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收藏 0 点赞 20,933 浏览 11952 个字

1. 乾卦-来知德《周易集注》(易经来注图解) 干下干上 

干,元亨利贞。

乾,卦名。 元亨利贞者,文王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也。 干者健也,阳主于动,动而有常,其动不息,非至健不能。 奇者阳之数,天者阳之体,健者阳之性,如火性热水性寒也。 六画皆奇,则纯阳而至健矣,故不言天而言干也。 元大,亨通,利宜,贞正而固也。 元亨者,天道之本然,数也。 利贞者,人事之当然,理也。 易经理数不相离,因干道阳明纯粹,无纤毫阴柔之私,惟天与圣人足以当之,所以断其必大亨也。 故数当大亨而必以贞处之,方与干道相合。 若其不贞,少有人欲之私,则人事之当然者废,又安能元亨乎。 故文王言,筮得此卦者大亨而宜于正固,此则圣人作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教人以反身修省之切要也。 学者能于此四字潜心焉,传心之要不外是矣。 此文王占卜所系之辞,不可即指为四德。 至孔子文言,纯以义理论,方指为四德也。 盖占卜,不论天子,不论庶人,皆宜于贞,若即以为四德,失文王立教之意矣。

初九,潜龙勿用。

此周公所系之辞,以断一爻之吉凶,所谓爻辞也。 凡画卦者,自下而上,故谓下爻为初。 初九者,卦下阳爻之名也。 阳曰九,阴曰六者,河图洛书,五皆居中,则五者数之祖也,故圣人起数,止于一二三四五。 参天两地而倚数,参天者,天之位三,天一天三天五也。 两地者,地之二位也,地二地四也。 倚者依也,天一依天三,天三依天五而为九,所以阳皆言九。 地二依地四而为六,所以阴皆言六。 一二三四五者,生数也,六七八九十者,成数也。 然生数者成之端倪,成数者生之结果,故止以生数起之。 过揲之数,皆以此九六之参两,所以爻言九六也。 潜藏也,象初。 龙阳物,变化莫测,亦犹干道变化,故象九。 且此爻变巽错震,亦有龙象,故六爻即以龙言之,所谓拟诸形容象其物宜者此也。 勿用者,未可施用也。 象为潜龙,占为勿用,故占得干而遇此爻之变者,当观此象,而玩此占也。 诸爻倣此。 易不似别经,不可为典要,如占得潜龙之象,在天子则当传位,在公卿则当退休,在士子则当静修,在贤人则当隐逸,在商贾则当待价,在战阵则当左次,在女子则当愆期,万事万物莫不皆然。 若不知象,一爻止一事,则384爻止作得384件事矣。 何以弥纶天地? 此训象训字训错综之义,圈外方是正意。 三百八十四爻倣此。

初九阳气方萌,在于卦下,盖龙之潜藏而未出者也,故有潜龙之象。 龙未出潜,则未可施用矣,故教占者勿用,养晦以俟时可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龙之见,贤遍反)

二谓自下而上第二爻也。 九二非正,然刚健中正,本乾之德,故旧注亦以正言之。 见者,初为潜,二则离潜而出见也。 田者,地之有水者也,以六画卦言之,二于三才为地道,地上即田也。 大人者,大德之人也,阳大阴小,乾卦六爻皆阳,故为大,以三画卦言之,二于三才为人道,大人之象也。 故称大人,所以应爻九五亦曰大人。 二五得称大人者,皆以三画卦言也。 利见大人者,利见九五之君,以行其道也。 如仕进则利见君,如杂占则即今占卜利见贵人之类。 此爻变离,有同人象,故利见大人。

九二以阳刚中正之德,当出潜离隐之时,而上应九五之君,故有此象,而其占则利见大人也。 占者有是德,方应是占矣。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指占者,以六画卦言之,三于三才为人道,以乾德而居人道,君子之象也,故三不言龙。 三变则中爻为离,离日在下卦之中,终日之象也。 下干终而上干继,干干之象,乃健而不息也。 终日是昼,夕则将夜,惕忧也。 变离错坎,忧之象也。 若,助语辞。 夕对终日言。 终日干干夕惕若者,言终日干干,虽至于夕,而兢惕之心,犹夫终日也。 厉者,危厉不安也。 九阳爻,三阳位,过则不中,多凶之地也,故言厉。 无咎者,以危道处危地,操心危虑患深,则终于不危矣,此不易之理也,故无咎。

