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生肖 2024年11月21日
461,399 浏览

易经网推荐姓名知识,中华姓名知识大全 百家姓的起源与影响,易经网推荐姓名,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关于姓氏的话题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姓氏传统。

我国关于姓氏的最早的文献,源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姓氏著作为成书于楚汉之际的《世本》,流传最广的姓氏著作为《百家姓》。

“姓”,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图腾”,是具有共同血缘(母系祖先)的人群用于区别婚姻的种族标志(徽号),《释名》中说“女生曰姓”,即是这个意思。“姓”维持了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氏”字本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蔓生于父系宗法社会。做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子孙,旁支别属,各自为氏,以别贵贱,贱者无氏。故北宋刘恕撰《通鉴外纪》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这样,每一“姓”中可衍生出许多“氏”。周代“姓”、“氏”区别已经模糊,汉代逐渐混而为一,姓氏连称,不再产生新的姓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姓氏,姓氏和名字连称。

现今流传下来的姓氏中,姓较少,而且多带有“女”字偏旁。姓氏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以国、以邑、以居”为第一大类,即以所居地为氏;“以字、以谥、以号、以爵”为第二大类,即以先祖的称号、谥号、名字为氏;“以官、以事、以职”为第三大类,即以所从事的工作或所做过的事情特征为氏。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郡望”,做为一些大姓望族对本姓的居住地的称呼。“郡”字源自秦代的“郡县制”。“郡望”一部分是姓氏的发源处,但大部分只反映了本姓氏中望族的地理分布。我国的姓氏郡望分布于全国的十四个省份,以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为集中,侧面反映了华夏子孙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创业史。

现今的姓氏,已失去原有的意义,仅作为个人的名字前所冠的区别符号,有户口上、认识上的作用。研究姓氏的渊源,也失去了宣扬封建宗法、家族观念的意义,赋予了新的涵义:梳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倡导优生优育等新的人口观念、加强海内外华夏子孙的民族凝聚力,以报效祖国和民族。
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解读姓氏

  原没有姓氏的人,这地球上有没有?也许有,但他(她)总有个称谓,或叫“无名氏”。这称谓与“无名氏”,便是他(她)的姓氏。

姓氏不只是私人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之所由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致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别。

“氏”曾经为贵族所独有,丢“氏”即是丢贵族之地位,故“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有“氏”者贵,无“氏”者贱,这在古代是常理;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人称“姓”。至于“庶人”,当然无“氏”,故只称“名”。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门槛,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规定,所有的男女均不能跨越这道门槛,而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若谓“氏”重在“别贵贱”,“姓”则重在“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不可变的。至秦汉,“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姓”、“氏”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

“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升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至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至1870年(明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

“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名”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之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从“名”孳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

“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的精神是自由、取法灵活,不受限制。“号”

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

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帝王气不足,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于一门而成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灭盛衰,之死去活来…… 。

百家姓的起源与影响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 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熟悉。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姓氏神话
姬姓始于黄帝。据《史记》所载,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但因“长居姬水”,改为姬姓。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个姓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姬姓。据说他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周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承继了姬姓。关于后稷以姬为姓,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后稷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元配皇后,有一次她到野外出游,见到了臣人的足迹而心生喜悦,就踩踏这些足迹,而后身动如怀孕一般,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后稷。后稷长大后出任尧的农官,教民稼穑,被后人尊为“神农”,赐姓姬,成为周族的先祖。

姒姓:大禹的国号为夏后,姓姒,其父名鲧,是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儿子。当时帝舜治理天下,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舜派鲧治理洪水,历经9年而未成功。舜就把鲧流放到羽山,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水患,并派商的先祖契、周的先祖后稷等协助。禹疏通九河,开凿济、漯、淮、泗等河流,历经10余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息了水患,获得成功。由于他的丰功伟绩,舜把夏封给他,又把帝位传给他。他的母亲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儿,当初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所以禹建夏国后,就以“姒”为姓。另一说,修己吞吃了神珠薏苡而生了禹,故而以苡的同音字姒为姓。大禹死后,帝位传给其子启,历经四百多年,至夏桀时,因为他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桀的后人有的就以国名夏为姓了。

子姓:殷商王室姓子,其始祖为契。契是古部落普通女子简狄的儿子。有一天简狄同两个妇女在河中洗澡,看见一只玄鸟(即燕子)在河边下了一个蛋,就拣起来吞吃下去,不久就怀孕生下了契。契后来是舜的臣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的事务,并封给他商地。又因为契的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故而赐姓为“子”。关于子姓来源的传说,见于《史记.殷本纪》。《诗经》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姓氏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中国姓氏渊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从字辈谱看名字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

字辈谱,又称昭穆、字派、行派、派序,即用以表明同宗亲家族世系血缘秩序的命名字辈序列。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聚族而居、安土重迁在农业大环境下,成了传统家庭的重心,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道德价值观,首先是儒家倡导的“亲亲”,形成长幼有序、孝悌仁爱的道德观念,并用家庭成员约定俗成和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有效地维护血缘秩序,履行个人在血缘等级关系中被确认的权利和义务。华人的姓名系统,是早年维系血缘秩序的重要环节;而“字辈谱”正是这一血缘秩序文化的象征。

典型的华人“姓--名”形式,是由一字姓与二字名所构成。姓为祖先遗传;名字中的第一字(如张正权中的“正”字)是作为家族辈份的象征,须按字辈谱所定;通常名字中的第二字(如张正权中的“权”字),则按父母意愿自由选取。因字辈谱为同宗族人所共有,大家皆按系谱取名,所以这类名字在民间又称“族名”、“谱名”。

一般上,字辈谱所选之字是由开基祖(始迁祖)厘订的,并被写入家谱,具有宗族的权威性,后裔子孙按照字辈谱取名,一辈一字,世次分明地传承下去。即使家族分迁,散居各方,或年代久远,支派浩繁,世系庞杂,只要按字辈谱取名,就可保证同宗血脉的一气贯通,世系井然而不致紊乱。

所以,这套高度文化化的辈谱制度,是确保家族血缘秩序永不紊乱的重要方法。昔时家谱在编订字派之前,均有明确的诠释。如明代《太原郡王氏宗谱》载:“行第原为合族定名分而设,使子子孙孙,承承继继,不致有干犯之嫌。故凡世家巨族,莫不皆然。事为至巨,而非泛立也。”
在中国,以字辈取名是汉族文化习俗,但也有少数民因受汉文化影响而讲究字辈谱。如广东凤坪的蓝氏畲族,从6世纪到13世纪生前的字辈为“友、元、奕、世、德、如、真、金”,死后则以“千、万、大、小、百”五个字辈称呼。死后另立字辈,这是畲族字辈不同于汉族字辈之处。如蓝氏一世祖叫蓝千七郎,二世祖为蓝万五郎,三世祖蓝大二十三郎,四世祖蓝小大郎,五世祖蓝百一郎。到六世祖又循环到千字上,如蓝友权,死后称为蓝千六郎。从第九代起,去世后改以谥号,如九世祖蓝世亭,谥纯谨蓝公;十世祖蓝德桥,谥性善蓝公。据学者的看法,畲族的这套姓名制度,显然是认同汉族文化的变异字辈谱。

容易读错的姓氏

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些姓氏因所姓的人数少,又由于汉字多音读法,所以经常读错。
  仇读“求”,不读“仇恨”的“仇”。
  区读“欧”,不读“地区”的“区”。
  召读“哨”,不读“号召”的“召”。
  任读“人”,不读“任务”的“任”。
  华读“化”,不读“中华”的“华”。
  朴读“瓢”,不读“朴素”的“朴”。
  折读“舌”,不读“折旧”的“折”。
  单读“善”,不读“单据”的“单”。
  黑读“贺”,不读“黑白”的“黑”。
  解读“谢”,不读“解放”的“解”。
  繁读“婆”,不读“繁荣”的“繁”。
  纪读“已”,不读“纪念”的“纪”。
  查读“扎”,不读“检查”的“查”。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现代人认为,名字若与龟一沾上边就会带来晦气,可是,你可知道,在古代,乌龟与龙、凤、麒麟被誉为“四灵”,属吉祥动物,常被用作人名。
唐代贞观年间嗣楚王叫李灵龟,唐玄宗时期有位歌唱家叫李龟年,诗圣杜甫还为他写过一首《江南逢李龟年》诗。白居易有个侄儿小名“阿龟”,很得白居易疼爱,他在《弄龟罗》中写道:“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

这种心理转变,反映出乌龟在民间风俗传承流变中,不同时代的地位与价值观,由此可看出取名用字与民间风俗的关系。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是多种多样的:

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卉取名。如春慎、夏雨、艳秋、晓冬、兰贞、菊香、月桂、雪梅等。常见于女性。

地名法有沈申(上海)、王渝根(重庆)、林浙光(浙江)、袁晋(山西)、黄云生(云南),如老舍的大女儿生在济南,就取名“舒济”。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缀联成名,如张绍庆,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重庆,主要都是以纪念为主。

盼子法父母在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则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上根(跟)弟、玲(领)弟、招弟、盼弟等有趣名字。

抱子法夫妇膝下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此类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如来宝、来娇、来根、来发。

动物法据老年人说:猪狗牛羊等牲畜是下贱动物,因其下贱,故不被邪鬼注意,取作人名,孩子容易养大。如阿羊、阿牛、阿猪、小兔、小狗等等。另外有一类名字与此相关,是以孩子出生年份的生肖取名,如小龙、家骏(马)、玉兔、牛刚等。此类用字在农村较常见。

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描绘:“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取名风习。

性变法夫妇接连生儿,或接连生女,于是将其中某个男孩取女孩名,当作女儿养育;或将某个女儿取个男孩名,当作男孩看待。这在民间常常见到,前者取名如新妹、宝姬、秋月,后者取名如亚男、家骏、家雄等。

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如:《左传》长狄兄弟四人,名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又如《水浒传》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继拜法有些为人父母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命薄,非有两姓以上的人共养,才能成人。于是将孩子过继给异姓夫妇,再拜请他们另取新名。这类孩子的名字往往为某姓的养子之意,如:何养、周留根、张清(请)苗、郑抱贤(婴)等。

五行法根据五行缺行取名,这在大陆40岁以上的人名中占的比例较大。昔时民间取名,要请运势卜卦者推算“八字”、“五行”;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就命途多舛。如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取名: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又如方有海(缺水)、张鑫(缺金)、高森泉(缺木水)、徐炎坤(缺火土)等人名,亦是以五行法命名的。
中国古神话简述

在这里,我想说的不是明清以后重新创造的和道、佛两教混为一谭的中国神系,因为如果说那些,老实说实在没什么新鲜意思,而且和所谓“真正的中国远古神话”八竿子都很难拉到一起。
那么中国远古神话的真面目如何呢?一说到这个,想必大部分人就会想起那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历史歌谣。我们中国人基本上都相信我们的“创世神话”是所谓“盘古开天地”,可是很不幸,所谓之“盘古”,并非上古神话中的创世者,他的出现,确切的说是宋代,是宋人为我们“补完”的创世神话,因为中国的创世神话,早就已经失落了。其实,不仅咱们的创世神“盘古”大神全不可靠,就是“三皇五帝”也是在战国末年才出现的名词,不过,里面提到的具体的神名,到有远古神话的痕迹,只是在远古神话里,究竟那些神是什么样的位置,今天已很难考证。

中国神话会残破如此,说来却算咱们中国人的一个“优点”。远在考古还比较能够确定的夏、商时代,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先还是很迷信很敬神的,在资料更完备的商人的历史
中,“巫”和“史”不分,神话和现实融为一体,所以我们今天找到的商代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是用来占卜的甲骨文,而里面涉及到从军国大事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想来,在那个时候,一定有大量神话传说及相关史诗。可商亡周兴后,整个社会为之一变。其实我们今天被叫做“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追溯到周,却很难说能追溯到商。至于夏,其实大家对其信史了解太少。周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现实”,在那个远古时代,他们的思想特别的“现实”。周人分开巫和史,并大大简化了种种和神有关的程序,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现实中的人事关系上,从而建立了他们的国家制度、政治思想和世界观。当然在今人看来,周人还是迷信的,可是有了这样一个传统以后,一步一步走下来,中国神话的流传就受到很大阻碍和破坏。

到了春秋战国,因为剧烈的社会变化和严酷的政治军事斗争,愈发使得神话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走向末路。“神话”被人化,“传说”被史化,抛去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我们看到的是夫子的“子不语乱力鬼神”、“不知生、焉知死”,是史迁的《五帝本纪》。去读读《五帝本纪》,在里面可看得出多少黄帝炎帝尧舜禹的“神性”和“魔力”呢?

