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八字五行,分类详解五行学说,2024最新八字,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分类详解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相杂相和而化生的。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
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从,由也。革,变革。从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润,滋润、濡润。下,向下、下行。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二)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
1、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
(1)取象比类法:
取象: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比类: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的归属。
如:日出东方,而升腾,与木之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属木。
南方炎热,与火之特性相似,故南方属火。
落于西方,与金之沉降的特性相似,故西方属金。
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似,故北方属水。
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特性相似,故中央归属于土地。
(2)推演络绎法:
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它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一行归属。
肝属木,则与肝有关的筋、目、爪、胆均属木。
2、对事物的五行归类(略)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1、五行相生:
生,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相生的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
克,克制,制约。
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的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以木为例,我克者为土,土为木所胜;克我者为金,金为木的所不胜。
3、五行制化
制,制约,克制。化,化生,变化。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如木生火,火生土,木克土。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五行相乘
乘,凌也,即欺负。
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同。
相乘的本质是过度克制
相乘�D�D太过所致: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一行过度克制
木太过克土
不及所致:一行过于虚弱,难抵御所不胜一行的正常克制。
土虚木乘
2、五行相侮
侮,欺侮,欺凌。
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
相侮的本质是反向克制。
相侮�D�D太过所致:一行过于强盛,反克其所不胜
木反侮金
不及所致:一行过于虚弱,遭己所胜的反克
土侮木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D�D发生相乘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发生相乘
区别�D�D相乘是按相克的次序,相侮是按与相克相反的次序
3、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五行中作为母的一行异常,必然影响到作为子的一行,结果母子皆异常。
水生木,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水竭木枯。
子病及母:五行中作为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到作为母的一行,结果母子皆异常。
木生火,火过旺,耗木过多致木不足,生火无力,结果母子皆不足。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木性喜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属木,故肝喜条达恶抑郁,有疏泄功能。
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
土性敦厚,可化生万物,脾属土,故脾具有运化水谷,产生精微,供养全身的功能。
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有肃降的功能。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有主闭藏,主水的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五脏之间的滋生关系:
木生火�D�D肝藏血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
火生土�D�D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D�D脾能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功能正常。
金生水�D�D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的功能。
水生木�D�D肾精可化肝血,以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2)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水克火�D�D肾水上济,可防心火过亢。
火克金�D�D心火之阳热可防止肺气清肃太过。
金克木�D�D肺气清肃可防止肝阳上亢。
木克土�D�D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防其壅滞。
土克水�D�D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如肾病及肝;
子病及母如心病及肝。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D�D木旺乘土: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
土虚木乘: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泄泻
相侮�D�D木火刑金: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咳逆上气、咯血
土虚水侮:脾土不能制肾水,出现全身水肿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用于指导四诊
五脏通过五行与五色、五音、五味构成了特定的联系。通过观察色音味的变化来了解内在脏腑的病变。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诊为肝病。
面见赤色,口苦,脉洪数,可诊为心火亢盛。
2、用于推断病情
(1)内脏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表现出来。可据主色与客色的五行关系,来推测病之顺逆。
主色:五脏的本色。客色:应时之色。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如长夏季客色为黄,其人面青为主色,主色胜客色,但肝虚易遭反侮,故病逆;夏季客色为赤,其人面白,客色胜主色,肺气虚,逢阳热相助易愈,故其病为顺。
(2)色脉合参,才能从客观上反映疾病的状况。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如肝病色青脉弦为色脉相符,如得浮脉,克色之脉,为逆;
得沉脉,生色之脉,为顺。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D�D肝�D�D白芍,山茱萸
赤色、苦味�D�D心�D�D黄连,丹参
黄色、甘味�D�D脾�D�D甘草,白术(地道药材应色微黄)
白色、辛味�D�D肺�D�D石膏,麻黄
黑色、咸味�D�D肾�D�D玄参,熟地
2、控制疾病的传变
《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
3、确定治则和治法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1)确定治则
虚则补其母:指一脏之虚证,不仅须补益本脏之虚衰促使其康复,同时还要依五行递相资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通过相生作用促使其康复。
如肝阴血不足,除补肝外,加用补肾益髓的方法。
实则泻其子:指一脏之实证,不仅须泻除本脏之实邪,同时,还可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泻其子脏,通过气舍于其所生的机理,以泻除其母脏的实邪。
如肝火旺盛,除用泻药外,还可以用泻心火的方法。
2)确定治法:
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补肝肾法,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阴亏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温肾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注意:此处火非心火,乃肾阳
培土生金法:通过健脾补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肺气虚弱或肺气虚,同时兼见脾运不健者。
金水相生法:又称滋养肺肾法。一方面补肺阴可以滋肾阴,另一方面肾阴为五脏阴之根本,滋肾阴又可达到补肺阴的目的。适用于肺肾阴虚者。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
1)确定治则
抑强:主要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扶弱:主要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2)确定治法
抑木扶土法:疏肝与健脾相结合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培土制水法: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
佐金平木法: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清肝泻肺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金清肃之证。
泻南补北法: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4、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学中将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五行,
井 荥 俞 经 合
木 火 土 金 水
如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5、指导情志病的治疗
情志属于五脏,五脏有生克关系,情志也有生克关系,临床上利用情志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金克木�D�D悲胜怒
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水克火�D�D恐胜喜
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木克土�D�D怒胜思
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火克金�D�D喜胜忧
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土克水�D�D思胜怒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