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刚柔者,立本者也。 变通者,趣时者也。 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干,确然示人易矣。 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 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何以守位,曰仁; 何以聚人,曰财。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此章言圣人系易之辞,本乎爻象之刚柔,以明天地之道德; 又言圣人用易之意,体乎天地之道德,以为圣人之仁义也。
八卦未画,万象在天下,八卦既画,万象在易,故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卦之未重,象备而爻未备,卦之既重,爻始备矣,故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乾者刚之粹,坤者柔之粹,刚柔未相推移也,何变之有? 及乾之初爻一推移焉,则变而为巽,坤之初爻一推移焉,则变而为震,故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干之初九,未可以动者也,故圣人系之爻辞则曰:潜龙勿用,象辞则曰:阳在下也,命之以勿动也; 干之九二,可以动者也,故圣人系之爻辞则曰:见龙在田,象辞则曰:德施普也,命之以动也。 故曰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可以动而动焉,吉之所从生也; 未可以动而动焉,凶悔吝之所从生也。 故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然众人所以召吉凶者三,而圣人之所以处吉凶者一,曰本、曰时、曰变,此三者,所以召吉凶者也。 吉凶何从而来哉? 本乎爻之刚柔而已。 此之谓吉凶之本,故曰刚柔者,立本者也。 在彼者有可否,在我者有静作,此之谓吉凶之时。 时未可见,故初九之刚变通而趣乎潜,不潜则凶; 时可以见,故九二之柔变通而趣乎见,惟见则吉。 此之谓吉凶之变,故曰变通者,趣时者也。 圣人有一道以处吉凶者,何道也? 曰:贞而已。 贞者,何也? 一于正而已。 惟天下之一正,为能胜天下之万变,非吾求胜于彼也,彼自不能入也。 故贵为天子,不能乐尧舜之忧,以正胜吉也; 在陈畏匡,不能忧仲尼之乐,以正胜凶也。 夫天地之道,唯贞为能观,日月之道,唯贞为能明,而况区区天下之羣动乎? 故曰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盖正者,天地之道也,非圣人之私器也。 此所谓言圣人系易之辞,本乎爻象之刚柔,以明天地之道也。 然则孰为天地之德乎? 一言以蔽之,曰生而已。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此干之所以示人以易者生也,其易确然也。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此坤之所以示人以简者生也,其简隤然也。 确然者,确乎不可拔也; 隤然者,隤乎其至也。 三百八十四爻,其一百九十二之阳,皆乾爻也,其一百九十二之阴,皆坤爻也。 阴阳之爻非它,皆效法天地生物之德而已。 故曰爻也者,效此者也。 至于六十四卦之象,非它也,皆形像天地生物之德而已。 爻象一动,则其外者见而为吉凶,其变者见而为功业,圣人之情,欲天下之人,避凶而趋吉,以各成其功业而已,故系之以辞以命之焉。 故曰圣人之情见乎辞。 圣人所以爱天下之生,亦如天地爱万物之生也。 故又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此所谓言圣人系易之辞,本乎爻象之刚柔,以明天地之德也。 虽然,明天地之道德者在爻象,得天地之道德者不在爻象而在圣人; 得天地之道德者在圣人,施天地之道德者不在圣人而在至尊之位。 有斯道也,有斯德也,而位斯位也,天下之人所以喜之贵之,而目之曰大宝也。 然得位之难又未若守位之难,何以守之? 曰:仁而已。 何以为仁? 曰:财而已。 虽有仁心仁闻,而天下不被其仁恩之泽者,夺民之财为己之财而已。 故鹿台聚而商亡,鹿台散而周王,财散则民聚,此仁之实也。 然仁不孤立,必有义焉。 何谓义? 教民理财,义也; 谨以出入*,亦义也; 禁民为非,亦义也。 此所谓言圣人用易之意,体乎天地之道德,以为圣人之仁义也。 然则易之为道,爻象云乎哉? 系辞云乎哉?
