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序卦》:泰者,通也。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夫物理往来,通泰之极则必否,否所以次泰也。 为卦天上地下,天地相交,阴阳和畅,则为泰。 天处上,地处下,是天地隔絶,不相交通,所以为否也。
否之匪人,
天地交而万物生于中,然后三才备,人为最灵,故为万物之首。 凡生天地之中者,皆人道也。 天地不交,则不生万物,是无人道,故曰「匪人」,谓非人道也。 消长阖辟,相因而不息,泰极则复,否终则倾,无常而不变之理,人道岂能无也? 既否则泰矣。
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夫上下交通,刚柔和合,君子之道也。 否则反是,故不利君子贞。 君子正道,否塞不行也。 大往小来,阳往而隂来也。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故为否也。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 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夫天地之气不交,则万物无生成之理。 上下之义不交,则天下无邦国之道。 建邦国所以为治也。 上施政以治民,民戴君而从命,上下相交,所以治安也。 今上下不交,是天下无邦国之道也。 阴柔在内,阳刚在外,君子往居于外,小人来处于内,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时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天地不相交通,故为否。 否塞之时,君子道消,当观否塞之象,而以俭损其德,避免祸难,不可荣居禄位也。 否者,小人得志之时。 君子居显荣之地,祸患必及其身,故宜晦处穷约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贞吉亨。
泰与否皆取茅为象者,以羣阳羣阴同在下,有牵连之象也。 泰之时,则以同征为吉。 否之时,则以同贞为亨。 始以内小人外君子为否之义,复以初六否而在下为君子之道。 易随时取义,变动无常。 否之时,在下者君子也。 否之三阴,上皆有应。 在否隔之时,隔絶不相通,故无应义。 初六能与其类,贞固其节,则处否之吉,而其道之亨也。 当否而能进者,小人也,君子则伸道免祸而已。 君子进退,未尝不与其类同也。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爻以六自守于下,明君子处下之道,象复推明以象君子之心。 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乐于不进,独善也。 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耳,心固未尝不在天下也。 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康济天下,故曰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二其质则阴柔,其居则中正。 以阴柔小人而言,则方否于下,志所包畜者,在承顺乎上,以求济其否,为身之利,小人之吉也。 大人当否,则以道自处,岂肯枉已屈道,承顺于上? 唯自守其否而已。 身之否,乃其道之亨也。 或曰:上下不交,何所承乎? 曰:正则否矣,小人顺上之心,未尝无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羣也。
大人于否之时,守其正节,不杂乱于小人之羣,类身虽否,而道之亨也,故曰否亨。 不以道而身亨,乃道之否也。 不云君子,而云大人,能如是则其道大矣。
六三:包羞。
三以阴柔不中不正而居否,又切近于上,非能守道安命,穷斯滥矣,极小人之情状者也。 其所包畜谋虑,邪滥无所不至,可羞耻也。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阴柔居否,而不中不正,所为可羞者,处不当故也。 处不当位,所为不以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四以阳刚健体,居近君之位,是以济否之才,而得髙位者也。 足以辅上济否,然当君道方否之时,处逼近之地,所恶在居功取忌而已。 若能使动必出于君命,威柄一归于上,则无咎,而其志行矣。 能使事皆出于君命,则可以济时之否,其畴类皆附离其福祉。 离,丽也。 君子道行,则与其类同进,以济天下之否,畴离祉也。 小人之进,亦以其类同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有君命则得无咎,乃可以济否,其志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五以阳刚中正之德居尊位,故能休息天下之否,大人之吉也。 大人当位,能以其道休息天下之否,以驯致于泰。 犹未离于否也,故有其亡之戒。 否既休息,渐将反泰,不可便为安肆,当深虑逺戒,常虞否之复来,曰其亡矣。 其亡矣,其系于苞桑,谓为安固之道,如维系于苞桑也。 桑之为物,其根深固。 苞,谓丛生者,其固尤甚。 圣人之戒深矣。 汉王允、唐李德裕不知此戒,所以致祸败也。 系辞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有大人之德,而得至尊之正位,故能休天下之否,是以吉也。 无其位则虽有其道,将何为乎? 故圣人之位谓之大宝。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上九,否之终也,物理极而必反,故泰极则否,否极则泰。 上九否既极矣,故否道倾覆而变也。 先极否也,后倾喜也。 否倾则泰矣,后喜也。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终则必倾,岂有长否之理? 极而必反,理之常也。 然反危为安,易乱为治,必有刚阳之才,而后能也。 故否之上九则能倾否屯之,上六则不能变屯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