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易经,如何 用《周易》治“蛊”?,易经卜卦,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如何 用《周易》治“蛊”?
关于“蛊”的传说很多,流行最广的莫外乎是一种被巫师养熟了的虫子。一旦巫师控制着这个“蛊”而把它种到某人身上,那这个人就会得病、痛苦乃至死亡。
“蛊”字就是一个器皿里装着尖头有尾、似为蛇蝎的毒虫,或者一只或者两只。一个器皿里装些毒虫干什么?按照古人的理解,让虫子互相咬、互相吃,到最后培养出来的那最厉害的一只就是“蛊”。
花这么多心思培养“蛊”又有什么用呢?说到底就是一种毒物,用来祸害人的。《乾州厅志》记载说:“蛊虫杀人,名曰‘放草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于外则虫蛇食五体,放于内则食五脏。”
根据中山大学民俗学者邓启耀先生的研究,得了“蛊”病(自己和他们身边的巫医这么诊断的)的人,即使他的病被现代医学诊断为常规病例,并用药治好了,他们也未必改变生病是因为“中蛊”的观念。邓先生曾访问过中过所谓“马蜂蛊”的房东,房东的病最终是在昆明的大医院治好的,但他至今仍坚持其病是源自“蛊”,他的乡亲们也一致这样认为。
所以,正如邓启耀先生总结的那样:“与‘蛊’相关的病例,并非只是一种个体性的非常意识状态,并非只是一种生理性或心理性的病症,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的非常意识状态和文化性的非常意识形态病症。”在这样的视角下,“蛊”的另一层含义――迷惑人心、蛊惑人心,就昭然若揭了,而这一点却正是《周易》和中医学老早就认识到了的。
《周易》六十四卦里专门有一卦叫蛊卦,这个卦的大象是“山风蛊”,即风落山下(上面是山――艮卦,下面是风――巽卦)而构成蛊卦。因为风在山下,而不是刮在山上,风就会被山挡住,久而久之就不舒畅了,就会出乱子,成了迷惑混乱之象。如果用人来看蛊卦的象,上卦艮为少男,下卦巽长女,就是年纪小的男人被年纪大的女人迷惑,然后颠三倒四,被蛊惑了,这个少男就萎靡不振,出现了蛊病。
蛊怎么治?《左传》里有一个病案专门讲了怎么治它。有一次晋侯生病了,请秦国的一个叫“和”的名医来会诊。和诊断后对晋侯说:“是谓近女色,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意思是您老人家太好色了,被女色所迷惑,于是得了蛊病。后来赵孟问和:“何为蛊?”和就跟他解释说:“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
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这个解释用的就是《周易》的蛊卦。显然,蛊病非药可治,治疗上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所以,和开出的处方就是劝诫晋侯戒女色。
不光人身体会得蛊病,器物、人心、社会也都能得蛊病。苏东坡写有一本解释周易的书――《东坡易传》,书中说“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器物长久不用会得蛊病,“户枢不蠹”也就是这个意思。又说“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人长久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肉声色,会得蛊病。还说“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指天下没有任何作为,安于现状而不思改变,这样的天下就会有弊端,也是得了蛊病。
《东坡易传》还指出“蛊之为灾,非一日之故也”,得蛊病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一定是日积月累而来的。因此,治蛊的根本不外乎远离、戒除那些使人迷乱的东西,不外乎“变则通,通则久”。但是,一旦真的得蛊病(比如那些相信自己生病是因为中蛊的人),要消除蛊惑、拨乱反正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不同时位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即蛊卦六爻所蕴含的智慧)。
以上文章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