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说》 2024年09月21日
0 收藏 0 点赞 28,145 浏览 7736 个字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十二

宋俞琰撰

象辞二

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艮山静而止,质也; 离火动而明,文也。 火明于山下则质而以文,故曰山下有火,贲。 夫山下安得有火,所以有火者,有人于此居之也。 人居于山下,则烟火辏集,与荒山寂寞之境不同矣。 庻,众也。 与庻物之庻同,非谓其小也。 秀己李氏曰:政与狱皆有小大不当执,庻字以为小也,君子以明庻政,无敢折狱者,修明庻政之治具,则可饰之以文。 若断狱则不可也。 书吕刑曰:非佞折狱,唯良折狱。 佞为口才也,口才且不可断狱,矧可以文而饰之乎。 苟恃其明察而深文巧诋,缇饰以没其情,在小人则敢如是,在君子则无敢如是也。 君子而如是,则非君子矣。 丰卦明于内而动于外,故其象曰折狱致刑,贲则明于内而止于外,故其象曰,明庻政无敢折狱。 深居冯氏曰:明庻政者离之明,无敢折狱者艮之止。 又曰,先之以临观之教养,后之以噬嗑贲之刑政。 刑特以辅教而已。

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山之根深藏于地中,不可得而纪极,而曰山附于地,以众人所共见者言之耳。 莫高匪山,今乃附着于地,剥之象也。 山之巅,高出于地上,安静而不摇,盖以地厚故也,宅居也。 为人上者,欲安居,于上可不使下之厚乎。 《书五子之歌》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盖本固则邦宁,下厚则上安,未有本不固而邦宁,下不厚而上安者也。 谓之上者,凡居众人之上者,皆不可刻剥其下,非但人君为然也。 隆山李氏曰:易中象辞曰大人、曰君子、曰先王,而此独曰上者,剥之世在下,故指在上之一阳而为之辞也。 圭叔吕氏曰:厚下坤象,安宅艮象。 上九一爻为庐,亦宅之义,卦取柔变刚义,象取上安下义,各有所主也。 平菴项氏曰:凡彖所言皆六爻消长之象,凡象所言皆八卦取物之象,大抵卦有吉凶善恶,而象无不善者,盖天下所有之理,君子皆当象之,遇卦之凶者,既不可象之以为凶德,则必于凶之中取吉以为象焉,剥与明夷是也。 人君无用隂剥阳之理,则当自剥以厚下,君子无用暗,伤明之事,则当自晦以涖众,凡此皆于凶中取吉,诸象之例皆然。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复十一月之卦,是时天气正寒,而井泉初温,阳气在下故也。 先王以至日闭关而不通往来,故商旅于至日不行,后于至日不省方,盖安静以养其稚阳之气,不敢先时而动夫。 震阳初复于坤地之下,其气至微,唯安静而后能长,是宜爱护以养之,未可劳动,人或动而泄之,是争天地之先而分夺其气也。 先王谓古先哲王,后谓时王,或谓后乃继体守成之君,言先王而又言后,所以别于先王也。 至日闭关,乃先王之遗法,至日不省方,后王遵先王之遗意也。 平菴项氏曰:彖取阳之复来,故可以出入; 象取雷之在地中,故不可以行,不可以出。 彖与象取义不同,诸家与彖同,说则非众象之例,亦非此象之义也。 愚按:《书舜典》云:十有一月,朔巡狩,正当省方之时,今乃曰「后不省方」,盖为冬至之一日尔,他日不然也。 夫关所以通来往,岂可闭。 商旅皆欲出于涂,岂可使之不行。 今曰「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亦不过谓冬至之一日而已。 闭关象坤之阖户,商旅象坤之众。 震为大涂,商旅所行之路。 坤为迷,不行之象也; 坤为地,方之象也。 颜师古训方为常,谓不省方为不视常务,殆非也。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六十四卦之象例作一句,无分为两句者,先儒皆以「天下雷行」为句,「物与无妄」为句,误矣,唯胡旦与深居冯氏、云间田氏以「天下雷行物与」作一句,今从之。

