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约世道,则衰剥之后,必有明主中兴而为复,约佛化,则沦替之后,必有圣贤应现,重振作之而为复,约观心又二义,一者承上卦约失言之,剥而必复,如平旦之气,好恶与人相近,又如调达得无根 信也,二者承上卦约得言之,剥是荡一切情执,复是立一切法体也,若依第三观,则从假入空名剥,从空入假名复,若一心三观,则以修脗性名剥,称性垂化名复,复则必亨, 阳刚之德为主,故出入可以无疾,以善化恶,故朋来可以无咎,一复便当使之永复,故反复其道,至于七日之久,则有始有终,可以自利利他而有攸往也。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观心释者,佛性名为天地之心,虽阐提终不能断,但被恶所覆而不能自见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一念菩提心,能动无边生死大海,复之所以得亨者,以刚德称性而发,遂有逆反生死之势故也,此菩提心一动,则是顺修,依此行去,则出入皆无疾,朋来皆无咎矣,然必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者,体天行之健而为自强不息之功当如是也,充此一念菩提之心,则便利有攸往, 以刚虽至微,而增长之势已自不可御也,故从此可以见吾本具之佛性矣,又出谓从空出假,入谓从假入空,既顺中道法性,则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能游戏于生死涅槃,故无疾也,朋谓九界性相,开九界之性相,咸成佛界性相,故无咎也。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杨慈湖曰,舜禹十有一月朔巡狩,但于冬至日则不行耳,观心释者,复虽有刚长之势,而利有攸往。
然必静以养其机,故观行即佛之先王,既大悟藏性之至日,必关闭六根,脱粘内伏,暂止六度万行商旅之事,但观现前一念之心,而未可徧历阴界入等诸境以省观也。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此如颜子,约佛法者,正慧了了,顿见佛性,顿具诸行,所以元吉,如圆教初住,又约六度,即是般若正道。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此如曾子,约佛法者,正定得中,邻真近圣,如圆教十信,又约六度,即是正定与慧相连。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此如子路,约佛法者,有定有慧,而不中正,故须先空次假后中,名为频,复勤劳修证而得无咎,又约六度,即是精进勤策相续。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此如蘧伯玉,约佛法者,正定而与初应,如通教利根接入于圆,又约六度,即是忍辱,由与初应,则生法二忍,便成第一义忍。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此如周宣,汉文,宋仁,约佛法者,定慧调匀,亦且得中,但与阳太远,故必断惑证真之后,俟开显而会入圆位,如藏通二乘,又约六度,即是持戒,虽远于初,但自考三业无失,自然合理而得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此如王安石方孝孺等,生今反古,名为迷复,非昏迷不复之谓,约佛法者,不中不正,恃世间小定小慧以为极则,因复成迷,故不惟凶,且有灾眚,若以此设化教人,必大败法门,损如来之正法,至于十年而弗克征,以其似佛法而实非佛法,反于圆顿大乘之君道,如今世高谈圆顿向上者是也,又约六度,即是布施,而远于智慧,著相,着果报,起慢,起爱,亦能起见, 故虽是善因,反招恶果,良由不达佛法之君道故耳。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