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八字五行,什么是五行以及关于五行的其它,2024最新八字,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免费周易生辰八字算命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并对五行的特性从哲学高度作了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
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行学说的概念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五行系统结构论的哲学范畴。
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是用以识别和归纳各类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而“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则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木的特性:为“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为“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为“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中医基础理论
金的特性:为“从革”,是指金属具有刚柔相济并能变革之性。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为“润下”,是指水具有润泽、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物质和现象,均归属于水。
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取象比类法: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进行类比而确定其五行归属。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其相关事物的五行归属。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从而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统一。如下表: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
自然界五行人体
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
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弦
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
官甘黄化湿出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缓
商妾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浮
羽成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的联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克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的联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而有序的变化和发展。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
2.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五行胜复,是一种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胜至则复,复已而胜,不复则害。”其效应是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可以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导致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2.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仍以木克土为例,则太过者即“木亢侮金”;不及者即“木虚土侮”。相乘与相侮,两者有所区别又有联系,故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四)五行母子相及
五行母子相及,属于五行之间相生关系的变化。
1.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某行异常,累及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其形成多是母行虚弱,引发子行亦不足,终至母子两行皆虚。
2.子病及母,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影响及母行,终至子母两行皆异常。其形成有三:一是子行亢盛,引发母行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不足,终致子母两行俱虚。三是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导致子盛母衰,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主要以五行特性的类比和推演络绎,以五脏为中心,联系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别归属于五脏,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并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色、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系统联系起来,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从而使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主要表现于:一是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如肝生心,木生火,即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等。二是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如肾制约心,水克火。即肾水可以上济心阴,以防止心火之亢盛等。三是以五行的制化和胜复来说明五脏之间的自我调节,以保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和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二)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五行学说应用于病理方面,主要在于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传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方面。二是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方面。并根据相生传与相克传,以推断病情的轻浅或深重。故说:“邪挟生气而来,则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此外,五行学说还用以阐释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三)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主要在于分析四诊所收集的外在表现,依据五行属性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以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并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
从出现他脏所主的色、脉来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从面部五色“主色”、“客色”的生克关系,来推断病情的顺逆。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四)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1.指导脏腑用药
2.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运用五行母子相及与相乘、相侮关系来说明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掌握了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以后,临床上除针对有病脏器进行治疗外,还应注意其可能被传及的脏器,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控制其传变。如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3.确定治疗原则
根据相生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母和泻子,即所谓的“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和扶弱,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
4.制订治疗方法
药物疗法方面,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针灸疗法方面,例如依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其生克关系,来进行选穴治疗等方法。
精神疗法方面,可利用情志之间的五行克制作用,来达到调节异常情志变化,恢复其正常的情志活动。
什么是五行以及关于五行的其它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