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曰:晋,进也。 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晋之世,上则天子进乎德,有不已之明; 下则诸侯进乎顺,有不已之报。 进乎德,如日之出于地,愈升愈明,进乎顺,如地之承于日,愈下愈高。 下顺上而不已,故上烛下亦不已,是以锡马蕃庶,而恩之者丰,昼日三接而礼之频也。 君进于明,可也,臣进于顺,可也,诸侯非在廷之臣也,在外之臣也,在外而不进于顺,则尾大而盭*矣。 坤为马,离为日,日出于地为昼,二接下三阴也。 柔进而上行,谓六五也。 康侯,天子镇抚诸侯以安之也。 上下相安则天下安。
*注:盭,音「力」,凶暴乖戾。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日有揜,则明者曀,心有掩,则明者盲。 明出地上,则孰掩夫日? 自昭明德,则孰掩夫心? 禹之恶旨酒,汤之不邇声色、不殖货利,彻其掩以自昭也。 自昭者,自用其力以莹之之谓,故日出如跃,昭德如濯。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 裕无咎,未受命也。
屹然于进退之初者,不诒凶于身; 恰然于疑信之间者,不见咎于人。 初六处进为之初,未受命于上,当是之时,必进则躁,必退则激,未见信而必其见信,则谄且怼。 必也屹然而立,则躁激消,怡然而裕,则谄怼泯,惟初六顺而静者能之。 晋如,进也; 摧如,退也; 罔孚,未见信也。 杨氏以孟子进退有余裕当之,得之矣。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 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六二以柔顺(中正)之德*,逢文明之君,当亨进之位,能居中守正,以进为忧而不以进为喜。 若此,可以得吉矣,可以受庶马三接之大福于其君矣。 薳子冯避令尹之位,蔡谟辞司徒之拜,皆以进为忧者。 王母,君之柔中者也,六五是也。
*注:「中正」二字依《学易记》增。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六三以阴居阳,下不为六二之大臣,上不为九四之近臣,盖身退而德进,位卑而望高者与? 故其志上进,以顺丽乎大明之君,志发乎此,众信乎彼,而其志得行矣,宜其悔吝之亡也。 大则如二老归周,而天下从; 小则若一隗入燕,而群贤至。 是已下,二阴皆顺上,故曰众允。
九四,晋如鼫鼠,贞万。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处遯恶后,处晋恶先。 九四以刚狠之资,超贵近之地,处群下之上,躐三阴之前,以康侯则逼乎王室,如郑庄之逼周; 以近臣则僭乎王权,如桓温之僭晋。 故贪夫位而不思释,畏乎下而恐见夺,如鼫鼠然,虽正亦危,况不正乎? 贪者将上僭于六五,畏者犹下忌于三阴,上僭而其进不遂,以其君之明而不可犯也; 下忌则其进有牵,以其僚之顺而从上者众也。 使上暗如二世,下散如高贵乡公,九四其孰御? 虽然,以刚狠之强臣,居逼近之高位,九四处之固不当也。 处九四于不当之位者谁乎?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六五,柔主也,宜不立者也。 宜悔吝、宜忧恤、宜非吉、宜不利,而圣人断然许之以侮亡。 以勿恤、以往必吉、必无不利,又劝之以往则有庆。 且夫悔则亡矣,六五庆也; 恤则勿恤矣,六五又庆也; 往则吉矣,六五又庆也; 往则无不利矣,六五又庆也,是四庆者。 它卦或得其一二已为卦之盛,今六五柔主乃兼此四庆而有之,然则王之不立者,其福固如是乎? 曰:主德尚刚,惟晋之一卦,主德不尚刚。 曷为晋之主德不尚刚? 曰:晋之主德如日之出地,此朝日也,天下已服其明矣。 初出之朝日,而遽若方中之烈日,天下其不旱熯暍死矣乎? 惟柔故明而不虐,烛而不察,淑而不烈。 大抵日中非日之盛,而莫盛于朝日; 刚明非晋之盛,而莫盛于柔明。 盖日之为明,朝则升,中则倾; 君之为明,柔则容,刚则穷。 六五,晋之盛明之主也,宜其福之盛也,孰谓其柔而不立哉? 大则如商高宗之不言,小则如齐威王之不鸣,书曰:柔而立,又曰:高明柔克,六五以之。 失得勿恤,谓得与失皆勿忧恤。 六五离也,为日、为火,虽柔犹刚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上九以刚明之资,进而至于首,又进而至于角,刚之极也。 阴极者必穷物,刚极者必触物,故不胜其刚而无所用之,维思攻伐人而已。 夫明不自照,而用之以穷物,刚不自攻,而用之以伐人,若反其刚明,而有自危之心,圣人尚许其吉无咎也。 或挟其刚明而自以为贞固,圣人知其吝未光也。 子玉刚而无礼,阳处父刚而干时,所以败也。 晋,明卦也,而四阴吉悔亡,二阳厉且吝,德宗以明强自任,其未有得于此乎? 厉者,惕厉而自危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