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三名
常听人说,《周易》的「易」有简易、不易,变易三层涵义,这也是所谓的「易」的「三名」,或「三义」。
要注意的是,这指的是《周易》包含了这三层意义,并不是说「易」这个字有这三个意思,易这个字有简易有变易的意思,但绝不可解释为「不易」。
以此诠释《易》三义源自于《易纬·乾凿度》:「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及郑玄《易赞》:「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孔颖达则引《系辞传》来解释三义:
故《系辞》云:「乾坤其易之酝酿!」 又云:「易之门户邪!」 又云:「夫干,确然示人易矣; 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此言其易简之法则也。 又云:「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此言顺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 又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
《干凿度》讲的易第一义所谓易也似无所指,但比对郑玄之说,后世也就顺理成章把第一义解释为简易。 郑玄《易赞》及《系辞》本来是作「易简」的:乾确然以示人易,坤隤然示人简。 所以易简似乎分别代表的是乾与坤。 但紧接着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那麽「易简」也通「简易」的意思,后世也就都这么理解,易即平易、容易,难易的易。 也是《干凿度》后文说的「不烦不挠,淡泊不失」,以下是《干凿度》解释易第一义的全文:
易者以言其徳也。 通情无门,藏神无内也。 光明四通,俲易立节。 天地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历调列,五纬顺轨。 四时和粟孳结。 四渎通情,优游信洁。 根着浮流,气更相实。 虚无感动,清净炤哲。 移物致耀,至诚专密。 不烦不挠,淡泊不失,此其易也。
变易即变化及更替,「不易」的「易」取的其实也是变易的意思,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变化,当中有不变的法则与常理。 由此看来,变易与不易的「易」都是变易的意思。 再从《乾凿度》讲的易第一义来看,谈的其实也是天地宇宙的变化,「易」单独讲则似乎在描绘这变化为虚无自然,万物皆自得。 换句话说,易三义总地来说也只有一义:变易。 三义只是这变易的不同面向,颇有「三义一体」的意味。
无怪乎孔颖达开宗明义就说:
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既义总变化而独以易为名者。
不过顺着《干凿度》说法来看,所谓的「不易」意指天尊地卑,君臣贵贱等等,在于强调人伦义理,伦理纲常,这种解释有些狭隘:
不易者其位也。 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
后文引周简子:「不易者常体之名。」 此说较为贴切。
简易与变易都是就现象来说,宇宙是变动不居,变化无常的。 不易则是就不变的道体来说。
说文解「易」
关于「易」这个字,有种很流行的说法,说「日月为易」,易字上为日,下为月。
另一说法是以易为蜥蜴,变色龙,颜色会变,所以引申为变。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源自于《说文》:
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 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一曰从勿。 凡易之属皆从易。
虽然编于汉代的《说文》保留许多汉字的古义,但甲骨文、金文及简帛古文字的研究,也推翻了许多《说文》的见解。 《说文》关于「易」字的解释就是一例,这些说法普遍为古文字学家所否认。 许慎一次提出三种可能,或许也可见他自己也有些无所适从。 此外,这些字义也很难与古籍中的训诂会通,也都显示出这些说法的问题。
易=蜥易=变色龙=变??
先看「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这个说法。 首先,这里没有变色龙,从蜥蜴、壁虎再想到变色龙,是现代一些易学家未深究字源再加上随意脑补而有的。
依此说法,许慎认为「易」这是象形字,意指「易」的造字是依实际的物体形态而有的,并指向蜥蜴、蝘蜓,守宫等一类爬虫动物。 守宫就是壁虎,蝘蜓则可能是指壁虎,也可能指蝾螈。
易的甲骨文完全不像是在画爬虫类动物,卜辞也无此用法。 不过有可能是因为「易」字在金文里有些写法很像蜥蜴而让许慎有此误解。
李孝定即曾经提到这个说法,《甲骨文字集释》这麽说:「伯家父簋已与小篆形近,盖即象蜥易说之所本。」 ↓
再如下图的金文,圈起来的几个易字是不是长得很像蜥蜴↓(截图自汉字叔叔网站)
日月为易??
