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陆敕先校宋本焦氏易林序
世所行诸刻易林,悉出自明内阁本,成化癸巳彭华题,后可证也。 分上下经,为卷,或又析之作四卷。 而其谲舛,不可卒读,则尽同。
近好事者多传临陆敕先校宋本,文句硕异,实视诸刻,远胜往岁。 陆手勘者,归予家。 续又收叶石君校本,取以参验,先所传临,竟有稍益,失真处,故付之刻。
凡陆勘而误,必存其真。 虽可知当为某字者,终不辄以改窜,亦犹予向日刻他书之意耳。 其诸刻所附,而陆勘未及者,盖皆非出于宋本,概不加载。 陆仅就嘉靖四年所刻以勘,而记于上方。 云卷次,非宋本。
考季沧苇延令,宋板书目,焦氏易林十六卷八本,未知其为即校宋本之祖,抑板同而又有一部。 然分卷十六,确凿可信,尚与隋志数合。 又尝见一别本,乃如此,今特据之实。 每卷四卦也。
延令藏书,散失流转,予得之颇不少。 此书当仍在天壤间,安能一旦再出,使所谓全注,并传且行。 欸。 偏旁均复旧观,必将为陆勘,助扫落叶,岂不更快。 识于此,冀我二三同志搜访之云。
嘉庆十三年闰五月十日黄丕烈书
以下为白话简述:
据黄丕烈所言,当时世间所传刻的焦氏易林多出自明内阁本。 大抵都是分为上下经,四卷。 但是全都错误百出,实在没什么可读性。
当时流传的陆敕先校宋本,远比先前的焦氏易林还好,而陆敕先的手勘本后为黄丕烈所收藏。 之后黄丕烈又收藏到叶石君校本,两相比较,陆手勘本较佳,因此将它付印。
印刷时,尽量保留陆版原本,既使认为有错,仍然保留原文; 至于其他刻本中,陆勘本中没记载的,本就不是出于宋本,因此也完全不采用。
季沧苇宋版书目中,载有焦氏易林十六卷八本(也就是每卷有4卦),黄丕烈并不确定这到底是与陆勘本是同一本,还是不同的版本。 但可以确定的是,焦氏易林的确分为十六卷。 季沧苇的藏书,流入黄丕烈手上的有不少,他推论,里面所载的这本焦氏易林应该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能够有那么一天重见天日,应该就能够完整呈现焦氏易林风貌。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