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姓名知识】学问,姓名学与中国文字的关系,易经网推荐姓名知识,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仓颉造字出于炎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传说上古时期,黄帝南巡到洛水之滨,阳虚山下。黄帝因记事、记史的需要。就命令仓颉想办法。仓颉日思夜想,仰观日月星辰,天际变幻,俯察鸟迹山川地理。一日忽见灵龟负书,在洛水浮现,丹甲青文,宛若字迹,灵感迸发,于是创造了28个汉字,从此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仓颉造字的复杂过程,同时,还包含了用字、敬字、降妖伏怪、斗智斗勇、圣人显灵、木石变形、解释、节气、地名等内容。仓颉为人类的文字的发展提供的雏形及发展依据,主要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以象形为主,所以最早期的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图片来源:算卦吧
2
文字的发展历程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大篆
小篆
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
随后,糅合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3
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归纳这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1
声
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ma、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400=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辨出一些线索。
例如:“鹅、鸡、鸭、猫……”依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2
形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
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审(审)→宀番→宀采田”,“番”谓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采。悉,详尽也,从心、从采。释,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像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3
象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示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卦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湿→氵显”、“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分原理。
4
数
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数的概念。
“数”向易符方向演变,逐渐从文字中分离,形成八卦,并在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形成《易经》(《连山》、《归藏》、《周易》)。
研究“数”的加减乘除为算术。研究“数”的“像”,并且以“像”说“理”,这是演绎《易经》了。汉字中,字根重叠现象比比皆是,这是“数理”在造字中的具体表现。例如:
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双,人→从→众……。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众”。
5
理
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上述汉字演变的五个阶段“音、形、象、数、理”,本质上也是仓颉创造汉字的五种基本方法。并能看到汉字演变的历史沿革。
我们追溯本源,发现一个大大的秘密,仓颉在造字时,并没有规定,哪个字是属土?哪个字是属木,哪个字是属水,哪个字是属金?可是现在很多起名大师,言辞昭昭地说,某个字属金,某个字属水,从何而来?可见这种方式是多么不可取。
更有甚者以字的笔画来论吉凶,以什么总格,外格,人格等论。汉字是在不断发展的,笔画是边笔可能发展成二笔或多笔,多笔也可能减少为一笔,如 :“辶”这个折到底是算一笔呢,还是算两笔呢?如理如“廴”这个折算一笔呢?还是算两笔呢?等等如此纠结。是非对错无从下手。
4
仓颉姓名学的由来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每一个汉字似乎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昭示着历史演进的轨迹,细加玩味,就可以从静态的形体走入古人动态的文化意识圈中去。汉字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其概念意义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表现一般的概念意义,即通过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
一是蕴含其中的深层的文化积淀中,它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的表现,既有来自政治、道德、宗教、艺术等多种文化外在因素的影响,又受到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认识方式等深层文化心理的制约。帕默尔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语言学概论》。
仓颉姓名学完全是依托中国古文字为基础,充份发挥文字魅力,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按造字结构、字音、字形、字意、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多种智慧汇集一起。充分发挥字与人的完美结合,天人合一理念。真正做到了人与宇宙合二为一,充份发挥一物一太极的宇宙万物全息理论。
比目前流行的三才五格剖象法姓名,生肖姓名学,太乙姓名学、八卦姓名学,奇门姓名学等,更加能体现人的运势发展与规律,更能体现人的运势发展规律,有效律比其他姓名学提高90%以上。
温馨提示: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易经网是一个专注于《易经》研究与传播的平台,通过易经网,爱好者和学者可以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经》。作为经典的哲学文献,《易经》不仅涵盖了易理的阐述,还蕴含了深刻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易经》的智慧依然适用。它以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构筑了一种系统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理解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变化。易经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专业的研究文章、易理解析、实用的算命工具和易经学习课程,帮助用户全面了解易经的理论与应用。
易经网同时也鼓励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参与其中。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深耕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网站定期举办线上讲座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促使易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易经不仅仅是古老的卜卦工具,它在现代生活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个人决策、管理咨询还是心理辅导等领域,易经的智慧都可以提供独特的视角和解决方案。易经网致力于将这些应用场景带入大众视野,使更多人受益于这一古老的智慧。
通过易经网的努力,我们相信《易经》将不再只是古籍,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理念与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易经的世界,传统文化的智慧将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