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资讯 2024年09月21日
25,721 浏览
节气:
节气产生于我国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反映了
农时季节,在农村家喻户晓. 随着中国古历外传, 华侨足迹所到之处, 节气也广为流传.
节气是根据太阳在星空间视运动的视位置来决定的. 节气也叫二十四节气, 是相间排列
的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统称.
二十四节气简介
立春: 在每年公历 2 4 日前后.中国习惯把它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
雨水: 在每年公历 2 19 日前后.此时农村开始备耕生产.
惊蛰: 每年公历 3 6 日前后为惊蛰. “过了惊蛰节, 春耕不停歇“. 北方进入惊蛰,春耕大
忙便开始了.
春分: 每年公历 3 21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径 0°时为春分. 这时阳光直照赤道, 南北半
球得阳光平均,所以昼夜几乎等长.
清明: 每年公历 4 5 日前后为清明. 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及大部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
雨量增多, 春暖花开,天空清澈明朗, 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另流行扫墓活动.
谷雨: 在每年公历 4 20 日前后. “雨生百谷道出了谷雨节气的由来. 谷雨是北方春作
物播种、出苗的季节.
立夏: 中国习惯把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一般在公历 5 6 日前后
小满: 每年公历 5 21 日前后为小满. 顾名思义, 小满是指夏收作物子粒将要饱满成熟
的意思. 小满后, 北方各地的小麦就要熟了,而黄淮流域的冬小麦将开镰收割.
芒种: 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节, 一般在每年公历 6 6 日前后.
夏至: 每年 6 21 日前后为夏至. 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 同时也是一年中白天
最长的一天.
小暑: 在每年公历 7 7 日左右.一般小暑后就要数伏(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 它是从夏
至后第三庚开始的), 所以小暑标志着一年最炎热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大暑: 在公历 7 23 日前后. 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立秋: 在每年公历 8 8 日前后. 中国习惯上把这一天作为秋季开始.
处暑: 在每年公历 8 23 日前后. 处暑是反映气温由热向冷变化的节气.
白露: 在每年 9 8 日前后,白露指气温降低,并出现露水.
秋分: 在每年公历 9 23 日前后. “秋分秋分,日夜平分“. 此时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
.
寒露: 在每年公历 10 8 日前后. 寒露一到,华北地区便开始进入深秋, 原野一片金黄,
是秋游的好时节; 而东北地区则呈初冬景象,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却仍郁郁葱葱.
霜降: 每年公历 10 23 日或 24 . 霜降表示气候渐渐寒冷,北方地区已出现降霜或开
始有霜.
立冬: 每年公历117 日前后为立冬. 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的节气. 这时,黄河中下游地
区即将结冰.
小雪: 在每年公历1122日前后.它表示已经到了开始下雪的季节. 此时,东北、内蒙古、
华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大雪: 每年公历 12 7 日前后. 一交大雪,黄河流域的冬小麦进入了休眠期.
冬至: 每年 12 22 日前后为冬至. 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这天昼最短, 夜最长.
至过后便是数九.
小寒: 在每年公历 1 6 日前后.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大寒: 在每年公历 1 20 日前后. 大寒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5
节气与公历(阳历)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民间流行有节气歌一首: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公历中: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气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
相关推荐
2024-11-24

    大义凛然指的是生肖猪,指的是生肖羊,指的是生肖牛。 大义凛然在十二中代表生肖羊,…

445,287
2024-11-24

    为时过早打指的是生肖猴,指的是生肖鸡,指的是生肖蛇。 为时过早打在十二中代表生肖…

467,688
2024-11-24

万事如意打一生肖,揭晓落实 生肖兔与生肖狗的2024年运势 生肖兔与生肖狗分别代表着温柔与忠诚,2024…

276,430
2024-11-24

各位朋友你们好! 你搜索的成语我们解谜团队已经解开啦! 我们解谜团队准确率高达96%,加导师威信获…

201,778
2024-11-24

  叛徒大将称兄弟是什么生肖,经典解读落实 生肖猪与生肖鼠的2024年运势 生肖猪与生肖鼠分别象…

16,935
2024-11-24

    绿蓝必定有花招打一个生肖,重点落实 生肖牛与生肖虎的2024年运势 生肖牛与生肖虎分别…

22,54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