但在有汉一代,民间巫风尤盛,宫廷里也不能免俗,汉武帝封禅泰山,半夜里偷偷爬上山想听“神旨”,因为他真相信有这个玩意儿存在。现在发现的汉代“日书”,一种平民百姓常用常看的书,有点类似于后来的皇历,其中有大量神话残余。所以有关远古神话一些“权威”性的资料,多在先秦到两汉,再往后,就多是因循抄袭而已。不过这个时候,中国远古神话早已支零破碎,不成体系。
其后,经过汉末大乱,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战争和胡人入侵,又越唐至宋,思想家们的“现实主义”思想愈发浓厚,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儒者”的话,你拥有的是正统的“中国思想”的话,所有那些古代的祭祀迷信,以及宗教活动都该嗤之以鼻的(所以在正史里,一个皇帝若崇拜佛、道,就会被叫做“佞道”、“佞佛”,至于除了祭拜祖先和天地的典礼外的其他祭祀就更叫做“淫祀”了。是一个大缺点绝不是优点)。而这时,外域佛教的兴起,带动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使得远古神话在历史中消逝以后,中国有了新的神话。而这些,却和佛、道两教紧密联系起来,和远古的中国神话已是相去太多。

现在我们可以在很多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里散见到远古神话的残片,但里面体系混乱,自相矛盾,若谁真想理出个头绪来–不是疯子就是白痴,偶可真敢这么说。不过如果要说提供些线索倒好办啦,而且呢,如果有兴趣的,把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凑,自己编一个神谱和中国远古奇幻世界倒很方便哦^^。

一、有关资料(提一些至少在书店里认真找可能找得到的吧,不过也不全是远古神话啦,因为也不是那么分得出来)

1、诸子文集:有耐心找的话,差不多每个人的都能找出七七八八来,比如〈尚书〉啦,《庄子》啦,《列子》啦,《吕氏春秋》啦,《楚辞》、《淮南子》啦,这是几部提到神话神仙精怪最多的书。

2、地理书类:《山海经》是一大头,另外有名的《水经注》里其实也有一些“虚妄不实的神话”,《华阳国志》听说过吧,讲所谓古蜀史的,其实一开头自然就成了讲神话了。

3、历史书类:老实说这一类里好找的正史就不好找神话,象《左传》、《国语》、《史纪》、《汉书》的一些角落里可以翻翻,当然啦,《史纪・五帝本纪》也勉强算吧。另外《穆天子传》好象还比较好找,还有《周书》,就不知道找不找得着了。

4、笔记杂书类:《搜神记》就不用说了,里面涉及远古神话的就在前面一点,也不算很多。另外有狠劲的还可以去看《太平广记》,宋朝的皇家神仙书,N百页的大部头。耐心、耐心地翻,一定能翻到一些神名、地名:-P。另外汉代有名的《白虎通义》,讲五行的,其实蛮可以看看。

其实啊,真想找中国远古神话的东东,在比较常见的书里找是很难的。除了《山海经》还不错以外(因为内容集中)偶真觉得上面推举的书都是害人发昏^^。www.zcfss.com 而《山海经》呢,又主要以山川地理特产为主,里面可以找到的,是N多的地名、精怪名。其实这些在世界设定里会很有用哦,仔细读的话,里面有好多很漂亮的名字呢,而且很神奇。

比如说地名–少昊之丘,太嗥之墟,欧丝之野,畴华之野,清冷之渊,栗广之野,赤泽水,大乐之野,少和之渊。

比如说山–招摇之山,小华之山,青丘之山,天帝之山,三危之山,支离之山,鞠陵于天,成都载天,三天子之都,委羽之山。

比如说木–迷�b(光华四照,佩之神清气爽),三珠树(据说叶子如珠花如彗),三桑树(高百仞,却一根分叉的枝条都没有),琅�\木(听名字就很喜欢呢),柜格之松(这个名字有够怪吧),若木建木(都是太阳神栖息的神树呢)。

比如说神灵–天吴,大行伯,据比尸,奢比尸,祖状之尸,相顾之尸,诸稽,摄提,赤奋若,游光,罔象。嘿嘿,都是些怪名字。

其他还有灵草、虫、兽、地名、国名什么的。其实国名到一大半没意思,不过有些国名可以用来做姓氏或部落名也不错哦,比如肃慎啦,羽民啦,司幽啦,姑射啦。

除此以外,真要看点老神话,还要往冷僻的书堆里翻,偶这里提一些,大家自己看好不好找吧。

《世本》、《神异经》、《述异记》、《独异记》、《录异记》、《海内十州记》、《博物志》、《广博物志》、《汉唐地理书钞》、《路史》、《十三州志》、《天中记》、《拾遗志》–算啦算啦,再多偶也昏头了(老实说,这里的书偶大半都没有:-P)

二、神谱略谈–大神

说到“中国远古神话”,有一点必须明白,这里没涉及到少数民族的神话,可以算是“汉族的远古神话”吧。

中国这么大,远古的神话体系至少有三个源头(而且应该更多),那就是中原的华夏族神话,江淮的楚人神话和西南的古蜀神话。

在这三个神话里,我们看得出来,他们崇拜的最高神应该都是太阳神。

首先来看华夏族的先祖(其实就是创世大神),这个咱们都熟,一个叫黄帝,一个叫炎帝。抛开后来给他们加的名字不提,这两个称号很值得一看。

“黄”、“皇”两字同源,在甲骨文里是象太阳在云中之形,也就是说,是指太阳神。
“炎”,双火,火盛貌。

“帝”,古代称“帝”必然是指“天帝”,本字做架木烧火的形状,因为中国古代祭祀天帝的仪式就是架起柴来烧。

所以呢,很显然,中国古代有一个“最高神”的话,它肯定是太阳神,或者太阳神衍生出来的火神(哦哦,怎么成了波斯拜火教啦^^)。

再看楚人的大神,这就要到屈原的楚辞里找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楚人的最高神就是“东皇太一”,也是太阳神。而且看得出,至少在屈原的时代,中原和楚地的最高神其实是指同一个。
最后来看古蜀国的神,古蜀国的先祖是“蚕丛”,关于这个神,本来资料很少,不清楚它究竟什么样。然而,在四川挖出了古蜀国遗迹三星堆以后,人们终于发现它的真面目,所谓“直目正神”,真的是眼睛里直直地突出一块来,在配以同时发现的其他文物,可以肯定,它也是一位太阳神。

太阳神的崇拜图腾里有鸟、眼睛、花、轮形器等,我们在中国古神兽或图腾中(比如凤啊,蚕丛的眼睛啊,玫瑰花啊)也非常常见。

另外,中国古神话中有好些巨人这样的神灵,象大家熟悉的盘古和夸父。盘古固然是到宋的时候“补完”的,但其中未必没有远古神话的影子。另外还有被称为“朴父”、“巨灵”的巨人神。他们和其他神话(如北欧神话,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神很相似,都是些懵懵懂懂,做事直鲁的超级大个子,而且都有死了以后身体化作山川河流世界,养育后人。从夸父追日的神话来看,这些巨人也是一样和主神处得不算好,而且看来是没什么胜算。www.zcfss.com

有一点值得注意,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最初的至高神太阳神的地位有所下降。因为渐渐人们发明出“天”这个概念,那么“天帝”就凸现出来,把“皇”给压下去了。可“天帝”的名号究竟是什么呢?有迹可寻的是周的时候人们还把“天”当作一个人格神(即所谓“真正的作为独立个体的神”)来祭祀,但那时似乎已不再称其名号。后来,随着春秋战国时中国人的思辩的发展,“天”完全被抽象成一个概念了,成为某种可以说“无性无情自在自行”的“物质总称”,虽然也常有“天命”、“天罚”等等说法,然而实际上,天帝作为一个“神”的功能大大减弱,甚至差不多就是“自然”的代名词。

太阳神地位下降以后,它倒有了比较确定的名称,那就是“羲和”或“郁华”,比较确定的说法,太阳有十个,不过这不是指有十个太阳神,太阳神只有一个,不过中国的太阳神不象其他神话里那样,要每天亲自干活,那样多累嘛^^!所以,每天辛辛苦苦在天山跑的是“日精”赤乌(又名三足乌),是人家羲和哥哥养的鸟啦。每天清晨,一只赤乌就从东方的�D谷的扶桑树上飞起,飞飞飞,一直到黄昏时,飞到西方蒙谷的若木上落下。有趣的是,在四川三星堆发现的文物里,真的有一株青铜神树,上面站了九只异形的鸟,而顶上显然还有一只,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破坏了。而古蜀之地,恰是古代认为的“日落处”。

说了太阳神当然漏不了月神。月神的名字,有的说叫“常仪”,有的说叫“结麟”,月也有“月精”,就是蟾蜍,或者干脆一点,说白了就是癞哈蟆。癞蛤蟆有十二只,应该也是天天轮值吧。赤乌会飞,那癞哈蟆怎么在天上跑哩?偶也不知啦,不过它走的路线应该和赤乌一样。

太阳月亮以后好象该说星星,中国星官的名字自己去看二十八宿名册吧。不过,如果要真正一点,最好去看三家注的〈史纪・天官书〉,包你看的得眼睛发花。星星算有个总管吧,名字叫臾区。

现在来说地上的神。
先看一个字,“后”。

“后”,甲骨文里象大土堆形,也就是说,这个字本身就是“大地之神”的意思。所以“大地之神”名为“后土”,但“后土”的意思本来就是今天的“大地之神”,也就是说–“大地之神”的名字就叫“大地之神”,唉唉。同时,大地之神又和中国的五行关系扯在一起,就更复杂了。这待会儿再提。

除了太阳崇拜,另外一个少不了的是江河崇拜,其代表性的神灵就是楚人神话中人面蛇身的女娲伏羲和华夏神话中的龙。其实,龙和蛇本是一个东西啦。但说到江河神,却没有多少有很高的地位的,甚至最伟大的“河(古代说河就是指黄河,其他都叫水)”之神河伯冯夷(或叫冰夷)也不过尔尔。而“江(自然是指整条长江)”之神的名号似乎是“震蒙奇相”,是个女孩子,她偷了黄帝的一个宝珠玄珠,为了躲避追捕而不小心掉到长江淹死了,成了江神。还有一点很有趣,几乎没有海神的名号(大陆国家,不重视海吧),如果不考虑所谓“四海龙王”,我记得的只有〈庄子〉里提到过一个北海神“忽”或“若”,南海神“��”。

对了,“龙”里面有一个很厉害的神,叫做“烛龙”,那可不是“四海龙王”那一类小虾虾比得上的,很有些所谓“洪荒大龙”的味道,是一直盘踞着整个世界,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吁为夏、息为风的蛮荒巨神。这可是在造物神之类了。

另外有一个大地方还没提,就是大名鼎鼎的“昆仑”。在中国神话里,昆仑是支撑世界的大山,天柱,其上就是天庭,其下就是黄泉地府。所以这里被称之为“帝(天帝)之下都”,里面的神树、神兽、神鸟和神灵一堆一堆的啦,具体可以看〈山海经〉、〈海内十州记〉、〈博物志〉、〈拾遗记〉、〈水经注〉等书,这里略提一些,据说昆仑的大门是开明兽把守的,有九门(废话,中国什么厉害的地方不是有九道门啊),有的说昆仑有三个山峰,一个比一个高,或者说有上下三级。最下的是樊桐(板桐),其次是玄圃(悬圃,阆风),再上是昆仑宫,在这以上,就是名为“天墉”或“增城”的天庭。还有九层的分法,具体怎么分却不太清楚。根据古中国人看到的地势,昆仑在西北或西南。

昆仑的主神是所谓“西王母、东王公”,两个都长得很可怕哦,一个是怪兽(西王母),另一个是怪鸟(东王公),而且据说同时是主管着昆仑下的幽明地府,不怕死的就上吧。顺便说一句,后羿射日是大家很熟的故事,为什么他要去找西王母求不死药呢,自然就是因为西王母是掌管生死的神灵(不过也有说大地神后土是掌管幽明的)。

现在再来看看那些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神、人不分。传说中的古君,即是人,也是神,这一个是神话没有成体系的表现,另一个则是中国自古君权就特别强大的表现。

黄帝、炎帝就不说了,他们是华夏族的始祖,中国人的始祖,又是顶着最高神的名号。在古埃及倒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后来君权才渐渐落于神权之下。而且,夏代的君王还自称“夏后”,其实就是把自己比为大地之君。

同时,五行学说在中国的流行,大概汉代时,古之帝王又和五行配了起来,和古代一些传说中的神灵配了起来,这里提一些比较“整齐”的说法:

东方之帝太嗥,神灵句芒,星辰岁星(木星的古名,中国古代有木星纪年,而不是太阳纪年),灵兽苍龙,声音角,吉日甲乙,神器规,季节春;西方之帝少昊(少嗥),神灵蓐收、星辰太白(就是启明星),灵兽白虎,声音商,吉日庚辛,神器矩(PS:规矩规矩,就这么来的),季节秋;南方之帝炎帝,神灵朱明(祝融),星辰荧惑(火星的古名),灵兽朱鸟,声音徵,吉日丙丁,神器衡,季节夏;北方之帝颛顼,神灵玄冥,星辰辰星(水星的古名),灵兽玄武,声音羽,吉日壬癸,神器权,季节冬;中央之帝黄帝,神灵后土,星辰镇星(土星的古名),灵兽黄龙,声音宫,吉日戊己,神器绳,四季。

另外还有诸如燧人、苍颉、有巢、伏羲、女娲、帝喾、帝俊,还有去看〈史纪・五帝本纪〉,也有一些其他的名字。象这些“古帝王”,很多又有其他的“功能”,比如女娲据说是造人的神啦,伏羲造八卦啦,苍颉造字,燧人发现火,等等。

特别提一提那个叫帝俊的,因为在后来的书籍里几乎没有提到过他,提起过他的主要是〈山海经〉,据说就是他生出日和月的,是那种古神吗?不过“俊”这个字是形声字,照理出现得应该比较晚,不过也可能是“音译”的缘故。可能从某个古字取的音。

又,以上的古帝,经常这个是那个的儿子,那个又是这个的祖父,谁又是谁的臣子,这样那样,混乱得不得了,这里偶把很多枝蔓都扔掉了,否则不是怕大家看得头昏,实在是怕偶自己写得头昏。

