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31 浏览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

注云:极变通之数,则尽利也。 故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绎邪?

注云:绎渊奥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注云:因而制其会通,适变之道也。

推而行之谓之通。

注云:乘变而往者,无不通也。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注云:事业所以济物,故举而错之于民。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賾,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注云:辞,爻辞也。 爻以鼓动,效天下之动也。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注云:体神而明之,不假于象,故存乎其人。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注云:德行,贤人之德行也。 顺足于内,故默而成之也。 体与理会,故不言而信也。

此第十二章也。 此章言立象尽意,系辞尽言。 易之兴废,存乎其人事也。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者,此一节夫子自发其问,谓圣人之意难见也。 所以难见者,书所以记言,言有烦碎,或楚夏不同,有言无字,虽欲书录,不可尽竭于其言,故云「书不尽言」也。 「言不尽意」者,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言不尽意也。 圣人之意,意又深远。 若言之不能尽圣人之意,书之又不能尽圣人之言,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也。 故云:「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疑而问之,故称「乎」也。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巳下,至「几乎息矣」,此一节是夫子还自释圣人之意,有可见之理也。

○「圣人立象以尽意」者,虽言不尽意,立象可以尽之也。

○「设卦以尽情伪」者,非唯立象以尽圣人之意,又设卦以尽百姓之情伪也。

○「系辞焉以尽其言」者,虽书不尽言,系辞可以尽其言也。

○「变而通之以尽利」者,变,谓化而裁之,通,谓推而行之,故能尽物之利也。

○「鼓之舞之以尽神」者,此一句总结立象尽意,系辞尽言之美。 圣人立象以尽其意,《系辞》则尽其言,可以说化百姓之心,百姓之心自然乐顺,若鼓舞然,而天下从之,非尽神,其孰能与于此? 故曰鼓之舞之以尽神也。

○「乾坤其易之绎邪」者,上明尽言尽意,皆由于易道,此明易之所立,本乎乾坤。 若乾坤不存,则易道无由兴起,故乾坤是易道之所绎积之根源也。 是与易为川府奥藏。 故云「乾坤其易之绎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者,夫易者,阴阳变化之谓。 阴阳变化,立爻以效之,皆从乾坤而来。 故乾生三男,坤生三女而为八卦,变而相重,而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本之根源,从乾坤而来。 故乾坤既成列位,而易道变化建立乎乾坤之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者,易既从乾坤而来,乾坤若缺毁,则易道损坏,故云「无以见易」也。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若易道毁坏,不可见其变化之理,则乾坤亦坏,或其近乎止息矣。 几,近也。 犹若树之枝干生乎根株,根株毁,则枝条不茂。 若枝干已枯死,其根株虽未全死,仅有微生,将死不久。 根株譬乾坤也,易譬枝干也。 故云:「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者,道是无體之名,形是有質之稱。凡有從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後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謂之道也,自形內而下者謂之器也。形雖處道器兩畔之際,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質,可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謂之器」也。

○「化而裁之謂之變」者,陰陽變化而相裁節之,謂之變也。是得以理之變也。猶若陽氣之化不可久長,而裁節之以陰雨也,是得理之變也。陰陽之化,自然相裁,聖人亦法此而裁節也。

○「推而行之謂之通」者,因推此以可變而施行之,謂之通也。猶若亢陽之後變為陰雨,因陰雨而行之,物得開通,聖人亦當然也。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者,谓举此理以为变化,而错置于天下之民。 凡民得以营为事业,故云「谓之事业」也。 此乃自然以变化错置于民也,圣人亦当法此错置变化于万民,使成其事业也。 凡《系辞》之说,皆说易道,以为圣人德化,欲使圣人法易道以化成天下,是故易与圣人,恒相将也。 以作易者,本为立教故也,非是空说易道,不关人事也。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賾」至「是故谓之爻」者,于第六章已具其文,今于此更复言者何也? 为下云「极天下之賾存乎卦,鼓天下之动存乎辞」,为此故更引其文也。 且巳下又云「存乎变」「存乎通」「存乎其人」,广陈所存之事,所以须重论也。

○「极天下之賾存乎卦」者,言穷极天下深賾之处存乎卦,言观卦以知賾也。

○「鼓天下之动存乎辞」者,鼓,谓发扬天下之动。 动有得失,存乎爻卦之辞,谓观辞以知得失也。

○「化而裁之存乎变」者,谓覆说上文「化而裁之谓之变」也。

○「推而行之存乎通」者,覆说上文「推而行之谓之通」也。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者,言人能神此易道而显明之者,存在于其人。 若其人圣,则能神而明之; 若其人愚,则不能神而明之; 故存于其人,不在易象也。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者,若能顺理足于内,默然而成就之,闇与理会,不须言自信也。

○「存乎德行」者,若有德行,则得默而成就之,不言而信也。 若无德行则不能然。 此言德行,据贤人之德行也。 前经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谓圣人也。

相关推荐

臣无忌等言:臣闻混元初辟,三极之道分焉; 醇德既醨,六籍之文着矣。 于是龟书浮于温洛,爰演九畴; …

472,878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浸流于谶纬。 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

464,190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颕达奉勑撰定 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 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

403,363

八论 自此下分为八段。 第一论易之三名 第二论重卦之人 第三论三代易名 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 第五论…

103,606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又礼纬《含文嘉》曰:「伏牺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

489,093

案:《周礼》太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杜子春云:「连山伏牺,归藏黄帝。」…

125,83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