无妄之为卦,上干天,下震雷,雷之动于天下而无妄行,物之动于天下亦无妄与,故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 与者应也,无妄,诚也,天以诚动,物以诚应,皆无妄也。 兼山郭氏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率归之自然而已。 此无妄之本也。 愚谓无望则诚,诚者天之道也。 天之道自然而已矣。 天道出于自然,雷之行于天下,物之动于天下,亦莫不皆出于自然。 夫唯其皆出于自然,是以雷发声则万物出而与之俱动,有翼者动而飞,有足者动而走,生于山林者动于山林,生于川泽者动于川泽,其动也时至而气自化,盖无一物不由乎天理之自然,岂有妄耶。 先王以茂对,天时长育万物,夫何为哉! 亦不过顺天理之自然,而一出于诚耳,岂有妄耶。 夫天有是时,先王非能先后之也,对而循之耳。 物有是生,先王非能损益之也,育而成之耳。 中庸之所谓诚,即易之所谓无妄也。 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子思之说,盖本乎此。 伊川程子曰:茂对之为言,犹盛行永言之比,无他说也。 节斋蔡氏曰:对与对上帝之对同。 言至诚之动,无时不动,无物不育也。 平菴项氏曰:时以象天,物以象震,节初齐氏曰:象言育者三卦,蒙也、蛊也,无妄也。 蛊上艮,互震在下; 蒙、无妄皆下震,互艮在上。 震者物之生理,而艮所以育之也。 一阳入于坎,出于震,而艮在坎震之间,此育之意也。

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漢上朱氏曰:天在山中,以人所見為象。聖人論天地日月,皆以人所見言之。深居馮氏曰:以氣言之,天之氣藏於山中,亦為大畜之象。天之氣固無不在,唯山則氣所附而能藏畜之也。愚謂:大畜之為卦,下乾天,上艮山,是為天在山中,大莫大於天,而曰「天在山中」,則其所畜者大矣。今人以九霄之上,日月所麗處為天,遂疑天不在山中,殊不知地之上虛空處,皆天也。大凡掘一尺地,則有一尺天,是故井中有井中之天,洞中有洞中之天,室中有室中之天,山中有山中之天,何必以九霄之上乃為天哉。小而壺中甕中,亦莫不有天,又何必以天不在山中為疑哉。人之蘊畜,由學而大,君子以多識前賢往聖之善言善行而學以聚之,則其胷中所得,日以富矣。蓋其所識者多,則其徳之所蓄者大也。識音志,與論語默而識之識同。平菴項氏曰:文在外故為小畜,識在心故為大畜。漢書作志,義同。深居馮氏曰:識,記也。多識如天之容覆,畜德如山之圍繞。虛齋趙氏曰:互震足兌口於中爻,有言行畜德之象。

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山者禽獸草木生植之地,雷動則禽獸草木皆動,蓋不可非時而動也。雷動而在山上,則聲已出山,是為小過。在山下則聲猶未出山,其動不至於過,是頤養之象也。人之所養,在乎言語飲食,言語妄出於口則禍至,飲食妄入於口則病生,二者皆養身養德之切務。君子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是以慎節其出入。頤乃口頰之象,故取其切於頤者言之曰「慎言語,節飲食」。充此言語之類,則凡號令政教之出於已者,皆所當慎而不可悖出;充此飲食之類,則凡貨財賦稅之入於上者,皆所當節而不可悖入。虛齋趙氏曰:言語飲食,取其動慎,與節取其止。

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澤水蓋潤養其木者也,今也高漲而浸滅其木,不亦過甚矣乎,是大過之象也。木雖為水浸滅,而其根幹未甞動搖,故君子之於時也,在位則獨立而不懼,不在位則遯世无悶。獨立不懼,非有大過人之才,不能也。遯世无悶,非有大過人之徳,不能也。揚庭鄭氏曰:獨立不懼,居大位,任大事者也。遯世无悶,有大德,无大位者也。其說是已。夫當此大過之時,尚可以有為,則君子之在其位,任其責者,不容不為,故雖千萬人,吾往矣,夫何懼。果不可以有為,則君子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者,退而避之而巳,有何悶。君子之才之德,大過於人,故能若是,不然則獨立而人莫我輔,能不懼乎。遯世而人莫我知,能无悶乎。獨立象巽木之植,遯世象巽之伏,不懼无悶象兌之說。紫巖張氏曰:序卦云頤者,飬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考大過之象,非養之有素,其能至於是乎。節齋蔡氏曰:獨立不懼,巽木象;遯世无悶,兌說象。

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坎為水,下卦坎,上卦又重之以坎,故曰「水洊至,習坎」。洊之義與洊雷震之洊同。雷曰洊聲相績也,水曰洊流相續也。水之流也,前者往而東去,後者又從而西來,往者過,來者續,往來相繼,繼而不絕,是兩坎之象也。坎字上加習,蓋承卦辭之誤。常德行,謂德行有常而不改;習教事,謂教事練習而不輟。治已治人必皆重習,然後熟而安之也。節齋蔡氏曰:常德行,坎剛中象;習教事,重坎象。或曰:坎北方之卦,積隂肅殺之氣在焉。坎險也,難也。兵凶器,戰危事,以其行險而犯難也,故重坎取兵武之象。教事如月令:仲春教振旅,仲秋教治兵之事是也。詩常武云:有常德以立武事,德行无常而欲武事之立難矣。《論語》云: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戰乃武事,而以文事教之,古之道也。武事而无文之教,則殘民以逞,不敗亡者幾希。

