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832 浏览

29. 习坎卦-周易正义[孔颖达疏] 习坎坎下坎上

习坎,

注云:坎,险陷之名也。 习谓便习之。

有孚,维心亨,

注云:刚正在内,有孚者也。 阳不外发而在乎内,心亨者也。

行有尚。

注云:内亨外闇,内刚外顺,以此行险,行有尚也。

 正义曰:习坎者,坎是险陷之名。 习者,便习之义。 险难之事,非经便习,不可以行。 故须便习于坎事乃得用,故云习坎也。

有孚者,孚,信也,由刚正在内,故有信也。 维心亨者,阳不外发而在于内,是维心亨,言心得通也。

行有尚者,内亨外闇,内刚外柔,以此行险,事可尊尚,故云行有尚也。

案:诸卦之名,皆于卦上不加其字。 此坎卦之名特加习者,以坎为险难,故特加习名。 习有二义:一者习重也,谓上下俱坎,是重叠有险,险之重叠,乃成险之用也。 二者人之行险,先须便习其事,乃可得通,故云习也。

注「刚正」至「亨者也」。 正义曰:「刚正在内」者,谓阳在中也。 因心刚正,则能有诚信,故云刚正在内,有孚者也。 阳不外发而在乎内,心亨者也者,若外阳内阴,则内心柔弱,故不得亨通。 今以阳在于内,阳能开通,故维其在心之亨也。

注「内亨」至「有尚也」。 正义曰:「内亨外闇」者,内阳故内亨,外阴故外闇。 以亨通之性而往诣阴闇之所,能通于险,故行可贵尚也。

《彖》曰:习坎,重险也。

注云:坎以险为用,故特名曰重险。 言习坎者,习乎重险也。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

注云:险峭之极,故水流而不能盈也。 处至险而不失刚中,行险而不失其信者,习坎之谓也。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行有尚,往有功也。

注云:便习于坎而之坎地,尽坎之宜,故往必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也,

注云:不可得升,故得保其威尊。

地险山川丘陵也,

注云:有山川丘陵,故物得以保全也。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注云:国之为卫,恃于险也。 言自天地以下,莫不须险也。

险之时用大矣哉!

注云:非用之常,用有时也。

正义曰:「习坎重险」者,释习坎之义。 言习坎者,习行重险。 险,难也。 若险难不重,不为至险,不须便习,亦可济也。 今险难既重,是险之甚者,若不便习,不可济也,故注云「习坎者习重险也」。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者,此释重险习坎之义。 水流而不盈,谓险陷既极,坑穽特深,水虽流注,不能盈满,言险之甚也,释重险之义也。 「行险而不失其信」,谓行此至险。 能守其刚中,不失其信也。 此释习坎及有孚之义也。 以能便习于险,故守刚中,不失其信也。

「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者,释维心亨义也。 以刚在于中,故维得心亨也。 「行有尚,往有功」者,此释行有尚也。 既便习于坎而往之险地,必有其功,故云「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险不可升者」已下广明险之用也。 言天之为险,悬邈高远,不可升上,此天之险也。 若其可升,不得保其威尊,故以不可升为险也。

「地险山川丘陵也」者,言地以山川丘陵而为险也,故地之所载之物保守其全。 若无山川丘陵,则地之所载之物失其性也。 故地以山川丘陵而为险也。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者,言王公法象天地,固其城池,严其法令,以保守其国也。

「险之时用大矣哉」者,言天地已下,莫不须险,险虽有时而用,故其功盛大矣哉!

注言习至重险也。 正义曰:言「习坎者,习乎重险也」者,言人便习于坎,止是便习重。 便习之语以释习名。 两坎相重,谓之重险,又当习义,是一习之名,有此两义。

注险降至「之谓也」。 正义曰:「险峭之极,故水流而不能盈」者,若浅岸平谷,则水流有可盈满。 若其崖岸险峻,涧谷泄漏,是水流不可盈满,是险难之极也。

注「非用」至「有时也」。 正义曰:「非用之常用有时」者,若天险、地险,不可暂无,此谓人之设险,用有时也。 若化洽平治,内外辑睦,非用险也。 若家国有虞,须设险防难,是用有时也。

《象》曰:水洊至,习坎。

注云:重险县绝,故水洊至也。 不以坎为隔绝,相仍而至,习乎坎也。

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注云:至险未夷,教不可废,故以常德行而习教事也。 习于坎,然后乃能不以险难为困,而德行不失常也。 故则夫习坎,以常德行而习教事也。

