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
正南纯阳方也,故画为干。 正北纯阴方也,故画为坤。 画离于东,象阳中有阴也。 画坎于西,象阴中有阳也。 东北阳生阴下,于是乎画震。 西南阴生阳下,于是乎画巽。 观阳长阴消,是以画兑于东南。 观阴盛阳微,是以画艮于西北也。
------------------
此图乃伏羲氏所作也,世不显传。 或谓希夷所作,虽周子亦未之见焉。 乃自作太极图,观任道逊之诗可见矣。
诗云:「太极中分一气旋,两仪四象五行全。 先天八卦浑沦具,万物何尝出此图。」 又云:「造化根源文字祖,图成太极自天然。 当时早见周夫子,不费钻研做正传。」
夫既谓「八卦浑沦」「文字祖」,则知此图为伏羲所作,而非希夷明矣。 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 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阳也。 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阴也。 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 其圈外左方,自震一阳,驯至干之三阳,所谓起震,而历离兑以至于干是已。 右方自巽一阴,驯至坤之三阴,所谓自巽,而历坎艮以至于乾是已。 其间目正四隅,阴阳纯杂,随方布位,自有太极合阴阳,阴阳合八卦之妙,无假安排也,岂浅见识者所能及哉,伏羲不过模写出来以示人耳。
予尝究观此图,阴阳浑沦,盖有不外乎太极,而亦不附乎太极者,本先天之易也。 观周子太极图,则阴阳显著,盖皆太极之所为,而非太极之所倚者,实后天之易也。 然而先天所以包括后天之理,后天所以发明先天之妙,明乎道之浑沦,则先天天弗违,太极体立也。 明乎道之显著,则后天奉天时,太极用行矣。 使徒玩诸画象,谈诸空玄,羲周作图之意荒矣。 故周子有诗云:「兀坐书房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谁道二十季远事,而今只在眼睛头。」 岂非孔子所论太极者之旨,容有外于一举目之间哉。 是可默识其妙,而见于性理,指要可考也。
古太极图叙
天地间形上形下,道器攸分,非道自道、器自器也。 器即道之显诸有,道即器之泯于无,虽欲二之不可得也。 是图也,将以为沦于无邪? 两仪四象八卦,与夫万象森罗者已具在矣。 抑以为滞于有邪? 凡仪象卦画,与夫群分类聚,森然不可纪者,曾何形迹之可拘乎。 是故天一也,无声无臭,何其隐也。 成象成形,何其显也。 然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其于穆之精。 神无方,易无体,不离乎象形之外,自一而万,自万而一,即此图是也。 默识此图,而太极生生之妙,完具胷中,则天地之化机,圣神之治教,不事他求,而三才一贯,万物一体备是矣。 行见执中,执此也。 慎独,慎此也。 千古之心传,传此也。 可以图象忽之哉。
古太极图说
道必至善,而万善皆从此出,则其出为不穷。 物本天然,而万物皆由此生,则其生为不测。 包罗主宰者天载也,泯然声臭之俱无,纤巧悉备者化工也,浑乎雕刻之不作。 赤子未尝学虑,言知能之良必归之; 圣人绝无思为,言仁义之至必归之。 盖凡有一毫人力安排布置,皆不可以语至道语至物也,况谓之太极。 则盘天地,亘古今,瞬息微尘,悉总括于兹矣,何所庸其智力哉。 是故天地之造化,其消息盈虚本无方体,无穷尽,不可得而图也。 不可得而图者,从而图之,将以形容造化生生之机耳。 若以人为矫强分析于其间,则天地之自然者,反因之而晦矣。 惟是图也,不知画于何人,起于何代,因其传流之久,名为古太极图焉。 尝读《易系辞》首章,若与此图相发明,《说卦》天地定位数章,即阐明此图者也。 何也? 总图即太极也。 黑白即阴阳两仪,天地卑高,贵贱动静,刚柔之定位也。 黑白多寡,即阴阳之消长。 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群分类聚,成象成形,寒暑往来,乾男坤女,悉于此乎见也。 以卦象观之,乾坤定位上下,坎离并列东西,震巽艮兑随阴阳之升降而布于四隅,八卦不其毕具矣乎! 然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吉凶,大业虽毕见于图中,而其所以生生者莫之见焉。 其实阴阳由微至着,循环无端,即其生生之机也。 太极不过阴阳之浑纶者耳! 原非先有太极而后两仪生,既有两仪而后四象八卦生也。 又岂两仪生而太极遯,四象生而两仪亡,八卦生而四象阴,两仪四象八卦各为一物,而别有太极宰其中,统其外哉。 惟于此图潜神玩味,则造化之盈虚消息,隐然呈象,效法皆可意会,何必别立图以生之,又何必别立名象以分析之也。 此之谓至道而不可离; 此之谓至物而物格之至也。 若云孔子以前无太极图,而先天图画于伏羲,后天图改于文王,考之易皆无据,今尽阙之可矣。 虽然乾坤之易简,久大之德业,即于此乎在。 而虞廷执中,孔门一贯,此外无余蕴也。 但按图索议,则又非古人化象垂训之意矣。 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古太极图,圣人发宽造化之秘,示人反身以完全,此太极也。 是太极也,在天地匪巨,人身匪细,古今匪遥,呼吸匪暂也。 本无象形,本无声臭,圣人不得已而画之图焉。 阴阳刚柔,翕辟摩盪,凡两仪四象八卦,皆于此乎具,而吉凶之大业生焉。 即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易,阴阳不测之神也。 惟于此图,反求之身,而洞彻无疑焉,则知吾身即天地,而上下同流,万物一体,皆吾身所固有,而非由外铄我者。 然而有根源焉,培其根则枝叶自茂; 溶其源,则流脉自长。 细玩图象,由微至着,浑辟无穷,即易所谓乾元资始,乃统天足也。 何也? 分阴分阳,而阴极阳之翕也。 纯阴纯阳,而纯阳即一阳之积也。 一阳起于下者虽甚微,而天地生生化变通莫测,悉由此以根源之耳。 况以此观之河洛,则知河图一六居下,洛书载九履一,其位数生克不齐,而一之起于下者宁有二哉。 以此观之,易六十四卦始于干,而乾初九潜龙勿用,谓阳在下也。 先天圆图起于复者,此也。 横图复起于中者,此也。 方图震起于中者,此也。 后天图帝出乎震者,亦此也。 诸卦爻图象不同,莫非其变化,特其要,在反身以握乎统天之元于以完全造化,与天地同悠久也。 是故,天地所以为天者,此也,故曰干以易知。 地之所以为地者,此也,故曰坤以简能。 人之所以为人者,此也,故曰易简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否则天地几乎毁矣,况于人乎。 信乎人,一小天地,而天地人统同一太极也,以语其博,则尽乎造化之运; 以语其约,则握乎造化之枢,惟太极图为然,故揭此以冠之图书编云。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