九三过刚不中,若有咎矣。 然性体刚健,有能朝夕兢惕不已之象,占者能忧惧如是,亦无咎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或者欲進未定之辭,非猶豫狐疑也。或躍在淵者,欲躍猶在淵也。九為陽,陽動故言躍。四為陰,陰虛故象淵。此爻變巽為進退,為不果。又四多懼,故或躍在淵。

九四以陽居陰,陽則志于進,陰則不果于進,居上之下,當改革之際,欲進未定之時也,故有或躍在淵之象。占者能隨時進退,斯无咎矣。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五,天位,龍飛于天之象也。占法與九二同者,二五皆中位,特分上下耳。利見大人,如堯之見舜,高宗之見傅說是也。下此如沛公之見張良,昭烈之見孔明,亦庶幾近之。六畫之卦,五為天,三畫之卦,五為人,故曰天曰人。

九五剛健中正,以聖人之德,居天子之位,而下應九二,故其象占如此。占者如無九五之德位,必不應利見之占矣。

上九,亢龍有悔。

上者,最上一爻之名。亢,以戶唐切,人頸也,以苦浪切,高也。吳幼清以人之喉骨剛而居高是也。蓋上而不能下,信而不能屈之意。陰陽之理,極處必變,陽極則生陰,陰極則生陽,消長盈虛,此一定之理數也。龍之為物,始而潛,繼而見,中而躍,終而飛,既飛于天,至秋分又蟄而潛于淵,此知進知退,變化莫測之物也。九五飛龍在天位之極,中正者,得時之極,乃在于此,若復過于此,則極而亢矣。以時則極,以勢則窮,安得不悔。

上九陽剛之極,有亢龍之象,故占者有悔。知進知退,不與時偕極,斯無悔矣。伊尹之復政厥辟,周公之罔以寵利居成功,皆無悔者也。

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此因上九亢龍有悔而言之。用九者,猶言處此上九之位也。上九貴而無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動而有悔矣。到此何以處之哉?惟見群龍無首則吉。群龍者,潛見躍飛之龍也。首者頭也,乾為首。凡卦,初為足,上為首,則上九即群龍之首也。不見其首則陽變為陰,剛變為柔,知進知退,知存知亡,知得知喪,不為窮災,不與時偕極,乃見天則而天下治矣,所以無悔而吉。此聖人開遷善之門,教占者用此道也。故陽極則教以見群龍無首吉,陰極則教以利永貞。蓋居九而為九所用,我不能用九,故至于亢。居六而為六所用,我不能用六,故至于戰。惟見群龍無首利永貞,此用九用六之道也。乾主知,坤主能,故言利永貞。用易存乎人,故聖人教之以此。昔王介甫常欲繫用九于亢龍有悔之下,得其旨矣。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乾元亨利貞者,文王所繫之辭,彖之經也。此則孔子贊經之辭,彖之傳也。故亦以彖曰起之。彖者材也,言一卦之材也。後人解彖者斷也,又解豕走悅,又解為茅犀之名,不如只依孔子材之一字可也。下文象曰象字亦然。易本占卜之書,曰元亨利貞者,文王主于卜筮以教人。至于孔子之傳,則專于義理矣,故以元亨利貞,分為四德,此則專以天道發明乾義也。大哉,歎辭。乾元者,乾之元也。元者大也,始也。始者,物之始,非以萬物之始即元也。言萬物所資以始者,此乃四德之元也。此言氣而不言形,若涉于形,便是坤之資生矣。統,包括也,乾元乃天德之大始,故萬物之生,皆資之以為始。又為四德之首,而貫乎天德之始終,故統天。天之為天,出乎震,而生長收藏,不過此四德而己,統四德則統天矣。資始者,無物不有也。統天者,無時不然也。無物不有,無時不然,此乾元之所以為大也。此釋元之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施,始智反)

