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准者均平也,言易之书,与天地均平也。 弥者弥缝,包括周密,合万为一而浑然无欠,即下文范围之意。 纶者丝纶,条理分明,析一为万而灿然有伦,即下文曲成之意。 弥纶天地者,如以乾卦言,为天为圜,以至为木果,即一卦而八卦可知矣。 如以乾卦初爻潜龙言,在君得之则当传位,在臣得之则当退休,在士得之则当静修,在商贾得之则当待价,在女子得之则当愆期,在将帅得之则当左次,即一爻而三百八时四爻可知矣,岂不弥纶乎天地。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天垂象,有文章,地之山川原隰,各有条理。 阳极而阴生则渐幽,阴极而阳生则渐明。 一日之天地如此,终古之天地亦如此。 故者所以然之理也。 人物之始,此阴阳之气; 人物之终,此阴阳之气。 其始也气聚而理随以完,故生; 其终也气散而理随以尽,故死。 说者死生乃人之常谈也,人之阴神曰魄,耳目之聪明是也。 人之阳神曰魂,口鼻之呼吸是也。 死则谓之魂魄,生则谓之精气。 天地之所公共者谓之鬼神,阳气,聚而生物,则自无而向于有,乃阴之变阳,神之伸也。 魂游魄降,散而为变,则自有而向于无,乃阳之变阴,鬼之归也。 情状犹言模样。
易与天地准者,非圣人安排穿凿,强与之准也。 盖易以道阴阳,阴阳之道,不过幽明死生鬼神之理而已,今作易圣人,仰观俯察,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所以为鬼神者,乃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也,故能知其情状。 夫天地之道,不过一幽一明,一死一生,一鬼一神而已。 而作易圣人,皆有以知之,此所以易与天地准也。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知周音智
相似即不违,下文不过不忧能爱皆不违之事。 知周乎万物者,聪明睿知,足以有临,所以道济天下也。 不过虽指天地,若以圣人论,乃道济天下,德泽无穷,举天下不能过也。 如言天下莫能载焉之意,与下文不过不同。 旁行者行权也,不流者不失乎常经也。 天以理言,仁义忠信是也。 命以气言,吉凶祸福是也。 乐天理则内重外轻,又知命则惟修身以俟,所以不忧。 如困于陈蔡,梦奠两楹,援琴执杖而歌是也。 随寓而安乎土,胸中无尔我町畦。 又随寓而敦笃乎仁,所行者皆立人达人之事,所以能爱。 不过不忧能爱,皆指天地言。 至大不能过者天地之体,不忧者天地之性,能爱者天地之情。 天地之道不过如此而已,故以此三者言之。 万物天下,协不过二字,乐字协不忧二字,仁字协爱字。
此言圣人与天地准也。 言圣人于天地之道,岂特如上文知之哉。 圣人即与天地相似也,惟其与天地相似,故圣人之道皆不违乎天地矣。 何也? 天地至大无外,不能过者也。 圣人则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与天地相似,同其不过。 天地无心而成化,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不忧者也。 圣人则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与天地相似,同其不忧。 天地以生物为心,能爱者也。 圣人则安土敦仁,故与天地相似,同其能爱,是三者皆与天地相似者也。 惟其相似,所以作易与天地准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范,如人范金,使成形器。 围,如人墙围,使有界止。 化者,天地之变化也。 天地阴而阳,阳而阴,本无遮阑,本无穷尽。 圣人则范围之,范围即裁成天地之道,治历明时,体国经野之类是也。 不过者,不使之过也。 曲成万物,如教之养之,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之类是也。 通者达也,通达乎昼夜之道而知之也。 昼夜即幽明死生鬼神也。 神指圣人,即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 易指易书,无方所,无形体,皆谓无形迹也。
圣人既与天地相似,故易能弥天地之道,圣人则范围天地而不过,亦能弥之。 易能纶天地之道,圣人则曲成万物而不遗,亦能纶之。 易书所具,不过幽明死生鬼神之理也,圣人则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亦能知幽明死生鬼神,故圣则无方,而易则无体。 易与天地准者,因作易圣人亦与天地准也。
右第四章
此章言易与天地准者,因作易圣人亦与天地准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