三、神谱略谈–其他神灵

象前面提到的大神,特别是那些所谓“古帝”们,个个都担了一大堆的其他名号,是N多的物件的发明者,这里不想再提他们(提一提都会昏头),说说别人吧。

雨师:赤松子。听说他为了下雨,要吃一种叫“冰玉散”的东西,他和西王母关系不错,常去昆仑游玩,随风雨上下。他还拐跑了炎帝的小女儿,拉着人家MM从一棵桑树上飞走了。害炎帝爷爷伤心地不得了,把自己女儿离去的那颗桑树命名为“帝女桑”,这是一棵有红色木纹,开黄色花朵,结青色果实的树。

风神:风后。
雷神:夔
路神(保护旅行者的):嫘祖,黄帝的正妻。
灶神(就是那个每年要上天打小报告的):隗。别看人家是灶神,容貌可象美女诶。
巫山女神(除却巫山不是云啊–嘿嘿):瑶姬,炎帝的另一个女儿。很可怕哦,因为特别会诱惑男人–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的故事知道吧。不过人家姐姐还帮过大禹治水来着,就是花心一点儿也没关系啦。

洛神:有名吧,谁叫曹子建要写〈洛神赋〉呢。她是伏羲的女儿宓妃,也是河伯的夫人,可是后来却和射日的后羿有婚外恋情,因为之前后羿还射瞎了河伯的左眼,而宓妃很高兴她的花心大萝卜丈夫吃了亏(可怕可怕)。

乐神:伶伦。
工匠神:巧��。
井神:盘灵,又作“吹萧女子”,因为她曾在西方白帝少昊之父亲和母亲饮宴时吹萧,同时还有江神奇相起舞。又,据说少昊的父亲是一个绝世的美男子–厚厚,钓GG哦。
旱神:女魃。当黄帝和蚩尤作战时,蚩尤下了大雨,就靠这位姐姐来烘干了。

四、神谱略谈–恶神

最有名的应该数蚩尤,他是江淮楚人神话中的神,大约是中原往南征服时将其加以丑化的。至于样子么,偶倒觉得和西方奇幻里的半兽人可能差不多,而且很能打,黄帝不就是据说和他打了一场大仗然后懂得兵法的么。

刑天也算一个,他被炎帝砍掉了脑袋后仍旧拿着兵器又蹦又跳,够狠够狠。
共工,也是和炎帝(一说颛顼)作对的,输了以后一气之下把天柱撞了个歪歪斜斜的那位(象是什么巨人神的变种)。
这三个算是有名的“大坏蛋”。小坏蛋就是些鬼魅一类,而且全是所谓北方之帝颛顼之子,计有魍魉、疫鬼、小鬼(专门吓唬人)、穷子(穷神)等等。
舜后裔姓氏考

古籍称舜为虞舜,又说他姓妫,又姓姚。后世注家们对虞、妫、姚皆指为地名。诚然各地均有上虞、虞城、姚丘、姚墟、妫水、妫州等地名,且有同名异地者。但是这些地名的出现甚晚,不见于战国前的有关大舜的事迹之中,与其说是舜姓氏之出于地名,倒不如说地之取名乃附会于舜更合理一些。现在我们在其字音字义方面探索一下。

  按先秦时代人物的姓氏,一般有两个,即氏、姓。姓标志血缘,从出生之“生”再加女旁。氏为后出,一个同姓的氏族分支多了,人数多了,原来的姓不足应用了,就添加上氏。氏的命名来源多方,或以国为氏如齐、鲁,或以居地为氏如东郭、南官,或以爵位为氏如王、侯,或以职务为氏如虞、陶、司马等等。那时一般男子称氏,并把氏置于名字之前,如孔丘、田文;女子一般称姓,则把姓置于名字之后,如孟姜、怀赢等。也有例外,如男姓的吕尚,也称姜太公。大舜则有一氏二姓,盖是他兼祧两个氏族的血缘之故。
 大舜号为虞舜,此虞并非地名,而是职务,《尚书・尧典》中载,舜任命伯益去管理“上(山林)下(泽薮)草木鸟兽”,说:“益、汝作朕虞。”(今本划于《舜典》中)《礼记・檀弓》称此职为“虞人”。《周礼・大宰》则名为虞衡。按虞字本为驯养捕猎兽类之职官。虞字在《说文》属部,并释为“虎文(纹)也,象形。”《诗经・召南・驺虞》,后出的古文家《毛诗》释验虞为“仁兽”(类似麒麟)之名,但早出的今文家《鲁诗》与《韩诗》则以为是“天子之掌鸟兽官”,正与《尚书・尧典》之义相合。其实我们从其字形上来看,二字之偏旁为马和,属于家畜与野兽类,可证虞是指掌管鸟兽的职事人员。尤其是和他的姓“妫”配合起来观察,更为明显。
大舜姓妫。先秦之姓多带女旁,如姒、姬、姜、赢、偃等。妫去掉女旁为为,为的篆书为”为”,许慎释云:“母猴也,其为禽好爪,下腹为母猴形。”许慎的解释是“望文生义”。对于古文字望文生义也是一种重要的辨识手段,重要的是“望”得正确与否。此字上半为“爪”形,下半为“为”型。这是两个象形的组合,而不是像一个抓耳挠腮的猴子,并非“其为禽好爪”即“它作为一种禽兽,喜好抓挠”。我们认为上端像一只人手抚摸,下半则是大象的象形字。合起来,”为”的释义应是驯象员。罗振玉据金文和石鼓文的“为”字形状,断定为“手牵象形”,以为“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在服牛乘马之前”。大舜的祖辈应是掌虞的驯象员。

大舜的另一个姓为姚。古籍说他生于姚丘(或墟),故而姓姚。但是按古代姓氏的来历,姓多以氏族祖先(图腾)而取,即使用一般惯例,生于姚丘,也应取之为氏,而非用之于姓。但是若以为是氏,又显然不对,因为姚字带有女旁,与姬、姒、姜等相类,所以它是姓而不是氏,也即可证它并非取地名为姓者。今按古籍所载大舜活动地点有陶丘、桃丘、顿丘、寿丘、姚丘等名。考“陶”有二音,一为tao,一为yao。因此,烧陶也可叫做烧窑,陶器也可叫做窑器。大舜同时的皋陶之陶,至今读音仍为yao那么,姚丘即是陶丘的同音异写的词了。我们注意顿丘之顿,与陶、桃的声母相同,而寿丘之寿,古音也为tao。至

今凡属寿旁的字如涛、焘均读tao音,足以为证。可见大舜是位制陶、烧窑的能手。

大舜既拥有一氏(虞)二姓(妫、姚),其后裔便由此分流而衍生若干姓氏。秦汉以后,姓氏不分,秦始皇本为赵氏赢姓,理应呼为“赵政”,其姊妹则应呼为“×赢”才合乎古俗,但在其时亦通呼为“赢政”了。故而考察大舜后裔自当合称为“姓氏”,或对姓、氏二字不加区分,视为同一名词为宜。

大舜后裔享有封国者有三,即虞(大禹封舜子裔均为虞国诸侯)、陈(周武王克殷之后,封大舜裔孙妫满为陈国诸侯)、齐(陈厉公之子陈完奔赴齐国,齐桓公任为工正,其九世孙田和篡齐国而自立,是为“田齐”。按田、陈二字在上古为同音假借之字,故写“陈”为“田”)。其后,主要由陈国和田齐这两支派生出若干姓氏来。我按东汉王符《潜夫论》之《志姓氏》(中华书局排印,汪继培笺,彭锋校注本)、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之《姓氏》(中华书局排印王利器校注本,按此本将《姓氏》列入佚文篇之中)、唐朝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排印岑仲勉校记本)、宋朝郑樵《通志》之《氏族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影印本),以及近来出版之《姓氏典故》(傅永明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本)等同类工具书,检索出30多个姓氏,略去有异义者,如咸(有陈僖公之孙箴子之后,及巫咸之后二说)、来氏、皮氏等姓氏。又省去较偏僻者,如遂(虞后)、穰(田穰苴之后)、尝(孟尝君之后)、第八(齐国田英之后)等。这样共得25姓氏,其中王氏虽有多种来源,但齐国王氏宗大人多。又如庆氏虽有出自姜姓齐国大夫庆克的一支,但是《潜夫论》以为陈国公族之后,而又有为陈桓公五代改妫姓为庆姓之说;故均录入之。为了圣裔词堂奉祀的方便,拟出一祖、二姓、23氏,共25个姓氏列为谱系如下

大舜圣裔谱系
(甲)一祖皇始祖华夏圣帝大舜
(乙)二姓
姚姓宗长汉朝博士姚平
妫姓宗长吴国大都督妫览
(丙)二十三氏

一、虞国宗系(二氏)
虞氏宗长周朝陶正虞阏父(又名妫满,谥胡公) 位于舜耕山庄舜苑内
甄氏宗长汉朝广阳侯甄丰二、陈国宗系(十氏)
陈氏高祖陈国周朝陈侯妫满(又名虞阏父,谥胡公)
胡氏宗长东汉太傅胡广(胡氏高祖与陈氏同)
敬氏宗长唐朝谏议大夫敬播
文氏宗长宋朝潞国公文彦博
司徒氏宗长宋朝集贤殿学士司徒期
庆氏宗长西汉东平王太傅庆普
占氏高祖陈国公孙子献
袁氏高祖陈国上卿爰涛涂(袁、爰、辕三字通假)
爰氏宗长汉朝厌次侯爰类
辕氏宗长汉朝清河王太傅辕固

三、齐国宗系(十一氏)
田氏高祖齐国大夫田完
靖氏高祖齐国靖郭君田婴
威氏高祖齐威王田因齐
陆氏高祖齐国宣王辟疆
法氏高祖齐国襄王法章
胡母氏宗长秦朝太史令胡母敬
光氏高祖燕国高士田光
孙氏宗长周朝孙武子
王氏宗长先汉济北王王安(又有“五王”氏系齐国威、宣、泯、襄、建五王之后)
车氏高祖汉朝丞相田千秋
第五氏宗长后汉司空第五伦
说明:①大舜称为“始祖”。凡得姓氏之最初人物称“高祖”,虞、姚、妫之姓氏均直接得自大舜,故不列“高祖”。

而胡氏高祖陈氏同为妫满,亦即虞阏父,其在虞氏因虞舜之后,不得称为高祖,故称为宗长;而在陈氏则可称高祖;而胡氏因不举高祖而只举宗长胡广而省去。②各姓氏之最初人物无考者,则选取该姓氏年代较早、名望最高之人物为“宗长”。

关于大舜后裔问题,犹有一要事,不得不说明者,即舜应是殷商王朝之始祖。从甲骨文及全文字形来看,舜等五字之形状皆大同小异。故而近来许多学者同意大舜即殷商之先祖。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举凡殷商之后裔各姓氏,如孔、商、汤、宋、华、桓、戴、向等,都可以称为大舜后裔了。
莽人图腾姓氏述略

莽人是一个尚未识别族属的民族群体,分布在我国和越南、老挝等三国而居的民族共同体。由于居地隐蔽僻远,迄今为止,有很少学者去调查研究。从1990年开始,笔者先后到莽人地区实地调查了7次,颇有所获。

1957年,我国莽人散居在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镇乌丫坪办事处和南科办事处西南部,沿中越边境线我方一侧的原始森林中,包括雷公打牛、落邬、坪河上、坪河中、坪河下、河头、管木、纳西、边界、龙树、草果坪、南科等12个小居住点。当时小的村落只有五、六户,大的村落也不过十来户。www.zcfss.com

1957年春天,当地政府和驻军部队及相邻民族的帮助下,原来的10个小居住点合并为今天的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南科寨等4个自然村,96户,575人(1995年末数)。

从莽人的图腾姓氏看,它始于何时,目前难于完全说清楚。但现在莽人所行的图腾姓氏中,多少会反映出一些图腾姓氏的来源。下面笔者把莽人的图腾姓氏作一述略。

A、动植物图腾姓氏和颜色图腾姓氏

现在莽人内部有两种古老的氏族图腾姓氏,第一种图腾是用红、黑、灰等三种颜色来作氏族的图腾,并把这一图腾作为氏族的姓氏,这种姓氏是氏族内部的称呼。在同一颜色的姓氏内严禁通婚。第二种是由动植物图腾来作本氏族的姓氏。除此这还有汉姓,汉姓是和外民族交往时才使用。

一、水鸟氏,莽语称“度旺”(tul xuat)。在同一水鸟氏族内分有三种颜色图腾姓氏。
1、红色(水鸟)图腾姓氏,莽语称“度旺伦(tul xuat luen)。
2、黑色(水鸟)图腾姓氏,莽语称“度旺朱”(tul xuat tsu)。
3、灰色(水鸟)图腾姓氏,莽语称“度量布勒厄”(tul xuat pul lel xot)。
二、蛇氏,莽语称“孟浪(mod lal)。在同一种蛇氏族内也分有三种颜色图腾姓氏。

1、红色(蛇)图腾姓氏,莽语称“孟浪伦”(mod lal luen)。
2、黑色(蛇)图腾姓氏,莽语称“孟浪朱”(mod lal tsud)。
3、灰色(蛇)图腾姓氏,莽语称“孟浪布勒厄”(mod lal pul lel xot)。

三、哨路鸟氏,莽语称“温糯~(xued nol)。在同一种哨路鸟氏族内也分有三种颜色图腾姓氏。
1、红色(哨路鸟)图腾姓氏,莽语称“温糯伦”(xued nol luen)。
2、黑色(哨路鸟)图腾姓氏,莽语称“温糯朱”(xued nol tsud)。
3、灰色(哨路鸟)图腾姓氏,莽语称“温糯布勒厄”(xued nol pul lel not)。

