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周易》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从乾坤至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从咸恒到既济未济。
为什么要这么分? 这是《周易正义》易学八论第五论所要谈的议题。
孔颖达所引全部出自《易纬‧干凿度》孔子曰,以下分段剖析。
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 故易卦六十四分为上下,而象阴阳也。 夫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 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
《干凿度》这说法实在相当牵强。 为何阳三阴四然后三配三十,四配三十四? 为什么三十卦就是纯而奇,而三十四就是不纯而偶?
郑康成注则这么说:
三者东方之数,东方日所出也。 又圆者径一而周三,四者西方之数,西方日所入也。 又方者径一而匝四也。
三为东方,四为西方,这也是今传河图之数。 这算是对于阳三阴四有了点交待。
《干凿度》接着说:
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 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
这段是在解说为何上经以乾坤做为开始,这是因为乾坤是阴阳的本始,也是万物的祖宗。
为何上经以坎离做为结束? 离为日,坎为月,日月是阴阳的经常,始终万物者。
最后则是说明下经为何以咸恒为开始,既济与未济为结束:
咸恒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 人道之兴,必由夫妇,所以奉承祖宗,为天地之主,故为下篇之始而贵之也。 既济未济为最终者,所以明戒愼而全王道也。
咸恒两卦是男女之道的开始(按:咸卦辞说取女吉),讲的是夫妇之道。 夫妇之道也是人道的本始,因此做为下经的开始。
既济未济为结束,则是要君子戒慎,以全王道。
最后并以这样的安排推论,上下二篇是文王所定下来的,然后由孔子写《纬》书来阐释当中的义理。
以此言之,则上下二篇文王所定,夫子作纬以释其义也。
不过,依据后儒说法,专门阐释六十四卦卦序义理的应该是《序卦传》,也是孔子所作。
问题探讨
这一论其实不只关于周易分上下篇问题,一连串相关的议题还包括了:
- 为何上下经卦数不一样? 上经三十,下经三十四?
- 卦序为何如此排列?
- 此卦序是谁所安排?
首先先看这数据的出处:《干凿度》。
《干凿度》是传世的易纬之一。 所谓的纬相对于经而言,经为纵线为典常,纬则为横线为旁证。 纬书流行于汉代,凡称经的书,通常也会有相对应的纬书。
纬书与谶,经常混为一谈,合称「谶纬」,这是因为这两者在内容上的同质性:围绕着灾异预言、祥瑞感应等一类的题材。
相较之下《干凿度》是传世纬书中还保有较多《周易》义理的,因此也受易学家的重视。
但关于这一段谈论《周易》上下经的论述,也都是在强为之说而已。 至于孔子曰,也不用太相信。 就像当今电视名嘴,动不动喜欢孔子说,某某某说,然后你仔细去查证,结果都是他自己在说。 这类情况在纬书中特别严重。
从帛书周易谈起
《周易》分上下经似乎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传统易学家也都如此相信:直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周易》与逸传(亡逸的易传)。
关于《周易》分上下经的记载,其实还有其他证据。
- 如《汉书‧艺文志》:「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文王… 作上下篇。 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 晋太康元年,汲郡一位名叫不准的人,盗发魏襄王墓而挖出一批竹书(一说魏安釐王,战国末)。 据传这批竹书里也有《周易》,杜预《左传后序》中提到这件事:「《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
但随着长沙马王堆帛书的出土,我们必需重看这些资料与传统的看法。
帛书《周易》大约抄写于汉文帝时代,只有卦爻辞,并无《彖》、《象》、《文言》,也不分上下经,卦序和今本完全不一样,类似于京房八宫卦的排法。 另有一些亡逸的易传,与今传十翼相较,只有《系辞传》,没有其余的易传,如《说卦》、《杂卦》、《序卦》。 但是从帛书逸传中偶可找到今本易传的零星文字片断。
我们回头来看《汉书》记载,虽然艺文志无提出「十翼」这个辞,但也算是孔子作十翼的证据,所以十二篇之说颜师古这麽注解:「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后世易学家也多数做此解读。 然而再参考杜预所说的,当时出土竹书并没有彖、象、文言、系辞,跟当代出土帛书的情况有些类似。 杜预怀疑说,是因为当时孔子的著作还未传播到魏国。 比对帛书之后又可发现,出土的易传,与今传十翼并不符,虽有《系辞传》,但与今传本差异颇大。 可见十翼乃后儒整理而成,里面虽有孔子言论与思想,但并非孔子作成。 相较于竹书和帛书,《汉书》所载《周易》显然是较为后来的《周易》版本,所以已有完整的十翼内容。 依此而言,其编排方式恐怕也是比较后来的,也不好直接当作是古周易了。
再看晋朝出土的这批可能抄写于战国末期的竹书,《周易》也分上下经,但当时见过这批竹书的杜预只简单说「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 无彖、象、文言、系辞」,费人疑猜。 就杜预的时代背景来说,所看到的《周易》可能与今本相去不远,所以编排方式与卦序很可能是一样的。 再从无彖、象、文言、系辞反推,是否当时出土的另有说卦、杂卦,和序卦? 但既然无彖、象、文言,那么杜预所说的「上下篇」的《周易》,一定是经传分离的,这又与今本的经传合一完全不同。 而且总体描绘与《汉书‧艺文志》也是相去甚远。 所以杜预说的晋朝时的“今”本又是长怎样? 看来恐怕不能用我们当代所见的版本来想象了。 甚至杜预当时对这批竹书到底看到多详细与清楚,也很难知道。 依杜预所言,能够确定的大概只有《周易》分上下篇,以及并无今本的十翼这两件事而已,其余的解读,也只是解读,例如依此而说卦序和今本一样,都只是一种可能与猜测而已。 至于上下篇怎么分法,是否如今本分三十卦与三十四卦,更无从确定。
至于帛书版《周易》经文编排的不同,学界解读分岐,有人认为这是与今本并行的另一种版本,有人认为是没文化的算命师乱排的。 但从各种资料来看,这有可能是更早的《周易》编排方式,因为与经过复元的清华简《别卦》卦序排法一致。
清华简《别卦》七支竹简原本的顺序虽然未知,但可依清华简《筮法》内容以及七支竹简上的卦名序列,以及帛书等周边资料推论出最可能的排序,依其最可能排序复元之后的卦序,与帛书基本上一致。 为何说这种卦序可能比今本的卦序更为古老? 清华简《别卦》很像是《周礼》太卜职掌说的「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经卦」像是一支支的竹简,一支竹简就是一个经卦。
清华简《别卦》看来也很像是一个查阅表,个人怀疑,这有可能是古本周易的目录。 由于排列很有逻辑与条理,而且所依据的八卦次序似乎在古代也经常使用,例如天干、地支与卦的对应,都是依同样的卦序在安排。 这样的卦表,在查阅上会较诸今本周易毫无逻辑可寻而必需死记的次序来得便利。
卦序谁排?
