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涣者,水之融液而流散也,与《诗》「溱洧,方涣涣兮」之涣同。 笺云:仲春之时,冰以释水,则涣涣然。 涣之为卦,下坎水之流,上巽风之散,有巽风解冻而涣然冰释之象。 坎为险,为加忧,人之气忧则结,喜则散; 结则如冰之凝,沍散则如水之泮涣。 忧患涣散而亨通,故曰「涣,亨」。 假,大也。 涣之时,忧患既散,天下无事,王者乃大立宗庙以奉祖考之祭祀,故曰「王假有庙」。 人之所信服者,唯鬼神为甚,王者有定居则有庙,所以收天下之心,系天下之望也。 坎水大川也,巽木以为舟楫,故利涉。 贞者,君子之常,况处涣之时乎,是宜固守以正也。
初六,用拯,马壮,吉。
拯,救也。 马壮,指九二。 马者,人之所托,遇险难而托以壮马,则无不济矣。 初虽无应,能变而通之,用拯救之道以自拔于险难中,而得壮马驰骤以速行,是以转凶而为吉,处涣之初,陷于坎险之底而忧患犹未散,故其象占如此,而不言涣。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机尊者所凭之物。 涣之时,九五尊居正位,在下者所赖以为安,是为机之象。 九二奔而从之,去危而就安也。 夫以九居二,又陷于险,何以悔亡? 盖刚而得中,互震则有动而出险之道,不至于困穷,是以悔亡。
六三,涣其躬,无悔。
三居坎体之上,险将脱而忧患散矣。 虽与初六同体,而同在险中,同受忧患,然欲自脱其身而逃,则它不暇顾,故曰涣其躬。 夫六三不中不正,而所为如此,岂能无悔? 盖居涣之时,它爻皆无应,独三有应于上三,能求援而出离乎险,故无悔。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阴柔本在下之物,今也上同于五,则不与在下二阴为党矣。 既不应初,又不比三,是离散其羣也,如此则吉之最大而尽善者也,故曰「涣其羣,元吉」。 丘小山,六四自谓也。 夷亦指初与三,初唯知顺承九二而已,三则志在外四也,又能散其所有而上与五同,盖其所思在公,而非初与三所能及也,故曰「涣有丘,匪夷所思」。 羣以其众言,夷以其等类言。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散人之疾而使之愈者汗也,散天下之难而使之安者号令也,汗心液也。 国家有大号令,当出于人君之心而周浃乎四海,犹汗出于人之心而周浃乎四体。 王居谓王者所居之位,彖言王假有庙,此言王居,盖相发也。 难既散而王假有庙,则王有定居矣。 九五之位,王位也。 王者居之,则无咎; 居之者非行王道则不称其位,不能无咎也。 王居上多一涣字,观爻传可见。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血指六三之伤害也,坎为血,六三坎体血也。 去逖出三字疑羡,当依爻传作「涣其血」。 上居涣终,去坎甚远,而无伤害,故其象为涣其血。 其占曰无咎,涣诸爻唯三与上应,然三可以应上,上不可以应三,何则? 易爻凡在险中者,贵乎出险,在险外者戒乎入险。 三在险而欲脱险,必赖刚阳之援,故不可不应上,上而应于三,则又入于坎而有伤害矣,能无咎乎。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