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纂周易述义 2024年08月8日
11,246 浏览

系辞下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周易述义卷九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成列,谓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相次之行列。 八卦之列既成,则无穷之象具载于其中,如《说卦》所列是也。 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六位已具,时义各有不同,而爻在其中矣。 卦爻既立,则刚柔迭用,有相推之象,而变化之理不出其中矣。 象有纯驳,爻有当否,系辞焉命以吉凶悔吝,则事为之动,不出其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

可以动而动,吉之所从生; 未可动而动,凶悔吝之所从生。 吉凶悔吝之辞,皆教人以慎动也。 刚柔者阴阳之质,乃不易之体,变通之本也,故曰立本。 刚变为柔,柔变为刚,乃变易之用,各趋其时之所宜,故曰趋时。

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贞,正也,常也。 吉凶之理,惟得正者常胜,言不以祸福为吉凶也。 观,视也。 天地之道,正所以万古常示,日月之道正所以万古常明。 天下之动虽多,而要之于正,则惟一理。 一以御天下之万变,故随吉凶而常胜也。 此承吉凶悔吝生乎动而言,其归于一理也。

夫干,确然示人易矣。 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 象也者,像此者也。

确然而专一直遂故不贰,而易隤然而翕受敷施故不烦而简易。 简者乾坤之贞一也。 爻,效此。 象,像此。 圣人之易,所以与天地相似也。 此刚柔立本之事。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爻象由乾坤而立,必以蓍而行。 蓍揲而得爻象,故曰动乎内。 爻象具而吉凶着,故曰见乎外。 爻象之动即变也,行以数神而趋避决,功业不于此见乎,而其妙用皆显之于辞。 圣人之与民同患,而导之于易简,以成其功业者,此也。 故曰:圣人之情见乎辞,此变通趋时之事。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寳曰位,何以守位? 曰仁。 何以聚人? 曰财。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易简之德,一无所为,惟以生物为事。 圣人体天地之大德,必有君师之位,而后能使物物遂其生,故位曰大宝。 好生谓之仁,所以守位也。 养民谓之财,所以聚人也。 理财以厚民生,正辞以正民德,明刑勅法以禁民为非,义也,所以行其仁者也。 仁义立而帝王盛德大业备,易道举矣。

右第一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仰观天象,俯察地法,如阴阳刚柔之类。 鸟兽之文,龙马洛龟之类。 地之宜,水火山泽之类。 近取诸身,乾首坤腹之类。 远取诸物,乾为金玉,坤为布釜之类。 皆两间自然之易,包牺则之,以作八卦者也。 神明之德,幽而难测,故曰通万物之情。 杂而难辨,故曰类。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以下皆制器尚象之事。 圣人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者也,生民之初,与物相搏以食,而爪牙不若包牺作结绳而为网罟,资物以养,抑以除害也。 离取中虚而物丽之义,离为目,互巽为绳,两目相连,结绳为之网罟象也。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神农之时,人厌鲜食,遂教民耕耨而粒食,于是乎始天下之益,莫大乎此也。 二体皆木,上入下动,中爻坤土,木入土而动,耒耜之象。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食足而有无未通,弗便也。 市井交易始有间而终得,合噬嗑之义也。 上明下动,日中为市之象。 震为大涂,又为足,致民之象。 中爻坎水艮山,百货所出,聚货之象。 一刚一柔相间,有相交相易之象。 艮止坎归,各得其所之象。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生养既遂,礼制宜兴。 时有变而通之,则民不倦矣。 因其自然而人不觉其变,则民咸宜矣。 易以变通而可久,不特人宜之,而天亦祐之。 黄帝尧舜之通其变者,取法乾坤,以为上衣下裳之制,礼达而分定,而天下治矣。 衣六幅,干六奇之象。 裳十有二幅,坤六耦之象。 乾易坤简,亦无为而治之义。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阻远隔絶之地,无舟楫则无以通其往来。 远何由致? 木在水上,风行而震动,舟楫之象也。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有舟以行水,必有车以行陆。 牛马下动而人悦,行止随人,随之义也。 兑三索于坤为牛。 震为马,互巽为绳,艮为鼻,又为手,服牛乘马之象也。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川途既通,暴客或至,坤为阖户,互艮为门阙,重门之象。 震动善鸣,有声之木,柝之象。 艮为閽人,坎为夜,又艮为手,击柝之象。 坎为盗,暴客之象,豫者逸也,又备也,恐逸豫,故豫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耒耜开粒食之源,臼杵肇脱粟之始,此小事之过详而万民以济者。 兑金断巽木,断木为杵象。 巽木入坤土,掘地为臼象。 下止上动,杵臼之利象。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睽乖则以威服之,弧矢者,合睽之具也。 坎为坚木,离为藁木,坎为弓,兑为上弦,弦木为弧象。 兑金剡木而锐之,剡木为矢象。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宫室栋宇所以奠其居,大壮取壮固之义也。 震之一阳在上卦之下而承二阴,上栋之象。 干阳在下而相比,下宇之象。 干覆于下而震动于上,有宫室蔽风雨之象。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送死大事,宜过于厚也。 干为衣,中爻重干,厚衣之象。 巽为木,薪象。 四阳在中,二阴揜之,葬象。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书契所以决伪而防欺,故取夬。 决之义,百官用之以治其职,万民用之以察其事。 干兑皆金,乾为言,兑为决,金以镌言决事,书契之象。 吴澄曰:「十三卦之制作,以画卦始,以书契终。 盖万世文字之祖也。」