四、布广树氏,莽语称“双木拜”(suad mul pㄆt)在同一种布广树氏族内也分有三种颜色图腾姓氏。
1、红色(布广树)图腾姓氏,莽语称“双木拜伦”(suad mul pㄆt luen)。
2、黑色(布广树)图腾姓氏,莽语称“双木拜朱”(suad mul pㄆt tsud)。
3、灰色(布广树)图腾姓氏,莽语称“双木拜布勒厄”(suad mul pㄆt pul lel xot)。

五、班鸠鸟氏,莽语称“牟斗欧”(mul txl xxd)。在同一种班鸠鸟氏族内也分有三种图腾姓氏。
1、红色工9(班鸠鸟)图腾姓氏,莽语称“牟斗欧伦”(mul tal xxd luen)。
2、黑色工9(班鸠鸟)图腾姓氏,莽语称“牟斗欧朱”(mul tal xxd tsud)。
3、灰色工9(班鸠鸟)图腾姓氏,莽语称“牟斗欧布勒厄”(mul tal xxd pul lel xot)。

六、虎氏,莽语称“温林”(xued lil)。在同一种虎氏族内也三种颜色图腾姓氏。
1、红色(虎)图腾姓氏,莽语称“温林伦”(xuel lil luen)。
2、黑色(虎)图腾姓氏,莽语称“温林伦”(xuel lil tsud)。
3、灰色(虎)图腾姓氏,莽语称“温林布勒厄 ”(xuel lil pul lel xot)。

七、熟郎鸟氏,熟郎,莽语是一种鸟名(待考)。在同一种熟郎氏族内 有三种颜色图腾姓氏。
1、红色(熟郎鸟)图腾姓氏,莽语称“熟郎伦”((zel lal luen)。
2、黑色(熟郎鸟)图腾姓氏,莽语称“熟郎朱”((zel lal tsud)。
3、灰色(熟郎鸟)图腾姓氏,莽语称“熟郎布勒厄”((zel lal pul lel xot)。

八、度朱厄氏,度朱厄,莽语,是一种动物名(待考)。在同一种度朱厄内也分有三种颜色图腾姓氏。
1、红色(度朱厄)图腾姓氏莽语称“度朱厄伦”(tul tsud xot luen)。
2、黑色(度朱厄)图腾姓氏莽语称“度朱厄朱”(tul tsud xot tsud)。
3、灰色(度朱厄)图腾姓氏莽语称“度朱厄布勒厄”(tul tsud xot pul lel xot)。

特注:以上国际音标注音的最后一个字母是代表声调。如:“d”代表55调,“t”代表44调,“n”代表33调,“l”代表21调。

B、汉姓与图腾姓氏传说

姓陈为“水鸟氏”,据传这一姓的先民因跟踪水鸟而寻到水源,便认为这是得到祖先的帮助,于是崇拜水鸟,以它为姓,所以,此姓忌吃水鸟肉。

姓龙为“蛇氏”。传说这一姓的称民因跟踪蛇的行径而走出密林,便认为这是得到祖先的帮助,于是崇拜蛇,以它为姓。因而,此姓忌吃蛇肉。

姓罗为“哨路鸟氏”。据传这一姓的先民因看到哨路鸟叨细柴和茅草做,并认为这是得到祚的帮助与启迪,于是崇拜哨路鸟,以它为姓,因此,这姓忌吃哨路鸟肉。

姓刀为“布广树氏”。传说这一姓的先民因在布广树脚躲避灾难,便认为是布广树救了祚的命。于是崇拜布广树,以它为姓。因而,此姓忌烧布广树柴。

姓盘为“斑鸠鸟氏”。传说这一姓的先民因看到斑鸠筑巢而学盖干栏式楼房,并认为这是得到祚的帮助与启迪。于是崇拜斑斑鸠鸟,以它为姓,因此,姓盘者忌吃斑鸠肉。

姓虎为“老虎氏”。据传这一九的先民因被豹子咬而逃命时,恰遇一只老虎把豹子咬死了,便认为是老虎救了祖先的命。于是崇拜老虎,以它为姓。因而,姓虎者忌吃老虎肉。

姓王为“熟郎氏”和姓白为“度朱厄氏”。这两个姓的图腾不详,待考。

图腾姓氏与婚姻关系表
丈夫汉名 丈夫本氏族名 丈夫图腾 妻子汉名 妻子本氏族名 妻子图腾
陈小大 阿 东 水鸟氏龙大妹 阿 亮 蛇 氏
陈立光 阿 新 水鸟氏龙二妹 阿 细 蛇 氏
罗青先 阿 夺 哨路鸟氏陈秀英 阿 温 水鸟氏
罗 大 阿 中 哨路鸟氏刀 妹 阿 仙 布广树氏
刀 大 阿 昆 布广树氏罗二妹 阿 色 哨路鸟氏
刀 三 阿 高 布广树氏陈二妹 阿 给 水鸟氏
盘 万 阿 立 斑鸠鸟氏刀二妹 阿 芬 布广树氏
盘 二 阿 拥 斑鸠鸟氏龙 妹 阿 宁 蛇 氏
龙 玉 阿 真 蛇 氏陈三妹 阿 安 水鸟氏
龙 二 阿 发 蛇 氏刀 新 阿 志 布广树氏
陈 进 阿 天 水鸟氏 罗三妹 阿 义哨路鸟氏
罗 二 阿 丁 哨路鸟氏刀三妹 阿 志 布广树氏
刀 福 阿 伟 布广树氏陈大妹 阿 内 水鸟氏
盘志伍 阿 点 斑鸠鸟氏龙三妹 阿 业 蛇 氏
盘志新 阿 包 斑鸠鸟氏陈二妹 阿 衣 水鸟氏
综上所述,莽人的图腾姓氏,是原始氏族部落的一种残余。据汉史载:“姓氏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中,故姓氏之源,有些带有远古神话传说的神秘色彩。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以男为主体,故姓亦改从男,氏则反为妇子家族之用。据明代学者顾炎武研究,到汉代司马迁著《史记》时,才把姓氏始混为一,因之,汉以后姓与氏已不区别,均表姓之义。”到南北朝以后,少数民族改从汉姓的逐渐多了。www.zcfss.com

这样一来,同姓的人未必同宗,未必再有血统联。在同姓不再同一血统标志的情况下,同姓不婚是已推动原来意义。但是,莽人图腾姓氏中,仍然保存着同一颜色图腾姓氏的同一血统关系。比如,红色姓盘不能与红色姓盘通婚,但红色姓盘与黑色姓盘和灰色姓可以通婚。灰色姓盘与灰色姓陈、姓白、姓刀、姓龙等可以通婚。这说明了,莽人同一种颜色图腾姓氏内部禁止通婚。

从现在莽人汉姓上看,莽人姓很混乱。但图腾姓上看,莽人姓一点也不混乱。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图腾姓中,还保存着自己同一血统标志。这些血统标志是莽人先民给我们留下的一笔非常珍贵的口传资料,当今对研究莽人社会历史及其有价值。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我国历史上值得了解、讨论和纪念的人物实在太多了,近几年我注意较多的一位是北魏孝文帝元(拓跋)宏。他生于北魏皇兴元年(公元四六七年)八月,卒于太和二十九年(四九九年)四月。再过三年,就是他逝世一千五百周年。他本姓拓跋,但在逝世前的三年改姓了元。在他在位的二十九年间,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尽管历史学家已经发表过不少论著,但我觉得还是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因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或许人们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
究竟元宏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还是先看一下史实吧!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四九三年)五月,孝文帝拓跋宏在首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西北)的明堂举行了斋戒,召集群臣,将要占卜决定是否要出师征伐南朝。太常卿王谌主持卜卦,他仔细观察龟版上的纹线,确定属于革卦。孝文帝一听,立即引述革卦的彖辞说:“‘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真是再吉利也没有了。”群臣知道孝文帝已打定主意,谁也不敢说话,唯有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继承先皇遗业,统治中原,这次出兵征伐尚未归服的小邦,可是得到的却是商汤、周武王革命的卦象,恐怕不能算大吉吧。”孝文帝厉声责问:“爻辞上明明说是‘大人虎变’,怎么能说不吉?”拓跋澄说:“陛下登帝位已久,怎么能到今天才虎变?”孝文沉下脸色道:“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想使人心动摇吗?”这位任澄王还是不买帐,说:“社稷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社稷之臣,岂能知道有危险而不说话呢?”孝文帝好不容易才忍下这口气,淡淡说了一句:“各言其志,亦没有什么大不了吧!”这场隆重的仪式就草草结束了。

孝文帝的真意当然不是南伐,他知道任城王已看破自己的心思,回宫后立即召见,并说:“在明堂上怕人多嘴杂,坏了我的大事,所以假装发怒,吓住文武百官,你大概明白。现在我们再认真讨论一下革卦。”接着屏退左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这次的行动实在很难,但平城是用武之地,不是实施文治的地方,要在这里移风易俗,是毫无办法的,我想乘机迁都中原,你以为如何?”拓跋澄说:“陛下要迁都中原来经略四海,这正是周成王、汉光武帝取得成功的经验呀!”孝文帝还不无顾虑:“北方人死抱住旧习惯,留恋故乡,肯定会引起惊恐和骚乱,怎么办?”拓跋澄答道:“非常之事,本来就不是常人所能想到做到的,只要陛下下了决心,他们还能干得了什么?”得到了这位宗室重臣的支持,孝文帝更有了信心,他把任城王比为当年使汉高祖刘邦下决心迁都长安的谋臣张良。接着,孝文帝又与汉族大臣、尚书李冲等作了秘密部署,并下令军队实施演习,由李冲负责选拔人员。七月十日,北魏全国戒严,军队总动员,正式宣布南伐,还命令与南朝接界的扬州、徐州征发民夫,招募士兵。十天后,孝文帝在他嫡祖母冯太后的永固陵前举行了告别仪式,就从平城出发,率领三十万大军浩荡南下。以“南伐”为名的迁都,就从这里开始了,以后历经曲折,终于在两年之间大体完成。

在迁都已成定局时,孝文帝开始采取一系列更彻底的汉化措施,而反对派也不放过每一个对抗的机会。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孝文帝下令禁止士民穿“胡服”(鲜卑等北方诸族的服装),大多数鲜卑人都不乐意,很多人没有执行命令,如东阳公(原东阳王)、太傅拓跋丕就公终都免不了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的命运,而本民族也都融合在汉族之中了。且不说先秦的非华夏族,从汉代以来,匈奴、乌桓、鲜卑、羯、丁零、铁勒、突厥、回纥(鹘)、沙陀、契丹、女真,几乎无一例外。元亡后留在明朝境内的蒙古人、色目人就不再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民国建立后保持满族身份的人口也曾迅速减少。这些民族消亡的过程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总要千方百计地抵制汉民族的同化。但统治者都无法解决一种两难选择:为了他们的王朝长治久安,特别是要治然一身胡服,拒不换装。十九年三月十九日,太师、京兆公冯熙在平城病故。冯熙是冯太后之兄,又是孝文帝的岳父,留守平城的拓跋丕本来就不赞成迁都,就联合陆睿等上书,请求孝文帝回平城参加冯熙的葬礼。孝文帝识破他们的意图,指出他们在迁都之初就出了这样的主意,是“陷君不义”,下令对他们给予降职处分,又下诏将冯熙的灵柩迎至洛阳安葬。

五月二十六日,孝文帝正式宣布了他的另一项汉化措施:“停止说鲜卑话,一律讲正音(中原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或许一时难改,三十岁以下的朝廷现职官员不许再讲鲜卑话,如有故意不改的,就要降职或撤职。”六月初二,孝文帝正式下诏,禁止在朝廷使用鲜卑语,违者一律免职。

不久前,广川王病亡,他的夫人早死,葬于平城,有关方面请示他应该在何处安葬,孝文帝又推出了一项重大改革:代(平城及周围地区)人已迁洛阳者,应该全部葬在洛阳城北的邙山。如果丈夫以前死在代地的,妻子可以葬回去;丈夫死在洛阳的,不准回代地与妻子合葬。六月十九日下诏:“凡迁至洛阳的百姓死了,一律葬在河南,不得葬回北方。于是南迁的移民的籍贯都改为河南洛阳了。

二十年正月,孝文帝走出了汉化过程中最彻底的一步,将本家族由拓跋氏改为元氏,所有功臣旧族,包括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统统改姓,如拔拔改为长孙,达奚改为奚,乙旃改为叔孙,丘穆陵改为穆,步六孤改为陆,贺赖改为贺,独孤改为刘,贺楼改为楼,勿忸改为于,尉迟改为尉,等等。鲜卑等族与汉族在姓氏上的差别至此消除。同时,孝文帝以行政手段促使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下令北方四个门第最高的家族的代表人――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将女儿送进后宫。李冲出身陇西大族,又与各个高门大族结为儿女亲家,孝文帝也将他女儿纳为妃子。他还下诏为自己六位弟弟重新娶妻,分别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代郡穆氏联姻。尽管此前鲜卑族与汉族已开始通婚,如孝文帝的嫡祖母冯太后就是北魏第一位被立为皇后的汉族妇女,但如此大规模的通婚,无疑使鲜卑族从皇族元氏开始不再有纯粹的血统了。

这样剧烈的措施,推行时自然不会顺利,但孝文帝万万没有想到,带头违抗的竟是自己的长子――太子元恂。于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十五岁的元恂充当了可怜的牺牲品。为了改革的胜利,他只能付出亲生儿子的代价。
尽管孝文帝在两年后就以三十三岁的英年逝世,他的改革措施再也没有逆转,中国历史上掌握了政权的非汉民族统治者最主动、最彻底的汉化最终实现了。这样的改革不仅在中国是空前绝后的,就是比之于我们的东邻日本在近代实行的明治维新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当时的思想家虽然倡导“脱亚入欧”,恨不得将日本变为欧洲的一部分,但还是保留了语言、姓氏和种族。

历来在中国北方和境外生活的游牧民族,凡是要进入汉族农耕地区的,无论是被掳掠或强制迁入的,还是作为征服者来君临天下的,最理人口远比他们本民族多的汉族臣民,他们不得不选择汉族文化;为了保持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使本民族不至于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被同化,他们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甚至是极其严酷的法律手段。从十六国时期刘渊的汉国开始,这些由非汉族所建政权大多实行“一国两制”,如辽朝有北面官、南面官,金朝既有“猛安谋克”又设州县乡里,元朝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实行不同政策,清朝满汉异制。正因为如此,尽管这些民族在其统治后期已经难以抵挡被汉族融合的潮流,但无不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它们真正被同化都是在亡国丧权以后。今天看来十分正常的民族融合,当年都曾经付出惨痛浩大的代价――征服之初的镇压屠杀和被推翻后的血腥报复。在最残酷的一次民族仇杀中,曾经统治北部中国的羯人几乎被杀光,连不少长得像羯人的汉人也被误杀。清朝入关后的雉发令曾经使多少人头落地?而连孙中山都提出过“驱逐鞑虏”的口号,要不是社会的进步,清朝亡后又将有多少满族人为他们的祖先作出补偿?