有是氣即有是形。資始者氣也,氣發洩之盛,則雲行雨施矣。品者,物各分類。流者,物各以類而生生不已,其機不停滯也。雲行雨施者氣之亨,品物流形者物隨造化以亨也。雖物之亨通,而其實乾德之亨通也。此釋乾之亨。施有二義,平聲者用也加也設也,去聲者布也散也惠也與也。此則去聲之義。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大明者,默契也。 终谓上爻,始谓初爻。 即初辞拟之,卒成之终,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观下句六位二字可见矣。 六位者六爻也,时者六爻相杂,惟其时物之时也。 爻有定位,故曰六位。 六龙者,潜与亢之六龙六阳也。 阳有变化,故曰六龙。 乘者凭据也,御者御车之御,犹运用也。 上文言统者,统治纲领,统天之统如身之统四体。 此节言御者,分治条目。 御天之御,如心之御五官。 六位时成者,如位在初时当为潜,位在上时当为亢也。 御天者,行天道也。 当处之时则乘潜龙,当出之时则乘飞龙,时当勿用圣人则勿用,时当知悔圣人则知悔也。 乘龙御天,只是时中。 乘六龙便是御天,谓之曰乘龙御天,则是圣人一身常驾驭乎干之六龙,而干之六龙常在圣人运用之中矣。 学者当观其时成时乘,圣人时中变化,行无辙迹之妙可也。 然言天道而配以圣人何也? 盖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中,则参天地者惟圣人也,故颐卦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咸卦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恒卦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皆此意。

言圣人默契干道六爻终始之理,见六爻之位各有攸当,皆以时自然而成,则六阳浅深进退之时,皆在吾运用之中矣。 由是时乘六龙,以行天道,则圣即天也。 上一节专赞乾元,此一节则赞圣人,知干六爻之理而行乾元之事。 则泽及于物,足以为万国咸宁之基本矣,乃圣人之元亨也。

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各者各自也,即一物原来有一身,各有族类,不混淆也。 正者不偏也,言万物受质,各得其宜,即一身还有一乾坤,不得倚附妨害也。 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保者常存而不亏,合者翕聚而不散。 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各正者,各正于万物向实之初。 保合者,保合于万物向实之后。 就各正言,则曰性命,性命虽以理言而不离乎气。 就保合言,则曰太和,虽以气言,而不离乎理,其实非有二也。

言干道变化不穷,固品物流形矣。 至秋则物皆向实,各正其所受所赋之性命,至冬则保全其太和生意,随在饱足,无少缺欠。 凡资始于元,流形于亨者,至此告其终,敛其迹矣,虽万物之利贞,实干道之利贞也,故曰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乘龙御天,乃圣人王道之始,为天下开太平,至此则惟端拱首出于万民之上。 如干道变化,无所作为,而万国咸宁,亦如物之各正保合也。 乘龙御天之化至此,成其功矣,此则圣人之利贞也。 咸宁之宁,即各正保合也,其文武成康之时乎,汉文帝亦近之。 如不能各正保合,则纷纭烦扰矣,岂得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象者,伏羲卦之上下两象,周公六爻所系辞之象也,即彖辞之下,即以彖曰起之是也。 天行者,天之运行,一日一周也。 健者运而不息也,其不息者,以阳之性至健,所以不息也。 以者用也,有所因而用之,之辞即箕子以之之以也。 体易而用之,乃孔子示万世学者用易之方也。 自彊者,一念一事,莫非天德之刚也。 息者,间以人欲也。 天理周流,人欲退听,故自彊不息,若少有一毫阴柔之私以间之,则息矣。 彊与息反,如公与私反。 自彊不息,犹云至公无私。 天行健者,在天之干也。 自彊不息者,在我之干也。 上句以卦言,下句以人事言,诸卦倣此。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阳在下者,阳爻居于下也。 阳故称龙,在下,故勿用。 此以下举周公所系六爻之辞而释之,乾初曰阳在下,坤初曰阴始凝,扶阳抑阴之意见矣。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德,即刚健中正之德。 出潜离隐,则君德已着,周遍于物,故曰德施普。 施字如程传作去声。