右第二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着也。

易卦以写万物之情,象之谓也。 象者理之形容,理不可见,托象以显,故曰像。 彖以六画之象而论一卦之材质,爻以一画之象而效人事之羣动。 着谓自微而着,见吉则悔之,着凶则吝之。 着也,欲人于观象玩辞之际,知有悔心而不吝于改过。 庶几有吉而无凶也。

右第三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 阳卦奇,阴卦耦。

此言六子之卦,阳卦皆索于乾,虽多阴,而所主在奇。 阴卦皆索于坤,虽多阳,而所主在耦。 少者多之所宗也。

其德行何也?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阳贵而阴贱,故以阳为君,阴为民。 主必致一,民无二王,故分君子小人之道,以答其德行之问。 而圣人崇阳抑阴之意可以见矣。

右第四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天下何思何虑?」

释咸九四爻义。 何思何虑,非不思也。 不思则不得,非不虑也。 不虑则无获,徒思虑而失其主宰,乃憧憧而入于妄耳。 天下之理,所行之涂各殊,而其归不能不同; 所发之虑有百,而其致不能不一。 得一则无营何思,无为何虑; 失一则多思多危,多虑多败。 何以朋从之思为哉? 同曰归,如人人所还之家。 一曰致,是人人所至之地。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言往来有自然之理,非憧憧往来也。 二曜相继而明生不匮,二气相代而岁功以成。 往非有心而往,气机之消而屈也。 来非有心于来,气机之息而信也。 利犹顺也功也,明生岁成其功也,皆自然之理,则顺也此天运之屈信相感也。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往者先屈然后来者得信,若尺蠖之屈是也。 来者欲启则往者必伏,若龙蛇之蛰是也。 此物理之屈信相感也。 精研其义,至于入神,内之屈也,而乃所以致极其外之用,屈之感信也。 利其施用,无适不安,外之信也,而乃所以增崇其内之德,信之感屈也。 此圣学之屈信相感也。 精义崇德,下学之事,过此以往,则上达矣。 未之或知已,亦莫知其然也。 至于穷极阴阳之神,周知造化之妙,则德盛致然,而亦非思虑之所可及矣。 夫子因咸四往来之辞,而极天下往来之理而论之,盖示人以玩辞之方也。 困以下倣此。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释困六三爻义。 强求必得,失固辱,得亦辱也。 妄处非分,势不安,心亦不安也。 辱且危,危且死,妻且不可而见,言不祥之甚也。 卦以刚见掩为困,而爻以柔掩刚为危。 小人固不足惜,然亦可为择地者戒也。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 语成器而动者也。」

释解上六爻义。 隼虽鸷,不患不获,患非时,尤患无器。 器轻用,将损其器,犹无器也。 藏器斯云成器,器成时动,故不括而有获。 万举而一不当,岂所以解哉。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屨校灭趾无咎。』 此之谓也。」