应该指出,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鲜卑拓跋部曾经相当落后、保守,对华夏文明格格不入,并没有什么适宜改革的“国情”。公元二七七年,首领力微(始祖)之子沙漠汗(文帝)在晋朝当质子多年后返回,他当着诸部大人(酋长)的面用弹子打下了飞鸟,这引起了犬人们的恐慌,因为当时的“国俗”还没有用弓发射弹子的方法。他们认为:“太子的服饰神态已与南方汉人一样,又学了这样少见的奇术,如果让他继承国统,就会改变旧俗,我们一定会不得志,不如选留在国内本分淳朴的人。”于是一起向力微建议,将他杀害。直到太平真君十一年( 四五0年)杀汉族大臣崔浩,主要罪行也是他所作《国记》将拓跋鲜卑早期的历史原原本本写了出来,并且刻石立在通衢大道上,是“暴扬国恶”。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当时北魏的国势如日中天,在北方的统治已经稳定,并且已得到汉族官僚世族和士人的认同,并没有面临其他民族或势力的挑战,更没有到达不改革就得覆灭的地步。他当然受到了嫡祖母冯太后的影响,而且在太和十四年(四九○年)冯太后死后他在亲政,此前的一些重大措施,如制定新律,官员实行俸禄,施行均田制、三长制等都是在冯太后执政时完成的,但决定性的汉化政策还是由他制定并推行成功的。孝文帝的改革信念是基于他对汉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和对鲜卑族长远利益的关注,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睿的谈话中: 

北人每言:“北俗质鲁,何由知书!”联闻之,深用怃然!今知书者甚众,岂皆圣人!顾学与不学耳。联修百官,兴礼乐,其志固欲移风易俗。联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若永居恒北,复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墙耳。(《资治通鉴》卷一三九)  
在孝文帝之前,十六国的君主中也不乏汉化程度很深者,如汉的刘聪、刘曜,前燕的慕容伽鬼、慕容光,前秦的苻坚,后燕的慕容垂等,他们本人都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但都没有能够解开本民族的情结,打破民族间界线,不得不实行民族之间、文化之间的双重标准。相比之下,孝文帝的高明之处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孝文帝尽管牺牲了自己儿子,不得不杀了一批企图叛乱的宗室重臣,但付出的代价并不是很大,他的改革取得了影响深远的成功。

孝文帝迁都、汉化的直接结果,,是百余万包括鲜卑和北方各族在内的移民迁入洛阳和中原,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以至整个亚洲文化中心,使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并吸收了鲜卑各族的北方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
正因为如此,洛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洛阳伽蓝记》中传神的描述和今天还能看到的龙门石窟的辉煌艺术,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即使在当时,南方的有识之士已经承认,洛阳的文明程度已经凌驾于南朝的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之上。永安二年(五二九年),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元颢归洛阳,失败后只身逃归南方。当时北魏国力大衰,洛阳经历河阴之变后也远非全盛时可比,但陈庆之回国后却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始如登泰山卑培,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从唐朝初年开始,拓跋鲜卑建立的魏国被正式承认为中国的正统之一,与继承了晋朝法统的南朝享有同等地位,官方编纂的历史就有《北史》和《南史》两种,从此有了“南北朝”的名称。一个非华夏( 汉)族建立的政权能被华夏(汉)族承认为正统所在,是前所未有的奇迹。此前建立十六国(实际不止)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诸族,被逃离中原的东晋称为“乱华”的“五胡”,在唐初官修的《晋书》中,他们的君主还没有资格享受“本纪”的待遇,只能专门另立一种“载记”。

鲜卑族本身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元氏家族,尽管经历了尔朱荣之乱,东、西魏分裂,北齐、北周取代东、西魏等屡次内乱、战祸和天灾,但依然子孙繁衍,名人辈出,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几位杰出人物。在唐朝,见记载的就有神童元希声,北门学士元万顷,名士元德秀、元集虚,学者元行冲等,特别是著名诗人元结、元稹,元稹与白居易齐名而并称“元白”。金代末年,还出了大诗人元好问。至于其他鲜卑族的后裔,或含有鲜卑血统的“汉人”就更不胜枚举,有兴趣的话不妨翻翻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明显属于鲜卑、匈奴等族后裔的,就有刘氏、窦氏、高氏、房氏、宇文氏、长孙氏、李氏、于氏、阎氏、豆卢氏、源氏、浑氏、元氏、独孤氏、安氏等十多支。就连唐朝皇室李氏,也并不是纯粹的汉族血统,至于其他王侯将相以至士农工商中带有胡人血统的人,尽管我们永远无法作出定量分析,但毫无疑问是相当多的。经过孝文帝的主动融合和以后的发展,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族的一部分。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而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中华民族固然应该纪念华夏族的祖先,但也应该纪念包括鲜卑族的先人在内的列祖列宗,不要忘记像孝文帝元宏那样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作出过巨大贡献的盖世英雄。
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孝文帝或许会被当作千古罪人。由于他的改革,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语言、鲜卑文化以至拓跋氏家族很快消亡了。尽管中国还有元氏和其他鲜卑姓氏的后裔,但都已不是纯粹的鲜卑血统;尽管专家们还能复原出鲜卑文化的某些片断,但终究难睹它的全貌了。要是孝文帝不实行改革,或者为了保持鲜卑民族的纯正,宁可放弃中原的物质文明和辽阔疆域,回到沙漠草原,可能近代的人们还会在蒙古高原或大兴安岭中发现一个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居的鲜卑族。或许有人会认为,孝文帝的作用与从肉体上消灭一个民族没有什么不同,不过采用了另一种手段而已,甚至是更阴险毒辣的手法,起到了外部敌人所不能起的作用,完全是一个“鲜卑奸”。

如果离开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面前应该作出什么选择?那么答案一定会更多,更复杂。这无疑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笔者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从孝文帝其人其事的确引起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在今天中国的范围乃至整个东亚,在十九世纪以前的二千多年间,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一直是总体上最先进、文化水准最高的民族,所以对其他民族而言,“现代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就是“汉化”的过程。当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限制,想汉化未必化得了,但要进步就只能学习汉族文化却是别无选择的道路。不仅前面提到过的各个民族毫无例外,就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现代化”而不“汉化”,岂不两全其美?可惜,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除了孝文帝等个别君主,其他大多数非汉族君主都曾想过不少办法,试图在接受汉族文明的同时保留本族的一些重要习俗,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辽朝皇帝曾坚持“捺钵”,即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到不同的野外帐篷中生活和办公,但到了后期,捺钵时间越来越少,而实际的首都却已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南迁到了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王公贵族还喜欢住在更南的南京(今北京市)。金朝后期,迁入黄河流域的女真人纷纷学汉语,穿汉装,改汉姓,以致皇帝多次下诏禁止。但连太子、诸王都“自幼惟习汉人风俗”,女真“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气得金世宗骂他们是“忘本”,看来已无可奈何。满族入关后,为了保持本族传统煞费苦心,将边外的“龙兴之地”列为禁区,设置围场,皇帝每年行围打猎,禁止满汉通婚,强制推行满族服饰,坚持使用满族文字、姓氏,措施不可谓不周。但曾几何时,早已在关内定居的满族人不愿再回关外;八旗将士骑不了马,拉不开弓;乾隆以前的皇帝还能跃马射虎,以后就只避暑不围猎了;满姓虽还保持,名字却早已汉化,并在实际上取代了姓名。到了清朝江河日下之时,关东开放,新军取代绿营,通婚开禁,剪辫合法,还有多少传统能够保得住?二千多年间,没有一个民族取得过比孝文帝改革后的鲜卑族更好的结局,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请记住,这里讨论的是历史,不是现实。当时没有联合国宪章,没有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没有民族自治或基本人权的保障。当时也没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没有电话、电报、摄影、电影,更没有电视、传真或信息高速公路,不要忘记,先民是在工业革命前进行民族间的交往、争斗、竞争和融合的。所以我要赞扬孝文帝元宏,因为他走了一条当时唯一正确的道路。
台湾人的姓氏源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同胞的先祖绝大多数是各个时代的大陆迁台人员,大陆绝大多数的姓氏在台湾可以找到。1954年,据台湾有关部门调查的结果表明,台湾共有768姓,其中单姓764,复姓4。

在台湾同胞的姓氏中,人口最多的要数陈、林、张、王、黄、李、吴、蔡、刘、郭,被称为台湾的“十大姓”。这些姓氏均在数万户以上,有的多达十万户。

台湾高山族同胞的姓氏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所赐,计有卫、金、钱、廖、王、潘、黎等七姓。二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归还中国时高山族同胞所改,计有安、武、岳、郑、洋、田、杜、汤、白、江、米、月、力等79姓。由于民族日益交融、同化,现大部分高山族的姓氏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国的姓氏都有自己的发祥地。如陈姓的发祥地是河南颍川、汝南;江苏的广陵、下邳;山东的东海等地。张姓的发源地有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县、开封、高平等10余处。台湾各大姓的“根”,均源于大陆。在台湾,凡遇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不少人家就在门口悬挂出标有姓氏堂号的灯笼,如“西河林”、“颍川陈”、“天水赵”、“太原王”、“汝南周”、“京兆杜”等等,以示不忘水源木本。由于地缘位置的关系,台湾同胞的祖籍大多出自福建、广东两省,不少姓氏都是从闽粤带过去的。例如,据台湾学者吴昆仑、林猷穆合著的《台湾姓氏源流》考证,陈姓入台极早。自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开始,不少陈姓人士就跟随郑成功开发台湾。他们或从军、或开荒、或经商,溯其祖籍大多为福建漳州、泉州人,少数是广东人。又如徐姓,清初有泉州人徐公演入垦今台北县汐止镇。康熙、雍正年间,又有广东人徐德连、徐立鹏等分别入垦淡水港、新竹红毛港等地。据福建《安溪参内黄氏族谱》记载,安溪参内黄姓系唐初献桑园地建泉州开元寺的黄守恭之后代。其第35世孙黄宝于清道光年间到台北淡水山区定居,被认为是该地黄姓之始祖。在康熙到嘉庆的158年间,安溪参内黄姓就有三、四百万人迁居台湾。
台北宁夏路有一座全台“陈氏大宗祠”,大殿有一楹联曰:“三君翊汉光乔梓,二阮扶唐驾竹林”。台湾陈姓多认为自己是东汉桓帝时名士陈的后代。上联乃引汉代陈典故。陈及其子陈纪、陈湛,德名并著,是为“三君”。下联出自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故事。陈元光,字廷炬,代为将。永隆初年,击降潮州盗,并在潮州、泉州间创置漳州。朝廷命元光为镇抚,以控岭表,台湾台南市成功路的全台“吴氏大宗祠”有一楹联道:“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此联引用吴姓典故,台湾吴姓尊周代吴国始祖太伯为祖宗,太伯曾多次让幼弟为王而避居江南,八闽即福建,元代分八路,明清分八府。上面两列出自台湾宗祠的祠堂联,巧用史实,推赞先贤,鲜明地显示了台湾和大陆的历史渊源。

台湾同胞比较重视同宗同乡的关系,保持着我国农村社会的传统习惯。同宗系血缘关系,同乡系地缘关系,两者在社会演进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当最早的移民从大陆来到台湾形成村落时,往往是聚族而居,或同籍人集中居住一地。这种结合,对于加强初期移民的开拓力量,排除各种人为和自然的侵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不数典忘祖,用以联络同宗同乡感情,他们往往以其姓氏或籍贯命名所居的村庄,因而,台湾乡下的村名大多采取以姓冠村的方法。所冠之姓通常是一村的大姓,或与该村的创建有关。如台南的谢厝寮,姓谢的几乎占半数,三姓寮,系陈、黄、吴三姓移民所创建。又如刘厝、张厝、苏澳、钱厝坑、胡厝寮、江厝店、许厝港、何厝庄等。全都以姓冠村庄名。台湾同胞保存有相当浓厚的慎终追远的中华民族传统,不少姓氏设有本姓的宗亲会组织。所谓宗亲会,就是集合同姓人士,不分新疏,不分派别,建立宗祠,共祀其同姓之始祖,用以联络同宗感情。早期的宗亲会称为”食祖公会”,其宗旨是弘扬祖德,敦睦友谊,团结互补,以发扬宗族精神,其活动包括建祠,祭祖修谱,奖学以及举办各种慈善,公共福利事业等。宗亲会组织在台湾极为普遍,如台北市就有,李、王、龙、姜、宋、祖、何、郭、尹等数十个。

据说台湾现有的各级宗亲会200余个。除了宗亲会外,台湾同胞还采取联宗的方式。联宗是异姓人士通过追溯其同源始祖,合成宗亲关系。有二姓联宗,如柯蔡联宗,苏周联宗;也有数姓联宗,如刘唐杜三姓联宗,列山五姓联宗,六桂联宗等。无论是以姓冠村还是宗亲会联宗,都寄托着台湾同胞对大陆祖宗的无限敬重,这是尊祖敬宗,不忘中华民族血缘关系的一种由衷表现。
古风传雅,民俗可亲,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本是同根,台湾同胞念念不忘列祖列宗,通过各种方式寻根思源,以寄托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情。台湾草屯的洪姓居民,每当亲属死亡落葬之前,必定要遵照祖传仪式,用白布包裹全身,然后入棺,这种独特的葬仪叫做“念祖”。原来,草屯洪姓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而甘肃洪姓的始祖则发祥于甘肃敦煌,古代敦煌多回教徒,“念祖”已是敦煌回教徒代代祖传的丧仪规矩。尽管沧海桑田,岁月流逝,但台湾草屯洪姓仍保存着这一传统习俗。这不正是海峡两岸中国人骨肉关系的生动写照吗?