终日干干,反复道也。

反复犹往来,言君子之所以干夕兢惕,汲汲皇皇,往来而不已者,无非此道而已。 动循天理,所以处危地而无咎。 道外无德,故二爻言德。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量可而进,适其时则无咎,故孔子加一进字以断之。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造作也,言作而在上也,非制作之作。 大人龙也,飞在天,作而在上也。 大人,释龙字。 造释飞字。 此止言飞龙在天。 下同声相应一节,则言利见大人。 上治一节,方言大人之事。 乃位乎天德一节,则见其非无德而据尊位,四意自别。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此阴阳盈虚一定之理,盈即亢,不可久,致悔之由。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天德二字,即干道二字。 首头也,即见群龙无首之首也。 言周公爻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者何也,以天德不可为首,而见其首也。 盖阳刚之极,亢则有悔,故用其九者,刚而能柔,有群龙无首之象则吉矣。 天行以下,先儒谓之大象,潜龙以下,先儒谓之小象,后倣此。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长,丁丈反。 下长人同)

孔子于彖象既作之后,犹以为未尽其蕴也,故又设文言以明之。 文言者,依文以言其理,亦有文之言辞也。 干道所包者广,有在天之元亨利贞,有圣人之元亨利贞,有在人所具之元亨利贞,此则就人所具而言也。 元,大也,始也,即在人之仁也。 仁义礼智皆善也,但仁则善端初发,义礼智皆所从出,故为善之长。 亨者自理之显著亨通而言,即在人之礼也。 嘉,美之会聚也。 利有二义,以人心言之,义为天理,利为人欲,此以利欲而言也。 以天理言之,义者利之理和者,义之宜以合宜而言也,故利即吾性之义,义安处即利也。 如上下彼此,各得其当然之分,不相乖戾,此利也,乃义之和也。 贞有三意,知也正也固也,如孟子所谓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知者,知之意也; 惟知事亲从兄,正之意也; 弗去,固之意也。 故贞即吾性之智。 干者茎干也,木之身也。 其义意则能事也,如木之身而枝叶所依以立也。 筑墙两旁木制板者为干,从木,此字则从干。 元就其理之发端而言,亨就其理之聚会而言,利就其理之各归分愿而言,贞就其理之确实而言,名虽有四,其实一理而已,皆天下之至公,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也。 此四句说天德之自然,下体仁四句,说人事之当然。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体者,所存所发,无不在于仁也。 能体其仁,则欲立欲达,无所往而莫非真爱,自足以长人矣。 长者克君克长之长,盖仁者宜在高位也,既足以长人,则善之长在我矣。 下三句倣此。 嘉会者,嘉美其会,聚于一身也。 礼之方行,升降上下,进退屈伸,辞让授受,往来酬酢,未有单行独坐而可以行礼者,此之谓会。 然其聚会,必至善恰好,皆天理人情自然之至,而无不嘉美焉,此之谓嘉。 嘉美会聚于一身,则动容周旋,无不中礼,自有以合乎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矣。 盖此理在日用间,随处充足,无少欠缺。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事而非仁,若少有一毫欠缺,非美会矣,安能合礼。 不相妨害之谓利,利则必和无所乖戾之谓和,和则必利,盖义公天下之利,本有自然之和也。 物者义之体,义者物之用,乃处物得宜之谓也。 物虽万有不齐,然各有自然之定理,故能处物得宜而不相妨害,则上下尊卑之间,自恩义洽浃,无所乖戾,而义无不合矣。 固者,坚固不摇,乃贞之恒久正大也。 盖事有未正,必欲其正,事之既正,必守其正,此贞固二字之义也。 贞而又固,故足以干事。 干者事之干也,赖之为依据也。 亦犹木有干而枝叶可依也。 凡事或不能贞,或贞而不固,皆知不能及之,是以不能择而守之,故非至灵至明,是非确然不可移易者,决不能贞固,所以贞固为智之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故曰,古语也。 行此四德,即体仁嘉会利物贞固也。 行此四德,则与乾元合其德矣,故曰乾元亨利贞,所以明君子即乾也。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此文章问答之祖也。 后儒如屈原《渔父》见而问之、扬雄《法言》用或问,皆祖于此。 圣人神明不测,故曰龙德隐,在下位也。 易移也,不易乎世者,邪世不能乱,不为世所移而能拔于流俗风靡之中也。 不成乎名者,务实不务名,有一才一艺之长,不求知于世,以成就我之名也。 遯世无闷者,不见用于世而不闷也。 不见是而无闷者,不见信于人而不闷也。 事有快乐于心者,则奋然而行之,忘食忘忧之类是也。 事有拂逆于心者,则顺适而背之,伐木绝粮之类是也。 违者背也,言不以拂逆为事,皆置之度外而背之背后不见之意。 如困于陈蔡,犹援琴而歌是也,盖不易乎世,而不为世所用,不成乎名,而不为世所取,则必遯世而不见信于人矣,而圣人皆无闷焉。 是以日用之间,莫非此道之游衍。 凡一切祸福毁誉,如太虚浮云,皆处之泰然,无意必固我之私,此所以乐则行,忧则违,忧乐皆无与于己,而安于所遇矣,非龙德何以有此? 拔者擢也,举而用之也。 不可拔,即勿用也,言坚确不可举用也。 盖不易乎世六句,龙德也,确乎其不可拔而隐也。 龙德而隐,此所以为潜龙也。 乾卦六爻,文言皆以圣人明之,有隐显,无浅深。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正中者,以下卦言初居下,三居上,二正当其中也。 庸常也。 邪自外入,故防闲之。 诚自我有,故存主之。 庸言必信者,无一言之不信也。 庸行必谨者,无一行之不谨也。 庸言庸行,亦信亦谨,宜无事于闲邪矣,而犹闲邪存诚。 闲邪存其诚者,无一念之不诚也,念念皆诚,则发之言行愈信谨矣。 如此则其德已盛,善盖一世矣。 然心不自满,不自以为善,其主谨闲邪存诚犹夫其初也,皆纯一不已之功也。 德博而化者,言行为人所取法也。 言君德者,明其非君位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几与义非二事。 几者心之初动也,当欲忠信修辞立诚之初,心之萌动,必有其几。 几微之际,乃义之发源处也。 义者事之得宜也,方忠信修辞立诚之后,事之成就必见乎义,允蹈之宜,乃几之结果处也。 与者许也,可与几者,几有善恶,许其几之如此,方不差也。 存者守而不失也。 三爻变,则中爻为巽,有进象,又为兑,有言辞象,又为离明,有知象。 以三画卦论,三居上,居上位象。 以六画卦论,三居下,在下位象。

