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唐开元占经卷二
唐 瞿昙悉达撰
论天
夫言天体者,盖非一家也。 世之所覆传有浑天,有盖天。 说浑天者,言浑然而圆,地在其中; 盖天者,言天形如车盖,地形如覆槃。 皆中高外下,二曜推移,五星迭观,见伏昏明,皆由远近运移,丽天不入于地。 日之将没,去人弥远,明衰光灭,故暗其明。 及其将出,去人弥近,光明炎炽,故显其照。 扬雄以为浑天得之,难盖天曰:「于高山之上,设水平以望日,则日出水平下,若天体常高,地体常卑,日无出下之理。 」于是盖天无以对也。 浑天之说,天体包裹,地在其中,七曜跹离,道有常率,天体旁倚,故日道南高而北下,运转之枢,南下而北高。 二枢为辐,日道为轮,周廻运移,终则复始。 北枢谓之北极,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故天南际七十二度,常见而不伏。 南枢谓之南极,南极入地下亦三十六度,故天北际72度,常伏而不见。
《周髀》云:日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有奇,夏至景一尺四寸,冬至一丈三尺五寸,周天百七万一千里,径三千五万七千里,四表内万五千里,其外亦万五千里。 故天日四游于三万里之中,冬南、夏北、秋东,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于天之中,旁游之数,与天游同。 日道星宿之外,亦万五千里,圆周之径,正与四表等。 冬至之日,出辰入申; 夏至之日,出寅入戌; 进退于六十度之中焉,非专四游之差,亦有地之升降。 冬至之后,日转北移,非专日之也,亦由天地游而南,故物在生而不死。 夏至之后,日转南移,非专日之移,亦由天地游而南,故物在生而不死。 夏至之后,日转南移,非专日之移也。 亦由天地游而北,故物有伏而不生。 二分之日,出卯入酉; 正与地上平,故半表之径,得天地相去十九万里,然则地处天半而下也,故曰出地上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谓之昼; 入地下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谓之夜。 昼则出地上而西,夜则入地下而东,周匝百刻,昏明五十刻分之,日刻数既均,天度又等,与极应规,谓之中绳; 居寒暑景之和,处迟疾之中。 春分之后,日行中绳之北,故昼长而夜短,伏少而见多,景短而温气甚。 秋分之后,日行中绳之南,故昼短而夜长,伏多而见少,景长而寒气多。 《易》说冬至之景,一丈三尺。 夏至之景,一尺四寸八分。 并二至之景,得一丈四尺四寸八分。 春分之景七尺二寸四分,秋分之景与春分等。 并二分之景,亦得一丈四尺四寸分八分,然东西南北,经纬均也。 太平时和,七曜顺轨,伏游两仪之中,不内不外。 汉之《干象》魏之《景初》,皆以二分之时,行浑仪之内; 故南北阔而东西狭,冬至去极百一十五度,景长一丈三尺。 夏去极六十七有奇,景长一尺五寸,并度得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并景得一丈四尺五寸。 春分去极八十九,度景长五尺二寸五分。 秋分去极九十度,景长五尺五寸。 并度得百七十九度,并景得一丈七寸五分,东西少于南北三度焉。 东西九千度弱,东西之景短于南北之景三尺七寸五分,为里三万七千五百。 东西之径定也,而度与景里则有殊。 然则一度之里,一寸之差,及四游之说,殆难明矣。 郑玄以二至之景,一寸俱差千里。 夏至之日,八尺之表景,得一尺五寸。 日下之地,南于嵩高一万五千里。 冬至之日,八尺之表景,得一丈三尺。 日下之地,南于嵩高十三万里。 夫日高则景小,卑则景差多。 日无上下之说,而天地有升降,安得千里同差一寸也。 故东西之径小于南北之径,以度言之,则九千里; 以景言之,则三万七千五百里。 二分之日,南北千里盖当景差四寸矣。 郑氏之言,岂合理哉。 天游薄四面而止,日道与四表等,不升不降,常与四表交错。 二分之日道,与二极应规,而天地居四游之中。 春分之后,天地降而下游西南,至于夏至,天游至南表而止,故视日北而高。 景差少高之故自此以后,而北至秋分,还与日道应规。 故分之后,天地升而上游,而北至于冬至,则天游至北表而止,故视日插而南。 景差多卑之故计其进退,南北不系于三万里之内。 春分之后,至夏之差度二十四,除其钩弦之数,乃常南游六万余里,此盖升降之度,里则少矣。 今置浑天于地,以衡望日,地升浑上则日去极远,地降下浑下则日去极近; 远近之验,不必在于南北,亦由升降可知矣。 然则旁游与外降各十二度,与天在游三万里相近矣。 日月丽天,有亏有盈,有交有会,日行日出,经半周天焉; 即月道交错,半入日道之内,半出日道之外; 在外谓之行阳,在内谓之行阴,当交则会,会则有食。 蔡氏《月令章句》曰:「天者,纯阳精刚,转运无穷,其体浑而包地。 地上者182度8%,地下亦如之。 其上中北偏,出地三十六度,谓之北极,极星是也。 史官以玉衡长八寸,孔径一寸,从下端望之,此星常见孔端,无有移动,是以知其为天中也。 其下中南偏,入地亦三十六度,谓之南极。 从上端望之,当孔下端是也。 此两中者,天之辐轴所在,转运之所由也。 天左旋出地上而西,入地下而东。 其绕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伏,图内赤小规是也。 绕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伏,图内赤小规是也。 绕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伏,图外赤大规是也。 据天地之中,而察东西,则天半见半不见,图中赤规截娄角者是也。 」岌按:此与张衡所说不殊,则云玉衡长八寸,则似是古仪矣。 又云据天地之中所云规数,据盖图缀星是也。
后汉末,吴人陆绩,字公纪,于孙权时,又作《浑天仪说》。 绩造浑天图,渐于土室居,令不觉昼夜。 已在内推步度数,击鼓节与外相应,而不失毫釐。 陆公纪《浑天说》云:先王之道,存乎治历明时,本之验着,在于天仪。 夫法象莫如浑天,浑天之设外矣。 昔在颛顼,使南正重司天,而帝嚳变序三辰。 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 舜之受禅,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以是数者言之,曩时已立浑天之象明矣。 周公序次六十四卦,两两相承,反复成象,以法天行,周而复始,昼夜之义。 故《晋卦彖》曰:「昼日三接。 」《明夷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 后入于地。 」仲尼说之曰:「明出地上,晋进而丽乎大明,是以昼日三接。 」明入地中明夷,明夷夜也,先昼后夜,先晋后明夷,故曰先登于天,照四国也; 后入于地,失则也。 日月丽乎天,随天转运,出入乎地,以成昼夜也。 浑天之义,盖与此同。 (云云)余已见前篇,至与蔡氏张衡同,故略云。 故曰:言天体非一家也。 吴时,庐江王蕃,字兴元,为中常侍,善数术,尝造浑仪及《浑天象说》云:「幽平之后,周室遂卑。 」(云云),至日光不得曜星也。 (与前说并同。 )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