释噬嗑初九爻义。 耻与畏,本心之良; 劝与惩,赏罚之应。 小而惩,则大知诫。 威之者,福之也。 此所以暂履灭趾之校,而卒无再犯之咎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

释噬嗑上九爻义。 积善非近名,实至而名成耳。 积恶不止败,名且灭身矣。 身之㓕,由不诫于小,以小为无伤,故积小成大,而罪不可解。 由灭趾不防,而至于灭耳也。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

释否九五爻义。 世之有危有亡有乱,足以警人,而使之安其位,保其存,有其治。 是以君子极不忘之也。 不忘而能尽其道,其身斯安而国家可以长存久治而保矣。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言不胜其任也。」

释鼎九四爻义。 位欲当德,谋欲量知,任欲称力。 小人苟得以人国侥幸,鲜不及祸,小人之祸,国之祸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释豫六二爻义。 知几,以理言。 见几,以事言。 知在内,见在外也。 上交易谄,谄者本以求福,而祸常基于谄。 下交易渎,渎者本以交驩,而怨常起于渎。 不谄不渎,其真知几乎! 欲动未动之际,吉凶已兆。 众人不知,而君子先知之。 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言赴几之速也。 介如石焉,则非依违不断者矣,故曰断可识。 于违而知彰,见之明也。 于柔而知刚,作之决也。

子曰:「颛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

释复初九爻义。 庶几,言近道也。 有不善未尝不知,明足以察几,不待迷而后觉也。 知之未尝复行,健足以致决,非失久而后复也。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释损六三爻义。 絪緼,气之交也。 专一而不二,故其气醲厚而化醇。 构精,形之交也。 专一而不二,故其精凝聚而化生。 盖以一合一,则其精专以一合,二则其情分。 爻言三人损一,一人得友,皆言致一而不二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

释益上九爻义。 道顺则安,理直则易,情孚则定。 修此三者,而民与之,所以求诸民者,无不本诸己也。 求益不已,伤即随至,盖自失其心,以失人心故也。

右第五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干,阳物也。 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乾奇坤耦,阖辟互用,阴阳往来之所由,故曰门。 形质具而为物。 合德,谓交错往来,其德相合。 有体,谓成诸卦爻之体。 天地之撰,阴阳造化之迹也。 有形可拟,故曰体,言效其至着者也。 神明之德,阴阳健顺之性也。 有理可推,故曰通,言极其至微也。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名,卦名也。 或举义,乾坤之属是也。 或假物,井鼎之属是也。 或指事,讼师之属是也。 可谓杂矣。 然于体撰通德,未尝有越也。 但如噬嗑,如明夷,如蹇,如困之类,非淳质之时,思虑所及。 盖世变风移,情伪日滋,非是无以周尽之,故考其类而知为衰世之意。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彰往者,明天道之已然。 察来者,察人事之未然。 微其显者使人见事之几微,阐其幽者使人见理之实象。 开示而当其名,其物甚辨,其言甚正,其辞甚断,无所不备也。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 其旨远,其辞文。 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其当名也,称名于物象之小,取类于阴阳之大。 其断辞也,旨虽远,而辞则文。 远谓推索而无尽,文谓假托而不质。 言也,其正言也。 言虽偏曲,而理则中。 其辨物也,事虽肆陈而理则隐理,贞夫一而民贰之,要于一而民行济矣。 济者出险阻而措之安全之域也。 得失之报,见吉非幸致,而凶难苟免。 《书》云:「惠迪吉,从逆凶,如影响。」 此所谓报也。

右第六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中古,谓文王时。 文王系辞,而易道大明,故曰兴。 有忧患而与民同之,故可即命名以见其心,如下所陈九卦是也。

是故,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复,德之本也。 恒,德之固也。 损,德之修也。 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 井,德之地也。 巽,德之制也。

三陈九卦,明君子反身修德,以处忧患之事也。 履者上天下泽,以为礼,非礼不履,则操持定而始基立矣。 谦者有功德而不伐,持身之柄也。 复者一阳初还,在人心为善念方新,火然泉达,百行自此始,故以为德之本。 次之以恒,知及仁守,则完固而不倾,所以为固。 损者裁其所过,易恶去非,修德之方,莫切于此。 益者从容顺适,天机长养而成裕。 困穷之际,可以观德,如岁寒之松栢,疾风之劲草,其德足以自别,故曰辨。 井之德,定体不动,而所养不穷,是其所处之地也。 巽柔顺而能深入细微,随宜断制,故以言乎德之制。 此一节以九卦之德言。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 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 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 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 巽称而隐。

