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六壬日课】大六壬口诀阴阳五行,2024最新六壬日课,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大六壬金口诀的问题,下面易经网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人民独创的,是东方神秘文化的理论基础,它对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作用,特别是对中医学、气功学、易学数术影响特别深,作为周易预测体系的一个分支――《大六壬金口诀》也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渊源。中国古人将世界万事万物一分为二:一阴一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从性质上讲,男为阳、女为阴.公为阳、母为阴,正为阳、负为阴,得为阳、失为阴……。从空间上讲,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从时间上讲,白天为阳、夜间为明,过去为阳、今后为阴,生为阳、死为阴……。任何事物内部也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没有阳,阴就不存在,没有阴也就无所谓阳。阴阳又是运动变化的,是互相转化的。《周易?系辞》中说: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一天之中,天到午时,是阳最盛之时,接着则阴生阳衰;天到子时,是阴最盛之时,接着则阳生阴衰。一年之中,最冷天气到来之时,下一步就要一天天转暖。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也分阴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 ― 十 一 十 一 十 ― 十 一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戍 亥
十 ― 十 一 十 一 十 ― 十 一 十 ―
中国古人还认为,世界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主、土克水。
大六壬口诀阴阳五行
在预测实践中,五行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要从不同的方面来把握它,随机应变,运用自如。五行与方位:东方为木、南方为火、北方为水、西方为金、中央为土。五行与颜色: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五行与天时:金雷、木风、水雨、火晴、土云。五行与地理:金道路、木林野、水河道、火高山、土平地。五行与四季:木为春、火为夏、金为秋、水为冬,每季的最后一个月为土。五行与脏腑:木为肝胆,火为心、小肠,金为肺、大肠,土为脾、胃,水为肾、膀胱。五行与数目: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水土一五七、火主二四八、金木三六九。两种说法都对,在预测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般情况下,使用第二种说法的较多,旺相时采用大数,休囚时用中间数,死绝时用小数。五行与人事:金主不顾,言急而刚,木性繁华,不义好奢,火主贼谋,百事凋残,土性敦厚,人格直朴,水性漂流,委曲随波。金木之人,无仁义而口舌多端;水火之人,有疾厄、妻伤财损;土木之人,犯刑陷,亦好饮食;水木之人,寄居宅主有际遇;金水之人性聪明,火土之人主福厚,土金之人前荫子清高,木火之人,性主暴躁。
二、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中国历法中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表达形式,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界相互关系的数学符号,并为易学预测体系奠定了数理基础,在沟通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天干与方位: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戊东西土,已南北土。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已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天干存在着五组化合:甲与己合,合化为土;乙与庚合,合化为金;丙与辛合,合化为水;丁与壬合,合化为木;戊与癸合,合化为火。天干与地理:甲乙为林木、桥梁,丙丁为高岭,戊已为坟墓、土堆,庚辛为道路,壬癸为长河、沟涧。天干与脏腑:甲肝、乙胆、丙心、腹、丁胸、戊胃、已脾、庚辛肺、壬癸肾。在预测中十天干生克各有所主:甲喜庆婚姻官禄,生星方也;乙财帛就亲书信出,生星方也;丙家宅不宁文字损,克星方也;丁忧恐灾忧哭泣声,克星方也;戊坟墓词讼争兢笃,克星方也;己酒食田园婚姻喜,生星方也;庚六畜道路死亡凶,克星也;辛外丧凶事有虚惊,受克也;壬祭祀不行灾患生,克星将也;癸四足家中惊怪起,受克也。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