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禅解》 2024年09月10日
0 收藏 0 点赞 16,112 浏览 4935 个字

2. 2. 坤(坤下坤上)-周易禅解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六画皆阴,故名为坤,坤者,顺也,在天为阴,在地为柔,在人为仁,在性为寂,在修为止,又在器界为载,在根身为腹为腑脏,在家为妻,在国为臣,顺则所行无逆,故亦元亨,然必利牚马之贞,随顺牡马而不乱,其在君子之体坤德以修道也,必先用乾智以开圆解,然后用此坤行以卒成之,若未有智解,先修定行,则必成暗证之迷,惟随智后用之,则得主而有利, 如目足并运,安稳入清凉池,亦如巧力并具,能中于百步之外也,若往西南,则但得阴之朋类,如水济水,不堪成事,若往东北,则丧其阴之朋党,而与智慧相应,方安于定慧均平之贞而吉也。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彊,舍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彊。

此传详释彖辞,先约地道明坤四德,次明君子体坤德而应地道也,资始所以禀气,资生所以成形,由禀气故,方得成形,故名顺承天也,德合无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天合德,西南,则兑离以及于彊,言其与,皆阴之类,东北,则震艮以至坎乾,可赖之以终吉矣,佛法释者,以坤表多所舍蓄而无积聚之如来藏性,约智名乾,约理名坤,约照名乾,约寂名坤,又可约性名乾,约修名坤, 又可修中慧行名乾,行行名坤,乾坤实无先后,以喻理智一如,寂照不二,性修交彻,福慧互严,今于无先后中说先后者,由智故显理,由照故显寂,由性故起修,由慧故导福,而理与智冥,寂与 照一,修与性合,福与慧融,故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称理之行,自利利他,一行一切行,故德合于无疆之智而含弘光大也,牝马行地,虽顺而健,三昧随智慧行, 所以为佛之三昧也,夫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若以福行为先,则佛知见未开,未免落于旁蹊曲径而失道,惟以智导行,行顺于智,则智常而行亦常,故西南得朋,不过与类俱行而已惟东北丧朋,则于一一行中具见佛性,而行行无非法界,当体绝待,终有庆矣,所以安贞之吉,定慧均平,乃可应如来藏性之无疆也。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性德本厚,所以地势亦厚,今法地势以厚积其德,荷载羣品,正以修合性之真学也。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此爻其静为垢,其变为复,垢则必至于坤,复则必至于乾,皆所谓驯致其道者也,问曰,乾坤之初爻,等耳,乾胡诫以勿用,坤胡决其必至乎,答曰,阳性动,妄动,恐其泄也,故 诫之,阴性静,安静则有成也,故决之,积善积恶,皆如履霜,余庆余殃,皆如坚冰,阳亦有刚善刚恶,阴亦有柔善柔恶,不当偏作阴柔邪恶释之,说统云,善乾恶坤,此晋魏大谬处,九家易曰, 霜者,干之命,坚冰者,阴功成也,京氏曰,阴虽柔顺,气则坚刚,为无邪气也,阴中有阳,气积万象,孙闻斯曰,隤霜不杀菽,冬无冰,春秋皆为记异,然时霜而霜,时冰而冰,正令正 道,以坚冰为至,而至之自初也,如是谓凝谓顺,冰毕竟是阴之所结,然惟阳伏于内,故阴气外沍而为冰,圣人于干曰为冰,明是此处注脚,驯致二字,正表坤德之顺处,脚跟无霜,不秋而凋,面孔无血,见敌辄走,若约佛法释者,乾之六爻,兼性修而言之,坤之六爻,皆约修德定行而言,初上二爻,表世间味禅之始终,中间四爻,表禅波罗密具四种也,二 即世间净禅,而达实相,三即亦世间亦出世禅,四即出世间禅,五即非世间非出世禅,又借干爻对释,初九有慧无定,故勿用,欲以养成其定,初六以定含慧,故如履霜若驯致之,则为坚冰之乾德, 九二中道妙慧,故利见大人,六二中道妙定,故无不利,九三慧过于定,故惕厉而无咎,六三定有其慧,故舍章而可贞,九四慧与定俱,故或跃而可进,六四定过于慧,故括囊而无誉,九五大慧 中正,故在天而利见,六五大定即慧,故黄裳而元吉,亢以慧有定而知悔,战则定无慧而道穷也,又约乾为正行,坤为助行者,坤之六爻即表六度,布施如履霜,驯之可致坚冰,冰者, 乾德之象,故云干为冰也,持戒则直方大,摄律仪故直,摄善法故方,摄众生故大,忍辱为含章,力中最故,精进如括囊,于法无遗失故,禅定如黄裳,中道妙定徧法界故,智慧如龙战,破烦恼贼故。