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传今注 2024年08月2日
10,519 浏览

子曰:「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帛书】

子曰:「易亓至乎? 夫易,?人之所【系辞传注解】系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德而广业也。 知崇?卑,【系辞传注解】系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效天,卑法地。 天地设立,易行乎亓中。 诚生○○,道义之门。

【今译】

孔子说:「易道实在是极致啊! 易,圣人所以用来崇尚德性而广大功业。 用于知识则崇高,用于礼仪则谦卑。 崇高则是效法天道,谦卑则是效法地道。 天地设立崇高与谦卑的位置,而易道则行于这天地之中。 成就万物的本性,是要存之又存而不停止,这也是道义的门户。」

【解读】

此章专就人事而言易道,即圣人崇德广业之事。 易道应用于人事则为知与礼,知崇礼卑。 知识效法天道,所以崇高; 礼仪效法地道,所以谦卑,所谓的崇效天,卑法地。

【注释】

子曰

「子曰」在《系辞传》中共二十四见,就其字义来说,近似于「老师说」的意思。 一般认为,这是意指孔子所说。

传统皆以为,十翼包括《系辞传》,皆是孔子所作。 如果《系辞传》真是孔子所作,那么子曰即孔子引述他的老师说,孔子的老师又是谁? 如果依一般看法,子曰就是孔子说,孔子写书怎会自己说「子曰」呢? 总之,在孔子著作中出现「子曰」是相当奇怪而值得怀疑的事。

孔颖达及崔憬认为,这是为了换另一种说法来加重赞美的语气。 《正义》:「更美易之至极,是语之别端,故言子曰。」 崔憬:「夫言子曰,皆是语之别端,此更美易之至极也。」 此说实在相当牵强。

朱子则认为,这是后人所加:「十翼皆夫子所作,不应自着子曰字,疑皆后人所加也。」 朱子以《系辞》是孔子所作,因此发现到出现「子曰」的不合理。 但后人为何没事要加个「子曰」? 而且还那么有选择性地经常出现。

欧阳脩则认为,这是「讲师之言」。 《易童子问》论〈系辞非圣人之作〉:「何谓、子曰者,讲师之言也,吾尝以譬学者矣。」 「子曰」意思大概是「老师说」的意思,只是这个老师并不见得就是孔子,欧阳脩看出《系辞传》非孔子所作,所以对于「子曰」也有较为精准的解释。

事实上,出现「子曰」这样的用语,就是《系辞传》乃辑纂之作的证据之一。 这是汉儒整理先秦至当时的易学论述,编辑而成。 可能当时的编辑者认为是孔子或老师所说,则特别加上「子曰」。 虽然《子曰》很可能的确是孔子所遗留的讲学内容,但也有可能并不是。 《文言传》中也有类似情况。 观《论语》的体例即可知。

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易道实在是极致啊! 易,圣人所以用来崇尚德性而广大功业。

后言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知识效法天道,穷理尽性,以崇尚道德,故曰崇德; 礼仪效法地道而谦卑,其事业则如地道之广生万物,故称广业。

至:极至。 易其至矣乎,言易道的极致,无以复加。 《彖传》:「至哉坤元。」

崇:帛书作【系辞传注解】系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系辞传注解】系上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应是崇的异体字 。

虞翻:崇德效乾,广业法坤也。

韩康伯:穷理入神,其德崇也。 兼济万物,其业广也。

又曰:极知之崇,象天高而统物。 备礼之用,象地广而载物也。

孔颖达:言易道至极,圣人用之以增崇其德,广大其业。

朱子《本义》:穷理则知崇如天而德崇,循理则礼卑如地而业广,此其取类,又以清浊言也。

朱子《语类》:知识贵乎高明,践履贵乎着实,知既高明,须放低着实作去。

又云:知崇者,德之所以崇。 礼卑者,业之所以广,盖礼纔有些不到处,便有所欠阙,业便不广矣。 惟极卑无所欠阙,所以广。

又云:礼卑是卑顺之意,卑便广,地卑便广,高则狭了。 人若只拣取高底作便狭,两脚踏地作方得。

吴澄:崇德者,立心之易,而所得日进日新也。 广业者,行事之简,而所就日充日富也。 德之进而新,由所知之崇,高明如天; 业之充而富,由所履之卑,平实如地。

张振渊:知,即德之虚明炯于中者。 礼,即业之矩矱成于外者。 天运于万物之上,而圣心之知,亦独超于万象之表,故曰崇效天。 地包细微,不遗一物,而圣人之礼,亦不忽于纤悉细微之际,故曰卑法地。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用于知识则崇高,用于礼仪则谦卑。 崇高则是效法天道,谦卑则是效法地道。

知:知识之知。 朱熹:“知识贵乎高明,践履贵乎着实。」 《解义》:「知识日进于高明,其知崇也。」

礼:蜀才作体。 帛书作㶚,㶚是体的异体字。 古文体通礼,《尔雅. 释名》:「礼,体也。」

虞翻:知谓干,效天崇; 礼谓坤,法地卑也。

韓康伯:知以崇為貴,禮以卑為用。

韓康伯:極知之崇,象天高而統物;備禮之用,象地廣而載物也。

孔穎達:「知崇禮卑」者,易兼知之與禮,故此明知禮之用。知者通利萬物,象天陽无不覆,以崇為貴也。禮者卑敬於物,象地柔而在下,故以卑為用也。「崇效天,卑法地」者,知既崇高,故效天;禮以卑退,故法地也。

《日講》:聖人以之窮理而崇其德,則得之於心者,知識日進於高明,其知崇也。以之循理而廣其業,則體之於身者,踐履日就於篤實,其禮卑也。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天地設立崇高與謙卑的位置,而易道則行於這天地之中。

《繫辭》首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天地之中即人,行乎其中,就人事而言。

設位:帛書作「設立」,位通立,帛書中的立多用為「位」,如首章「貴賤位矣」帛書作「貴賤立矣」。

虞翻:位謂六畫之位,乾坤各三爻,故天地設位。易出乾入坤,上下無常,周流六虛,故易行乎其中也。

韓康伯:天地者,易之門戶,而易之為義,兼周萬物,故曰「行乎其中矣」。

孔穎達:天地陳設於位,謂知之與禮,而效法天地也。「而易行乎其中矣」者,變易之道,行乎知禮之中。言知禮與易而並行也。若以實象言之,天在上,地在下,是天地設位。天地之間,萬物變化,是易行乎天地之中也。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成就萬物的本性,是要存之又存而不停止,這也是道義的門戶。

乾卦《彖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成性:帛書作「誠生」,或假借為「成性」。若假作「成生」,為成就生命之義。若作「誠性」,則似乎通《文言傳》所言「閑邪存其誠」。

存存:《尔雅. 释诂》:「存,在也,察也。」 存为存在之义。 存存,朱熹解释为存而不已:「谓存而又存,不已之意也。」 孔颖达认为是万物各尽其性:「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万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万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 性谓禀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道谓开通也,义谓得其宜也。」 《系辞》类似的用语,如生生之谓易。

虞翻: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乾为道门,坤为义门。 成性,谓成之者性也。 阳在道门,阴在义门,其易之门邪。

韩康伯:物之存成,由乎道义也。

孔颖达:「成性存存,道义之门」者,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万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万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 性谓禀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道谓开通也,义谓得其宜也。 既能成性存存,则物之开通,物之得宜,从此易而来,故云道义之门,谓易与道义为门户也。

相关推荐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7,575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变…

1,930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

4,276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

5,762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

17,301

夫易,广矣! 大矣! 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邇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干,其静也专,…

5,738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