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者,非无事而徒动也,勤于进德修业也。 然以何者为德业,德业何以用功? 盖德者,即贞实之理,诚之涵于心者也。 人不忠信,则此心不实,安能进德,惟忠信而内无一念之不实,则心不外驰,而有以复还其贞实之理,所进之德,自日新而不穷矣。 故所以进德业者,即贞实之事。 诚之发于事者也,言不顾行,则事皆虚伪,安能居业? 惟修省其辞以立诚,而外无一言之不实,则言行相顾有以允蹈其贞实之事,所居之业,自居安而不迁矣,故所以居业。 夫德业之进修,固在于忠信修辞立诚矣。 然其入门用功,当何如哉? 亦知行并进而已。 盖其始也,知德业之所当至,此心必有其几,当几之初,下此实心,而必欲其至,知至即至之,则念念不差,意可得而诚矣。 几动不差,此其所以可与几也。 其终也,知德业之所当终,此事必有其义,见义之时,行此实事,而必欲其终,知终即终之,则事事皆当身可得而修矣。 义守不失,此其所以可与存义也,如此用功,则反身而诚,德崇而业广矣。 又焉往而不宜哉! 故以之居上,高而不骄。 以之在下,卑而不戚,虽危无咎矣。 此君子所以终日干干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羣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在田者,安于下,在天者,安于上,有常者也。 进而为飞,退而为见,有恒者也。 恒即常字,九四之位,逼九五矣,以上进为常,则觊觎而心邪。 今或跃或处,上下无常,而非为邪也。 以下退为常,则离群而德孤。 今去就从宜,进退无常,而非离群也。 惟及时以进修,而不干时以行险,此其所以无咎也。 上进释跃字义,下退释渊字义。 无常无恒释或字义。 非为邪,非离群,释无咎义。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同声相应,如鹤鸣而子和,雄鸣而雌应之类是也。 同气相求,如日火之精,而取火于日。 月水之精,而取水于月之类是也。 湿者下地,故水之流趋之。 燥者干物,故火之然就之。 云水气也,龙兴则云生,故云从龙。 风阴气也,虎啸则风烈,故风从虎。 然此特一物亲一物也。 惟圣人以圣人之德,居天子之位,则三才之主,而万物之天地矣。 是以天下万民莫不瞻仰其德,而快覩其光。 所谓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而万物皆亲矣。 盖不特一物之亲而已也,所以然者,以天地阴阳之理,皆各从其类也。 如天在上,轻清者也,凡本乎天,日月星辰,轻清成象者,皆亲之。 地在下,重浊者也,凡本乎地,虫兽草木,重浊成形者,皆亲之。 盖天属阳,轻清者属阳,故从其阳之类; 地属阴,重浊者属阴,故从其阴之类。 阳从其阳,故君子与君子同类而相亲,阴从其阴,故小人与小人同类而相亲。 然则以九五之德位,岂不利见同类之大人,所以利见者以此。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六,龙之首,故曰高贵。 非君非臣,故曰无位。 纯阳无阴,故曰无民。 五居九五之位,又有快覩之民。 九四以下,龙德之贤,皆相从九五以辅相矣。 是以上九非不贵也,贵宜乎有位,而无位; 非不高也,高宜乎有民,而无民; 非不有贤人也,贤人宜辅而莫为之辅。 无位无民无辅,则离群孤立,如是而动,其谁我与? 有悔必矣。 此第二节申象传之意。

