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赚,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
注云:乾刚坤柔,各有其体,故曰拟诸形容。
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注云:典礼,适时之所用。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恶也。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注云:《易》之为书,不可远也。 恶之则逆于顺,错之则乖于理。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注云:拟议以动,则尽变化之道。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注云:鹤鸣则子和,脩诚则物应,我有好爵,与物散之,物亦以善应也。 明拟议之道,继以斯义者,诚以吉凶失得存乎所动。 同乎道者,道亦得之; 同乎失者,失亦违之。 莫不以同相顺,以类相应。 动之斯来,绥之斯至。 鹤鸣于阴,气同则和。 出言户庭,千里或应。 出言犹然,况其大者乎; 千里或应,况其邇者乎。 故夫忧悔吝者,存乎纤介; 定失得者,慎于枢机。 是以君子拟议以动,慎其微也。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邇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邇者乎。 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发乎邇,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
注云:枢机,制动之主。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注云:同人终获后笑者,以有同心之应也。 夫所况同者,岂系乎一方哉! 君子出处默语,不违其中,则其迹虽异,道同则应。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疏 正义曰:此第六章也。 上章既明易道变化,神理不测,圣人法之,所以配于天地,道义从易而生; 此章又明圣人拟议易象,以赞成变化。 又明人拟议之事,先慎其身,在于慎言语。 同心行动举措,守谦退,勿骄盈,保静密,勿贪非位,凡有七事。 是行之尤急者,故引七卦之义,以证成之。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賾」者,賾谓幽深难见,圣人有其神妙,以能见天下深賾之至理也。
○「而拟诸其形容」者,以此深賾之理,拟度诸物形容也。 见此刚理,则拟诸乾之形容; 见此柔理,则拟诸坤之形容也。
○「象其物宜」者,圣人又法象其物之所宜。 若象阳物,宜于刚也; 若象阴物,宜于柔也,是各象其物之所宜。 六十四卦,皆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也。 若泰卦比拟泰之形容,象其泰之物宜; 若否卦则比拟否之形容,象其否之物宜也。 举此而言,诸卦可知也。
○「是故谓之象」者,以是之故,谓之象也,谓六十四卦是也,故前章云卦者言乎象者也。 此以上结成卦象之义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者,谓圣人有其微妙,以见天下万物之动也。
○「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者,既知万物以此变动,观看其物之会合变通,当此会通之时,以施行其典法礼仪也。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者,既观其会通而行其典礼,以定爻之通变,而有三百八十四爻。 于此爻下系属文辞,以断定其吉凶。 若会通典礼得则为吉,若会通典礼失则为凶也。
○「是故谓之爻」者,以是之故,议此会通之事而为爻也。 夫爻者效也,效诸物之通变,故上章云「爻者,言乎变者也」。 自此已上,结爻义也。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恶也」者,此覆说前文「见天下之賾」,卦象义也。 谓圣人于天下至賾之理,必重慎明之,不可鄙贱轻恶也。 若鄙贱轻恶,不存意明之,则逆于顺道也。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者,覆说上圣人「见天下之至动」,爻之义也。 谓天下至賾变动之理,论说之时,明不可错乱也。 若错乱,则乖违正理也。 若以文势上下言之,宜云「至动而不可乱也」。
○「擬之而後言」者,覆說上「天下之至賾不可惡也」,聖人欲言之時,必擬度之而後言也。
○「議之而後動」者,覆說上「天下之至動不可亂也」,謂欲動之時,必議論之而後動也。「擬議以成其變化」者,言則先擬也,動則先議也,則能成盡其變化之道也。
○「鳴鶴在陰」者,上既明擬議而動,若擬議於善,則善來應之;若擬於惡,則惡亦隨之。故引鳴鶴在陰,取同類相應以證之。此引《中孚》九二爻辭也。鳴鶴在幽陰之處,雖在幽陰而鳴,其子則在遠而和之,以其同類相感召故也。
○「我有好爵」者,言我有美好之爵,而在我身。
○「吾與爾靡之」者,言我雖有好爵,不自獨有,吾與汝外物共靡散之。謂我既有好爵,能靡散以施於物,物則有感我之恩,亦來歸從於我。是善往則善者來,皆證明擬議之事。我擬議於善以及物,物亦以善而應我也。
○「子曰君子居其室」者,既引《易》辞,前语巳绝,故言「子曰」。
○况其邇者乎者,出其言善远尚应之,则近应可知,故曰况其邇者乎。 此证明拟议而动之事。 言身有善恶,无问远近皆应之也。
○「言行,君子之枢机」者,枢谓户枢,机谓弩牙。 言户枢之转,或明或闇; 弩牙之发,或中或否,犹言行之动,从身而发,以及于物,或是或非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言行虽初在于身,其善恶积而不已,所感动天地,岂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者,证拟议而动,则同类相应。 以同人初未和同,故先号咷; 后得同类,故后笑也。
○「子曰君子之道」者,各引《易》之后,其文势已绝,故言「子曰」。
○「或出或处,或默或语」者,言同类相应,本在于心,不必共同一事。 或此物而出,或彼物而处; 或此物而默,或彼物而语,出处默语,其时虽异,其感应之事,其意则同,或处应于出,或默应于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者,二人若同齐其心,其纤利能断截于金。 金是坚刚之物,能断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 此谓二人心行同也。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者,言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兰也。 此谓二人言同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