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纯柔中正,顺之至也,顺理故直,依理而动故方,既直且方,则必大矣,此地道本具之德,非关习也,佛法释者,世间净禅即是实相,故直方大,正念真如为直,定之体也,善法无缺为方 ,定之相也,功德广博为大,定之用也,世间净禅法尔本具实相三德,能于根本禅中通达实相,故不习而无不利也,向净禅中,觑实相理,名之为动,动则三德之理现前,于禅开秘密藏, 故地道光。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苏眉山曰,三有阳德,苟用其阳,则非所以为坤也,故有章而含之,有章则可以为正矣,然以其可正而遂专之,亦非所以为坤也,故从事而不造事,无成而代有终,佛法释者,亦世间亦出世禅,亦爱亦策,故含章而可贞或从一乘无上王三昧事,则借此可发出世上上妙智而有终,不复成次第禅矣。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得阴之正,而处于上卦之下,位高任重,故括囊以自慎焉,吴幼清曰,坤体虚而容物,囊之象也,四变为奇,塞压其上,犹括结囊之上口,人之谨闭其口而不言,亦犹是也,苏眉山曰,咎与誉,人之 所不能免也,出乎咎,必入乎誉,脱乎誉,必罹乎咎,咎所以致罪,而誉所以致疑也,甚矣,无誉之难也,佛法释者,出世间禅切忌取证,取证则堕声闻辟支佛地,虽无生死之咎, 亦无利他之誉矣,若能慎其誓愿,不取小证,则不为大乘之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黄者,中色,君之德也,裳者,下饰,臣之职也,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斯之谓乎,佛法释者,非世间非出世禅,禅即中道实相,故黄,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同流九界,故如裳,此真无上菩提法门,故元吉定慧庄严,名之曰文,全修在性,名文在中。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其静为夬,其变为剥,皆有战之义焉,善极则断恶必尽,恶极则断善必尽,故穷则必战,战则必有一伤也,陈旻昭曰,此天地既已定位,而震龙欲出,故战于野也,震为龙,为玄黄,气已 盛故为血,穷乎上者必反下,故为屯卦之初爻,夫乾坤立而有君,故次之以屯,有君则有师,故次之以蒙,屯明君道,蒙明师道,乾坤即天地父母,合而言之,天地君亲师也,佛法释者, 无想天灰凝五百劫而堕落,非非想天八万大劫而还作飞貍牛虫,乃至四禅无闻比丘堕阿鼻狱,皆偏用定,而不知以慧济之,故至于如此之穷。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此总明百九十二阴爻所以用六而不用八之旨也,八为少阴,静而不变,六为老阴,动而变阳,今筮得坤卦,六爻皆六,则变为乾卦,不惟顺承乎天,亦且为天行之健矣,佛法释者,用八如不发慧之定,用六如发慧之定,发慧之定,一切皆应久修习之,禅波罗密至佛方究竟满,故曰大终。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此仍以地道申赞坤之德也,赞乾,则自元而亨而利而贞,赞坤,则自贞而利而亨而元,乾之始必彻终,而坤之终必彻始也,文并可知,佛法释者,即是直赞禅波罗密,以其住寂灭地,故至柔至静,以其能起神通变化,普应群机,感而遂通,故动刚德方。