正义曰:「水洊至,习坎」者,重险悬绝,其水不以险之悬绝,水亦相仍而至,故谓为习坎也。 以人之便习于坎,犹若水之洊至,水不以险为难也。

「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者,言君子当法此,便习于坎,不以险难为困,常守德行而习其政教之事。 若能习其教事,则可便习于险也。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注云:习坎者,习为险难之事也。 最处坎底,入坎窞者也。 处重险而复入坎底,其道凶也。 行险而不能自济,习坎而入坎窞,失道而穷在坎底,上无应援可以自济,是以凶也。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正义曰:「习坎,入于坎窞,凶」者,既处坎底,上无应援,是习为险难之事。 无人应援,故入于坎窞而至凶也。 以其失道,不能自济,故《象》云「失道凶」也。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注云:履失其位,故曰坎。上无應援,故曰有險。坎而有險,未能出險之中也。處中而與初三相得,故可以求小得也。初三未足以為援,故曰小得也。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正義曰:「坎有險」者,履失其位,故曰坎也。上无應援,故曰有險。既在坎難而又遇險,未得出險之中,故《象》云未出中也。「求小得」者,以陽處中,初三來附,故可以求小得也。初三柔弱,未足以為大援,故云求小得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注云:既履非其位,而又處兩坎之間,出則之坎,居則亦坎,故曰來之坎坎也。枕者,枝而不安之謂也。出則无之,處則无安,故曰險且枕也。來之皆坎,无所用之,徒勞而已。

《象》曰:來之坎坎,終无功也。

 正義曰:「來之坎坎」者,履非其位而處兩坎之間,出之與居,皆在於坎,故云來之坎坎也。「險且枕」者,枕,枝而不安之謂也。出則无應,所以險處則不安,故且枕也。「入于坎窞」者,出入皆難,故入於坎窞也。勿用者,不可出行。若其出行,終必无功,徒勞而已,故《象》云「終无功」也。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

注云:處重險而履正,以柔居柔,履得其位,以承於五,五亦得位,剛柔各得其所,不相犯位,皆无餘應,以相承比,明信顯著,不存外飾。處坎以斯,雖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瓦缶之器,納此至約,自進於牖,乃可羞之於王公,薦之於宗廟,故終无咎也。

《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

注云:剛柔相比而相親焉,際之謂也。

 正義曰:「樽酒簋貳」者,處重險而履得其位,以承於五,五亦得位,剛柔各得其所,皆无餘應,以相承比,明信顯著,不假外飾。處坎以此,雖復一樽之酒,二簋之食,故云「樽酒簋貳」也。用缶者,既有樽酒簋貳,又用瓦缶之器,故云用缶也。「納約自牖終无咎」者,納此儉約之物,從牖而薦之,可羞於王公,可薦於宗廟,故云終无咎也。

《象》曰「樽酒簋貳,剛柔際也」者,釋「樽酒簋貳」義。所以一樽之酒、貳簋之食,得進獻者,以六四之柔與九五之剛,兩相交際而相親,故得以此儉約而為禮也。

九五,坎不盈,祇既平,无咎。

注云:为坎之主,而无应辅可以自佐,未能盈坎者也。 坎之不盈,则险不尽矣。 祇,辞也。 为坎之主,尽平乃无咎,故曰「祇既平无咎」也。 说既平乃无咎,明九五未免于咎也。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正义曰:「坎不盈」者,为坎之主,而无应辅可以自佐,险难未能盈坎,犹险难未尽也。 故云「坎不盈」也。 「祇既平无咎」者,祇,辞也,谓险难既得盈满而平,乃得无咎。 若坎未盈平,仍有咎也。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者,释「坎不盈」之义,虽复居中而无其应,未得光大,所以坎不盈满也。

上六,系用徽纆,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注云:险陗之极,不可升也。 严法峻整,难可犯也。 宜其囚执,寘于思过之地。 三岁,险道之夷也。 险终乃反,故三岁不得。 自脩三岁,乃可以求复,故曰三岁不得凶也。

 正义曰:「系用徽纆寘于丛棘」者,险陗之极,不可升上。 严法峻整,难可犯触。 上六居此险陊之处,犯其峻整之威,所以被系用其徽绫之绳。 寘于丛棘,谓囚执之处,以棘丛而禁之也。 「三岁不得凶」者,谓险道未终,三岁已来,不得其吉,而有凶也。 险终乃反,若能自修,三岁后可以求复自新,故《象》云「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言失道之凶,唯三岁之后可以免也。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相关推荐

臣无忌等言:臣闻混元初辟,三极之道分焉; 醇德既醨,六籍之文着矣。 于是龟书浮于温洛,爰演九畴; …

472,873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浸流于谶纬。 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

464,187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颕达奉勑撰定 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 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

403,358

八论 自此下分为八段。 第一论易之三名 第二论重卦之人 第三论三代易名 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 第五论…

103,602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又礼纬《含文嘉》曰:「伏牺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

489,090

案:《周礼》太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杜子春云:「连山伏牺,归藏黄帝。」…

125,833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