易言天地万物之情可见者三:咸也,恒也,萃也。 咸主于感应,所以见情之通; 恒主于永贞,所以见情之久; 萃则主于合涣,所以见情之同,同者同于聚也。 上下之情,聚于君亲。 天地之情,聚于施受。 万物之情,聚于应求。 情之所趋,即命之所集。 顺命所以顺情,而见情即以见命。 有保萃之责者,可不致审于斯欤。

【今注】

聚天下之疏以为戚:戚,亲也。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此《象传》,是言君子体萃象,而思患预防也。 除,谓修治。 戒,谓戒备。 不虞,谓意外之变。

孔子释萃象曰:兑泽上乎坤地,则水聚不流,草木畅茂,萃之象也。 君子知水聚而不防,必有溃决之忧; 众聚而不防,必生争夺之乱。 故观萃象而修除戎器,以谨伺夫猝然意外之虞,庶有备无患,而其萃可长保矣。 盖天生五材,谁能去兵? 佳兵者,固不祥; 忘战者,亦必危也。 君子当萃聚之世,而除戎器岂专尚威武哉? 特戒不虞而已。 彼始皇之销锋镝,铸钟簴,则非谓之除戎器。 若汉武席文景富庶之极,至穷师黩武,以求浩大之功,又岂戒不虞之义乎?

【今注】

天生五材,谁能去兵:《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

佳兵者,固不祥: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忘战者,必危也:《汉书. 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始皇之销锋镝,铸钟簴:《史记. 始皇本纪》:「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锏,以为金人十二。」 《史记. 秦汉之际月表》:「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桀,维万世之安。」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 若号,一握为笑。 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此一爻是言,萃道贵坚守其正也。 不终,谓变其初。 号,谓号呼九四。 一握,阴聚之象。

周公系萃初爻曰:初六上应九四,求萃于四之意,本出至诚不欺。 但切比二阴,未免为所牵引,为有孚不终,乃惑乱其心志,而妄萃于匪类之象。 若能知初念之为是,而号呼正应,以必求其萃,则一时所为,未必不以从违靡定之故,贻笑于妄求妄萃之徒。 然笑者妄也,号者正也。 惟勿忧恤其笑,而坚意以从之,则其孚克终,而所萃非乱矣,复何咎哉!

孔子释初象曰:夫人必有一定之志,而后不为外诱所惑。 初之乃乱乃萃者,以志无定主,故为二阴所惑乱也。

按:物不可以不萃,而萃又不可以不正。 得其正则同道为朋,所重者名节,所轻者利禄,而为君子。 失其正则同利为党,所言者浮夸,所行者变诈,而为小人。 故周公恶初之妄萃,而敎之以若号。 孔子推妄萃之由,而断之以志乱。 无非欲其去邪,而反于正也。 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之有萃,决不能免。 在上者,但当观其行事之公私,起念之诚伪。 由外而求其内,因迹而得其心。 则君子小人,较如黑白之不可混。 流品清而国是定,何至以朋党之患,贻圣明之忧哉。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此一爻是言,以人事君者,可以得时行道也。 引,谓引同德之士以事君。 禴,夏祭名。 夏时物未备,惟以声乐交于神明,祭之薄者也。

周公系萃二爻曰:六二柔顺中正,为下卦之主,而上应刚健中正之九五。 不惟一身公尔忘私,且牵引二阴,同萃于五,得集思广益之道,无妨贤病国之非,吉而无咎,固其宜矣。 夫人惟起念不出于公,往往君臣之间,情意辍多扞格。 二之至诚,既可信友,自能获上。 犹祭者,有其孚诚,即用禴亦可格神,而何不利之有哉。

孔子释二象曰:人臣始进,孰无爱君之心? 然往往溺于朋比,夺于私交,始萃而终变者多矣。 二惟有中德,其忠君报主之念,出于此心之诚然。 未尝稍变其初志,故能荐贤为国,而诚可格君也。

按:人臣之善,莫大于进贤; 而人臣之奸,莫大于蔽贤。 先儒有言,不乐进贤,其情有三:保位固宠,常恐失之。 以贤者见用,必能建功立业,掩己之名,形己之短,其情一也。 树私,必人附己乃引之。 贤者进退以道,不肯趋附,小人以为不附己而引之,则不感己之恩,不为己之党,其情二也。 心既不公,识必不明。 虽遇贤才,不能深知。 以为引而进之,必累乎己,其情三也。 小人之不肯引贤,其情如此。 然则萃之六二,真可为人臣法哉。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 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此一爻是言,三求萃于近而不得,因示以知所从也。

周公系萃三爻曰:六三阴柔,不中不正。 上无应与,欲萃于四而不可,欲萃于五而又不能。 嗟悼踌躇,一无所利,将如何而后可哉? 惟有上六,情虽不相得,而分则实相应。 往而从之,为合于萃之正,而无孤立之咎。 但困然后往,而复萃于阴极无位之人,纵获其萃,亦必不能得志行道,小吝终不免矣。

孔子释三象曰:三之往萃于上而得无咎者,上虽无英明之才足以益人,然居说之极,性柔志谦,必能巽顺以受三之萃也。 小吝奚足恤哉!

