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设卦者,文王周公,将伏羲圆图六十四卦陈列也。 象者物之似,总之有一卦之象,析之有六爻之象。 观此象而系之以辞,以明一卦一爻之吉凶。 刚柔相推者,卦爻阴阳,迭相为推也。 柔不一于柔,柔有时而穷,则自阴以推于阳而变生矣。 刚不一于刚,刚有时而穷,则自阳以推于阴而化生矣。 如乾之初九交于坤之初六则为震,坤之初六交于乾之初九则为巽,此类是也。 又如夬极而干矣,反下而又为姤,剥极而坤矣,反下而又为复,此类是也。 易之为道,不过辞变象占四者而已。 吉凶者占也,占以辞而明,故系辞焉而明吉凶。 刚柔相推者象也,变由象而出,故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者因上文也。 吉凶悔吝以卦辞言,失得忧虞以人事言。 易言吉凶,在人为失得之象。 易言悔吝,在人为忧虞之象。 盖人之行事,顺理则得,逆理则失,故辞有吉凶,即人事失得之象。 虞者乐也,忧则困心衡虑,渐趋于吉,亦如悔之自凶而趋吉也。 虞则志得意满,渐向于凶,亦如吝之自吉而向凶也。 所以悔吝即忧虞之象,所谓观象系辞以明吉凶者此也。 变化刚柔,以卦画言; 进退昼夜,以造化言。 柔变乎刚,进之象; 刚化乎柔,退之象。 进者息而盈也,退者消而虚也。 刚属阳明,昼之象; 柔属阴暗,夜之象。 进退无常,故变化者,进退之象。 昼夜一定,故刚柔者,昼夜之象。 三者三才也,地位、人位、天位也。 三才即六爻,分之则六爻,总之则三才。 极,至也。 爻不极,则不变动。 阳极则阴,阴极则阳,言六爻之变动者,乃三才极至之道理如此也。 故曰道有变动曰爻,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者此也。 六爻之动二句言变化之故。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上二节言圣人作易之事,此二节则教人之学易也。 居者处也,安者处而不迁,乐者悦乐也,玩者悦乐而反复玩味,序者文王序卦也。 所居而安者文王六十四卦之序,所乐而玩者周公三百八十四爻之辞,文王序卦有错有综,变化无穷,若可迁移矣。 然文王本其自然之画而定之,非有心安排也,故不可迁移。 如乾止可与坤相错,不可与别卦相错,故孔子《杂卦》曰乾刚坤柔。 屯止可与蒙相综,不可与别卦相综,故孔子《杂卦》曰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着,故处而不迁。 此则教人学文王序卦,学周公爻辞。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辞因象而系,占因变而决。 静而未卜筮时,易之所有者象与辞也。 而方卜筮时,易之所有者变与占也。 易之道,一阴一阳,即天道也。 如此观玩,则所趋皆吉,所避皆凶,静与天俱,动与天游,冥冥之中,若或助之矣,故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变即上变也,言变则化在其中,此则教人学文王周公辞变象占。
右第二章
此章言圣人作易。 君子学易之事。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