再看日月为易的说法。 该说法引用了「秘书长」,即秘书长之书,段玉裁认为大概是指《易纬》一类的书籍。 不过易纬多数并未传世,现今世传的易纬,不但伪作居多,也找不到「日月为易」的说法。 但和许慎同一时代时间上较晚的《参同契》同时也有这种说法,如〈乾坤设位章第二〉说:
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日月悬象章第三〉:
易者,象也。 悬象着明,莫大忽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 晦至朔旦,震来受符。 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担持。 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
关于这个说法,段玉裁《说文》注说得很好:
秘书谓纬书。 目部亦云:「秘书长从戌。」 按《参同契》曰:「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陆氏德明引虞翻注《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
纬书说字多言形而非其义,此虽近理,要非六书之本,然下体亦非月也。
古代秘书很爱看着字形随意发挥,以曲解文字的方式来强化其持论的义理根源,但其实与文字本义无关。 将易字曲解为日月就是一例。 「易」字从来都不是由日月两字所组成。 楷书为上日下勿,这个勿字不但和月字差别很大,而且在甲、金文中根本也不从日与勿。 所以《说文》对「易」字的第三种解释「一曰从勿」也不正确。
在儒家易的系统里,八卦中最重视的就是乾坤两卦,例如在《彖传》中,只以乾坤两卦为「元」,乾卦说「大哉乾元」,坤卦说「至哉坤元」。 讲阴阳必用乾坤,《系辞传》则说,乾坤是易之门户,还说「乾坤其易之绎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但在道家易中,特别是《参同契》这本丹书之祖里,则更重坎离,并以坎为月,离为日(按:这似乎是汉易很普遍的取象)。 基本上,《日月为易》就是藉由曲解「易」字来满足其丹道的易学思想而来的。
虽然《参同契》也提到乾坤是易之门,但其丹道的理论,基本上是以坎离水火为核心所开展来的。
后世易学家常常不察,还以此解为妙,而大肆引申。 这类例子实在多不胜数。 例如,胡一桂在《周易启蒙翼传》的〈天地自然之易〉开宗明义就说「日月为易」,左图即胡一桂以日月组成的「易」字。 可比对一下,这与易字的小篆不但完全不类,去甲、金文更远。
甲金文:易为变易、赐予
「易」字的甲骨文究竟是什么意思,古文字学家的看法相当分岐,但比较主流而有共识的说法,易通赐,赐予的意思,这是甲金文相当常用的字义。 另也作变易、改易。 例如,前面提到关于卜辞「易日」的解读,孙诒让就解读为更改日期,易为改易、变易之义,此说法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另外郭沫若解读卜辞「易日」认为,易也借为晹,《说文》:「日覆云暂见也。」 晹引申为云遮日,卜辞中的「易日」(晹日)即阴日(《殷契余论‧易日论》)。 但这个字义普遍证诸古籍似乎并不通用。
易字甲骨文有多种写法(参考下图),有种最复杂的写法,画的像是两个容器,在倒酒的样子。 另有种写法只有一个杯子。 但多数写法似乎是省略了杯身,只保留了杯缘及酒水的笔画,强调流动的酒水。
这倒酒的图,表达的可能就是赐酒的意思。 而后来简化为酒水的流动,酒水由此到彼,表达的可能就是变易、改易的意思。
不过郭沫若另有一说,认为易与益同源,并由益字演化而来。
关于易字的解释,可参考香港中文大学的汉语多功能字库,以及以下两部甲骨文字典。
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的「易」字说明↓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易」字说明↓
简易、容易
「易」这个字还有种用法,容易、平易的易,困难或危险的相反义。
《尔雅‧释诂》:「平,均,夷,弟,易也。」 「弛易也。」 邢昺疏:「易者不难也。」 弛为放松、松懈的意思,这也是「㑥,轻也」(《说文》)的轻慢之义。
这个意思虽然难以从甲骨文及金文等古文字中找到根源,但在古代典籍中也很常用,例如《诗·大明》「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交易
朱熹《周易本义》开宗明义解释“周易”这么说:
周,代名也。 易,书名也。 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
这个定义在传统的变易之外,又加入了交易。 至于什么是交易? 《朱子语录》中这么说:
易有两义:一是变易,便是流行底; 一是交易,便是对待底。
易字有二义:有变易,有交易。 先天图一边本都是阳,一边本都是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便是阳往交易阴,阴来交易阳,两边各各相对。
问:「易有交易、变易之义如何?」 曰:「交易是阳交于阴,阴交于阳,是卦图上底。 如’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云云者是也。 变易是阳变阴,阴变阳,老阳变为少阴,老阴变为少阳,此是占筮之法。 如昼夜寒暑,屈伸往来者是也。」
意思大致上是说,变易讲的是阴阳的变化,如「阳变阴,阴变阳,老阳变为少阴,老阴变为少阳」,以及寒来暑往等等的。
交易则是有天地的对待之义,有对待之后彼此就有阴阳通气。 这层意思即泰卦《彖传》说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反之否卦《彖传》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 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
交易其实也可以视为广义「变易」的一种形态,因此谈「变易」就可包含「交易」。
结论
简易、变易、不易的「三义」之说,算是「周易」最为经典的解释。
在证诸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以及各式古籍之后,这也是最佳解释。
但三义之中变易又是最核心的,因简易与不易都是变易的引申。 所以孔颖达「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可以说是「易」的最佳诠释。
至于《说文》的易为蜥易,或日月为易,虽为好异者所爱谈,但都不是易字的正解。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