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历史文化】《火树银花》成语的典故及释义,2024最新历史文化,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火树银花》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成语】: 火树银花
【拼音】: huǒ shù yín huā
【解释】: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故事】: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
他的元夕诗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四季,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地描写出来,好象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象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可以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易经网网是专业周易文化网站,我们所提供成语中关于火树银花是什么意思的一些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查阅到相关内容。我们也尽可能提供更加全面资料,在你的生活中能起到一定帮助,你对于本文所讲火树银花成语的相关内容比较满意,请你关注易经网网或是下载安装易经网网APP,我们随时提供你所需要的资料。你也可以随时查看易经网每天更新资料。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历史文化】《火树银花》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火树银花”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一诗,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原诗如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在这首诗中,“火树银花”用来形容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烟花灿烂的美丽景象。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上元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挂灯笼、放烟火、猜灯谜,以此庆祝节日的到来。在古代,元宵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男女青年相互交流感情的重要机会。
### 成语释义
“火树银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节日或夜晚的热闹场景,尤其是那些灯火通明、光彩夺目的情景。它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绚烂景象,还传达了一种欢乐、热闹和美好的氛围。在现代,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喜庆场合,如新年晚会、大型庆典活动等。
### 典故背景
苏味道(约648年—705年),字正道,唐代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曾任宰相,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正月十五夜》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唐朝时期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 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火树银花”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描述城市夜景时,人们常常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城市灯光璀璨、繁华美丽的景象。此外,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也经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之,“火树银花”不仅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更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