满族、锡伯族姓氏源考

  满族人的姓名,很是复杂。若说索尼只是名字,而人们为何称他为索大人?好像索尼姓索似的。其实,索尼是名字,因为满族人照例是称名而不举姓的。

满族人都有姓氏。汉族人多以单音字称姓氏,满族人姓氏有很多是多音的。据《清朝通志・氏族略》称,满族共有姓氏647个,其中3/10是见于《金史》的女真姓氏,还有一部分是以地名命之的,另有一部分满族姓氏则是汉姓。蒙古族降后金之后,一些蒙族姓氏也成为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

满族的八大姓是佟隹氏、瓜尔隹氏、马隹氏、索绰络氏、祁隹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到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都冠以汉字姓了。有的取其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字为姓,或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如瓜尔隹氏改姓关,索绰络氏改姓索,舒穆禄氏改姓舒或徐,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将原来姓氏译意为汉字取姓的,如巴颜氏改姓富,因巴颜在满族语中有富有之意。皇族爱新觉罗氏改姓金,因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之意。

至于皇族爱新觉罗氏,其来源至今仍众说不一。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有一次天女佛库伦在长白山附近湖里洗澡,吞食神鸦所衔的果子后,觉得身重不能升天。不久生下一男孩,长得相貌奇伟,落地会说话,佛库伦对他说:“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库布里雍舜。”这个孩子就是清王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始祖。这一说法充满了神话色彩,是说其受姓于天。可是努尔哈赤的上几代,并非姓爱新觉罗,姓什么至今是不解之谜。
满族姓氏渊源
[完颜]
拼音—Wanyan
郡望—女真
名人—完颜从善, 完颜伟, 完颜仲元, 完颜麟庆
文献—缺
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
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清朝张澍云:今完颜氏皆去完为颜,惟曲阜不敢冒兖国之姓,特称完氏。满清建国后,有完颜伟属满洲镶黄旗人。
[马佳]
拼音—Majia
郡望—满洲
名人—马佳图海, 马佳升寅
文献—马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氏。
[佟佳]
拼音—To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佟佳扈尔汉, 佟佳隆科多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佟氏。
[富察]
拼音—Fucha
郡望—满洲
名人—富察额色黑, 富察额师泰, 富察托庸
文献—沙济富察氏族谱, 沙济富察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富、傅氏。
[费莫]
拼音—Feimo
郡望—满洲
名人—费莫温达, 费莫温福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马、麻氏。
[纳喇]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纳喇安达立, 纳喇穆占, 纳喇苏克萨哈
文献—辉发纳喇氏族次三房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洲着姓之一,后改汉姓为那、南、叶、白氏。
[乌雅]
拼音—Wuya
郡望—满洲
名人—乌雅穆和蔺, 乌雅福崧, 乌雅长麟
文献—满洲正黄旗乌雅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碧鲁]
拼音—Bilu
郡望—满洲
名人—碧鲁赛碧图, 碧鲁鄂辉
文献—碧鲁氏通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一作必禄。
[图门]
拼音—Tumen
郡望—满洲
名人—图门青□麟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乌喇,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一作图们。
[瓜尔佳]
拼音—Guaerjia
郡望—满洲
名人—瓜尔佳费英东, 瓜尔佳鳌拜
文献—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一作瓜尔嘉,后改汉姓为关、白、石、(包)鲍、汪等氏;近人关天培、关向应,即属其族裔。
[他塔喇]
拼音—Tatala
郡望—满洲
名人—他塔喇博尔康, 他塔喇谭拜, 他塔喇裕泰, 他塔喇阔普通武
文献—他塔喇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唐氏。
[钮祜禄]
拼音—Niuhulu
郡望—满洲
名人—钮祜禄额赤, 钮祜禄穆克登布
文献—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郎、钮氏。
[赫舍里]
拼音—Hosholi
郡望—满洲
名人—赫舍里索泥, 赫舍里定寿, 赫舍里赛冲阿, 赫舍里长丰
文献—赫舍里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高、康、赫、何等氏。
[索绰络]
拼音—Sochuolo
郡望—满洲
名人—索绰络德保, 索绰络景星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式之一,后改汉姓为索、曹氏。
[舒穆禄]
拼音—Shumulu
郡望—满洲
名人—舒穆禄塔瞻, 舒穆禄谭泰, 舒穆禄赫寿
文献—缺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舒、徐、米、宿、郑等氏。
[库雅喇]
拼音—Kuyala
郡望—满洲
名人—库雅喇克彻尼, 库雅喇科齐, 库雅喇启秀
文献—黑龙江库雅喇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胡氏。
[喜塔腊]
拼音—Shitala
郡望—满洲
名人—喜塔腊穆和伦, 喜塔腊裕泰, 喜塔腊裕德
文献—喜塔腊氏谱书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图、祝、赵、文、齐等氏。
萨克达
拼音—Sakoda
郡望—满洲
名人—萨克达察哈泰, 萨克达穆通哈
文献—满洲三甲拉佐领下萨克达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后改汉姓为李、麻、骆、仓等氏。
萨嘛喇
拼音—Samala
郡望—满洲
名人—萨嘛喇庆山
文献—萨嘛喇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亦作萨玛喇或萨嘛拉,后改汉姓为蔡氏。
爱新觉罗
拼音—Aishi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裕庸
胜迹—北京故宫, 承德夏宫
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后改汉姓为金、赵、肇、罗、艾等氏。据满洲语之音与译义,爱新一词为金,觉罗两字为赵,此族应始兴于金国。
叶赫那拉
拼音—Yehonala
郡望—满洲
名人—叶赫那拉铭安, 叶赫那拉瑞麟
文献—正白旗满洲叶赫那拉氏宗谱, 叶赫那拉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氏之一,慈禧太后即为此姓名人。
叶赫那兰
拼音—Yehonalan
郡望—满洲
名人—叶赫那兰常钧
文献—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着姓氏之一,疑与叶赫那拉同属一姓。
讷殷富察
浑, 章佳珠隆阿
文献—章佳氏族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亦作章嘉。
[乌孙]
拼音—Wusen
郡望—河西郡拼音—Nayinfuchai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讷殷富察氏谱传, 讷殷富察氏增修支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额尔德特
拼音—Erdete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额尔德特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依尔觉罗
拼音—Year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缺
文献—依尔觉罗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依尔根觉罗
拼音—Yeargenjeilo
郡望—满洲
名人—依尔根觉罗阿山, 依尔根觉罗穆精阿, 依尔根觉罗鹤年
文献—依尔根觉罗氏家谱
历史—世居东北一带,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赵、伊、佟等氏。
[那拉]
拼音—Nala
郡望—满洲
名人—那拉舒兰, 那拉德福, 那拉盛安
文献—那拉氏宗谱
历史—世居东北吉林伊通河一带,以地为氏,即纳兰氏,是清朝满族姓氏之一。
[章佳]
拼音—Changjia
郡望—满洲
名人—章佳富勒
名人—乌孙讹论
文献—缺
历史—金国女真族姓,金有乌孙讹论者,善于骑射,曾为石垒节度使。据姓氏考略载:金姓,望出河西。河西郡设于战国时代之魏国,其境约在今日山西、□西一带。
满族、锡伯族姓氏源考
民族姓氏的来源与沿革,是民族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史禄国(S.M.Shirokogoroff,俄国人)一九二四年用英文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其中第一章中的《部族姓氏表》,介绍了老满洲和新满洲(含锡伯族)的姓氏来源。
按满洲(MANCHU),历史上分三个部分:一是佛满洲即老满洲,为努尔哈赤建国初之满洲;二是伊澈满洲即新满洲,指后期零星编入的满洲;三是蒙古――满洲,为蒙古参加进满洲者。
十六世纪,当满洲第一代统治者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统称满洲。满:意为充满、完全、丰富;洲:意为岛、洲。它是汉语音译,最初译为满珠,以后改为满洲,即联合各部的总称,意为富裕的地区。
满洲部族源于父系集团,最重要的习俗是同姓不婚。满洲称部族为哈拉(HALA,满语姓氏之意),称分支为莫昆(MOKUN)。哈拉为血缘大集团,莫昆为血缘小集团。如,清皇室爱新觉罗氏,觉罗为哈拉,爱新为莫昆。“努尔哈赤之父传下来的直系子孙,归入觉罗哈拉、爱新莫昆之内;其余的人(即其叔伯兄弟旁支子孙)因血缘关系较远,所以只归入觉罗哈拉之内,但不收入爱新莫昆之内”。
史氏的《部族姓氏表》收集了42个老、新满洲部族姓氏,并分别做了简要说明。按照史氏的研究,满洲各部族的姓氏一般习惯以地方、动物或用具命名。
下面的研究是以史氏的著作为主,并参考其他文献编译而成的。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在此稍做一些解释。下文中每一序号后的文字为通古斯书面语,每二行为当时的汉译,第三行为瑷珲地区满语口语。
1、BARIN MONGU
PAN 潘
PARIN 巴林
包括蒙古姓氏(哈拉)之中,在瑷珲地区此姓很多,无满语译名。巴林被认为是一个东蒙古集团,古大辽所在地。
2、BAJALA
FU 富
BAJARA 或 PAJALA 巴佳尔或巴佳拉
老满洲部族,人数甚少,有四支。巴佳剌满语为富有,另一含意为“皇帝卫士”。
3、BERI
BOE 薄
BERE 波勒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支。意为弓。
4、VAGNJAN(仅限满语口语)
为老满洲部族,仅新疆伊犁地区有此姓。按满族的解释,此部族是献给金朝皇帝的。可能是完颜氏,汉姓用王。
5、GOHORO
KEU 寇
KOHOR,KOHOLO 寇侯尔,寇侯喽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在瑷珲地区有四支。GOHOLO满语意为钩。含动词弯曲、鞠躬之意。GOHO按满语有浪子之意,满洲人不喜欢这个复合词。
6、GOWARGJA
KUON 关
KORGJA 瓜尔佳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多,由宁古塔分散各地。共四支:SUSU(紫)、SUNGJAN(中朝边境村镇名)、KOSKJA(不清)和KUAJAN(黄)。这个部族与KITAR及NIMACI 又形成一个特殊团体KOJALI-MANDU,祭祀时用猪羊。几百年前该部族又分出ARAHALA,后转为汉族。满族人自己不清楚KORGJA的含意,只记得有隘口之意。
7、GUWALGIA
KUWAN 关
KORA 寇拉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意为围绕花园的沟。
8、GEDEIE
GE 葛
KEDIRE 可地勒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无分支。意为捕鸟罗网的支架。
9、GEDERE
KE 可
KEDIR 可地尔
老满洲部族,人数少,有四支。意指刨(木头)。
10、GJORO
1DAO 和SAU 刀和索
KJORO 觉罗
老满洲和新满洲部族,人数众多。这个部族取得清的皇室。有四支:AJIN爱新(金)、FULGJAN(红)、SUAJAN(黄)和SUSU(紫)。第二支包括新满洲,原居住地为宁古塔。GJORO含意与GJOKTO相近,意为穷人。满洲人解释,早年满洲人很穷。经考证,GJO和KJO是野山羊,RO可能是语尾词。《满和辞典》中,GIO为狍子。但在吉林也有一个GJORO村。因此,究竟是由部族命名的村还是由村名定义的部族不得而知。本人认为狍子的译意是正确的。因为辽宁是狍子的生息地,而满族又多以动物取姓。设想在那“棒打獐子瓢捞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富饶的生活环境里,怎会有乞丐呢!
11、DARA MONGU
PAJ 杷吉
TARA 塔拉
蒙古―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满语DARA为背。此名可能出于蒙古。
12、DURU
TU 突
TURI或TULA突力或突拉
老满洲和新满洲部族,人数少,有四支。DURU为马鞍之意。
13、DUOIRE TU 突
TUDIR或TUOIR 突地尔或托伊尔
老满洲部族,人数少,无分支。满洲人不清楚此名称。现在这个部族居住于瑷珲地区,距穆尔河不远。满洲人称此名在俄国人占领之前即有。名称可能来自人名DUCER,他们在17世纪居于穆尔河,后被哥萨克全部灭绝。
14、IRKULE 伊尔库勒氏
U 于
IRKULE 伊尔库勒氏
新满洲部族。
15、IKER 伊柯尔(满语口语)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
16、KITALA 齐塔勒
CI 齐
KITAR或KITA 齐塔尔或齐塔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支分支。满语KITAR为指甲(查《满和辞典》为领管)。
17、KODAJ
KUN 孔
KODAJ 寇达吉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支。满语KODA为麻袋。
18、LANKUR
LAN 兰
LANKUR 兰库尔
老满洲部族, 人数不多。按满语发音有“粘上”之意。
19、MELDERE
MEN 门
MEDER 莫德尔
新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无分支。MELDEMBI意为用刀复仇。
20、NARA 那拉
CUN 春(那拉氏汉姓为“那”而非“春”)
NORA 诺拉
老满洲部族,人数少,来自宁古塔。有四个分支:紫、红、黄和NUNI。NORA之意与NARGA(书语),NORHA(口语)联合意为耙。另一意为满洲人一种体育运动“拉棍”。
21、NIKLE
JE 节
NIGDE 尼哥德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少,有四支。但仅有一个莫昆,它合并了现在所有的NIGDE哈拉,按满语意为酸白菜味。
22、NIMANGI JAN 靳
NIMAN 尼满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少,无分支。引名称由NIMAN演变,意为山羊。
23、MONGO
蒙古―满洲部族,更确切称为部族团体,人数很多。他们认为自己是在清初联合进入满洲军事组织和满洲部族团体的。现在包括以下部族:BARIN、DARA、OKO、URI 通常被称为蒙古哈拉。
24、NIMACI
JAN 靳
IMACI 伊麻斯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少,有四个分支。名称由满语NIMAHA导出为“鱼”,另一汉语谐音为于(U),它们的发音近似汉语的鱼,但用另一个象形文字。
25、NINGUTAJ NING 宁
NUNTA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有四个分支。满语NINGUTA为远祖之意,推想表示其远祖来自宁古塔。又据另一资料,满语NINGGUTE为六,汉译谐音为刘。
26、NJORO
NU 努
NUR 努尔
老满洲部落,仅一个家庭,生活在瑷珲地区,在齐齐哈尔人数很多。此名称由NIRU衍生而来,口语NUR为箭。
27、OKO
O 区或敖
OKO 欧寇
蒙古―满洲部族,人数很少。满洲人认为纯属蒙古姓,不了解其含意。
28、OOKU MANGU
OU 欧
OKO 欧寇
蒙古―满洲部族,人数不多。OKO、OOKU满语为犁铧。
29、SAKDA
CAN 灿
SADA 沙达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无分支,但有几个莫昆和外生的再分支:AMBA SADA,即大SADA, ADIGE DADA,即小SADA。他们认为发源于宁古塔。
30、TATARA 他塔喇(满族大辞典)
TAN 唐
TATAR 塔塔尔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分支,其满语发音与动词“推拉”关联。
31、TOKORO
TAU 陶
TOKORO, TOKUR, TOHORO 陶寇洛,陶库尔,陶侯咯
新满洲部族,人数众多,无分支,其发音关联一动词,意为套上马具或把行李放在马背上。
32、UZA
WU 吴
WUZA 吴扎
老满洲部族,人数众多,有四分支,与NARA哈拉相同。此外,与SAKDA哈拉类似,有两个分支。汉语设定与WUDALA哈拉用同一象形字“吴”。因此,汉语分不清这两个部族。WUZA满语为谷物。
33、ULDARE
WU 吴
WUDERE 吴德勒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无分支,满洲人不清其含义。
34、URI
U 吴
WURI 吴力
蒙古―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无分支,来源不清。汉语设定与UZA HALA用同一象形字。
35、UDALA
U 吴
WUDALA 吴扎拉
新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有四支:黄、紫、红、白,发源于宁古塔。
36、FUCA 富查
FU 富、傅
FUCALA 富查拉
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有四支,为满洲一地名。
37、HUNG
HUN 洪
HUN 洪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支。满洲人不知其姓,推测来自汉姓。本人家家乡锡伯族就有此姓,因而不可能来自汉姓。
38、HENKIRE 何叶尔
HE 何
HENKERA 何柯拉
新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无分支,其汉语象形字与HESERE部族同。现辽宁锡伯族中此姓很多,但本人未发现满族中有此姓。
39、HESERE 何舍利
HE 何
HEDER 何德尔
老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有四支,与NALA哈拉同,来源不清,名称含义也不清。《满和辞典》中HEDEREMBI为耙草。
40、DALARI
DAN 旦
DALARA 达拉喇
老满洲和新满洲部族,人数很少,有四支,名称含义不清。《满和辞典》中DALA令人为首,DALABUMBI为首长。
41、DAHUTA
DAN 旦
DAKTO 达柯头
老满洲和新满洲部族,人数众多,有四支,此名称从DAKTO导出,意为针状树。
42、DUSU
DU 朱
DUZU 杜朱
新满洲部族,人数不多,无分支。按满语从DUZU导出,其汉字发音与猪同。史文对DUZU用英文SAUR来解释,其有SAURY(长颌)及SOUR(酸)之意。
回族的姓氏