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离明也,下卦离,上卦又重之以离,是为明两作,非并作也。 水就下故坎言水洊至,火炎上故离言明两作也。 秀李氏曰:明两作,雷雨作二象皆当以作字为句。 深居冯氏曰:日出曰明,没曰昏,作起也、发也。 与诗薇亦作止之作同。 解言雷雨作,亦此义也。 明作犹言明发,两犹再也。 日一而已,而旦旦明作以见重离之象,愚谓:离为日,不称日而言明,天无二日也。 他卦之离有在上者,有在下者,亦皆不称日,何也? 日君象也,易道无所不通,称日则唯人君可用,如士庻皆不可用也。 大人以德言,乃王公之通称,盖有大德而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者也。 继明者,今日之明继前日之明,而不绝其明,相继不绝,故能徧照四方,不然则耳目所及,且不能照,又安能徧照于四方,万里之远哉。 继明即是明两作,谓前日在下位,而其明如此。 今日在上位,而其明亦如此。 前后自相踵,盖皆一人之明,非谓后王而继前王之照,而世袭其明也。 紫阳朱子曰:明两作,犹言水洊至,今日明,来日又明,若说两明,却是两个日头。 白云郭氏曰:六十四卦唯离象独称大人,大人者,与日月合其明,故称大人。 伊川程子曰:诸象或称先王,或称后,或称君子,或称大人,称先王者,先王所以立法制建国,作乐省方,勑法闭关,育物享帝皆是也。 称后者,后王之所为也,财成天地之道,施命诰四方是也。 君子则上下之通称,大人者王公之通称。

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上何为而有泽,泽气上蒸于山,而山受之也,山上而有泽,则山体中虚可知矣。 山唯中虚,乃能受泽,心唯中虚,乃能受人。 心有私主而物欲窒之,则自满自是,必将拒人,故君子观此山上有泽之象,而以虚受人也。 家语云:损其自多以虚受,故能成其博也。 与此同旨,圭叔吕氏曰:虚取山之虚象,受人取山受泽之润,象节初。 齐氏曰:所谓受者归斯受之也,若有心于受,则巳非虚矣。 又曰:泽非山上所有也,而有焉,盖为山之虚也,使止欲象。 泽之通于山,则岂不可如蹇之山上有水,而必曰泽,非以其有水也,以其虚也。 彼实也,故为蹇; 此虚也,故为咸。 赵氏辑闻云:彖辞、爻辞,与象辞义各有攸主,易变无穷,圣人之取义,未尝执一释。 彖言咸感释,象言虚受,唯圆机之士可以学易。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雷迅则风烈,风飞则雷厉,二者常相从而不厌,故曰雷风恒。 方,谓事情所向。 立不易方,谓君子卓然自立,有定向而不妄动也。 平菴项氏曰:巽入也,而在内; 震出也,而在外。 二物各居其位,故谓之恒,雷入而从风,风出而从雷,二物易位而相从,故谓之益,象于恒言。 立不易方于益言则迁与改,其义明矣。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紫阳朱子曰:天体无穷,山高有限,遯之象也,愚谓:遯之义虽是退避,亦取远去之意。 以象言之,山止于下,天行于上,天盖远于山而相去甚辽绝也,君子观象以远小人,岂有他哉,不过危行言逊而已,逊其言则不恶,不使之怨也。 危其行则有不可犯之严,不使之不逊也。 此君子远小人之道也,若怒,悻悻然见于面目,发于声音,则疾之巳甚,适致小人之忿怨以激其变耳,岂全身远害之道哉。 远,去声。 恶,入声,张横渠读为憎恶之恶亦通。 不恶是君子待小人之礼,严是君子守已之节。 天下有山,遥望之天与山若相接连,何恶之有,及到山顶,则山自止于下,天自行于上,山于天邈不可干,岂非严乎。 隆山李氏曰:大畜之为卦,天在山中,盖艮在上而乾在下,乾之健进,艮而止之,故曰大畜。 遯之为卦,天下有山,则是乾在上而艮在下,乾之健行于外,艮在下而不能止之,故曰遯。

