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
长期以来,不少人将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
《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
《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
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
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
后来,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子鼠丑牛……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
“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生肖的排列为什么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
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望采纳
十二生肖排序表(12属相的由来与排序)
十二生肖的排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的排序可以用来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是根据动物的生活特征以及出没的时间,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
十二生肖的属相排列顺序: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中国生肖源于古人以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以动物纪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如《事物纪原》载:’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十二命兽属之。’1997年考古人员在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了一批记有《日书》的竹简,记载了秦国先择吉凶日子以便行事的内容,其中有十二生肖的详述,但同今天的生肖兽的种类有些不同。 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一文中据《陶斋·卷四·新莽嘉量铭文》认为,十二生肖始见于东汉,但非创于王充,亦不始于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巳,火也,其禽蛇也。’《言毒篇》:’辰为龙,巳为蛇,’《四讳篇》注:’子之禽鼠,卯之兽兔,’可见十二生肖在战国后期已流行。《唐书》:’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清代赵翼《陔余丛考》:’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
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之一,为何生肖却排在了老鼠后面?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金、戌狗、亥猪。
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12种动物为生肖属?它们的排列顺序又是怎样确定的呢?据专家考证认为:主要是因为这12种动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十二生肖中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它是我们古代祖先华夏族的图腾。当时由于生产力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界的很多现象无从解释,便在想象中勾勒出了一种有综合神力的动物——龙。
人们把它当做崇拜物,祈求龙给人们带来好运,带来风调雨顺的丰年。这样一来龙便成了当今十二生肖中的一,而今天倍受人们宠爱的猫,为什么没有列入十二生肖呢?那是因为,在汉代以,还没有人将野猫养在家中。猫跟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据考证,我国是在汉明帝以后才有家猫的。
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
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12种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被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报名,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老鼠却窜到牛角上,于是老鼠排第一。 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对排位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排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猪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 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据说牛是四趾,为偶;虎是五趾,为奇,排在牛之后;兔是四趾,为偶;龙是五趾,为奇;蛇无趾,可视为偶;马是一趾,为奇;鸡是四趾,为偶;狗是五趾,为奇;猪是四趾,为偶。只有鼠特殊,其前足四趾为偶,其后足五趾为奇,它奇、偶全占,不便安插,便排在了首位。但是,为什么不排在末位呢?其余的动物,趾或为偶或为奇,又是怎么确定排列位置的呢?此说似乎不是十分令人信服。
三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时辰、节气、月、年的确定,是古人观天象、测风霜雨雪的结果。首先,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时(夜23~1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3点):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5点):寅字解析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7点):据说此时为“大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属兔。
辰时(早晨7~9点):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1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13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的时候,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3~15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15~17点):天快晚了,猴要啼叫,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17~19点):此时正当日没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19~21点):犬开始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21~23点):据说晚上21~23点天地最混沌,而猪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属猪。
就这样,一天12个时辰便排列起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它又被运用到十二属相上。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生肖的排序是怎么来的
牛作为古代农耕社会重要的生产工具,当选十二生肖,毫无疑义,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生肖文化,十二生肖始于鼠,终于猪,为何在农耕文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的“牛”,却仅排名第二,而且屈居鼠生肖之后?
正说牛生肖可信的由来之前,我们先听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
玉皇大帝决定在人间挑选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动物界得知消息,纷纷前往天宫竞选,层层评选,最终确定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个属相,但没有确定排位。
一番讨论,动物们一致认为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对人类贡献最大的老牛排十二生肖之首,唯老鼠不服——在猪的怂恿下,要和老牛竞争。
老牛和老鼠回到人间,比赛一开始老牛则一股劲往前冲,小老鼠心里清楚跑不过老牛,使了个计谋,趁老牛不备,爬进老牛的耳朵里面。
比赛过程中,老牛只顾狂奔,完全没有发现察觉,临近终点,这时,老牛气喘吁吁,老鼠跳下来,迅速往前冲,抢在牛之前到达了终点,最后排在十二生肖之首!
今天,我们评论老鼠,清一色的贬义。
四害之一,偷吃粮食,传染病菌;
与鼠有关的成语:“鼠目寸光”、“ 鼠窃狗盗”、“ 贼眉鼠眼”……
我想,人们讨厌老鼠至极,大概是要为本是十二生肖排名第一一—而被老鼠钻空子抢了生肖之首的位置愤愤不平吧。
言归正传,十二生肖原是我国古代一套纪年的历法,十二生肖的十二种动物,是千百年遴选的结果,而且无不以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牛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耕种犁地、驮物运输,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也是重要的肉食来源……
所以,牛是十二生肖之一,毫无疑问!
至于生肖排序,为何牛排老鼠之后,其实和十二生肖的“十二时辰”说法有关。
十二生肖的排序,是根据动物的习性。
子鼠(午夜23点—凌晨1点),子时为一天的结束时间,也是新一天的开始,老鼠在子时最活跃,外出觅食等等,所以生肖之首为鼠;
丑牛(凌晨1点—凌晨3点),牛有夜间吃草的习惯,农人常常起床给牛添加草料,准备新一天的耕种,因此牛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二!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生肖我们应该都熟悉,每个人都会对应着十二生肖里面的一种。那么十二生肖为什么是按照这个顺序的呢?
说法一:
民间传说:天界要选十二动物担任生肖,举办了赛跑大会,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因此猫和老鼠成了仇家。老牛跑得最快,原本以为是第一名,结果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在老牛快近终点的时候一跃而下,抢得第一。虎和龙不服气,于是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猪最懒跑的最慢占据末席。
说法二:
在中国古代,不是采用小时来计时,而是采用时辰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后来天长日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于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第一位。
农家以牛耕田,一点至三点,农家会起身喂牛。因此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成了“丑牛”。
三点至五点,昼伏夜出捕食的老虎最为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有了“寅虎”。
五点至七点,天色微亮,兔子出窝吃草。于是,兔子与卯时联系,出现“卯兔”。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而传说中龙能腾云驾雾,神龙见尾不见首。因此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此时蛇会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成为它最活跃的时刻,于是是“巳蛇”。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烈字,容易使人想到良驹烈马,因为马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就有了“午马”。
十三点至十五点,骄阳已经晒过一段时间,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十五点至十七点,太阳偏西,天气逐渐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成为了“申猴”。
十七点至十九点,太阳即将落山,家养的鸡需要回窝。于是就有了“酉鸡”。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而此时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好帮手——狗,所以戌时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猪拱槽的声音,主人一般都会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所以,根据十二时辰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个组合。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