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历史文化】《草菅人命》成语的典故及释义,2024最新历史文化,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草菅人命》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成语】: 草菅人命
【拼音】: cǎo jiān rén mìng
【解释】: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成语故事】:
“草菅人命”这则成语的菅是一种茅草。看待杀人像看待刈割茅草一样。指统治者滥施淫威,轻视人命,任意残害人命。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贾谊传》,……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其视杀人,若刈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导之者非其理。故也。
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议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象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可是,贾谊这段精采的论述就此留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反动统治阶级杀人的凶残狠毒。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历史文化】《草菅人命》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成语“草菅人命”源自中国古代,用以形容对待人的生命极其轻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个成语在历史长河中被广泛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生命的尊重程度以及法律的不完善。
### 典故来源
成语“草菅人命”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据《汉书·贾谊传》记载,贾谊在向汉文帝上奏时提到:“其视杀人如草菅。”这句话用来批评当时的官员处理案件时过于草率,导致无辜之人枉死,而凶手却逍遥法外。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原则,更是对人性的严重践踏。
### 成语释义
“草菅人命”字面意思是将人的生命看作是像割草一样简单随意的事情。成语中的“草”代表轻视、不重视,“菅”则是指一种常见的野草,比喻人的生命如同草芥般微不足道。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肆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谴责。
### 历史背景
在古代中国,由于法制不够健全,官员腐败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许多冤假错案频发。一些地方官吏为了个人利益或政治目的,不惜枉杀人命,使得“草菅人命”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弊病。这一成语的出现,正是为了警醒后世统治者要公正执法,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
### 现代意义
虽然现代社会的法制体系已经大大完善,但“草菅人命”的精神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同时也警示着那些滥用权力、漠视人权的人。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草菅人命”仍然是一种对不公正行为的强烈批判。
### 结语
成语“草菅人命”不仅是一个历史名词,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传达出对生命尊严的珍视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铭记这一成语背后的历史教训,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生活环境。
以上便是关于成语“草菅人命”的典故及其释义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