雷在天上,大壮。 君子以非礼弗履。

雷在地中,则阳气潜藏,出地则阳气奋发,在天上则阳气甚盛,是大壮之象也。 大壮二月卦,雷乃发声之时也,雷之发声必以其时,非其时则不发,君子之举动必由乎礼,故非礼则弗履。 礼者天理之节文,取干天之象。 履者足之动,取震足之象,或曰干为首,震为足,以足加于首,此非礼之甚者也。 冠虽敝,犹不可加以履,何况乎首而可加以足乎。 圣人以震在干上,足无加首之理,故特曰「非礼弗履」。 汉上朱氏曰:雷在天上,非所履而履,故史墨谓雷乘乾为臣强之象,君子以是动必以正,非礼弗履也。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明谓离日之明,不言日而言明,详见离象。 或谓日,君象也,不敢指斥,故称明以代之,非也。 日者众阳之宗,若月、若星、若河、若电、若霞、若霓,皆假日以为明。 日之明乃自已之明也,未出地则其明为地形所蔽,及其出也,渐渐升腾而起,则其明昭著于上,晋之象也。 明德,君子固有之德也。 自昭者,自有此明德而自明之也。 夫人之德本明,其不明者,人欲蔽之耳。 人欲蔽之不能不少昏昧,而其本然之明固未尝息也,忽尔省察而知,所以自明焉,则吾本然之明亦如日之出地,而其明昭著,初无增损也。 自之一字,盖谓由吾自已为之耳,非由乎人也。 大学所谓明明德,所谓自明,与此同旨。 干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竭我力也。 晋之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我明,我德也,君子唯尽其在我而已矣。 平菴项氏曰:明德以象日,自昭以象地。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涖众用晦而明。

按浑天之说,天包地,地在天中犹鸡卵中黄,天虚空无体,日行于虚空,遶地而转,其出也在虚空之中,与地相去悬绝,其没也亦然,何尝入于地中。

此卦下坤上离,离日在坤地之下,其明隐而不见,故曰明入地中。 地之中惟有水耳,日何尝入之哉。 涖,临也,涖众不用晦而明,则众心睽疑,以此为明,则亦不明甚矣。 用晦而明,则众乃安和,是以君子之明,必用晦也,用晦于外而明于内,君子盖观此明入地中之象,而得涖众之道,故唯韬光晦迹,以远害,不察察以为明也。 家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徒。 明其可尽用哉。 伊川程子曰:古之圣人,设前旈屏树者,不欲明之尽乎隐也。 深居冯氏曰:所涖者众,安得人人而察之。 涖之象离明也,而入坤地之中,为晦之象。 虚斋赵氏曰:自昭者治已之德,用晦者涖众之道。

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齊家之道,自修身始,此風自火出,所以為家人之象也。君子知風之自,於是齊家以修身為本,而修身以言行為先,言行之接莫親且久於家人,豈容有一毫矯飾,是以君子言必有物,而无妄行,必有恒而不改。物,謂事實,言而誠實則有物,不誠實則无物也。恒,謂常,度行而常久則有恒,不常久則無恒也。深居馮氏曰:體巽以言有物入,人之謂言也,體離以行有恒,可見之謂行也。

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火性炎上而又在兑澤之上,澤性潤下而又在離火之下,上不逮下,下不奉上,二卦合體而性不同,睽之象也。君子以同而異,是謂於大同之中有不同者焉,非謂求異於衆也,猶之飲酒,雖與衆同飲而不同沉湎耳。《論語》云:君子羣而不黨。《中庸》云:君子和而不流。此即同而異之謂也。同象二女之同,異象火澤之異。伊川程子曰:在人理之常則莫不同於世,俗之失則異不能大同者,亂常拂理之人也,不能獨異者,隨俗習非之人也,要在同而能異耳。秀巖李氏曰:彖言睽中有合,所以責君子之濟。睽象言同中有異,所以論君子之不苟同。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徳。