和者兑之说,至者干之健。 虽与物无乖,而行必造其极也。 尊谓坤地之平而尊之,使居艮上。 光谓艮山虽下于坤,而自不失其为高。 复之一阳方生为小,羣阴不能乱为辨。 恒之震动不一,杂也。 巽入有常,不厌也。 损摧山以塡壑,则两患俱减,是先难也。 然夷高就下,自非难事,故后易。 长裕,充长其固有。 不设,无撰造也。 穷则水之涸而身之困,通则水之流,道之亨也。 居其所,言水在井中。 迁则水之汲而及物也。 称谓酌量处置,隐谓深入不露。 此一节以九卦之体言。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 复以自知,恒以一德。 损以远害,益以兴利。 困以寡怨,井以辨义。 巽以行权。

和行,言举足从容,和缓则行无颠蹷。 制礼,言退让以明礼,是为礼之法则,知犹主也。 一阳为主于内,天下孰得而蔽昧之。 一德,谓始终如一。 远害者,害莫大于嗜欲,欲寡则害远矣。 兴利者,积善余庆,德崇而用利矣。 寡怨,谓知命安分,无怨尤也。 辨义,谓静深安定,虑无不精也。 权,称锤也。 前却无定,以等物之轻重,而取于衡平,非入理之深者不能。 故《论语》以可与权为学之至也。 此一节以九卦之用言,首言履以为德之基,终言巽乃可与权之事,则九卦之序,略可见矣。

右第七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居犹滞也,虚言位也。 位无定体,因爻始见,故称六虚。 易之为书,不可远而求之,不可泥而求之。 天下事变无常,故易道屡迁而不居。 周流六虚,初无定位,往来而为上下,相易而互刚柔,不可执以为典要,惟变之适其宜者为典要,此言卦爻之画,其道为至变也。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出为外卦,入为内卦。 度,法度也。 出入内外,无不示以法度,使知所畏惧,而又明于忧患与所以忧患之故。 不有师保之严,即有父母之临,无时无处而不知惧也。 方即度也,原始谨初,率循其所告之辞,揆度其所向之道,则其道虽不可为典要,而其书则既有典可循,有常可蹈,苟非其人,不能神而明之,以行道也。 此言彖爻之辞,其道常而不变也。

右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卦举始终以为质,质体也,一体分为六爻,迭用柔刚而相杂,则取于时物也。 如乾之龙物也,时则有潜见飞亢之异。 渐之鸿物也,时则有干盘陵陆之异。 质以定其体,时物以妙其用。 初则事微,故难知。 上则事彰,故易知。 初与上,犹本与末,得其本则末自举,故凡初爻之辞必拟之而后言,卒至于上,成初之终而已。 其在于人,志学之初,即定终身之凖。 一念之动,即决素履之端。 此初上所以为原始要终之地也。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物谓八卦之物,杂谓自其中四爻,杂而互之,又撰成两卦之德也。 是非者,时物之是非,皆于中爻辨之。 正体则二为内卦之中,五为外卦之中。 互体则三为内卦之中,四为外卦之中,故皆谓之中爻。 要者,总其理而贯通于心也。 存亡者,天道之盈虚。 吉凶者,人事之得失。 观中爻,则一卦居然可知。 观彖辞,则六爻思亦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 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其柔危,其刚胜邪。

此论中四爻之位,有远近贵贱之不同,而刚柔之用亦异。 二与四皆阴而同功,然位不同,则善亦不同。 二与五远而恒相应,故多誉。 四与五近而恒相偪,故多惧。 柔不能以自立,二远则宜有不利,而其归得以无咎者,以用柔而居下卦之中也。 三与五皆阳而同功,以位不同,故三以贱而多凶,不若五以贵而享其功也。 盖三以柔居之则危,以刚居之稍克胜任,亦以重刚而不中,位使然也。 至于五则以刚居之,固得尊位大中。 以柔居之,乃有处谦执柔,以贵之美。 是则所谓多功也。