最后再谈卦序谁所安排的问题。
传统看法都认为,易经作者是周文王,而现今的六十四卦卦序也是周文王所排。
关于《周易》作者问题可参考易学八论的第四论:论卦辞爻辞谁作。
但如前所述,现今的卦序有可能不是原始《周易》的卦序。 帛书和清华简《别卦》的出现,至少让我们必需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所以说,今本卦序是否为文王所安排,就值得商榷了。
上经三十,下经三十四的更多议题
宋明之后开始流行一说,这种说法究竟是谁最早提出,不得而知,不过《朱子语类》曾提到:
杨至之云:「上经反对凡十八卦,下经反对亦十八卦。」 先生曰:「林黄中算上下经阴阳爻适相等。 某筭来诚然。」
这个说法的提出,是为了要解决上下经卦数参差不齐的问题。 换了另一种算法之后,上下经的卦数竟然同样是十八卦,而且从阴阳爻数来算,也是相当整齐的。 具体而言,这是怎么一回事? 宋朝之后易学家都相当热衷于这个算数,例如以下是宋末元初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的算数,〈四圣之易:文王易〉:
文王序六十四卦皆以反对而成次第,何谓对? 如上经乾与坤对,颐与大过对,坎与离对。 下经中孚与小过对,阴阳爻各各相对也。 何谓反? 如屯反为蒙,既济反为未济,一卦反为两卦也。 对者八卦,反者二十八卦,而六十四卦次序成矣。 试尝细考之,上经三十卦一百八十爻,阳爻八十六,阴爻九十四。 下经三十四卦二百丹四爻,阳爻一百丹六,阴爻九十八。 卦爻阴阳,多寡参差不齐亦甚矣。 今以反对计之,则上经以十八卦成三十卦,下经亦以十八卦成三十四卦。 上经五十二阳爻五十六阴爻,下经五十六阳爻五十二阴爻,共享三十六卦成六十四卦,而卦爻阴阳均平齐整,条理精密,又未有如此之甚者,于不齐之中而有至齐者存。
胡一桂所说的「对」即虞翻说的「旁通」,孔颖达说的「变」,来知德说的「错」,指的是阴阳相反的卦象。
他所说的「反」即孔颖达说的「覆」,后来易学家说的反对,或反覆,来知德说的「综」,汉易中虽然也称「反」,但「反」有时指的是阴阳相反。
所谓「文王序六十四卦皆以反对而成次第」即孔颖达说的「非覆即变」,《周易正义》这么说:
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变。 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 变者,反复唯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
依胡一桂所提出的算式,易经六十四卦总共有28对的反卦(覆对),4对变对的卦。
覆对共有56个卦,配对的两卦可视为一卦,如屯与蒙,因为屯卦翻个身就是蒙,蒙卦翻个身变屯,所以以28卦计算。 变对的卦则一卦就是一卦,因为无法翻身变成另一卦,例如干怎么翻都是乾,所以就阳变阴成坤,所以变对以8个卦来计算。 因此上经有18卦(14+4),下经也有18卦(14+4)。
改成这种算法之后,不只上下经卦数变一样了,阳爻与阴爻数上经为52-56,而下经则是56-52,虽然数量不同,但呈现出一种对称性。 如果换回原本的上经30卦下经34卦,那么阳爻对阴阳数,上下经分别为86-94,106-98,显得相当混乱而参差不齐了。
再如南宋朱元升《三易备遗》中也大致如此说明上下经各十八卦,只是说得更为繁琐。 另外还附了一个〈周易上下经各十八卦图〉:
宋明之间诸如此类的论述,不胜枚举。 虽然这个说法让上下经的卦数分配显得相当合理而玄奇,但是如前所述,这是否为古周易的排法实有待商榷。
其次,以覆对两卦为一卦的说法,更是宋朝之后才有。 回到上古来看这个问题,当时卦象理应不可能会有反复的卦象。 因为数字卦的画法像文字的书写一样,有上下之别,不存在覆象这种东西。 覆象是阴阳符号在汉代演进成现今不分上下的一直与两断之后才开始有的。 所以这种卦数的计算方式,都只是后儒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详论可参考:为什么上古不会有反对卦(又称覆卦、综卦)?
今本卦序究竟何时如何编排出来的,是一个有待深入考证的议题,但是先儒的这些说法,多是穿凿附会,不足为信。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