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论
自此下分为八段。
- 第一论易之三名
- 第二论重卦之人
- 第三论三代易名
- 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
- 第五论分上下二篇
- 第六论夫子十翼
- 第七论传易之人
- 第八论谁加经字
第一论易之三名
正义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 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 布以三位,象三才也。
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既义总变化,而独以易为名者。
易纬《干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又云:「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简易立节,天以烂明。 日月星辰,布设张列。 通精无门,藏神无穴。 不烦不扰,澹泊不失。 此其易也。」
「变易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 五行迭终,四时更废。 君臣取象,变节相移。 能消者息,必专者败。 此其变易也。」
「不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 君南面,臣北面。 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
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故《系辞》云:「乾坤其易之蕴邪!」 又云:「易之门户邪!」 又云:「夫干,确然示人易矣; 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此言其易简之法则也。 又云:「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此言顺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 又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
崔觐,刘贞简等并用此义云:「易者谓生生之德,有易简之义; 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 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 皆以纬称,不烦不扰,澹泊不失,此明是易简之义,无为之道。 故易者易也,作难易之音。
而周简子云:「易者易(音亦)也,不易也,变易也。 易者易代之名,凡有无相代,彼此相易,皆是易义。 不易者常体之名。 有常有体,无常无体,是不易之义。 变易者相变改之名,两有相变,此为变易。」
张氏、何氏并用此义云:「易者换代之名,待夺之义。」 因于《干凿度》云「易者,其德也」,或没而不论。 或云:德者得也。 万法相形,皆得相易。 不顾纬文不烦不扰之言,所谓用其文而背其义,何不思之甚。 故今之所用,同郑康成等,易者易也,音为难易之音,义为简易之义,得纬文之本实也。
盖易之三义,唯在于有。 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 故《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而生。 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 浑沌者,言万物相浑沌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是知: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唯在于有者,盖以圣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备,本备于有。 故《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即无也。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有也。 故以无言之,存乎道体; 以有言之,存乎器用。 以变化言之,存乎其神; 以生成言之,存乎其易。 以真言之,存乎其性; 以邪言之,存乎其情。 以气言之,存乎阴阳; 以质言之,存乎爻象。 以教言之,存乎精义; 以人言之,存乎景行。 此等是也。
且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 作易所以垂教者,即《乾凿度》云:「孔子曰: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未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 伏牺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故易者,所以断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是以画八卦,建五气,以立五常之行。 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度时制宜,作为罔罟,以佃以渔,以贍民用。 于是人民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 此其作易垂教之本意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