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注云: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注云:卦以象之。
八卦定吉凶。
注云:八卦既立,则吉凶可定。
吉凶生大业。
注云:既定吉凶,则广大悉备。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
注云:位所以一天下之动,而济万物。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系辞焉,所以告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子曰:「祐者,助也。 天之所助者,顺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 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疏 正义曰:此第十一章也。 前章既明蓍卦有神明之用,圣人则而象之,成其神化。 此又明易道之大,法于天地,明象日月,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也。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者,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 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 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唯云四象也。 「四象生八卦」者,若谓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又巽同震木,乾同兑金,加以坤、艮之土为八卦也。
○「八卦定吉凶」者,八卦既立,爻象变而相推,有吉有凶,故八卦定吉凶也。
○「吉凶生大业」者,万事各有吉凶,广大悉备,故能生天下大事业也。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者,言天地最大也。
○「变通莫大乎四时」者,谓四时以变得通,是变中最大也。
○「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者,谓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着明莫大乎日月」也。
○「崇高莫大乎富贵」者,以王者居九五富贵之位,力能齐一天下之动,而道济万物,是崇高之极,故云「莫大乎富贵」。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者,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唯圣人能然,故云「莫大乎圣人也」。
○「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者,探,谓阙探求取。 賾,谓幽深难见。 卜筮则能阂探幽昧之理,故云探賾也。 索,谓求索。 隐,谓隐藏。 卜筮能求索隐藏之处,故云索隐也。 物在深处,能钩取之; 物在远方,能招致之,卜筮能然,故云「钩深致远」也。 以此诸事,正定天下之吉凶,成就天下之亹亹者,唯卜筮能然,故云「莫大乎蓍龟」也。 案《释诂》云:「亹亹,勉也。」 言天下万事,悉动而好生,皆勉勉营为,此蓍龟知其好恶得失,人则弃其得而取其好,背其失而求其得,是成天下之亹亹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者,谓天生蓍龟,圣人法则之以为卜筮也。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者,行四时生杀,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者,若璇璇玉衡,以齐七政,是圣人象之也。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者,如郑康成之义,则《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 河龙图发,洛龟书感。」 《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 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 辅嗣之义,未知何从。
○「易有四象,所以示」者,庄氏云:四象,谓六十四卦之中有实象,有假象,有义象,有用象,为四象也。 今于释卦之处,已破之矣。 何氏以为四象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一也,「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二也,「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三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四也,今谓此等四事,乃是圣人易外别有其功,非专易内之物,何得称「易有四象」? 且又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系辞焉,所以告也。 然则象之与辞,相对之物。 辞既爻卦之下辞,则象为爻卦之象也。 则上两仪生四象,七八九六之谓也。 故诸儒有为七八九六,今则从以为义。 「系辞焉,所以告」者,系辞于象卦下,所以告其得失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断」者,谓于系辞之中,定其行事吉凶,所以断其行事得失。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者,言人于此易之四象所以示,系辞所以告,吉凶告所断而行之,行则鬼神无不祐助,无所不利,故引《易》之《大有》上九爻辞以证之。 「子曰:祐者助也」者,上既引《易》文,下又释其易理,故云「子曰:祐者助也」。 「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履信思乎顺」者,人之所助,唯在于信,此上九能履践于信也; 天之所助,唯在于顺,此上九恒思于顺; 既有信思顺,又能尊尚贤人,是以从天已下,皆祐助之,而得其吉,无所不利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