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网推荐【办公室风水】八卦命理:先天八卦起卦法,2024最新风水,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
八卦起卦方法
先天八卦是用来起卦卜算的,后天八卦用以解卦,那么先天八卦又是如何起卦的呢?先天八卦起卦有什么方法?本期先天八卦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先天八卦起卦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年月日时起卦
以年月日数之和除以8,余数为上卦;以年月日时数之和除以8,余数为下卦;以年月日时数之和除以6,余数取动爻。
2、直接以先天数起卦
这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率极高的起卦方法。当有人求测某事时,可以让来人随意报几个数,即可得卦。
把数视为先天卦数(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有时还结合时辰数(子1丑2……)起卦。
a、1数成卦:以该数为上卦,时辰数为下卦,两卦数之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
b、2数成卦:当有人求测时,让来人随意说出两个数,或者可以随便借用其他能得到两数的办法起卦,如翻书、日历等等。然后第一个数取为上卦,第二个数取为下卦,两数之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
c、3数成卦:例如叫来人随意报3个数字,或随意翻开一本书连续3次,得到3个页码。还可以在自已心中这样(如上面方法)随意的自已报3个数来快速的起卦,这即是“数由心生,卦由心起。”然后以第一个数为上卦、第二个数为下卦,3数之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
3、直接以天地数(纳甲数)起卦
把数视为天地数,与纳甲数相同,这是九宫八卦掌的起卦法。直接把日、时干支变成数纳入卦中,直接以天地数(纳甲数)得到对应的卦。
4、后天象位起卦法
以物或人所取之象为上卦,以其所在后天八卦方位之卦为下卦,以上、下卦数加时数除以6余数为动爻。这种方法经常使用。
例:某年冬季辰时,单位办公室一女士来上班,拿着一个红色的防雨绸提兜〔绸布做的包〕,里面装着一个东西,兜口系着,进屋后将兜放在了暖气上。我当时好奇,想知道里面是何物。以红色兜为上卦为离;以兜放的方位为东面,下卦为震。上卦数3+下卦数4+辰时数5=12除以6余6,6爻动。得火雷噬嗑卦之震为雷卦。
5、人物动作起卦法
基本上是观看到任一象数即速起成卦。其种种方法在各种梅花易数中皆有说明。看到了就确定下来,这是关健。
关于取动爻的方法,可以时辰数加上下卦数起动爻。甚至任意看外应起动爻(如3人进门动爻为三,看见酉即起4爻动(酉为10)、甚至任意自已心中报数起动爻,任意看当时的分钟起动爻等等。
例1:例如看见一位中年妇女走过,这时就可以以中年妇女为离卦起成上卦,行走是足、是震卦,故可取震卦为下卦。动爻一念之间可得,或从时辰求得。
6、按声音起卦
凡闻声音,数得声数起作上卦,加时数配作下卦。如动物鸣叫声,叩门声,别人说话声皆可起卦。
若所闻声音中有一间隔,可以把间隔前声数取作上卦,把间隔后声数取作下卦,以上下卦数加时辰数取动爻。
7、按字起卦法
例:动静占。某人问邵康节先生说:今日动静如何?邵先生就利用他所问的这六个字来排卦,就告诉他:今晚有人请客,有酒、有鸡、还有黍!
解:将客人今日所问的“今日动静如何”这六个字进行占卦。用平均分配的“今日动”三个字作为上卦,“今”字平声为1数,“日”字入声4数,“动”字去声为3数,共为8数,卦象为坤卦,作为上卦。以“静如何”三个字来确定下卦。“静”字去声为3数,“如”字平声为1数,“何”字平声为1数,三个数的和是5,对应巽卦,作为下卦。又用8、5相加得数为13,13除以6余数为1,则初爻动。则得本卦为地风升,初爻动变成地天泰。
地风升中间四爻互体出现震,兑卦。因此,对客人说:“今晚有人来请吃饭,客人不多,吃酒不醉,饭菜也不多。”到了晚上,果然应验。析卦:占断的理由是:地风升卦的“升”字有登阶的意义,互卦中出现了震兑卦,有东席西席的区别,卦中兑的卦象为口,坤的卦象为腹,作为口腹的事情,因此知道今晚有人来请吃客。“人不多”的根据,在于坤卦的土独立存在,没有同类的卦气。“酒不醉”的根据是卦中没有坎水。“味止鸡黍”的根据是因为坤卦仅仅为黍稷。总之,升卦在这里没有相生的卦气,所以知道酒不多,饭菜也不多。
8、邵雍梅花易数时间起卦法
梅花易数起卦方法众多而灵活,最宜掌握应用的是时间起卦法。时间起卦法比较好掌握,主要是依据年的十二地支数(如子一数鼠二数也)加阴历月、日数之和的余数取数,取卦以先天八卦数,如乾一数,兑二数也。
【办公室风水】八卦命理:先天八卦起卦法,2024最新风水由易经网整理发布
易经网是一个集周易文化、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研究和交流的专业性网站。
成立背景:易经网创建于2010年10月,拥有专业性周易研究团队,并致力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服务内容:网站提供大量免费易学资料下载,涉及易经视频、易经预测、在线批八字、财运预测等,同时也包括紫微斗数等易学内容。
宗旨与目标:易经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与全国热爱易学文化和从事易学研究事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易学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归纳、整理,力求不断充实易学文化的学术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