一、回族姓氏的由来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后,大批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来中国经商,居住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以及长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当时他们被称为“贾胡”,沿海各地的被称为“蕃客”,生于中国者被称为“土生蕃客”。这些人中除极个别文化水平较高者采用汉姓外,一般都沿用阿拉伯、波斯人名字,没有姓氏。如赡思丁、木八拉沙、阿合马等。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中亚和近东、中东的阿拉伯、波斯等大批穆斯林官吏、军士、学者、商人以及工匠等,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分布在全国各地,当时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定居后,与汉族杂居,并与汉、蒙古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融合形成了以回回为主的民族共同体。他们仍沿用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名字,即回回名,亦称经名。极少数官宦和士大夫出身的人,既使用原来的回回名,又受汉族的影响,起用字或号,如回族著名诗人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有的为了避免回回名字的重复,在原回回名的前面冠以汉姓,如金阿里、马穆沙等,以便称谓。还有少数人采用汉姓名字,如马昂夫、萨天锡、丁鹤年等等。
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大民族的同化政策,歧视、压迫少数民族,禁止回族内部通婚和使用“胡语”、“胡姓”。回族迫于压力,隐去原来的名字,开始采用汉名。但在取姓方式上,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大多取回回原名和伊斯兰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的译音立姓,如伯笃鲁丁的后裔取其祖辈名字中的“伯”字立姓,后又改“伯”为“白”。这种得姓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出现了汉族姓氏中没有或少有的姓氏。如赛、纳、哈、速、羽、底、亚、虎、拜、提、撒、陕、闪、忽、萨、麻、沐、黑、沙、海、朵、者、回、玉、把、糙、阿、改、鲜、喜、定、可、靠、洒、摆等等。

二、回族的取姓方式

回族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伊斯兰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回族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

(一)取伊斯兰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

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姓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据清代一个马姓回族穆斯林遍历云、贵、川三省回族地区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回族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姓回民,并且有以马姓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

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取自回回原名的译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二是取自与伊斯兰教的圣人穆罕默德名字有关的字为姓。回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对穆罕默德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穆罕默德做过的,回民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穆罕默德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穆罕默德名字相关的姓。穆罕默德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穆罕默德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明史》中有“相传回回教之祖曰马哈麻者”、“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穆罕默德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回民在取姓时,多取穆罕默德译音的首字“马”为姓。如元时的回回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同安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穆罕默德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三是回族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刺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姓回民越来越多。www.zcfss.com

宛、万、安、王四姓,据回族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627年一649年)在位时来我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姓。有些王姓回民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回族军事官后裔。今王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沧县盐山一带和宁夏同心王家团庄等地。安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

穆姓回民多取自回民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元史・氏族表》中就有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等。

有的姓氏,既有取自回回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
沙姓回民,多取自回回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新元史》也黑送儿传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回回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姓回民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回回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元史》卷132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

(二)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

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撒、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回族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
相传,赛典赤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阿拉伯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了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回民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回民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
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速(苏)、喇(拉)、丁为姓。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姓回民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回民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拉姓回民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
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三)皇帝赐姓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
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t、李询均为皇帝赐姓。元代达姓回回(今分布在江苏省六和县),据达氏家谱,其先世为色目人,名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之称),因功绩卓著,被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字首音立姓。今居住在我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姓回民,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答氏宗谱》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1293年),讳刺罕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

在白姓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明代国姓是皇帝的朱姓。据对今安徽、山东朱姓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姓。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回民又改为黑姓。张姓回民也系明代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噗罗德“原属回教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姓回民中,也有被迫改为张姓的。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

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
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人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回族当中还有木、金、陕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如陕姓回民是由原来的彡姓改为陕姓的。据清朝金天柱《清真释捕辑》载:“明彡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日:‘在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姓回民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

(四)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

在回族姓氏中,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的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点。

回族民间早就流传着“回回姓回”之说。在我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回族。
回族立回为姓,据回姓老人讲,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回回本身是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国”来的;二是回国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门”,即伊斯兰教;三是回回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回回民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门”,记住自己是回回民族,便立“回”为姓。
回族当中还有以地名立姓的。如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孙子伯颜察尔的后裔杨应奎,原住在北京羊市角头(今北京羊市口),取羊为姓。明初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省益都居住,改羊为杨姓。

锁姓回族也源于地名,如明代的锁俄坚为中亚地区的撒马尔干之名称的译音,其后裔便立锁为姓。

(五)汉蒙等民族融合于回族后出现了汉、蒙等姓氏

回族当中还有许多与汉族共有的姓,如李、周、刘、陈、孔等姓。这些姓氏一部分是因与回族联姻出现的, ,一部分是汉、蒙古等民族在元以后信仰伊斯兰教,并逐步成为回族的一部分,但仍保持原来的姓氏。如现在回族当中的铁、脱、贴、朵、妥、火等与蒙古族名字铁木耳、贴木耳、脱不花等有关。

回民当中的完姓,据《重修朝真寺碑阴题名》载,“完”源出完颜氏,金人裔也。金大定年间,禁女真人勿得混汉姓,故去完而为颜,惟在曲阜不敢兖国之姓,特称“完”氏。这说明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女真人的后裔,沿用“完”为姓。回民中的端木姓原为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汉姓,呼姓原为我国鲜卑人的姓,后因其一部分木姓汉族和鲜卑人融合于回回民族,故沿用端木和呼姓等。党姓回民,其姓氏原为我国西夏党项族之姓,后来因一部分人融合于回回民族之中,所以也沿用此姓。居住在今青海省东部的孔姓回民,原为孔子的后裔,后来因改信伊斯兰教,成为回族的一部分,但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再如泉州的李贽(原名林载贽),其先祖林驽于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到波斯的霍尔摩斯经商,娶了当地穆斯林女子为妻,“遂习其俗,终身不革,今子孙蕃衍,犹不去其异教”,其后人融合于回族当中。

回族姓氏习俗

回族的姓氏比较复杂,与汉族共有的姓有李、周、金、刘、陈等。有的姓如马、洪、丁、沙等,回多汉少。“十个回回九个马、一个不姓马也姓哈”的说法很能说明问题。但是,有些姓却是回族所独有的,如撒、忽、闪、纳、哈、萨、海、黑、郝等等。这些姓氏是有来历的。据《元史・纳速拉丁传》记载,元始祖忽必烈曾亲自宣布过“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的命令,可见当时赛典赤威望极高。赛典赤・瞻思丁的后代共有九子十三孙,分为纳、马、撒、哈、沙、赛、速、忽、闪、保、木、苏、黑十三姓。

不同的历史时期,回族姓名有不同的形式。第一阶段,约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开始,历经宋代至元初,是我国回族姓名的起始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保留着阿拉伯、波斯人名的构成方式,没有姓,全名的排列为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如传说来华最早的阿拉伯人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宋时泉州清真寺建寺人哈只・卜嘉喜鲁丁,扬州清真寺建寺人卜哈丁等,用的都是阿拉伯、波斯原名,是没有姓的。使用汉姓汉名的是极少数。第二阶段,自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这时回族在形成中。回族姓名的主要特点是向着汉姓汉名变化,或取以汉姓汉名乃至字和号,如元代画家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或保留回族名,取以汉姓和字,如政治家凯霖(回族名),字和淑,汉姓荀;或保留回族名,且取以汉姓、字和号,如元代作曲家马九皋,回族名薛超吾儿,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马,又称马昂夫;或保留回族名,另取一汉名,如哈八石,汉名丁文苑;或回族名前冠以汉姓,如金阿里,汉姓金,回族名阿里。第三阶段,自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回族已形成并在发展中,其姓名特点是回族名已不常用,而采用汉姓汉名者日益增多,如明代著名回族诗人丁鹤年、金大车,政治家海瑞,伊斯兰教经师胡登洲,思想家李贽等。第四阶段,自17世纪至解放前,其姓名特点是汉姓汉名已成为回族人名的基本形式,如清代回族诗人孙鹏、马云龙,科学家丁拱辰等。但回族名并未从回族人中消失,至今仍流行为婴儿起经名(即回族名)的习俗。回族姓名的演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姓名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回族名一直遗存至今。

客家姓氏渊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www.zcfss.com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

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
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
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
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
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翁牛特旗蒙古族之姓氏