*注:《学易记》作「谨己出令」。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此一章至「盖取诸夬」,言易之未作,圣人取诸天地人物以作易; 易之既作,圣人复取诸易以制器也。
昔者易之未作,非无易也,有易而散在天地人物之间也。 然则其有也,孰得之? 其散也,孰聚之? 得之于心而聚之于易者,其惟包羲氏与? 是故牺者易中之高曾也,文者易中之祖也,孔者易中之父也。 易在天地,其理具,其名隐,至包牺画之而名始立。 易在包牺,其名立,其道微,至文王重之,仲尼系焉,而道始章。 然则包牺氏之画,孰示之也? 天示之也。 天以何而示之? 在天有象,在地有法,在人有一身之灵,在物有鸟兽之文,有万物之宜。 若为雷、为风,观象于天,而得之也; 若为山、为泽,观法于地而得之也; 若左股、右肱,取诸身也; 若鹤呜、鸿渐,取诸物也。 八卦既画,幽而神明之德,显而万物之情,皆具见于易,而不得遁矣。 故曰易之未作,圣人取诸天地人物以作易,昔者厥初生民,何以相生相养,以至于千万世而不息不灭也。 人非物不生,物非器不获,圣人将欲制器以获物,假某范于何人也。 措某器于何施也。 取诸易而足矣,自网罟至于书契,皆其大略也。 圣人制器,何以取诸易也? 仲尼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制器者尚其象是也。 是故网罟之象生于离 ,六爻纵横错综,而网罟之象备矣。 故曰:易之既作,圣人复取易以制器。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教民肉食自包牺始,教民粒食自神农始。 耒耜,取诺益者 (震下巽上)。 郭子仪曰:震、巽,二木之象,而其彖曰:木道乃行。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韩氏曰:嗑,合也,设法以合物也。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所谓衣裳,即所谓古人之象,五色作服者是也。 盖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韩氏曰: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郭氏曰:涣,木上而水下,故其彖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震下兑上)随之上卦,牛二角之象,下卦,反观之马四足之象,又上六云拘系之,乃从维之络首穿鼻之象。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韩氏曰:取其备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小过,艮下震上,上动而下止,此杵动而臼止之象也。 耒耜,耕稼之始,杵臼,脱粟之始。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兑下离上)睽之上九曰「先张之弧」,谓下卦初为弧,二为弦,而相附也。 又曰「后说之弧」,谓上卦之弦,不附于四之弧也。 三与五,皆二矢象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干下震上)大壮上二阴,其上六,覆者之象也,其六五,椽桷之象也。 其下四阳,柱之象也。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大过(巽下兑上)中四爻实而长者,棺上下左右像*也,其两爻缺而短者,棺之前后像也。 巽,入也,兑,说也。 夫见狐狸食之以为戚,则见棺椁入藏以为说矣。 非生者说其死者也,以死者入藏为慰也。
*注:原文作「价」,有误。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夬,干下而兑上,干为天、为首; 兑为口舌。 昔吴人问蜀使曰:天有口乎? 曰:有。 帝谓文王是也。 此虽一时应敌之言,未多为无理也。 书契者,其代天之口舌乎? 故曰取诸夬。 杨雄曰:天常为帝王之笔舌,史曰:斗为天之喉舌,吾亦曰:书契为天之口舌。 嗚乎! 鸿荒之世,民之初生,非若今日之备器用,便起居,具服食也。 自斯人之饥而未知佃渔也,圣人于是乎作网罟; 自斯人之肉食而未知粒食也,圣人于是乎作耒耜。 自斯人之食货或有余、或不足之偏匮也,圣人于是乎作市易; 自斯人之塞而衣皮,未知织纭之制也,圣人于是乎作衣裳; 自斯人之出入厄于川隔而道断也,圣人于是乎作舟楫; 自斯人之疲于负担而惮*于远涂也,圣人于是乎作轮辔; 自斯人之虞于寇攘而懈于守御也,圣人于是乎作门柝; 自斯人之知有耕耨而未知舂揄也,圣人于是乎作杵臼; 自斯人之无爪牙以自卫而忧于搏噬也,圣人于处乎作弧矢; 自斯人之穴处而病于溼蛰也,圣人于是乎作宫室; 自斯人之死而戚于虆栄之掩也,圣人于处乎作棺椁; 自斯人之穷于结绳而相欺无籍也,圣人于是乎作书契。 然非圣人之私智也,取诸十三卦之象而后成,亦非一圣人之能为也,历乎五圣人而后备。 盖斯人生生之道,若此其难,而圣人所以生生斯人者若此其劳也。 故韩愈曰: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又曰:今吾与汝,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