按:萃原取阴萃于阳,下萃于上之义,故以见大人亨为聚以正。 夫见大人而后为聚以正,则九四尚非当聚之人,况上六齎咨涕洟,而求萃不得者乎? 然则上巽而往无咎者,何也? 盖萃之为道,论理之是非,不计势之强弱。 上虽阴极无位,实三之应也。 宜应而应之,即不失其正矣。 但君子自处,终愿为六二之引吉,不愿为六三之往无咎,此明良之遇,古今所以同致羡也夫。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此一爻是告四以尽善寡过之道也。

周公系萃四爻曰:四以阳刚居近君之地,上逼九五,下比众阴,无大人之位,而有聚物之权。 君之所忌,咎之所归也。 故必不植党,不徇私,虚公寅畏,尽善尽美,而大吉焉。 庶处上下之间,两得其道,而专擅之咎可免矣。

孔子释四象曰:四必大吉始无咎者,由其以阳居阴,所处之位不得其当。 则于君也未免有邪媚之嫌,于民也未免有干誉之迹。 故其为萃之道,必期于至善而后可也。

按:功名之际,人臣所最难居。 古今勋业之盛,无过于伊、周。 然伊尹则戒以宠利居成功,周公则赤舄几几,逊硕肤而不有,皆深有合于此爻之义者。 故知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非独示谦,亦以免咎。 后之人,亦可知所警鉴已。

【今注】

虚公寅畏:虚己而大公,心存敬畏。 虚,虚己,无私。 公,公正。 寅,敬也。 寅畏,敬畏。 《尚书‧无逸》:「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

赤舄几几,逊硕肤而不有:周公赤履安稳而厚重,逊位给成王。 《诗经. 豳风. 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舄,音夕,履也。 赤舄,天子之履,或言盛履。 几几,安定稳重之貌。 硕肤,美肤,白白胖胖的样子。 〈狼跋〉这段话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说认为讲的是成王。 公孙为王公之孙,即成王。 另一说以公为周公,孙为逊。 公逊硕肤,为周公还政于成王。 此处所言,采用了第二义。

九五,萃有位,无咎。 匪孚,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此一爻是言,萃天下之道,贵于修德也。 萃有位,谓当萃时,而居君位。 匪孚,谓有不信从者。

周公系萃五爻曰:九五以刚中之德,居至尊之位,是真德位兼隆之大人,而为朝野臣民所信从,萃有位而无咎者也。 然天下大矣,岂无偏方下邑,未沾声敎,而下情不能上达者乎? 匪孚之悔,固难免矣。 然人之不孚于我,必我之德有未至,而未足感乎人也。 惟反诸身,果有元善长人之德,且始终无间而永,纯正不杂而贞焉,自然德盛化神,无思不服,而又何悔之不亡哉。

孔子释五象曰:人君诚信昭著,务期近悦远来,万邦作孚而后已。 五之萃有位,而犹有匪孚,盖其天下一家,万物一体之志,尚不免于愧歉,而未光大,故必元永贞而后悔乃亡也。

按:比之时,一阳在上,权无所分,故曰显比吉,言其光明洞达,无一毫疑忌之私也。 萃之时,九四一阳,应初比三,位近势逼,五之大权嫌于旁落,不能无疑忌之私。 周公敎以元永贞,孔子讥其志未光,固知修德正心而外,别无招携怀远之道,所以收众心者在此,所以揽主权者亦在此矣。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也。

此一爻是言,求萃不得者,惟戒惧可以免害也。 齎咨,嗟叹之声。 涕洟,悲泣之状。

周公系萃上爻曰:上六处萃终,萃极则忧散。 居兑体,说极则生悲。 且羣阴在下,聚顺于五,而己独以孤阴居其上,欲顺而不能,求说而不得。 处上而危,反说为悲,有齎咨涕洟之象。 然当其时,能恐惧修省,以改前此之非,则危者必平,将不终于无萃,而咎可免也。

孔子释上象曰:当萃之终,羣阴皆在下而萃于五,己独孑然处其上,求萃不得,岂能晏然自安乎? 诚非忧惧靡宁,反身修德不可耳。

按:上六阴柔说体,切比九五,不安于处上。 圣人敎以反说之道,莫如忧,操心危,虑患深,则能审分自安,而不至有妄动之咎矣。 总之萃之为卦,羣阴萃于二阳,圣人于九四尚虑其抗五取咎,以示尊无二上之义。 况上乃阴极无位者乎! 宜垂戒之辞,如此其切耳。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6446.html

上一篇: 46. 升卦
下一篇: 44. 姤卦
相关推荐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日讲易经解义序 朕惟帝王道法,载在六经,而极天人,穷性命,开物前民,通变尽利…

4,652
2024-08-12

日讲易经解义进 呈疏 经筵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一级支二品俸教习庶吉士〈臣〉牛…

19,062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日讲易经解义卷目 易类 卷之一 上经 干 卷之二 坤 屯蒙 卷之三 需 讼师 比 小…

2,060
2024-08-12

筮仪 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牀于室中央。 ○ 牀大约长五尺,广三尺,毋太近壁。 蓍五十茎,韬以缠…

16,017
2024-08-12

朱子图说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文王八…

4,448
2024-08-12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易经解义卷一 上经 ䷀〈干下干上〉 伏羲画卦,有画无辞。 自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

8,54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