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易传》 2024年09月15日
0 收藏 0 点赞 2,513 浏览 3022 个字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学有以知为贵,有以行为贵。 大学曰「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此以知为贵也。 傅说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此以行为贵也。 然则知而不行可乎? 曰:是离娄而跛也,行而不知可乎? 曰:是飞廉而眇也。 若颜子,可谓兼之矣。 有不善未尝不知,此大学之致知也。 知之未尝复行,此傅说之行其所知也。 故仲尼称其近于知几,又许之以当复之初爻,殆庶之为言近也。 知几则圣,近几则贤。

天地絪绎,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此损六三之爻辞也。 天下之事,一则精,二则粗,天地人物皆然,而况于万事乎? 故舜曰:惟精惟一,而仲尼亦曰:言致一也。 致者,力至之之谓也。 羿致力而一于射,故精于射; 王良致力而一于御,故精于御。 使羿而欲为良,良而欲为羿,则两丧其能矣。 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治仁义,黄老之治清静,孙吴之治兵,其道不同,其致一则同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 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此益上九之爻辞也。 安其身而动,则其名正; 易其心而语,则其辞真; 定其交而求,则其助多,此立心有恒之人也。 周公东征作,鸱鸱以悟成王,作大诰以晓庶邦是也。 危以动,则无名,惧以语,则无辞,无交而求,则无助,此立心勿恒之人也。 楚公子比乘乱以自立,然去晋而不送,归楚而不逆,卒死于弃疾之手是也。 此仲尼所谓伤之者至,而易所谓或击之者与。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干,阳物也; 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耶!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 其旨远,其辞文。 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上系言乾坤其易之緼,此章言乾坤其易之门,皆所以深赞易之道,其本在乾坤之二卦,使学易者知其关键之会要也。

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然则学易者何莫由乾坤二卦乎? 盖乾坤者,六十四卦之祖也,六十四卦者,乾坤之别也。 不明乎乾之阳、坤之阴,则无以知阴阳如之何而合德,刚柔如之何而有体,如之何而体天地之撰,如之何而通神明之德。 明乎乾之阳,则知举六十四卦之物,本乎阳者皆乾也; 明乎坤之阴,则知举六十四卦之物,本乎阴者皆坤也。 乾坤交错而为六十四卦,然后阴阳之德合,阴阳之德合,然后刚柔之体立。 知易之阴阳合德刚柔有体,则知易之道所以体天地之所为而与天地为一体,通神明之德,而使神明无遁情矣。 然则乾坤二卦,岂非易之緼,易之门乎? 然干之所名,或为龙、或为马、或为金玉,其所称虽杂,而不越乎阳物也; 坤之所名或为牛、或为牝马、或为舆釜,其所称虽杂,而不越乎阴物也。 即其名,考其类,岂止于衰世之意而已哉? 造化之往者屈也,其屈无迹,唯易能彰之,使无迹者有迹,造化之来者伸也,其伸无形,唯易能察之,使无形者有形,世之所谓百姓日用之显者。 唯易能微之使幽,若曰神德行,若曰藏诸用是也。 世之所谓幽明之故,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之幽者。 唯易能阐之使显,若曰显道,若曰显诸仁是也。 至于开明阴阳刚柔之道,其名当,其物辨,其言正,而无偏其辞,断而无疑,其称名虽若甚小,其取类不胜其大。 其旨远,使人思而得之也,其辞文,使人玩而得之也。 其言曲而中,故不欺其事,肆而隐,故不穷,皆非易之私言也。 因斯民之行有失得之贰者,而告之以天理吉凶之报,所以济斯民人欲之陷溺,而措之安吉之地也。 岂止衰世之意而已乎? 天地之撰,如三子之撰。 撰之言、为也。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曰中古,曰有忧患,仲尼指文王而言之者与? 所以衰文王,所以德文王,所以庆天下后世也。 自易之既作,有忧患者,可以处,可以忘; 无忧患者,可以备,可以消。 学者受文王罔极之恩矣。

是故,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复,德之本也。 恒,德之固也。 损,德之修也。 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 井,德之地也。 巽,德之制也。