潜龙勿用,下也。

言在下位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舍去声)

舍,止息也,出潜离隐,而止息于田也。

终日干干,行事也。

非空忧惕,乃行所当行之事也,即进德修业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

试可乃已之试,非试其德,试其时也,非自试则必妄动矣。

飞龙在天,上治也。

居上以治下。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穷者亢,灾者悔。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此周公教占者当如此也。 孔子此则专以人君言元者,仁也,即体仁以长人也。 言人君体干之元,用干之九至诚恻怛之爱,常流行于刚果严肃之中,则张弛有则,宽猛得宜,不刚不柔,敷政优优,而天下治矣。 此第三节再申前意。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阳在下也,以爻言; 潜龙勿用,下也,以位言。 此则以气言,言阳气潜藏,正阴气极盛之时,天地闭,贤人隐,所以勿用。 此以下,又圣人歌咏干道之意。 观其句,皆四字,有音韵,可知矣。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虽在下位,然天下已被其德化,而成文明之俗矣,因此爻变离,故以文明言之。

终日干干,与时偕行。

天之健,终日不息,九三之进修,亦与之偕行而不息,故曰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干道乃革。

革者,离下内卦之位,升上外卦之位也。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天德即天位,有是天德,而居是天位,故曰乃位乎天德。 若无德以居之者,可谓之天位,不可谓之天德之位也,惟圣人在天子之位,斯可言乃为乎天德也。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当亢极,而我不能变通,亦与时运俱极,所以有悔。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龙之为物,春分而升于天,秋分而蛰于渊。 曰亢龙者,言秋分亢举于上,而不能蛰也。 以春夏秋冬配四德,元者春也,利者秋也,亢龙在此,秋之时矣。 天之为天,不过生杀而已。 春既生矣,至秋又杀; 秋既杀矣,至春又生,此天道一定,自然之法则也。 今为人君者,体春生之元,而用之于秋杀之亢,则是阴惨之后继之以阳舒,肃杀之余继之以生育,一张一弛,一刚一柔,不惟天下可治,而天道之法,则亦于此而见矣,故曰乃见天则。 此四节又申前意。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始而亨者,言物方资始之时,已亨通矣。 盖出乎震,则必齐乎巽,见乎离,势之必然也。 若不亨通,则生意必息,品物不能流形矣。 是始者元也,亨之者亦元也。 性者百物具足之理,情者百物出入之机,春作夏长,百物皆有性情,非必利贞而后见。 但此时生意未足,实理未完,百物尚共同一性情,至秋冬则百谷草木,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一物各具一性情,是收敛归藏,乃见性情之的确。 故利贞者,即乾元之性情也,则利贞之未始不为元也。 干始者,即乾元者始而亨之始也。 以美利利天下者,元能始物,能始庶物生成,无物不嘉美,亦无物不利赖也。 不言所利者,自成其形,自成其性,泯机缄于不露,莫知其所以然也。 大哉,赞干元也。

