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历史文化】最吝啬的人歇后语,2024最新历史文化,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最吝啬的人歇后语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即是铁公鸡了。你们知道最吝啬的人歇后语是什么吗?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最吝啬的人歇后语
一毛不拔–铁公鸡
一毛不拔的词语解析
一毛不拔,成语,意思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以及出自《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以上这些注解只是后世儒家学派为了批判攻击道家学派(或者是出于某些目的),断章取义而已,杨朱的原意根本不是这样的,因为还有下半句,原文引用于《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英文翻译:unwilling to give up even a hair。
出处: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成语正音:毛,不能读作”mǎo”。
成语辨形:拔,不能写作”拨”。
近义词: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词: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其实不贬义)
成语典故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墨子提倡’兼爱’,(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干。子莫持中间态度,持中间态度就接近正确了。(但是,)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执着于一点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损害了道,抓住了一点而丢弃了其他一切的缘故。”
解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反对战争。杨朱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已”,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杨朱答:”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默不作答。
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杨朱:”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杨朱篇》
译文
杨朱说:”损一毫而让天下得益,这事情不能做;而集合天下所有利益于一个人,更不行。只要每个人的利益不受损失,那天下自然安定,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
同样引用上文中,墨子的学生禽滑厘询问杨朱的《列子・杨朱篇》原文:
墨子的弟子禽滑离问杨朱:去子体之一毛而济世,汝为之乎?
杨子曰:一毛不足以济世。
禽子曰:假济,为之乎?
对禽子之问,杨子不屑回答。其弟子孟孙阳反问道:若侵肌肤而予万金,子为之乎?
禽子曰:为之。
孟孙阳又曰:若断一肢而得一国,子为之乎?
禽子默然。
孟阳孙又曰:若枭首而得天下,子为之乎?
禽子哑口无言。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肢。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肢。一毛固一体万分之一物,奈何轻之乎?
杨朱及其弟子之论,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解析
杨朱的意思是天下的整体利益是由无数个个体利益组成的,你今天割掉一个个人利益,明天割掉一个个人利益,最后天下的整体利益自然就无法保证了。另外,杨朱还非常强调集天下的整体利益全部供养给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组织),这是非常错误的事情(可能是华夏最早的反集权反独裁思想吧)。
只有保证所有的个人利益,最后才能保证最后天下的整体利益,所以每个个人都要有一毛不拔的精神!当然有些品德高尚的人,愿意不计自身利益,奉献大众这是值得肯定的。这里杨朱只是反对那些不断的侵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或某个组织的利益,而喊出”一毛不拔”的口号。大家不要被弄错了。
其实杨朱表面是与墨家针锋相对,在实质上是法家的头号死敌。
杨子有一套完善的克制法家的措施,杨子曰: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位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人不衣食,君臣道息。
杨朱认为,如果欲望有利于我保全自己,就提倡。如果欲望容易被统治者利用,就要压制。不贪财,不贪名,不处军旅,不入危城,不为君主尽忠。
而法家则是通过赏赐和诛杀,使人民致死为君主尽忠。杨子可谓气死法家。
最后,韩非亮出了撒手锏,《外储说右上》有曰: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你即使没有违法,但不为君主致死尽忠,你就已经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将你铲除则是替天行道。(韩非对老子之道的理解:君主为道,臣民为万物,万物循道而生,循道而死。)
在诸子百家中,都维护君主统治,但却有所质的区别:
法家–唯君,无民。法家显然是君本位思想,处处为君主利益计。
道家、儒家、墨家–为民,尊君。墨、儒、道虽然是民本位,但起码是维护君主统治。
而杨朱与法家争锋相对–无君,唯我,为天下所有人,而不为君主一个人。
为什么焚书坑儒,唯独杨朱学派的著作全部灭绝,这绝非偶然。原因有二:一是杨家学派是法家的头号死敌。二是杨家弟子都珍爱生命,不以外物而伤其身。断不会冒生命危险而私藏本学派的著作。在这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杨家学派著作必然在焚书坑儒中全部焚毁。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歇后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历史文化】最吝啬的人歇后语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通过前半句设问,后半句回答,往往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揭示某种道理或表达特定的情感。其中,“最吝啬的人”这一主题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歇后语,不仅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例如,有这样一则歇后语:“铁公鸡——一毛不拔。” 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极其吝啬的人。铁公鸡,是指铁制的公鸡,象征着坚硬和不易改变的特点。而“一毛不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连一根羽毛都不愿意舍弃的态度。整句话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寓意深刻,让人一听便能理解其含义。
再如,“葛朗台——视财如命。” 这个歇后语源于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葛朗台。虽然小说中的主角并非中国人,但这个形象被广泛引用到中国的歇后语中,用来形容那些极度爱财、不愿花费一分钱的人。通过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引入中国歇后语,既丰富了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还有“守财奴——只进不出。” 这个歇后语直接描述了那些只知积累财富而不愿花费的人。守财奴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他们通常被描绘成贪婪、自私的角色,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共享精神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些歇后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也能从中汲取教训,反思自己对待金钱的态度。
此外,“葛朗台——铁公鸡——守财奴”这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对吝啬行为的全面刻画。这种通过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表现同一主题的手法,在中国歇后语中十分常见,它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增强了表达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歇后语大多带有讽刺意味,但它们背后反映的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无论是铁公鸡的坚决不拔,还是葛朗台的视财如命,亦或是守财奴的只进不出,都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财富时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模式。这些歇后语不仅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总之,“最吝啬的人”这一主题下的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歇后语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