此章言圣人取诸易之道,以成乎己之德也。 学易而不以易成己,则易自易,我自我也。 易何补于我,我何资于易哉? 墉无基则圯,故以践履之充实为吾德之基; 木无本则藁,故以归复其初性为吾德之本。 基既立矣,骄或啮其基,则又圯,不持守以谦,可乎? 本既植矣,怠或寒其本,则又藁,不固守以恒,可乎? 德既持矣,亦既固矣,遂足矣乎? 曰:未也,吾岂无一不善,惩忿窒欲,又取诸损,所以修吾德也。 修者,修而进之也。 吾岂尽善,见善则迁,又取诸益,所以裕吾德也。 裕者,褡而丰之也。 虽然,是皆所以居常也。 未临乎变也,居常而修且裕,或一旦临变而失之,可无惧乎? 遇困而不失其亨,然后吾之德益辨而明,遇井而不食愈冽,然后吾之德清而不改,圣人之德,至此大成矣。 然圣人之心犹曰未也,卑巽以自制,退然若无能焉。 此大禹之不矜,周公之不骄,仲尼之仁圣岂敢也? 始则持之以谦,终则制之以巽。 嗚呼,圣德其至矣乎? 六十四卦,备于身矣。 九卦其要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

此章聖人既取諸九卦以成德,復贊九卦之德以示人也。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辯義,巽以行權。

此章聖人既贊九卦之德以示人,復發九卦之用以示人也。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此章言易道之用存乎变,易道之体存乎常,易道之行存乎人。 又曰道不虚行者,人也,夫易之于人,如水之于鱼也。 鱼不可离于水,人不可远于易。 君臣父子,无非易也; 视听言动,无非易也; 治乱安危,无非易也; 取舍进退,无非易也。 鱼离水则死,人远易则凶,仲尼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此之谓也。 非易书之不可远也,易书之道不可远也。 易之道安在哉? 曰变而已。 是故屡迁而不居,周流而无间,乾之初九,忽上而居于坤之上六,于是坤变而为剥; 坤之上六,忽下而居于乾之初九,于是干变而为姤,此易之变,上下无常者也。 乾之一阳与坤之一阴相易,而震生焉; 坤之一阴与乾之一阳相易,而巽生焉,此易之变,刚柔相易者也。 是皆不可拘之以典常,绳之以要约也。 惟变之所适,谁得而御之者? 故曰易道之用存乎变。 然易之道有体有用,其变而无常者,用也,其常而不变者,体也。 君子之学易,能通其变而得其常,极其用而执其体,是可谓善学易之书,而深明易之辞,力行易之道者矣。 易道之体安在哉? 曰:敬而已矣。 干曰夕惕若,敬也; 坤曰敬以直内,敬也。 易之道千变万化而归于一敬。 大哉敬乎! 其入德之捷径,作圣之奇勋与。 故曰易道之体存乎常。 今也学易而得乎敬之一字,则出入起居,非度不由外内屋漏。 惟惧是知,曰度曰慎,罔不夙夜。 以此应世,则遇忧患而自明,过世故而自达; 以此谨独,则无师保而自律,远父母而自严。 君子何修何饰,而臻此哉? 其初率循乎易之辞而不敢违,揆度乎道之方而不敢离,玩味于变动不居之中,探索其典常不变之要,在此而不在彼,于是执而有之躬而行之,故易之道为实用不为虚言矣。 仲尼称之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深赞之,深嘉之之辞也。 故曰易道之行存乎人。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6869.html

相关推荐
2024-09-15

书名:《诚斋易传》 作者:杨万里 撰(宋) 版本:钦定四库全书 电子书状态:完成输入与校对 贡献者…

16,365
2024-09-15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诚斋易传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诚斋易传》二十卷,宋杨万里撰,万里字廷秀,…

18,116
2024-09-15

易者何也? 易之书为此变也。 易者圣人通变之书也。 何谓变? 盖阴阳,太极之变也; 五行,阴阳之变…

3,607
2024-09-15

 干下干上 干,《杂卦》曰:乾健。 《说卦》曰:乾刚。 又曰:干为天为君。 故君德体天,天德主刚,…

6,170
2024-09-15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坤之元亨利三德同乎乾,贞则独指一事,曰牝马之贞,何也? 乾贞…

5,771
2024-09-15

 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气始交未旸曰屯,物句萌未舒曰屯,世多难未泰曰…

18,550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