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时干支的查对及五鼠遁
一、记日天干的查法——六十甲子用来记日,就是以黄帝开国那一天的甲子日为第一日,
按序第二日为乙丑日,第三日为丙寅……,如此循环不绝使用,每六十天用完“一周甲子”,
至第六十一天酌记日干支又会与第一天相同,第六十二天的记日子支则会与第二天相同。记
日干支从黄帝时代一直循环使用到今天,已历数千年,总计一百七十万八千六百余日,在古
代均钦天监详考天文颁布历书以为根据,近代则多由天文室或气象局测定公布。目前坊间所
售的万年历,大致上分为三种:一种是依政府天文气象部门所测量者为测而印行,一种是依
古法由清代历书延伸计测而印行,第三种是以个人丰富之天文常识自行测度而印行;三种测
度法差别不甚大,其差额最多约在一小时之内。
由于每月之日数有些为廿八日,有些为廿九日,有些为三十日,并不恒然固定,所以记
日的干支无法用简易的公式求出(除非背诵瞎子算命一掌金诀,然却须下一番苦功,明眼命
家有万年历可查,大可不必如此)。如果我们欲得知每日所属的干支,最快的方法就是查对
万年历,而一般万年历又有分“简化型”与“精细型”两类,初学命理者最好购买后者(精
细型)较为易查。
精细型万年历是将每年三百六十五日逐日详列其干支,并同时对照洋历月日、阴历月日及农
历廿四节气,一看即通,甚是方便。至简化型的万年历,查对上较甚复杂,故而近年来一般
年轻的命学者不太乐于采用,然而因其可缩印成小册,对长需外出求福之命家于随身携带上
甚称便利,故仍有稍加介绍之必要,兹特举例说明简化万年历之使用法如下:
以民国七十三年甲子年为例——(请参后页表格)
民
国
七十
三
年
甲
子 正 二 三 四
月 月 月 月
大 小 大 大
丙 丙 乙 乙
寅 甲 丙 未
子 戌 午 辰 亥 酉 己卯 卯
初 大 初 十 初 二 初廿 廿
三 八 三 八 四 十 五一 一
戊 癸 戊 癸 戊 甲 乙乙 乙
辰 未 戌 丑 辰 申 亥卯 卯
夜 戌 酉 酉 亥 卯 申初 卯
子 初 初 正 正 初 正初 初
初 一 一 一 一 二 初初 初
一 亥 刻 亥 刻 刻 刻刻 刻
亥 三 十 七 十 十 二七 七
十 分 一 分 一 分 分分 分
四 分 分 分 .
立 雨 惊 春 清 谷 立 小
春 水 蛰 分 明 雨 夏 满
西 太
历 岁
一
九 姓
八 金
四 名
年 赤
新 历
366 日
旧 历
384 日
国 合
历 朔二 二 三 三 四 一 五 一
月 月 月 月
闰 日 大 日 小 日 大 日
上例之表内第一行之所写“正月大”乃表示正月为大月,有三十天;第二行所写“二月小”
乃表示二月为小月,有廿九天。“正月大”之下又写丙寅、子、戌,此处的丙是指日干,寅、
子、戌是指日支,其意乃表示“丙寅”为正月初一日,“丙子”为正月十一日,“丙戌”为正月廿一日;再往下又写“初三戊辰夜子某刻某分立春,及十八癸未戌某刻某分雨水”,此乃
表示正月初三该日为戊辰日,而立春恰落在该日的夜子时,另正月十八该日为癸末日,而雨
水恰落在该日的戌时,最下面又写“二月闰二日”(国历合朔栏),此乃表示旧历的正月初一
日恰为国历(洋历)的二月二日,而该年国历的二月属闰月,有廿九日(如写平月则有廿八日)。
第二行“二月小”之下写丙申、午、辰,此乃表示“丙申”为二月初一日,“丙午”为
二月十一日,“丙辰”为二月廿一日;往下又写“初三戊戌酉初某刻某分惊蛰,十八癸丑酉
正某刻某分春分”,此乃表示在二月初三戊戌日那天的酉时交惊蛰,另在二月十八癸丑日那
天的酉时交春分;最下面的“三月大三日”,则表示农历的二月初一日恰为国历的三月三日,
而该年国历的三月属大月,有三十一日(如写小月则有三十日)。
上例表内尚写有某刻某分交“节”,某刻某分交“气”,这是沿袭古代的计时方式(请参
前述第六章第一节),将一时辰(两小时)分为前后两半段,前半段一小时称“初时”,后半段
一小时称“正时”;前段初时的第一刻钟(十五分钟)称“初初刻”,第二刻钟称“初一刻”,
第三刻钟称“初二刻”,第四刻钟称“初三刻”。后段正时的第一刻钟称“正初刻”,第二刻