右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 爻有等,故曰物。 物相杂,故曰文。 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广谓如地之无所不容,大谓如天之无所不幬。 悉备谓人物之理,纤悉具备于其中。 三极以理言,三才以用言。 三画之卦,三才各一而已。 一而不两,则独而无对,故必兼而两之,以为六画也。 六画既成,始有变动。 六虚周流,刚柔相推,阴阳相交,故曰爻。 爻有上下贵贱等级,故曰物。 物错杂而彬彬,故曰文。 错杂而不相得,此顺彼逆,故吉凶以之生。 人事之得失,于此乎备矣。

右第十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文王以盛德遇末世,而有忧患,故其系易也,有危惧之辞。 盖以人之处事,危惧则无不安,慢易则无不覆。 理有必至,若或使之,此易之道也。 百物犹云百事,近而语默动静之得失,远而天下国家之兴亡,靡不由此。 此易道之大,百物皆不能废也。 苟能惧以终而如始,乃可要其终而得无咎。 盖敬惧之心,止求补过,非敢有求吉之心也。 此易辞教人之道也。

右第十一章

夫干,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 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此以体乾坤之德者言之。 得诸心为德,见诸事为行。 人心之险,至难知也。 人事之阻,至难治也。 以险阻御险阻,则不足以知险阻,而亦终无以处之矣。 惟中心易直者,能烛其情而有以平其险也。 惟行事简静者,能察其机而有以通其阻也。 易简之理,足以悦心,险阻之几,又能研虑,故为天下定其吉凶,而成其亹亹者,非体乾坤至健至顺之德,其孰能之?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变化,谓易之阴阳。 云为,谓人之言动。 以易中变化之理,用之于云为,则事皆吉而有祥。 或有所象之事,则能知器之形,而可以制器。 或有所占之事,则能知未来之吉凶,而可以断疑。 云为象占,则上篇所谓以言以动,以制器以卜筮也。 四者皆本诸天地之道,以教人者也。 天地设位,易之体也。 圣人成能,易之书也。 明则谋之于人,幽则谋之于鬼,虽日用不知之,百姓亦可与于圣人之能,易之用也。 学易先居而后动,用易先人而后鬼。 《洪范》曰:「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是其义也。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以象告者,示人以意。 以情言者,究尽其理。 刚柔杂居,当位不当位,而吉凶见矣。 易之变动,欲人行其所利,如利贞之类。 然不免吉凶殊分者,由情而迁也。 爱恶者,时所生,如泰则交,否则隔也。 远近者,位所限,如蒙之远实,比之比匪也。 情伪者,德所发,如泰之光大,否之包羞也。 爱恶之情显,故生吉凶。 远近之迹疑,故生悔吝。 情伪之积深,故生利害。 然惟近而不相得者,则有凶有害,有悔且吝。 远则无是矣,皆所谓吉凶以情迁也。 凶害悔吝,则易情之险阻也。

将叛者其辞慙,中心疑者其辞枝。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将欲倍叛,迹虽未彰,而中情有慊,隐隐难秘,故其辞慙。 中心疑惑,则两岐其说,故其辞枝。 吉人静重深厚,故其辞寡。 躁人轻浮浅薄,故其辞多。 诬善者无实,而欲人生疑,故其辞游。 失守者,强说而反己无据,故其辞屈,此人情之险阻也。 非体乾坤之易简者,其孰能知之。 故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右第十二章

御纂周易述义卷九

上一篇: 文言传
下一篇: 系辞上
相关推荐
2024-08-08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周易述义序 《诗》义既竣,爰从事于《周易》。 举向所阐绎者,命词臣条次其说,日…

2,530
2024-08-08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一 御纂周易述义目录 易类 第一卷 卦爻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比 小畜 履 泰 …

11,723
2024-08-08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周易述义卷一 ䷀ 乾卦 〈乾下乾上〉 干,元亨利贞。 干,健也。 纯阳之性,生生…

17,967
2024-08-08

䷁ 坤卦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19,234
2024-08-08

䷂ 屯卦 〈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内震外坎,动而遇险,故为屯。 中互艮…

10,422
2024-08-08

䷃ 蒙卦 〈坎下艮上〉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凟,凟则不告。 利贞。 坎智…

10,570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