坎水本流通之水,若出于艮山之下,则为蒙泉之始达,今在艮山之上,澁滞而不流通,盖为土石所碍耳。 夫以艮山之峻阻,而有坎水之险陷在其前,则险阻艰难,不胜跋涉劳苦矣,蹇之象也。 君子之遇蹇则反求诸身,自修其德而已。 有所未善则必改,无歉于心则唯加勉,不行险以徼幸也。 孟子云: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 不治,反其智礼人; 不答,反其敬行。 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此之谓也。 虚斋赵氏曰:反身取艮之背,修身取坎之心。 节斋蔡氏曰:反身者止乎外,艮象; 修德者养乎中,坎象。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深居冯氏曰:易有两卦自为义例者,云雷为屯,雷雨作为解。 愚谓:震雷在下而坎水在上,则水气结而为云,屯之象也。 震雷在上而坎水在下,则水气散而为雨,解之象也。 秀李氏曰:明两作、雷雨作二象,皆当以作字为句。 愚谓:作者动也,明两作,动而又动也。 雷雨作,谓二者俱动也。 君子观此解散之象,以赦过宥罪,凡有过误而非故犯者,则赦而释之; 有罪恶而当刑罚者,则宥而宽之。 号令如雷之震而天下无不耸动,恩泽如雨之霈而天下无不喜悦。 使幽闭久系之人,一旦弛其禁锢,脱其桎梏,如陷穽中出而复见天日,则其忧闷郁结之气,无不解散,所以体天地与物为新之意,而与民为新也。 过言赦,罪言宥,圣人之意可见矣。 盖过误可赦,故犯不可赦也。 故唯宽之而已,若赦之,则非义也。 赦过宥罪,固君子之仁心,然小过可赦,过之大亦不可赦也。 小罪可宥,罪之大亦不可宥也。 赦宥之令数出,则长奸滋恶,岂良民之幸与。 当知,易之所谓赦过宥罪,特因险难解散而与民更始,故有是也,不然何以于蹇卦之后言之节。 斋蔡氏曰:赦宥解义,过动震象,罪陷坎象。

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咸损二卦,以山泽上下取义,所重皆在山,与彖传之说不同。 夫彖传自是一说,象辞自是一说,其说或相通,或不相通,盖不可强同。 如必欲合为一说,则豫之作乐崇德,岂可以为建侯行师,复之闭关不行,岂可以为利有攸往哉。 夫山泽二者,其气相通者也。 山体中虚而受润,于是泽气上通,而山上有泽,是为咸之象。 山下有泽,则泽寇山,而山塞泽。 泽也,日壅山也,日削是为损之象。 扬子云曰:山杀瘦,泽增高。 其说是已。 人之忿怒气涌,与山之突兀相似,况多忿如少男者乎。 故君子惩之,必如山之倾推,人之意欲无厌,与泽之汗下相似,况多欲如少女者乎。 故君子窒之必如泽之填塞。 紫阳朱子曰: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亨仲郑氏曰:通互体,论之震动,忿也,艮山止之,是为惩忿。 兑说欲也,坤土塞之,是为窒欲。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恒言雷风恒,益言风雷益,并无所谓上下,盖风雷相遇于天地间,上下无常,不可以上下言也。 若曰「雷下有风,恒」,「风下有雷,益」,是何言与? 今人见益之象辞,但曰风雷益,遂以为风雷相益,未之思尔。 挠万物者,莫疾乎风,动万物者,莫疾乎雷,二者固不相悖,然而风乃隂气也。 唯能挠物而已,其所以成发育之功者,得雷之阳气,动而为之助耳。 如山下有泽,损,谓艮山因兑泽之寇而为损,非为山泽相损也。 风雷益,谓巽风得震动之助而为益,非为风雷相益也。 易以阳为善,隂为不善,风隂气,动则挠物,则谓之不善可也。 物为所挠,而衰者以损,枯者以折,岂非过甚者乎,得雷之阳气相助,遂为之鼓舞于两间变,其昔者杀物之不善转而为今日生物之善,夫是之谓益,君子见人为善则喜而迁就之,知己有过则悔而改更之,亦犹风得雷助而为益也。 震出也,入而在内; 巽入也,出而在外,迁改之象也。 与恒之立不易方盖相反,或谓彖传之意盖谓损下益上为损,损上盖下为益,皆以下卦为重,今曰山为泽所寇而为损,风得雷之助而为益,则以上卦为重,无乃与彖传之意相悖乎。 曰彖传言六爻刚柔之义,象辞言二体上下之象,非相悖也,各有所发明也。 彖传自是彖传意,象辞自是象辞意,岂可并而为一,而必欲求其同哉。 节斋蔡氏曰:迁善震象,改过巽象。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21754.html

相关推荐
2024-09-21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十一 宋俞琰撰 象辞一 象者伏羲所画八卦,天、地、水、火、雷、风、山、泽…

32,580
2024-09-21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十二 宋俞琰撰 象辞二 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艮山静而止…

28,145
2024-09-21

http://zhouyipress.oss-cn-beijing.aliyuncs.com/2024/09/2024092105180161.mp4

12,187
2024-09-21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十三 宋俞琰撰 象辞三 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徳则忌。 高莫高于…

7,806
2024-09-21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十四 宋俞琰撰 彖传一 文王之辞谓之经,孔子之辞谓之传,传者所以释经之辞…

48,520
2024-09-21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十五 宋 俞琰 撰 彖传二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

7,694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