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
注云:材,才德也。 彖言成卦之材,以统卦义也。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着也。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 阳卦奇,阴卦耦。
注云:夫少者多之所宗,一者众之所归。 阳卦二阴,故奇为之君; 阴卦二阳,故耦为之主。
其德行何也?
注云:辩阴阳二卦之德行也。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注云:阳,君道也。 阴,臣道也。 君以无为统众,无为则一也。 臣以有事代终,有事则二也。 故阳爻画奇,以明君道必一; 阴爻画两,以明臣体必二,斯则阴阳之数,君臣之辩也。 以一为君,君之德也。 二居君位,非其道也。 故阳卦曰「君子之道」,阴卦曰「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注云:天下之动,必归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 一以感物,不思而至。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注云:夫少则得,多则感。 涂虽殊,其归则同; 虑虽百,其致不二。 苟识其要,不在博求; 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注云:精义,物理之微者也。 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注云:利用之道,由安其身而后动也。 精义由于入神,以致其用; 利用由于安身,以崇其德。 理必由乎其宗,事各本乎其根。 归根则宁,天下之理得也。 若役其思虑,以求动用,忘其安身,以殉功美,则伪弥多而理愈失,名弥美而累愈彰矣。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疏 正义曰:此第三章。 明阴阳二卦之体,及日月相推而成岁,圣人用之,安身崇德,德之盛也。
○「是故易者象也」者,但前章皆取象以制器,以是之故,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者,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于天也。
○「彖者材也」者,谓卦下彖辞者,论此卦之材德也。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谓每卦六爻,皆倣效天下之物而发动也。
○吉凶生而悔吝着者,动有得失,故吉凶生也。 动有细小疵病,故悔吝着也。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者,此夫子将释阴阳二卦不同之意,故先发其问,云「其故何也」。
○「阳卦多阴」,谓震、坎、艮一阳而二阴也; 「阴卦多阳」,谓巽、离、兑一阴而二阳也。
○「阳卦奇,阴卦耦」者,阳卦则以奇为君,故一阳而二阴,阳为君,阴为臣也。 阴卦则以耦为君,故二阳而一阴,阴为君,阳为臣也。 故注云「阳卦二阴,故奇为之君; 阴卦二阳,故耦为之主“。
○「其德行何」者,前释阴阳之体,未知阴阳德行之故。 故夫子将释德行,先自问之,故云「其德行何也」。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者,夫君以无为统众,无为者,为每事因循,委任臣下,不司其事,故称一也。 臣则有事代终,各司其职,有职则有对,故称二也。 今阳爻以一为君,以二为民,得其尊卑相正之道,故为君子之道者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者,阴卦则以二为君,是失其正,以一为臣,乖反于理,上下失序,故称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者,此明不能无心感物,使物來應,乃憧憧然役用思慮,或來或往,然後朋從爾之所思。若能虛寂,以純一感物,則不須憧憧往來,朋自歸也。此一之為道,得為可尚,結成前文陽爻以一為君,是君子之道也。注云「天下之動,必歸乎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感物,不思而至」矣。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者,言得一之道,心既寂靜,何假思慮也。
○「天下同歸而殊塗」者,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於一,但初時殊異其塗路也。
○「一致而百慮」者,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塗雖殊異,亦同歸於至真也。言多則不如少,動則不如寂,則天下之事,何須思也?何須慮也?
○「日往則月來」至「相推而歲成」者,此言不須思慮,任運往來,自然明生,自然歲成也。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者,此覆明上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自然相感而生利之事也。往是去藏,故為屈也;來是施用,故為信也。一屈一信,遞相感動而利生,則上云「明生」、「歲成」是「利生」也。
○「尺蠖之屈,以求信」者,覆明上往來相感,屈信相須。尺蠖之蟲,初行必屈者,欲求在後之信也。言信必須屈,屈以求信,是相須也。
○「龍蛇之蟄,以存身」者,言靜以求動也。蛟蛇初蟄,是靜也;以此存身,是後動也。言動必因靜也。靜而得動,亦動靜相須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者,亦言先静而后动。 此言人事之用,言圣人用精粹微妙之义,入于神化,寂然不动,乃能致其所用。 「精义入神」是先静也,「以致用」是后动也。 是动因静而来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者,此亦言人事也。 言欲利已之用,先须安静其身,不须役其思虑,可以增崇其德。 言「利用安身」是静也,言「崇德」是动也。 此亦先静而后动,动亦由静而来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者,言精义入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德,此二者皆人理之极。 过此二者以往,则微妙不可知,故云「未之或知」也。
○「穷神知化,德之盛」者,此言过此二者以往之事。 若能过此以往,则穷极微妙之神,晓知变化之道,乃是圣人德之盛极也。
○注「阳君道」至「小人之道也」。 ○正义曰:「阳君道」者,阳是虚无为体,纯一不二,君德亦然,故云「阳君道也」。 「阴臣道」者,阴是形器,各有质分,不能纯一,臣职亦然,故云「阴臣道也」。 案经云「民」而注云「臣」者,臣则民也。 经中对君,故称民,注意解阴,故称臣也。
○注「利用之道」至「愈彰矣」。 ○正义曰:云「利用之道,皆安其身而后动」者,言欲利益所用,先须自安其身。 身既得安,然后举动,德乃尊崇。 若不先安身,身有患害,何能利益所用以崇德也。 云「精义由于入神,以致其用」者,言精粹微妙之义由入神寂然不动,乃能致其用。 云「利用由于安身,以崇德」者,言欲利益所用,先须自安其身,乃可以增崇其德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