钟称“正一刻”,第三刻钟称’正二刻”,第四刻钟称“正三刻”。兹权以“卯”时为例再予
详释:
卯时代表清晨五~~七点(五点属时头,六点届时正,七点属时尾),是则万年历上若写“卯
初初刻”,即指清晨五点正;若写“卯初初刻七分”,即指清晨五点七分;若写“卯初一刻”,
即指清晨五点十五分;若写“卯初一刻九分”,即指清晨五点廿四分(十五分加九分为廿四
分)……;若写“卯正初刻”,即指清晨六点正;若写“卯正初刻十三分”;即指清晨六点十
三分;若写“卯正初三刻“,即指清晨六点四十五分;若写“卯正初三刻六分”,即指清晨
六点五十一分(四十五分加六分属五十一分);……余类推。
二、记时干支的循环性——前节已述,由于每年的月份均固定恒为十二个,故而每隔一
定的时间(每满五年)它的记月干支又会重覆轮回使用不绝,古代智者即据此特发明了一套能
迅速由年干求出月干的“简诀”,如以现代的术语来讲,也可称之为“公式”,那就是十五虎
(寅)遁月诀”。同样的,因为每日之时辰亦恒固定为十二个,每日十二时辰用掉十二组干支,
刚好满五天时会用完六十组干支,至第六天起,其全日各时的干支又会与第一日各时的干支
一样;由于此种重覆轮回的现象跟记月干支的情形异常类似,因是我们应该亦可将其设定出
一个简便公式,以帮助记忆及推算。自古先贤即已发明了一首从日干求出时干的歌诀,今列
之于后(须背念):
甲已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土。
丁壬庚子宿。戊癸何方觅。壬子是真途。
因每日时辰的起算是以“子时”为首,故而上列歌诀的意思是说:甲日或己日的干时,
必为甲子时,依序可推丑时的天干必为乙(乙丑),寅时的天干必为丙(丙寅)……。而乙日或
庚日的子时,必为丙子时,依序可推丑时的天干必为丁(丁丑),寅时的天干必为戊(戊寅)……。
丙日或辛日的子时,必为戊子时,依序可推丑时的天干必为已(己丑),寅时的天干必为庚(庚
寅)……。丁日或壬日的子时必为庚子时,依序可推丑时的天干必为辛(辛丑),寅时的天干必
为壬(壬寅)……。戊日或癸日的子时必为壬子时,依序可推丑时的天干必为癸(癸丑),寅时
的天干必为甲(甲寅)……。在十二生肖里面,“子”乃代表鼠,所以前列日干求时歌诀也有
人称之为“五鼠遁时诀”,我们可再将其简化如下:
甲已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
三、日上起时的其它法诀一一“生日天干五合代号”与“生时天干个别代号”比照前节所述
日本命界法则备用,惟“生时地支代号”略有不同,须另行背诵:
{一)生时地支代号——
子时代号为 1,丑时代号为 2,寅时代号为 3, 卯时代号为 4,辰时代号为 5,巳时代号为 6,
午时代号为 7,未时代号为 8,申时代号为 9,
酉时代号为 10,戌时代号为 11,亥时代号为 12。
(二)推算方法——
以生日天干五合代号加上八字生时地支代号,将其相加之和数再减去 2,取其余数的个位
数为天干之个别代号,则该天干个别代号即为生时之天干;为何须将和数再减去 2 呢?这是
因为生时所代表的第 1 号地支(子)较生月所代表的第 1 号地支(寅)提前二数之故(于在寅前 2
位)。兹举两例说明如下:
例一、某人生于乙日子时,其生时(干时)天干之求法应为
1、(生日乙干之五合代号 4)加(生时子女代号 1),得出和数为 5。
2、再将和数减去 2,其余数为 3,“3”乃天干“丙”的个别代号,故“丙”即为生时之天
干。
3、由是可知,乙日的子时必为“丙子”时。
例二:某人生于壬日戌时,其生时(戌时)天干之求法应为
1、(生日壬干之五合代号 8)加(生时戌支代号 11),得出和数为 19。
2、再将和数 19 减去 2,其余数为 17,取余数之个位数“7”为天干个别之代号,而 7 乃
代表天干“庚”,故“庚”即为生时之天干。
3、由是可知,壬日的戌时必为“庚戌”时。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