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地魄汤,方剂|五术之医,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集山,医,命,相,卜,易经资料,易经视频,易经大师为一体的综合性易经网站
地魄汤
地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血证论》。具有清火降逆,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吐血、咯血、咳血日久,肺脏气阴两伤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临床上用于治疗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红斑狼疮,中心性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证属阴虚者。
名称
地魄汤
出处
《血证论》
功用
清火降逆,养阴生津
主治
吐血、咯血、咳血日久,肺脏气阴两伤者
目录
- 歌诀
- 组成
- 用法用量
- 功用
- 主治
- 方义
- 运用
- 使用注意
- 重要文献摘要
- 各家论述
歌诀
地魄汤方治阴亏,半夏麦冬草五味。芍药元参牡蛎加,助阴右降在肺胃。
组成
甘草(炙)二钱(3g),半夏(制)三钱(9g),麦冬(去心)三钱(9g),芍药三钱(9g),五味子(研一钱)(3g),元参三钱(9g),牡蛎(煅,研)三钱(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清火降逆,养阴生津。
主治
吐血、咯血、咳血日久,肺脏气阴两伤者。
方义
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兼以止血,元参、芍药清热养阴兼以凉血,牡蛎育阴潜阳,半夏降逆止咳,甘草温肺止咳调和药性。
运用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
临床上用于治疗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红斑狼疮,中心性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证属阴虚者。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
重要文献摘要
《血证论》:“‘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止血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须甩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故又以补血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纲。’本方即以宁血补虚、养阴生津为治。方中麦冬、五味于养阴生津,兼以止血:元参、芍药清热养阴,兼以凉血:牡蛎育阴潜阳;半夏降逆止咳;甘草温肺止咳调和药性。诸药台用,共奏清火降逆,凉血止血,养阴生津之功。”
《云笈七签》“日者天之魂,月者地之魄。故将月亮称为地魄。清·黄景仁《月下杂感》诗曰:‘闻道垣娥嫁,于今是结璘,河山收地魄,宫阙烂天银。’《素问·八正神明论》月始生则血气始生,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充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养生名方》随症加减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肝肾阴虚重者,可酌加枸杞子、龟板胶;骨蒸潮热盗汗明显者,酌加玄参、龟板以益阴潜阳。”
各家论述
唐宗海: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止血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须甩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故又以补血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纲。(《中医古方方名考》)
唐宗海:月者魄也,日者瑰也。……月者坎水之精,日者离火之精。又日:人身天癸之水,实与月应,女子称为月信,言其如潮水之有定期,男子亦有天癸,乃与月应。(《嵌医易通说》)
黄元御原著,吕宇剑点睛:原著: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日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黄元御四圣心源点睛》)
地魄汤,方剂|五术之医由易经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