孔子于文言,既分元亨利贞为四德矣,此又合而为一也。 言乾之元者,始而即亨者也; 利贞者,则元之性情耳。 然何以知其元始即亨,利贞即元之性情也。 惟自其乾元之所能者,则可见矣。 盖百物生于春,非亨利贞之所能也,惟元为生物之始。 以美利利天下者,则乾元之能也。 夫以美利利天下,其所能之德业,亦盛大矣。 使造化可以言焉,则曰此某之美利也,庶乎可以各归功于四德矣。 今不言所利,人不得而测之,既不可得而测,则是四德浑然一理,不可分而言也。 元本为四德之长,故谓亨,乃元之始亨可也。 谓利贞,乃元之性情可也。 所以谓乾元始而亨,利贞性情者,以此乾元之道,不其大哉。 四德本一理,孔子赞易,或分而言之以尽其用,或合而言之以着其体,其实一理而已,所以可分可合也。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刚以体言,健以性言,中者无过不及也,正者不偏也,此四者干之德也。 纯者纯阳而不杂以阴也,粹者不杂而良美也,精者不杂之极至也,总言乾德刚健中正之至极。 所谓纯粹精者,非出于刚健中正之外也,但乾德之妙,非一言所能尽,故于刚健中正之外,复以纯粹精赞之。 情者事物至賾至动之情也,发挥者每一画有一爻辞以发挥之也,旁通者曲尽也,如初之潜以至上之亢,凡事有万殊,物有万类,时有万变,皆该括曲尽其情而无遗也。 前品物流形,乃乾之云行雨施,此言云行雨施,乃圣人乘六龙而御天之功德泽流行敷布,所以天下平也。

言干道刚健中正,纯粹以精。 干道固大矣,惟圣人立六爻以通乎干之情,乘六龙以行乎干之道。 云行雨施,以沛乎干之泽,以至天下太平,则干道之大不在干而在圣人矣。 此第五节复申首章之意。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德者行之本*,行者德之用,盖有有其德而不见诸行者,未有有其行而不本诸德者,故曰君子以成德为行。 成德者,已成之德也。 日可见者,犹言指日可待之意。 此二句泛论其理也。 潜者周公爻辞也。 未见者,天地闭,贤人隐,阨于潜之机会而未见也。 未成者,因其阨而事业未成就也,如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是也。