由般若为导而成,故后得主而有常,所谓般若常故禅亦常也,于禅中具足万行,一一妙行与智相应,导利含识,故含万物而化光,非智不禅,故坤道为顺,非禅不智,故承天时行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順,即馴致其道之謂,洪化昭曰,臣而順,必不弒君,子而順,必不弒父,此正所謂辯之于早者,不作慎字解,陳非白問曰,何故積善餘慶積惡餘殃,不發實相之美,但含而未發,以此為王三昧之助,弗宜偏修以至成也,蓋禪定隨智慧行,如地承天,如妻隨夫,如臣輔君,然智慧不得禪定,則不能終其自利利他之事,故禪定能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蓋言謹也。

能謹則可以成變化,變化則草木亦蕃,不謹則天地必閉,閉則雖賢人亦隱矣,安得不括囊哉,佛法釋者,定慧變化,則三草二木各得潤澤生長,若入于出世果證,則灰身泯智,而无利生之事矣,故修此法門者不可以不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黃是中色,即表中德,德雖在中,而通乎腠理,故雖屬正位,仍居四體,此釋黃裳義也,美在其中等,重牒上義以釋元吉之義,佛法釋者,以黃中三昧,而通達實相之理,實相雖名正位,徧入一切諸法而居眾體,蓋惟深證非世間非出世上上之禪,故能暢于四支,發于事業,而三輪不思議化,普利法界,乃為美之至也。

[明于乾之初爻,而明于坤之初爻耶,答曰,乾是智巧,坤是聖力,非智巧則不能知善知惡,非聖力則不能積善積惡,故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佛法釋者,十善為善,十惡為不善,无漏為善,有漏為不善,利他為善,自利為不善,中道為善,二邊為不善,圓中為善,但中為不善,善即君父之義,不善即臣子之義以善統御不善,則不善即善之臣子,以不善妨礙于善,則善遂為不善所障,如君父之被弒矣,所以千里之行,始于一步,必宜辯之于早也。

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惟正故直,惟义故方,直方皆本具之德,而敬之一字,乃君子修道之要术也,敬即至顺,顺则必直且方,而德不孤,可谓大矣,佛法释者,正念真如,是定之内体,具一切义,而无减缺,是定之外相,既具内体外相,则必大用现前而德不孤,所以于禅开秘密藏,了了见于佛性而无疑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文义可知佛法释者,亦世间亦出世禅,虽即具足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 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夫阴阳皆本于太极,则本于体,何至相疑而战哉,阳者见之谓之阳,不知与阴同体,故疑阴而必战。 阴者见之谓之阴,不知与阳同体,故亦疑阳而必战,方阴之盛而战阳,则有似乎无阳,故称龙,以明阳本未尝无焉,逮阴之动而变阳,则似离乎阴类,故称血,以明阴仍未离类焉,夫 惟动而将变,故玄黄相杂耳,变定之后,天玄地黄,岂可杂哉,子韶风草颂云,君子何尝去小人,小人如草去还生但令鼓舞心归化,不必区区务力争,得此旨者,可以立消朋党之祸,不然, 君子疑嫌小人,小人亦疑嫌君子,不至于两败俱伤者几希矣,佛法释者,始则误认四禅为四果,及至后阴相现,则反疑四果不受后有之说为虚,而起谤佛之心,是必战也,然世间岂无真证四果智德 者耶,故称龙,以显四果之非虚焉,彼虽自谓四果,止是暗证味禅实未离于生死之类,故称血,以定其类焉,夫玄黄者,定慧俱伤之象也,以定伤慧,慧伤而定亦伤,然此俱约修德, 故言伤耳,若本有寂照之性,则玄自玄,黄自黄,虽阐提亦不能断性善,虽昏迷倒惑,其理常存,岂可得而杂哉,又观心释者,阴阳各论善恶,今且以阴为恶,以阳为善,善恶无性,同一如 来藏性,何疑何战,惟不达性善性恶者,则有无相倾,起轮回见而必战,战则埋没无性之妙性,似乎无阳,故称龙以显性善之不断焉,既以善恶相抗则二俱有漏,故称血以显未离生死类焉, 夫善恶想倾夺者,由未达妙性体一,而徒见幻妄事相之相杂也,实则天玄地黄,性不可改,何嫌何疑,何法可相战耶,善恶不同,而同是一性,如玄黄不同,而同是眼识相分,天地不同,而同一太极,又如妍媸影像不同,而同在一镜也,若知不同而同,则决不敌对相除而成战,若知同而不同,则决应熏习无漏善种以转恶矣。

周易禅解卷第一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3603.html

相关推荐
2024-09-10

《周易禅解》为明朝释智旭(蕅益大师)融合佛、易的经典著作。 蕅益智旭(公元1599年-1655年),俗…

1,687
2024-09-10

蕅益子结冬于站台,禅诵之余,手持韦编而笺释之,或问曰,子所解者是易耶,余应之曰,然,复有视而…

9,236
2024-09-10

周易禅解卷第一 北天目道人蕅益智旭着 上经之一 六十四卦皆伏羲所画,夏经以艮居首,名曰连山,商经…

7,320
2024-09-10

1.  干 干下干上 干,元亨利贞。 六画皆阳,故名为干,乾者,健也,在天为阳,在地为刚,在人为智为…

13,892
2024-09-10

2.  坤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

16,112
2024-09-10

周易禅解卷第二 北天目道人蕅益智旭着 上经之二 3.  屯 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

7,378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