今翁牛特旗有蒙古族4.7万多人口,其中多数是原翁牛特左翼旗的蒙古人,其次是沿者哈河北岸居住的原敖汉旗的蒙古人,还有一部分是从土默特、喀喇沁以及奈曼、库伦、巴林等旗迁移来的蒙古人。

翁牛特、敖汉的蒙古人,都记着自己的蒙古姓氏,其中有些按姓氏的音或意采用了汉姓。来自南部各旗的蒙古人都采用了汉姓,其中不少人已不知道自己的蒙古姓氏。
以往,蒙汉通婚者,子随父民族。198O年以后有近50O0名汉父蒙母者改为蒙古族,他们仍沿用其父之汉姓。

翁旗内居住的蒙古族之姓氏如下:

1.孛尔只斤氏(汉姓鲍)――孛尔只斤在突厥语中意为蓝眼睛的人(《史集》)。翁旗孛尔只斤氏是成吉汗三弟哈赤温之后裔。
2.不古纳歹氏――他们是阿兰豁阿五子之一,不古纳台的后裔(《蒙古秘史》)。
3.塔塔儿氏(汉姓戴、谭)――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蒙古史中经常出现。
4.奥矣・毛都氏(汉姓林、穆)―――奥矣・毛都蒙古语为林木,该氏可能是早期的“林木中的百姓”(《蒙古秘史》)。
5.弘吉刺惕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元代常与孛尔只斤氏联姻,本旗人数不多。
6.宏豁惕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蒙古秘史》中记作“晃豁坛”,也有记为“晃豁摊”的。“宏豁”蒙古语有铃铛之意。
7.兀日罕氏(汉族于、吴)――有人说他们是兀良哈氏之一支。
8.术布姑真氏(汉姓龚)――术布姑真蒙古语为“养鹰人”。元、明时期的史书中常出现,也记作“朱保真”。“龚”可能取自“弓”的谐宜。
9. 哈布格钦氏(汉姓陈)――明代蒙古有“哈麻真”,蒙文中“麻”、“布”二音有混用现象。“哈布格”蒙古语为狩猎用的枷。钦为人称,故有人释为“狩猎者”。
1O.唐兀惕氏(汉姓唐)――旗内人数较多,早有“五百唐兀惕”之说。唐兀惕氏为古代西夏人。
11.夏那日氏(汉姓夏、唐、白)――该氏人自己说是唐兀惕氏之一支。“那日”在蒙古语中是人称复数词尾,如汉语中的“们”。“夏那日”意为“夏的人们”。
12.察哈尔氏
13.喀尔喀氏
14.杭盖勒氏
15.季如特氏(汉姓季)
16.海拉苏氏
17.萨日黑惕氏―――“萨日黑”蒙古语为酒,故译为“酿酒的人们”。
18.色勒莫氏――色勒莫蒙古语为“剑”。
19‘特古如格・太本氏――一该氏人称自己是察哈尔氏之分支,与察哈尔氏不通婚。
20. 召・额日氏――“召”为百,“额日”为男子汉。“召额日”可释为“百条勇士”。明代《北虏考》有“召阿儿氏”。
21.楚和日氏(汉姓褚)――其中分支称“乌合日・查干”(汉姓牛)。
22.希日努特民(汉姓汪、黄)
23.希日・乞丹氏(汉姓黄)
24. 呼克苏勒氏
25.乞丹斯氏(汉姓陈)
26.于聪氏
27.希汤古特氏
28.太本・萨坦氏
29.额登氏
3O.保青氏
31.赉肖尔氏
32.桑萨瓦氏
33.呼勒都氏――“呼勒都”蒙古语为“冻”。据说他们是奥矣・毛都氏的一个分支。
34.柴尔吉惕氏(汉姓柴)
35.海鸠特氏(汉姓柴)――“海鸠特”蒙古语有“偏坡”或“旁侧”之意。
36.阿拉他斯氏(汉姓金)
37.嘎拉他斯氏(汉姓霍)
38.嘎拉珠氏(汉姓冯)
39.道劳・道古森氏(汉姓祁)
4O.蒙格惕氏(汉姓孟)
41.查达氏
42.兀鲁惕(汉姓吴)
全套满蒙姓氏转化表
A
安–安佳
鄂–鄂齐卓他、倭依特、西林觉罗
敖–敖佳、敖勒多尔
B
白–巴雅拉、巴岳特(蒙)、白佳(蒙)
巴– 巴岳特(蒙)
包(鲍)–辉图、博尔济吉特、伊勒根
边–额尔吉
卜–卜佳
步–步勒默齐特(蒙)
C
蔡–蔡尔佳、赛米尔、比渣穆
常–常佳
曹–曹尔佳、伊尔根
仓–仓佳
陈–玉抹、费谟
迟–迟佳
崔–崔珠克
D
杜–杜鲁穆、图克坦、杜拉拉、生都、杜尔根基特(蒙)
董–董鄂
戴–戴尔佳、戴佳

E F
富(傅、付)–富察、奎木特(蒙)
范–范佳
费–费莫
G
高–高佳、何舍里、果尔勒斯
甘–噶鲁
龚–龚佳
关– 关尔佳、苏完瓜尔佳、瓜尔佳
桂– 桂车特
郭–郭尔佳、郭布罗、拉拉(蒙)
H
海–克里叶特
郝–郝舍里
韩–韩尔佳、罕吉拉锦、吉拉特
杭–杭锦
何(贺)–何叶尔、特呼尔(蒙)
赫–赫舍里
花–额岳特(蒙)
黄–黄乌罗特
槐–萨察
胡–胡尔佳、胡尔哈剌、呼图拉、呼依特(蒙)、呼雅尔
洪–鸿吉里
嵩–嵩佳
I J
金–爱新觉罗、车勒库车
贾–贾扎拉、嘉布塔拉
蒋–蒋佳
K
康–康吉里
寇–叩德
奎–奎佳
孔–孔果洛、苦雅拉
L
梁–乌梁海、良佳、
李–李佳、李尔佳、他哈比巳特、博尔济 、伊奇里(蒙)
朗–钮咕禄
娄–裕胡鲁
林–林佳、唐依特(蒙)
罗(骆)–罗佳、萨格达、爱新觉罗
雷–阿克占、勒克勒(蒙)
刘–伊拉、鄂柳特(蒙)、赤穆特(蒙)、那拉(蒙)
M
马–马佳、费莫、莽鲁特(蒙)、马穆哈(蒙)
莽–莽乌特
梅–梅勒
孟–孟勒吉勒、墨尔迪勒氏、墨尔哲勒氏、孟佳氏、孟克宜勒氏
墨尔奇特氏(蒙)、墨尔济吉特氏(蒙)
明–明安
穆–穆延、穆察、乌肃、穆鲁
N
钮–钮咕禄
那–叶赫那拉
南–那木都鲁
聂–聂格里
年–年尼雅
宁–宁尔佳、宁古塔
O P
朴–朴佳
庞–庞佳
Q
齐–齐佳
钱–钱佳
祁–祁塔拉
强–强奇里
屈–屈佳
邱–邱佳
R

S
石–石穆鲁、扎库塔、施布鲁
沙(山)–沙拉
沈–沈佳
胜–西尔拉特
赛–赛米尔
桑–萨基
索–索诺络
苏–苏穆察、额苏里、葛勒达苏(蒙)
孙–孙佳、金克
松–步固斯(蒙)
舒–舒穆禄
萨–萨克达
T
唐–他塔拉、唐乌勒特
田–田佳
佟(童)–佟佳
陶–托罗、鄂约尔(蒙)
 
U V
W
王–完颜、卓木克(蒙)
吴–乌扎拉、伍哲布勒
万–图们
汪–完颜、汪扎尔、汪拉佳
魏–魏车特
温–温都、温特贺
X
线(奚)–喜塔拉、奚尔佳、奚赫特
邢–邢佳
萧–舒穆鲁
郗–希克特、希克特里
Y
叶–叶赫那拉
伊–伊尔佳、伊尔哈、伊穆图、伊尔根觉罗
于(鱼)–裕胡鲁、尼玛哈
岳–岳佳
异–弼鲁
余–尼马查
颜–颜扎、完颜
杨–杨佳
阎–阎扎拉、巴克桑
姚–禹尔
Z
赵–爱新觉罗、伊尔根觉罗、伊勒根觉罗、德泽生赵尔(蒙)
张(章)–张尔佳、章佳、鄂谟克(蒙)
朱–哈拉布哈
左–哈斯胡
祖–祖佳
詹–巴林(蒙)
郑–郑佳
鲜卑姓氏汉化--转帖自《魏书 官氏志》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则以家与谥,官有世功,则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自所居,或以国号,或用官爵,或用事物,虽缘时不同,俱其义矣。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j氏,后改为车氏。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
  贺楼氏,后改为楼氏。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
  仆兰氏,后改为仆氏。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
  拨略氏,后改变为略氏。
  若口引氏,后改为寇氏。
  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普陋茹氏,后改为茹氏。
  贺葛氏,后改为葛氏。
  是贲氏,后改为封氏。
  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
  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
  阿鹿桓氏,后改为鹿氏。
  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
  薄奚氏,后改为薄氏。
  乌丸氏,后改为桓氏。
  素和氏,后改为和氏。
  吐谷浑氏,依旧吐谷浑氏。
  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
  贺若氏,依旧贺若氏。
  谷浑氏,后改为浑氏。
  匹娄氏,后改为娄氏。
  俟力伐氏,后改为鲍氏。
  吐伏卢氏,后改为卢氏。
  牒云氏,后改为云氏。
  是云氏,后改为是氏。
  叱利氏,后改为利氏。
  副吕氏,后改为副氏。
  那氏,依旧那氏。
  如罗氏,后改为如氏。
  乞扶氏,后改为扶氏。
  阿单氏,后改为单氏。
  俟几氏,后改为几氏。
  贺�菏希�后改为�菏稀�
  吐奚氏,后改为古氏。
  出连氏,后改为毕氏。
  庾氏,依旧庾氏。
  贺拔氏,后改为何氏。
  叱吕氏,后改为吕氏。
  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
  奚斗卢氏,后改为索卢氏。
  莫芦氏,后改为芦氏。
  出大汗氏,后改为韩氏。
  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扈地于氏,后改为扈氏。
  莫舆氏,后改为舆氏。
  纥干氏,后改为干氏。
  俟伏斤氏,后改为伏氏。
  是楼氏,后改为高氏。
  尸突氏,后改为屈氏。
  沓卢氏,后改为沓氏。
  �焓�兰氏,后改为石氏。
  解枇氏,后改为解氏。
  奇斤氏,后改为奇氏。
  须卜氏,后改为卜氏。
  丘林氏,后改为林氏。
  大莫干氏,后改为�A氏。
  尔绵氏,后改为绵氏。
  盖楼氏,后改为盖氏。
  素黎氏,后改为黎氏。
  渴单氏,后改为单氏。
  壹斗眷氏,后改为明氏。
  叱门氏,后改为门氏。
  宿六斤氏,后改为宿氏。
  馥邗氏,后改为邗氏。
  土难氏,后改为山氏。
  屋引氏,后改为房氏。
  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
  乙弗氏,后改为乙氏。
  东方宇文、慕容氏,即宣帝时东部,此二部最为强盛,别自有传。
  南方有茂眷氏,后改为茂氏。
  宥连氏,后改为云氏。
  次南有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
  侯莫陈氏,后改为陈氏。
  库狄氏,后改为狄氏。
  太洛稽氏,后改为稽氏。
  柯拔氏,后改为柯氏。
  西方尉迟氏,后改为尉氏。
  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
  破多罗氏,后改为潘氏。
  叱干氏,后改为薛氏。
  俟奴氏,后改为俟氏。
  辗迟氏,后改为展氏。
  费连氏,后改为费氏。
  其连氏,后改为綦氏。
  去斤氏,后改为艾氏。
  渴侯氏,后改为缑氏。
  叱卢氏,后改为祝氏。
  和稽氏,后改为缓氏。
  冤赖氏,后改为就氏。
  盆氏,后改为温氏。
  达勃氏,后改为褒氏。
  独孤浑氏,后改为杜氏。
  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而尉迟已下不及贺兰诸部氏。
  北方贺兰,后改为贺氏。
  郁都甄氏,后改为甄氏。
  纥奚氏,后改为嵇氏。
  越勒氏,后改为越氏。
  叱奴氏,后改为狼氏。
  渴烛浑氏,后改为味氏。
  库褥官氏,后改为库氏。
  乌洛兰氏,后为兰氏。
  一那蒌氏,后改为蒌氏。
  羽弗氏,后改为羽氏。
  凡此四方诸部,岁时朝贡,登国初,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相关推荐
2024-11-26

  终身之忧指的是生肖猴,指的是生肖鸡,指的是生肖蛇。 终身之忧在十二中代表生肖蛇,生肖狗…

42,320
2024-11-26

血风肉雨打一个生肖,精准解答落实 生肖羊与生肖狗的2024年运势 生肖羊与生肖狗分别象征着柔和与忠诚…

246,995
2024-11-26

    终身之忧指什么生肖,标准作答落实 生肖牛与生肖虎的2024年运势 生肖牛与生肖虎分别象…

215,390
2024-11-26

  血风肉雨指的是生肖兔,指的是生肖猪,指的是生肖虎。 血风肉雨在十二中代表生肖虎,生肖兔…

275,703
2024-11-26

  血风肉雨打一个生肖,答案落实落实 生肖鼠与生肖猪的2024年运势 生肖鼠与生肖猪分别象征着机…

180,184
2024-11-26

  七月流火是什么生肖,第一析释落实 生肖羊与生肖狗的2024年运势 生肖羊与生肖狗分别象征着柔…

272,468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