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易经网推荐漫谈演兵与-梅花易数,梅花易术,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漫谈演兵与-梅花易数
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兵家是东方文化支流,主流要算是播道两家.《汉书,艺术志,兵书略》中云:“兵家盖出于古司马之职……这些也是梅花易数的基础
易日:古者弦木为弧(即木制弓),刻木为矢(箭),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可见《 易经》 与兵家的关系。《艺术志》计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共五十兰家.兵家理论最早可说来自《易经》,例如,《易经》的“谦”卦,它取象为艮下坤上,艮象征高山,坤表征大地,卦象则描述了高山在地下,这就表示了有“谦虚”之意.该卦的初六爻辞日:“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意思是叫谦虚再谦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与阻力皆有办法去解决的可能,所以“用涉大川,吉”。例如,秦末农民战争中一段脍炙人口的鸿门宴,就是谦得吉的。当时双方兵力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临渔县东),沛公(刘邦)兵十万在霸上。项羽准备好次日攻击刘邦军。项伯因与张良友善想救张良,而张良与刘邦商量好,叫张良以兄事项伯,结为亲戚,并让项伯转告项羽,“吾入关秋毫无所敢取,籍吏民,封存府库以待将军,所以守关者,备他盗用也。”这样的谦卑,因此使刘邦免军败之危难和鸿门宴的暗算,使刘邦保存了势力。
《象传》云:“谦谦君子,卑以自救也”,在军事上就是以柔克刚。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与易经十分一致,他的战略思想基木上是以柔克刚。在老子五千之言的著作《老子》一书中,都涉及到兵法。清朝有个王夫之,曾说;《老子》 一书言兵者师之(《宋论》)。训沽学大师章太炎也认为《老子》一书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可以称为哲学家论兵的军事哲学著作,这一著作也源出于《易经》的“谦”卦,并有所发展。
《老子》中的“柔弱胜刚强气三十六章这句话是从易经的谦卦爻辞中引入约,汉书・ 艺文志记载:“道家者流・ 易之嫌嫌,谦而四益”)而且大有发挥,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书中引申比喻到水的柔弱,水虽很柔软,但“天下之至柔,驰聘夭下之至坚”(四章),这两句话可用下例说明:如从山崖上流下的水滴,经过一段长久的岁月,就能滴穿坚之石头,这就是谦柔自卑的优越绪果。“柔弱胜刚强”在“老子”中称之为微明。孙子兵法有些观点也是由此而来,例如,孙子・ 军事篇曰:“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正是孙子将易经军事哲学思想实践用于军事中的很好例证。
《易经》的精华,就在于阴阳对立变化.春秋时期政治家范蠡,是楚国宛人,后为越国大夫,帮助勾践消灭了昊国,被提拔为上将军。他首先把阴阳用于军事行动,以隐蔽与退守为阴,进攻与显露为阳.他言道:“臣闻古之善用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 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 阳至而阴,阴至而阳,…… 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 蚤晏无失,必须天道。”〔《国语・ 越语下》)这些话的意思是:“阳至而阴,指的是当敌人声势浩大地来攻时,我方应采取守势或退却。“阴至而阳”是指敌方隐敝的布阵,我方就故意显露军容来试探敌方的迹象,火力侦察,即属此例。“后则用阴,先则用阳”。是说当我军在战斗途中晚到,对敌情不了解或了解甚少时,自己应隐蔽起来。但是与此相反,当我军先进阵地时,可乘敌方长途行军疲劳,还不等他有喘息的时机,立即发起攻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近则用柔,远则用刚”,是指敌我双方相距较远时,我方军容兵势,可以暴露出来威摄敌方。“蚤宴无失”是指要阴阳处理的适当,就会没有失误。“必顺天道”指的是得人心,顺乎自然规律。如夜攻不同于白天攻击.雨天不同于好天气.正义之战能取得人民和世界舆论支持等等,都是天道,也即客观自然规律,作战时必须考虑到这一些因素。
考易经的之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指阴阳变化或朴素转化的道理。历代军事家利用这一道理.去发展军事理论与战略战术。例如,在老孙子兵法中,我们看到不少术语,是来自《易经》的,像:“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进退”和“胜败”等等军事术语,皆可从《易经》中看到。更重要的是不在于这些术语来自于《易经》,而在于一些军事家通过军事实践发展了这一相互的军事辫证思想。例如从《易经》中的阴阳思想,可推出上述两个对立术语的转化道理,而且还可通过具体办法促成其完成找们期望的转化。
总之,易经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对军事理论的发展、战略战术的制定,皆有很大的启迪与影响。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