* 原文误作「德者时之本」,由前后文可知。

君子以已成之德,举而措之于行,则其事业之所就,指日可见矣。 初九其德已成,则日可见之行也,而占者乃曰勿用,何也? 盖圣人出世,必有德有时。 人之所能者德,所不能者时。 今初九虽德已成,然时当乎潜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也。 惟其隐而未见,故行而未成,时位阨之也。 是以占者之君子,亦当如之而勿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之者正中之理也。 龙德正中,虽以爻言,然圣人之德,不过此至正大中而已。 盖乾道刚健中正,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惟中庸不可能,苟非学聚问辨,有此致知功夫,宽居仁行,有此力行功,夫安能体此龙德之正中乎。 聚者多闻多见以我会聚,此正中之理也。 辨者讲学也,亲师取友,辨其理之精粗本末,得失是非,择其正中之善者而从之,即讲学以耨之也。 宽者优游厌饬,勿忘勿助,俾所聚所辨,此理之畜于我者,融会贯通,渣滓浑化,无强探力索,凌节欲速之患也。 盖宽字以久远言,有从容不迫之意,非专指包含也。 居者守也据也,仁以行之者,无适而莫非天理正中之公,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之私也。 盖辨者辨其所聚,居者居其所辨,行者行其所居,故必宽以居之,而后方可仁以行之。 若学聚问辨之余,涵养未久,粗心浮气,而骤欲见之于实践,则居之不安,资之不深,安能左右逢原,而大公以顺应哉。 此为学一定之序也,有是四者,宜乎正中之德,博而化矣。 曰君德者,即前九二之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干干。 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三居下卦之上,四居上卦之下,交接处,以刚居刚,故曰重刚,非阳爻居阳位也。 所以九四居阴位者,亦曰重刚。 位非二五,故曰不中。 即下文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也。 九三以时言,九四以位言,故曰干干,因其时。

九三重刚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宜有咎矣,而乃无咎,何哉? 盖既重刚又不中,刚之极矣。 以时论之,盖危惧之时也。 故九三因其时而兢惕不已,则德日进,业日修,所以虽处危地,亦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在人谓三也。 四三虽皆人位,然四则居人之上,而近君矣。 非三之不近君,故曰不在人。 重刚不中之中,二五之中也。 中不在人之中,六爻中间之中也。

九四重刚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宜有咎矣,而乃无咎,何哉? 盖九四之位不在天,不在田,虽与九三同,而人位则不如九三之居下卦也,所居之位独近九五,盖或之之位也,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惟其疑,必审时而进矣,所以无咎也。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夫音扶)

合德以下,总言大人所具之德,皆天理之公,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若少有一毫人欲之私,即不合矣。 天地者造化之主,日月者造化之精,四时者造化之功,鬼神者造化之灵,覆哉无私之谓德,照临无私之谓明,生息无私之谓序,祸福无私之谓吉凶。 合序者如赏以春夏,罚以秋冬之类也。 合吉凶者,福善祸淫也。 先天不违如礼,虽先王所未有,以义起之,凡制耒耜、作书契之类。 虽天下之所未为,而吾意之所为,默与道契,天亦不违乎我,是天合大人也。 奉天时者,奉天理也。 后天奉天时谓如天叙有典,而我惇之,天秩有礼,而我庸之类,虽天之所已为,我知理之如是,奉而行之,而我亦不能违乎天,是大人合天也。 盖以理为主,天即我,我即天,故无后先彼此之可言矣。 且不违于大人,而况于人。 乃得天地之理以生鬼神,不过天地之功用,虽欲违乎大人,自不能违乎天矣。 干之九五,以刚健中正之德,与此大人相合,所以宜利见之,以其同德相应也。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进退者身,存亡者位,得丧者物。 消长之理,知之既明,不失其正,处之又当,故惟圣人能之。 再言其唯圣人,始若设问,而卒自应之,见非圣人不能也。 初九隐而未见二句,释一潜字。 而言君子者再,盖必君子而后能安于潜也。 上九亢之为言三句,释一亢字。 而言圣人者再,盖必圣人而后能不至于亢也。 此第六节复申前数节未尽之意。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9341.html

相关推荐

十二支六合。 克化之合为假合、合绊:子与丑合化土、 卯与戌合化火、巳 与申合化水。 生化之合为真…

24,140

十大天干化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以上分化合和合而不…

33,485

简介  来知德(1526年-1604年),字矣鲜,别号瞿塘,梁山人,嘉靖壬子举人。 提要云:「万历三十年…

32,854

详校官太常寺少卿 臣 陈桂森 通政使司副使臣 莫瞻菉覆勘 总校官检讨臣 何思钧 校对官编修臣 何循 誊…

13,199

乾坤者万物之男女也,男女者一物之乾坤也。 故上经首乾坤,下经首男女,乾坤男女相为对待,气行乎其…

30,903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注卷首上 明来知德撰 上经首乾坤者,阴阳之定位,万物之男女也,易之数也,对待…

27,586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